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任冬生等主创谈:舞剧《到那时》视觉构思及呈现

原创 2021-07-13


当代舞剧《到那时》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人潮涌动,汇聚黄埔,憧憬、展望、畅想,未知的世界大门开启,全新的时代迎面而来。该剧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代背景,叙事线索聚焦于身处改革浪潮前沿的广东黄埔一家人,在父与子两代创业者身上展现时代赋予个体的机遇与挑战,将“小人物”与“大时代”相织,把“小地域”融入“大视野”。舞剧《到那时》由国家一级导演佟睿睿担任总导演,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任冬生担任舞美灯光总设计,王立峰任舞美设计,张硕、周策任灯光设计,胡天骥担纲多媒体设计。


舞美设计


这是继《记忆深处》后笔者与佟睿睿导演合作的又一部舞剧作品,也是近年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合作的新创作。舞剧聚焦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浪潮中一家人的命运起伏,聚焦于浪潮中时间和空间的表现,聚焦于印上这个时代烙印的芸芸众生。这段历史有人称之为野蛮生长,这场变革中,人们形成一股股浪潮,冲击着、激荡着,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剧变;这股浪潮中,中国发生了跨越式的变化,从无到有、从贫困到富裕,有成功、有失败、有绝望、有膨胀、有别离⋯⋯ 还有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爱。


如何处理空间与人的关系,如何激发“空的空间”的艺术潜力和精神向度,在这个舞台上,也许没有繁复的装置、花哨的技术、堆砌的手法,线和面构成的几何图形将成为舞剧视觉表达的主要工具。凝练、简约、纯粹,既呼应着舞台的本真,又蕴涵着当代生活的真实图景和多样化的价值追求。



舞台上大量使用金属框架结构,强有力的柱子像是垂直线条从平地升起。设计时尽量去掉表面装饰,让它本身的质感传达出来,形成一种很有力量的钢铁结构,这也为舞台灯光和多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为这个舞台创造了多层的空间,为演员提供了更多的表演层次和支点。



为了营造一个直接的环境以真正控制动作,质感和符号是示意的、表现性的。舞蹈演员不是像通常舞剧中那样在平面布景前表演,而是被包容于一个立体空间——一个示意性的环境中,舞台有时似乎会把表演者向前推出,使之似乎身处伸出型舞台。


舞台视觉要有助于唤醒一种生活的观念,这种生活部分是存在于原来观众心中对舞台的想象。舞台视觉必须努力使现在的舞台背景浸透了那些与过去观众相维系的感情。舞台的整个画面和它细节的选择和安排都具有审美上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演出会散发出来的感情。


德国舞台设计舒茨这样解释自己的设计过程:“它更象一种反应,或者退一步说,一种概括。以此获得一种万能钥匙或者基础,演出在其中或上面发生。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的象征性景观,而是创造临时性的地点——一种替代物……我不认为剧场是复制另一个地点的场所,剧场已经是一个地点。”


时间是这部舞剧的中轴线和树干,而空间是线上的点,是树上的枝芽,舞美设计不是要去再现那个时代或者环境,而是试图通过那个年代镌刻下来的时代气质或味道,给观众以时间和空间上的视觉呈现。


灯光设计


舞美的框架式以及多变的卷轴幕,为多媒体设计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四道可移动、旋转的边幕和后区钢架布帘的变化,也为导演提供了调度空间。对于灯光设计而言,怎样做到光与视频影像的结合、光与影(演员、钢架结构)的结合始终是设计者考虑的问题。以下为此次灯光创作的几个重点及特点。


01

光位


舞蹈表演传递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光位的特殊性显得尤为重要。特殊的光位表现的灯光语汇更有针对性,手段更丰富,画面节奏更有层次。如,序幕时,当中间所有的边幕打开,后区群舞像浪潮一样涌向台口时,用一组成像灯作为脚光,利用成像灯切片造型功能及脚光光位的特性,使得群舞的影子呈现在后区的幕布上,光、舞、影的交织,寓意着改革开放浪潮冲击着每个人的内心情感。再如,第一幕第一场《开拓》,最后的尾音定格后接男子独舞,为此,专门为这个场景设计配置了两组筒灯PAR64,每组6只,将其装在距边幕8米外8米高的LAYHER(雷亚架)上,从侧幕中穿进配合雾机使用,还原了阳光照射在人身上的感觉,以及当下人们对新时代、新浪潮的期待。



02

光影


舞台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同时也具有“无限的想象力”。为了达到导演对不同场景意境的要求,在该剧中大量使用了光影效果。如,男子独舞,用灯光打亮天幕,使得后区钢架及钢架上的人物产生剪影效果,进一步推动了戏剧情节需要;火车车厢,顶光以GOBO图案表现光影结合,呈现火车的流动感。



03

光色


从整部剧的结构来看,光色的运用可圈可点,全剧大部分的光色是纯粹、简约的,大量使用色温的变化,意在匹配整体视觉效果。整部剧中有一处光色运用得特别大胆——红、绿结合,在传统意义认知上,不管是物色的红与绿,还是光色的红与绿,多数人认为是不和谐的,是哗众取宠的,但在剧中《扩张》这一段男子群舞中,红与绿的结合直插主题,这场改革浪潮的兴起,人们对外来事物的追寻,当然避免不了金融、股票、外汇,也配合导演要表达的这一层次:从股票一开始的大涨、到大跌,再到最后股民的跳楼自杀,天幕灯光则从红—白—绿递进给观众进一步的视觉冲击,也暗示了股票的一路变化。



04

光景


光景的结合也是剧中重要的灯光语汇,口字形舞美结构,为导演提供了更多的调度空间,也为灯光提供了支点,在舞美桁架结构中加进了灯光光带,推动整部剧实现舞、景、光、影像整体视觉效果,LED灯条既能分割空间,也能体现科技感,并且具有很强的符号性。灯光设计有一处新尝试,在天幕前放置了一条白色LED灯箱,通过灯箱慢慢向上移动,同时地排运用15台LED摇头灯在天幕上方缩小形成一条线,两条线相向而行,表示时间的流逝、时代的更迭,强化了灯光的语汇。如,四幕群舞《归国潮》,光带的跳动结合群舞的表达直接阐释了新时代的到来。



05

光与影像


笔者认为,光与影像的结合是该剧最为重要的一个亮点,因为大部分的场景交代,还是依靠视频来完成,当以影像、舞蹈来阐述表达时,灯光只是辅助,如,二幕《开时浪潮》,影像以大幅度的海浪画面和群舞自上而下的奔跑与跳跃,而灯光只在不影响影像的条件下加以侧光的勾勒,此时灯光只是辅助。又如,母亲病逝,视频影像与灯光在整体的空间构成与色彩构成是一致的,既交代了空间,又交待了内心情感。视频以灰白房间、下部留黑的处理手法营造出悲伤的气氛。由于三者关系的表现,使灯光创作者联想到三角形,三角形不同于圆形、正方形,它在舞台上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其实更强。同时,三角形也预示着三者的关系,而三角形缺一角,也暗示着母亲的离去。整场戏是以灰色调为主,渲染悲凉、无力的气氛,父亲想要去救母亲,但是却什么也做不了,儿子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激化了与父亲的矛盾,最终选择独自出国,开启创业之路。



在整个舞剧中,灯光的语言塑造
尽量是纯粹、简洁、顺畅的,
与舞美形象、视频影像、服装、
化妆造型始终保持着视觉形象统一。
与舞剧的整体视觉融合起来,
形成舞剧特有的味道,
这也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的至关重要的一点。


(图片摄影:粟国光,丁啸)


选自《演艺科技》2021年第5期 任冬生,王立峰,张 硕,周 策《任冬生等主创谈:舞剧<到那时>视觉构思及呈现》转载请标注:演艺科技传媒。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演艺科技》。

(本文仅用于行业交流学习,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如不慎侵涉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投稿、转载、合作


QQ:329826367(丁女士)

 微信:lixiaokai1224(李女士)

          emmadm806(丁女士)


       杂志社

Tel:010-64097040

        010-64097408

        15901320184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演艺科技传媒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到那时》 舞美设计

5580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