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年增长率近20%,后疫时代佳作频出,民营剧团正在演艺市场蓬勃崛起

2021-05-08

蓄势待发的民营剧团有哪些独特之处?这些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内容来源 | 光明日报


近年来,民营剧团的发展为市场带来了新活力。无论是开心麻花的话剧《乌龙山伯爵》《贼想得到你》,还是央华戏剧的实验话剧连台戏《雷雨·后》,亦或是戏剧人的实践作品《男人还剩下什么》……这些活跃在后疫情时代的救市佳作均来自民营剧团。


实际上,2018年大火的话剧《驴得水》,每年一票难求的话剧《如梦之梦》,也都是来自民营剧团。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至2018年,艺术表演团体数量分别为8769,10787,12301,15742,17123;年均增长率接近20%,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民营团体数量的增长。

、,对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1


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表面上看现在我们周围的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但实际上供给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尤其是优质的文化产品,更加紧缺。就音乐剧来看,据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我国音乐剧演出共计2460场,还远不及日本四季一个剧团的年度音乐剧演出规模(年均超过3000场)。在演出剧目的供给方面,民营剧团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戏剧领域,作为北京演出市场的两大国有剧院,国家话剧院和北京人艺的年度演出场次基本都在四五百场左右,相比而言,作为民营剧团的开心麻花在演出规模上就大得多,年度演出场次超过2500场。2019年度上海82家民营院团全年总演出场次突破1.6万场。可以说,在文化产品的供给方面,民营剧团具有数量规模上的绝对优势,在观众细分和有针对性地满足目标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方面,民营剧团也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民营剧团在培养和推出优秀演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方面开心麻花团队无疑是非常突出的,近年来活跃在电影和电视综艺领域、作为喜剧实力担当的沈腾、马丽、艾伦、常远等一批人,都得益于多年在开心麻花舞台演出的磨炼。再比如由豫剧演员王红丽创立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凭借着多年的演出,不仅她本人两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更是培养了一批豫剧方面的年轻人才。可以说,数量众多的民营剧团为很多无法进入国有专业剧团的青年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磨炼演出技巧的平台。

民营剧团无疑也是推动传统舞台艺术保护和活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据文化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统计,全国348个戏曲剧种里面,有107个剧种没有一家国有剧团,只有民营剧团或民间班社。地方传统戏曲艺术更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而文化不同于普通产品,一旦消失了可能就永远失去了。地方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满足当地文化消费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众多的民营剧团在传统艺术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对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2


更能与年轻消费群体“共情”

近些年来,随着小剧场演出的火爆,一些民营剧团推出了一系列主打“爆笑”“减压”符号的小剧场戏剧、音乐剧、魔术剧等,目标群定位于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白领,受到很多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虽然在内容制作质量方面,一些小剧场剧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在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共情”方面,这些民营剧团因为其草根性以及主创团队同为年轻人的原因,相对于国有剧团,他们更能打动年轻的消费群体,更能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社会学上有一个“减压阀”的概念,是说社会情绪和压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一个减压阀进行释放,否则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民营剧团就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社会减压阀的功能。而且相对于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剧的观看体验,剧院的演出因为观众和演员可以面对面地直接交流,更具现场感和仪式感,因此也更加具有情感的冲击力,对于纾解观众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戏剧也是教育,而且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很多民营剧团主打儿童剧和亲子剧市场,在演出之余,广泛吸纳青少年参与戏剧体验活动,通过开展小型戏剧节、戏剧沙龙、戏剧培训等形式,引导广大年轻人群走近戏剧。这一方面培养了潜在的观众群,同时在增强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目标观众群日益细分的市场背景下,很多民营剧团围绕目标观众群,有针对性地开发剧目,在保证市场收益的同时,也通过在剧场集体观剧的氛围和仪式,增强了目标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个体在社会集体的融入。这种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归属感不仅体现在都市年轻人身上,对于一些社会流动人口,同样适用。比如在京沪等一线城市的民间豫剧团、黄梅戏剧团等,在增强目标群体归属感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对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3


成就了艺术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发展民营剧团有助于推动舞台艺术全产业链发展。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标志,民营剧团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如民营演出单位聚橙网形成了演出制作、演出票务、剧院运营并行的完整产业链。哲腾文化将“院线”概念植入戏剧运营中,专注戏剧投资、制作及运营推广,运营了60余部舞台剧作品。开心麻花、至乐汇由戏剧IP孵化制作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等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由文学IP孵化推出的舞台剧《盗墓笔记》和《三体》系列,也由民营剧团运作,引发观剧热潮。随着制作人机制在国内引入和成熟,在民营剧团的参与和推动之下,产品思维和品牌意识越来越引起重视,舞台艺术全产业链及后产品开发成为发展趋势。

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立足新发展理念的特色小镇建设,关键就是要避免雷同化、粗放式建设理念,找准特色。根植本土文化的戏曲、曲艺、皮影等民营剧团完全能够发挥优势,通过挖掘本土特色,结合旅游演艺等资源,配合政府打造特色小镇。正如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所讲,相对于过去常提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今天我们更应该呼吁“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多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考量,增强人民幸福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文化惠民过程中,民营剧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送演出下乡村进社区。

但很多民营剧团尤其基层民营剧团仍面临诸多困境,比如资金短缺、市场萎缩、人才流失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长时间不能演出,人才与资金问题突出。这需要国家资助扶持,给予这些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更多的关心呵护,帮助他们在解决生存压力的基础上,坚守艺术情怀,推动理想与生活的融合。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道略演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791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