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光如何影响身体的沉浸式体验
-
2021-02-08
本文来源于:OF COURSE想当然
01
走向沉浸
艺术的发展伴随着思想程度的解放,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艺术的潮流开始向多个方向发展。艺术家们摒弃实体的艺术创作,渴望借助一些固体,甚至非固体的媒介,来直接传达自我的艺术观念,这也就催生出了沉浸式艺术。
后来艺术家们发现,通过在人体皮肤表面涂上颜料或者在画布上进行活动而留下痕迹产生的艺术作品,观者与作品的关系得到一定的释放。观者可以参与到作品中来,并且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这也完全改变了旧时期艺术作品与观者完全独立的时代,交互式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认识以及促进了观念艺术的兴起。
当我们进入到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艺术作品越来越亲民化、公共化,人们的视觉修养也在不断的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更加需要随时能够引起人们感官刺激的事物来不断刷新艺术作品的存在感。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也是影响当代艺术走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它促使观者将艺术品的观赏方式从看转变到听,甚至融合了多种方式,集合到一个特定场所,将观者带入到他想让他们去的“世界”中。
沉浸式体验的艺术,欣赏方式开始慢慢诞生了。所谓“沉浸式”,类似与心里学术语“心流”,心流产生时会伴随着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就是通过全景式的视、听、触、嗅觉,交互体验来使观者达到身临其境之感,同时激起他们的记忆中存储的那份熟悉的感觉来达 到某种共鸣。


Alexa Meade 在人体上绘画

灯光打在人体上
02
光与沉浸式的关系
光作为情感传递的媒介
远古时期的人类擅长用火来击退自然界的猛兽,后来人类发明了煤油灯、点灯等,这些灯光的发明无不是对自然之光的模仿与利用。而这些通过发明所产生的光都起到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作用-----改变现有的黑暗空间,给人类的内心带来归属感与安全感。

帕梅拉·罗森克朗茨,《感染(香奈儿5号香水)》,2020年,⿊⼟,⾹⽔,LED灯,尺⼨可变
2020年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大型艺术群展《More,More,More》中的《感染》作品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此艺术作品利用绿色的光带给观众可怕、寂静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丧尸电影中可怖的幽绿色。此作品仅仅运用光就能传播出情感上的变化,以及2020年疫情爆发的忧虑之情。
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尝试利用灯光以及交互式的灯光,来更好的塑造其艺术作品,将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的可能性。
多样化的光之互动
单纯的灯光效果可以使作品更加纯粹,更能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但对于观者而言,并不能完全站在艺术价本人的背景之下来彻底解读其作品。为了满足艺术市场的欲望,涌现了一大批艺术家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在结合自身特有的观念之下为作品增添了许多娱乐性。
简单的灯光效果已经无法呈现多样化的体验。通过多种媒介的配合达到空间的再造效果,并充分发挥作品的互动元素使观者与作品彻底融合的艺术形式逐渐为艺术市场开辟了一条心的道路。
多样化光之交互代表的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她被誉为日本的“波点女王”,其以超乎想象力的“斑点”系列设计和“无限镜屋”系列设计,享誉全球。她的《无限镜屋》通过利用镜子和光这两种介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空间的延展度。展览中的五彩斑斓的光点,极好的体现艺术价个人的艺术风格。当观者进入到此空间中,这些光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一段时间内让观者迷失了自我,仿佛坠入到了另一个世界的错觉。

草间弥生的《无限镜世界》

草间弥生“波点”艺术风格
03
身体与光的沉浸
“剧场化”的营造
剧场化从字面意思上通俗易懂,也就是人从外界进入到剧场中,融入到其故事情节中来。如今的沉浸式体验艺术作品市场一般利用某种媒介将空间填满,而营造出某种氛围。好比雨天,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淋湿,雪天,整个环境都被银装素裹起来,而融入其中的人们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体会到空间所营造出的情感。举个例子:



《不眠之夜》剧场中光的运用
火遍全球的《不眠之夜》沉浸式剧场通过利用各种灯光的效果,给观众带来极致的沉浸式体验。从刚开始的仅点了几盏小灯的小弯道进场,这几盏小灯给你神秘甚至害怕的体验。到顶楼通过利用各种的交互灯光来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灯光的使用都会给观众最强烈的身心上的震撼体验。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以免剧透。
人体机制的制约
不论是传统视觉的艺术,还是目前的新媒体艺术都会受到人体本身机制的制约——审美疲劳。
从光这种媒介的范畴中,它所呈现出的艺术形式已经足够多样。但是为了制衡“审美疲劳”更为新颖的艺术形式迟早会替代如今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对人心理需求的分析将会变得更加重要,观者内心的心理痛点也是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交替的。因此艺术作品要更加注重内容而非一味的追求新颖的形式,这样才可以在时代的潮流中屹立不倒,在市场上立足下来。
总结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艺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架上绘画、泥塑雕塑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表现手法了。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彻底打破了艺术界原有的生态环境,它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世界,不但改变了艺术作品的视觉效果,甚至在潜移默化改变了普通群众的内在观念以及看世界的方式。
灯光装置从早期简单的将灯光作为作品零件,发展至于空间结合,大范围的使用灯光来对空间进行填充制造沉浸质感,再到后来运用数控多媒体技术来控制灯光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颜色、亮暗以及照明时间等。
人们对灯光的了解越来越透彻,相对应的也引发出很多商家利用灯光进行商业活动,制造营销热点从而服务商业活动。例如2020年国庆节,上海外滩的灯光表演秀等。但是交互灯光的运用在一线城市较多,下沉市场的案例较少。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很少有利用交互灯光来进行商业宣传活动的。下沉市场中快销品的热店相较于一线城市,交互灯光利用的也较为少。

灯光节活动
以前经常在朋友圈会刷到这样一条《它来了,它来了,xx首届风车节来了,前50名免费送门票》,当你点进去以后发现也就是你家乡的一个灯光节。小城市的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听说有什么网红打卡点、好吃的好玩的,很快会通过口口相传相互传开。
在未来,交互灯光的使用可能更多的在下沉市场中,因此不论你是艺术家还是从事新媒体行业的,学会并运用好灯光的交互都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事情。
编辑:Lillian
审核:Wen.W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
https://www.sohu.com/a/155194899_276941?qq-pf-to=pcqq.c2
https://www.sohu.com/a/441519486_181497
刘世文,论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参与性美学特征[J],东方论坛,2013(06).
程莹佳,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审美体验[J],美术界,2015(12).
郭涛,互动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应用与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 (03).
王红、刘怡琳,交互之美—Teamlab 新媒体艺术数字化沉浸体验研究[J],艺 术教育,2018(9).
常磊,“沉浸式体验”在视觉领域中的媒介传播与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 2019,(1):93.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及价值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马钦忠.公共艺术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与兴,詹姆斯·特瑞尔:用光来挑动感知[N],中国文化报,2017-3-12(8).
杨溢超. 光的空间表达与身体的沉浸[D].中国美术学院,2019.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OF COURSE想当然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