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862)
-
数字艺术|2025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时代在变
原创 09-22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自1979年创办以来,始终将技术、社会与文化的临界状态作为研究与展示的长期议题。2025年电子艺术节以“恐慌——是/否”(PANIC – yes/no)为主题,延续了艺术节将公共议题转化为跨学科研究对象的传统。
-
AI、VR、AR 重塑文旅体验:现状、案例与未来前景
原创 09-12
当贵州贵阳的 “东方科幻谷” 在锈迹斑斑的 UFO 旅馆和空置的停车场中逐渐荒废时,几百公里外的贵州饭店里,游客正通过 “黄小西” 智能体用自然对话预订次日的峡谷漂流,同时获得个性化的行程建议。
-
重磅推荐 | 中央美术学院高研项目:人工智能+艺术设计
10-13
人工智能艺术设计丨中央美术学院高研项目经中央美术学院批准,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主办的“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插班)高级研修项目”面向社会招生,详见官网:https://www.cafa.edu.cn/st/2025/81233244.h
-
2025年江苏人形机器人展|2025南京国际机器人技术展会
原创 09-16
2025中国(南京)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展览会时间:2025年12月04日-06日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组织单位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秋硕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活动主题:“具身智能·产业跃迁——共筑人形机器人创新生态圈”展会介绍:为深入贯彻《“十
-
缺师资、缺经费、缺资源,高校人工智能融合教育的出路在哪?
原创 09-15
截至2025年6月,人工智能尚未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在现行学科体系下仍归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或“自动化”等一级学科门类。这种“依附”状态导致很多高校在人工智能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尚未形成系统化和细化的培养方案
-
从功能助手到旅游搭子,机器人“打工天团”正在重塑文旅体验
原创 09-10
在湖北恩施大峡谷,身着花棉袄的机器人“小青”能歌善舞;在贵州黔灵山公园,操着东北话的机器狗正给游客讲段子;在浙江乌镇,机器人导游能识别游客表情,实时调取讲解资料……湖北恩施大峡谷的机器人“小青”图源:恩施大峡谷景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机
-
运用智能数字墙技术,为现代化展厅提供高性价比的创新解决方案。
原创 09-05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展览领域,传统展厅常因内容更新代价高、互动体验弱、空间利用效率低而受限。静态展陈难以持续吸引观众,改造频次高也带来重复投入。数字互动墙凭借动态内容更替、强交互性与虚拟空间扩展能力,正成为推动展厅降本增效、提升吸引力的创新解决
-
通过智能交互与光影融合,将静态地面转化为可感知的故事空间。
原创 09-04
当下,众多展示空间正面临体验升级的瓶颈,传统静态展陈方式日益难以满足观众对于新奇感、互动性与信息深度的复合需求,加之有限的物理空间,也极大制约了创意表达的维度和更新频率,体验的趋同化与吸引力衰减,已成为行业亟待突破的普遍性挑战,而今,如何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