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309)
-
从《浪浪山小妖怪》到《黑神话:钟馗》……传统文化被年轻人玩成“顶流”
原创 08-28
今年暑期档,可真是热闹非凡。《浪浪山小妖怪》凭借11亿票房,狠狠刷新了二维动画的纪录,成为了动画界的新“顶流”;而《黑神话:钟馗》游戏预告片在科隆游戏展上一亮相,就引发了全球玩家的疯狂期待……这都在用实力证明:传统文化IP想要打破代际之间的
-
《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报告2022》
原创 09-01
腾讯联合社会各方发起文化科技创新资助计划“探元计划”,深耕科技助力传统文化数字焕活的创新范式。本次研究作为“探元计划”2022现状总结和趋势展望成果。
-
董甜甜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艺术中的国际表达
原创 08-27
数字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关键载体,其准确恰当的表达是高效传播的前提和基础,对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进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
中央美院数字艺术作品《青花新语》——传统纹样现代化表达案例
原创 08-25
该设计方案是青花瓷的数字衍生设计,以青花缠枝纹样为载体,运用AI技术将青花纹样与数字艺术结合起来,让青花元素融入数字生活,在创新中传承传统文化。
-
数字信息交互墙 数字大屏照片展示墙软件
原创 07-09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让传统文化和艺术更贴近我们?许多人渴望在公共场所轻松接触到民俗文化、书法作品或摄影展览,但传统展示方式往往局限在静态展板上,更新慢、互动少。别担心,数字信息交互墙应运而生,它就像一面智慧的“
-
传统农耕展陈如何突破?数字多媒体能否重构文化体验边界?
原创 04-28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古代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也体现了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深厚情感。而今,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展示这一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今日,便让我们聚焦于农耕博物馆的建设,探究其如何通过科技融
-
沉浸式体验中的廉政传承:数字展馆如何用科技活化传统文化基因
原创 04-07
数字时代浪潮下,廉政教育基地正经历着深刻的智慧转型。作为特殊育人阵地,其借力全息投影、AR交互、智能算法等数字技术,打造出沉浸式、场景化教育体验,极大突破了传统廉政教育的时空局限。但在科技赋能过程中,如何实现传统廉政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共生
-
传统文化传承的科技密码"/>
数字赋能让非遗"火"出圈,解码传统文化传承的科技密码
原创 03-25
近日,《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发布,报告要求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化利用,实施文化遗产数字传承计划。如今在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下,非遗文化得以跨越时空界限,以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