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策展资料库】新媒体之后的艺术如何策展?

2021-07-06

本文来源于:策展文化专刊

这本书是一座通往所谓“当代艺术”的桥梁;它清晰地展示了“图灵的领土”的艺术与“杜尚的领土”的艺术相互呼应,又高度特立。————史蒂夫·迪茨

图源:《重思策展:新媒体以后的艺术》1997 年卡塞尔文献展的网络艺术部分。照片由约阿希姆布兰克提供。图源:https://anthology.rhizome.org普克·寇席克《网络.艺术/我》在威尼斯双年展博洛尼亚馆的展览现场(2001)展出项目《文献展结束了》(Documenta Done)图源:https://anthology.rhizome.org

提到策展,或许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博物馆中由媒介、地理、年代学等界定的分类展览,不过新媒体艺术与这些藏品截然不同不是吗?

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代社会,策展的方法模式也在随时改变,不可避免的是新媒体技术不断参与到展览之中,不论是作为艺术作品,还是传统博物馆中为了传播性与娱乐性的新媒体演绎。

新媒体艺术的展览与传统博物馆的展览有什么不同?这是现在要介绍的这本书《重思策展:新媒体之后的艺术》所致力于探讨的内容,希望向策展人说明新媒体艺术当下最重要的特性,分析围绕其策展实践。

关键词:新媒体与策展

新媒体艺术是什么?

史蒂夫·迪茨新媒体艺术的三个分类是:“交互性”(参与性)、“连接性”(观众连接到网络,更广泛的群众空间)、“运算性”(计算软件)。

本书中:广义上使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艺术,并且以任何组合方式,展现出“交互性”“连接性”和“运算性”三者任一或全部。因此数字摄影与本定义联系小。

图源:《重思策展:新媒体以后的艺术》

何为策展?

传统语境下:照看一组收藏的行为;

当代:选择艺术品,指导它们在展览中的陈列方式,撰写展签、释义性材料、展览书册和新闻稿;

博物馆研究强调收藏和诠释;艺术管理强调事件与活动;当代策展强调艺术理论。

本书对策展实践的描述集中在:它是如何工作的?

内容介绍:结构与目录

作者基于学术团队建立的新媒体艺术资料网站(CRUME)中收集的内容在这本书中呈现出集大成的各种尝试与实践,为后来人们提供全面视野。

总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新媒体艺术的独特属性,以及录像、观念艺术、行为和行动主义;第二部分探讨了新媒体艺术的“模式”或者方法,拓展延伸到新的如出版、艺术节等网络化的和合作式的模式。

#01  新媒体后的艺术——历史、理论及行为状态

2 曾被人认知为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对于新媒体的“新”字进行探讨,将夸大的新与其本身具有的先锋主义的特性区分开来。

3 空间和物质性:探讨了观念艺术的历史,包括邮件艺术和激浪派。并进一步探讨了关于系统、网络、非物质性、过程性的议题。并讨论了网络艺术的展览。

4 时间:认可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新媒体艺术的实践中,将时间和空间截然分开是有困难的。进一步比较了录像艺术行为艺术中呈现的现时性。和关于时间的历史。就时间的话题引入了一些展览例子。

5 参与式系统:尝试处理反应,交互和参与三种之间的差异。

#02 重思策展——语境、实践和过程

6 重思策展导论:描述了广义上的当代艺术策展图以及策展人的角色。勾勒了策展人的角色以及其与机构的关系——嵌入关系或兼任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不同的展览类型,比如巡展。艺术节和艺术平台。论述了一些策展模式:迭代式,模块化或合作式的模型。

7 关于诠释、呈现和观众:讨论了一系列基础议题,首先新媒体这一术语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之处。其次,艺术作品呈现方式的改变意味着意义的改变。最后关注了和艺术品之间的关系,与传统作品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观众在线或者参与式的状态。

8 美术馆中的策展:观察了美术馆这一展览的默认发生场所。总结了一系列关于收藏、展出和保护新媒体艺术的方法。

9 其他的策展模式:将视野越过传统的美术馆领域投向那些同样在支持新媒体艺术生产和投放的组织,包括艺术节、艺术机构、出版和广播机构以及各种实验室。研究其能否成为新的策展模式。

10 策展中的合作:探讨几种类型的策展行为:艺术家主导的策展、自我体制化的策展、合作性的策展。以及最近出现的开放系统策展等带来的挑战,以及它们对于后新媒体艺术的可适应性。

#03 结论

11 结论:历史、词汇、模式:总结了本书的三大主要论点,给出了关于“新媒体艺术于广义上的当代艺术中之定位”可能的解决方案:当下策展人的任务是深入参与到当代艺术系统与新媒体艺术系统的转译当中去。

案例展示

在提到艺术节是新媒体策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节,展现的案例体现了艺术展览的社交网络特性。

普克·寇席克(Vuk Ćosić)

《文献展结束了》(Documenta Done)

《网络.艺术/我》(Net.art per me)


这是在1997年的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上首次出现的基于网络的艺术,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装置在电脑上,成组出现在一个展厅里,并与在线论坛、其他艺术机构的链接、其他参展艺术家与“受邀嘉宾”的网站一起展示。

1997 年卡塞尔文献展的网络艺术部分。照片由约阿希姆布兰克提供。

图源:https://anthology.rhizome.org

不过,艺术界系统按照惯性写了一个新闻稿,表示展览结束后会以录像碟的形式发售,将其变为记录性的出版物。这点让艺术家普克·寇席克和他的同事认为应该反抗,决定将这一网站尽可能复制下来,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上,也发布了一个新闻稿,宣布将永久免费对公众开放。于是在几年后的2001年,他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时,挪用了这一资源,把名字改为《网络.艺术/我》。在这里,艺术家认为这一形式能够证明网络艺术放置在博物馆里是错误的地点。

普克·寇席克《网络.艺术/我》在威尼斯双年展博洛尼亚馆的展览现场(2001)展出项目

《文献展结束了》(Documenta Done)

图源:https://anthology.rhizome.org

普克·寇席克是网络艺术、新媒体艺术以及黑客行动主义的先驱。他建立了许多数字媒体实验室,如ljudmila、ASCII艺术团、Nettime、Syndicate等。

电子版书籍目录展示

读书小笔记

新媒体艺术是各种艺术发展前进的大趋势,这本书籍结合了许多宝贵的、里程碑式的艺术案例供策展人们参考,同时探究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如诠释、观众、策展模式、策展人与机构的关系等等,由于案例十足丰富,作为工具书都可以了。最后作者给出的结论是,这些还在不断变化的模式、新生的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需要策展人根据艺术作品的特性和行为状态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策展,综合来看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也远远没有固定的程式。

名人评语

幽默并令人惊讶,机智且挑衅。

——纳撒尼尔·斯特恩(Nathaniel Stern)

一位艺术家、作家、富布赖特基金资助人、教授

展示、收集和诠释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过程对当代艺术界的个人和机构都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新媒体项目和展览本身就很复杂。不管它们有多复杂,它们经常涉及到更高水平的公众参与和互动。在此背景下,Beryl Graham和Sarah Cook的《重思策展》(Rethinking Curating)提供了一种明智的、见多识广的、创造性的分析,这对更好地理解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非常有价值。

——桑迪·奈恩(Sandy Nairn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作者简介

给粉丝的福利:

本刊给粉丝提供免费的《重思策展:新媒体之后的艺术》中文电子版,要想获得资源请加入“策展文化专刊交流群”,添加群主微信(zhanzhan207679)。免费获取方式:在朋友圈转发本刊任意推文,截屏给群主,即可获得!谢谢大家的支持!

粉丝招募

“策展文化专刊”是一群热爱艺术,学习策展,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学习交流的地方,大家都是无报酬的,无私奉献的将自己所学、所热爱的艺术知识分享给大家。

“策展文化专刊交流群”是粉丝交流艺术,畅所欲言的地方,我们会定期发放有关艺术方面的资料,特别是策展专业的资料、书籍和视频资料,供大家共享和学习。还会有粉丝礼物的派送~~当然,如果有兴趣,想一展自己才华的小伙伴,投投稿,和大家分享你的艺术知识,可以添加群主(zhanzhan207679)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数艺网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新媒体艺术 博物馆 策展 观点洞察 趋势创新

1911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