1. 视频
  2. 图片
藏医曼唐馆 | 瑰宝曼唐 千年藏医与瑰丽艺术的完美结合

原创 长期 09-23

案例介绍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由古代藏族先民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药物资源下,通过自己对生命和防治疾病的独特认知与理念孕育而来,历经3800多年传承至今。

第司·桑吉嘉措——藏医药唐卡组画作者群的引领人

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5),拉萨人,清初著名藏族学者,学识渊博,造诣高深,著作丰富,特别是对藏医药学的成熟与发展,贡献显著。1676年于拉萨药王山创办医科学校,亲领学员,深入药地与临床,重视实践,推崇医技,培养出一批藏医药学实用型人才。

1704年征召全藏著名画家,搜集各地药物标本,绘制医药学彩色唐卡挂图79幅。其中,第六、七两幅所绘伦顶派前后风、脉、明点,一直是藏医学迄今的重要内容。后贤补齐医圣医贤一图,于是,藏医药唐卡组画达到80幅,从此,基本定型,收录入《四部医典》,传承延续,珍稀存世。

格桑尼玛喇嘛——藏医药唐卡组画作者

Kalsang NvimaLama(音译 格桑尼玛喇嘛)1962年4月15日生,尼泊尔国家皇宫御前唐卡绘画大师的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大师名录。

云南中医药大学的藏医曼唐馆内收藏展出的80幅唐卡,由尼泊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Karsanglama先生,历时15年,采用金、银、珍珠、玛瑙、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蓝靛等植物为颜料,手工绘制而成,制作精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艺术价值。

空间与艺术

整个展馆以“保护传承”为设计使命,运用多手段、多维度、立体化的展陈手法,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突出唐卡本身,并将藏式色彩、元素、图形、装饰、场景、艺术、文化等要素都妥帖包容进展馆,层次丰富地构建起一个“情景结合,人在景中”的沉浸体验式空间。

所以,进入展馆的第一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提取了80副唐卡中第一幅《药王及药王城》中主要图案,由木雕大师亲自操刀,以木雕的形式表现出另一种生动立体的唐卡展陈手法,造成兼具艺术性和震撼力的第一视觉冲击。

在木雕的两侧,缓缓转动着的藏文化符号“转经筒”,与静静陈列的镇馆之宝“藏医唐卡”,在一静一动中,感悟生命的智慧,赋予展馆以灵动和神秘。

藏式氛围打造

因为空间的关系,传统的装裱方式无法满足同时展示八十幅唐卡的需求。古典且富有中式气息的香樟木画框,在满足展示需求的同时,确也意外的能使这些珍贵的画作不受到装裱过程中的损坏。

在整个空间里,通过藏式元素的置入,与精心装裱的唐卡融为一体,蕴含着深厚的藏族文化底蕴。通过灯光氛围的营造,让画作更为突显,使人沉浸其中。观赏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仿佛走进了那个令人向往的雪域高原,它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深深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和谐共生的藏式色彩搭配,精致层叠的藏式帷幔和布幔,亲手绘制的藏式图案线稿,以期缔造一场感染力强烈的视觉盛宴。

文化的延伸与拓展

在展区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对藏医文化的延伸,把与唐卡相关的器具、书籍、颜料等内容,通过实物的形式一一进行展示。在丰富空间层次的同时,也让画中的内容更加鲜活,完成展示空间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设计师说

曼唐是研究藏文化的无价之宝,其卷幅之丰富、内容之广博、构思之巧妙、画工之精湛,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如此精美且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我们的团队在整个展馆设计中,始终保持谦卑和学习的心态,通过对藏文化内容的不断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不断探讨和打磨的设计,力求以最完美的效果去呈现这些珍贵的作品。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丨云南中医药大学·藏医曼唐馆

项目地址丨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

设计&施工单位丨云南夫子造广告有限公司

完成时间丨2024年5月

公司网站丨www.fuzizao.com

案例参与
认领案例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夫子造设计机构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展览馆 实景空间 唐卡展馆 文化空间

5861 举报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
夫子造设计机构

夫子造设计机构

昆明

总包方 · 政/企展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