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镇馆之宝中的景德镇陶瓷
-
原创 2021-07-22
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千年瓷都,素以“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而著称。瓷都景德镇,其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驰名中外。在景德镇千年的制瓷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经典作品。纵观全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多有瓷都景德镇生产的陶瓷精品。
转旋瓶是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工艺复杂结构奇巧,最大特色就是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此瓶是为纪念乾隆皇帝“东巡狩猎”,由景德镇官窑特意制作,再现了乾隆皇帝盛年时期出巡骑马射猎时的场景。外瓶上绘的是乾隆皇帝持缰策马,身后跟着旗手与猎犬。夹层绘有群臣跪拜图。如果旋转内胆,乾隆狩猎的场景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面前,只见大队人马如同动画一般穿行在山间,像走马灯一般,极富艺术观赏效果。
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高60.5厘米、口径20厘米。它由盖、外瓶、内胆、夹层和底盘等六部分装配而成, 装饰分外观装饰与主题纹饰两部分。乾隆帝行围图的人物、景致皆按透视比例绘制。由于前景、中景、背景之间有一定的空间,更增添了画面深邃旷阔的意境。
该文物为元末景德镇青花梅瓷中的罕见珍品,中国瓷器三绝之一。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小口、矮颈、丰肩、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 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肩腹部刻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绘的青花纹饰层次丰富。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高44.1 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器身满绘青花纹饰,共分六层,依次为:口沿下外壁饰仰莲瓣纹,中间绘火珠、犀牛角等杂宝;其下饰缠枝莲花纹;腹部绘萧何月下追韩信人文故事,这是主体纹饰;下方绘饰一圈卷草纹;卷草纹下饰大括号式仰莲瓣头纹一周;近足端饰覆莲瓣纹,内绘宝相花纹。
这件景德镇烧制的玉壶春瓶,构图十分精美,芍药雉鸡寓意金鸡富贵,有吉祥的含义。画工精细入微,绘画图案取自清代宫廷画家的手稿。此瓶不仅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釉面莹润如玉,而且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有如一幅展开的画卷。
该瓶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小撇口,长颈,腹部下端丰满,圈足,上用珐琅彩绘画。颈部用蓝料彩绘上下两组蕉叶纹,腹部珐琅彩 绘芍药雉鸡图:雌雄两只雉鸡栖身于山石上,彼此相偎,作态亲昵,周围衬以芍药花及秋季花草。空白处墨彩题诗:“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引首朱文“春和”印,句尾白文“翠铺”朱文 “霞映”二方印。瓶底赭彩四字方款 “乾隆年制”。
元代景德镇青花云龙纹高足碗,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 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此碗高11.4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4厘米,底足高6厘米。1975 年,吉林省博物院(时为吉林省博物馆)在全省文物普查时,在哲里木盟科左中旗腰力毛都公社南哈拉吐达大队征集。
凤是中国传统器物中的吉祥图案。青白釉花口凤首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白中泛青,看起来很像青白玉。这件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上,凤的图案突出了头面部的大眼睛;头顶上花纹的造型来源于波斯金银器,应为宋代景德镇工匠从波斯商人带来的金银器中获得灵感烧制出来的。
此壶通高40厘米,足径约10厘米,口部为四瓣花图案,象征凤冠,颈部被装饰城凤首形状,凤首后部呈钩状,恰似凤凰的羽毛;胎质洁白细腻,凤头美如茁玉,造型典雅,在瓷器的颈下部和腹部分别装饰了几道凸弦纹与凹弦纹,将东方的韵味与西方的装饰艺术巧妙地融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编辑:卢 阳 平星星
审核:冯朝晖
复审:崔 波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