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现在,满大街的BP名字都拿元宇宙当定语了

2021-09-09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图/天风证券图/天风证券图/安信证券图/安信证券

别吹元宇宙了。

文丨张楠

来源丨投中网


《失控玩家》火了,这部被打上“元宇宙(Metaverse)”标签的游戏电影,国内上映一周,票房就达到2.35亿元。而我看完这部电影,居然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我不否认,电影是一部水准之上的爆米花之作,元宇宙也是关注度极高的概念,只是“元宇宙”这一标签,贴的也太生硬了。

电影中游戏的设备并不是VR(虚拟现实),只是与现在并无二致的电脑,游戏也是“接任务-完成任务”的传统模式,除了能用声音与NPC、玩家对话外,女主与NPC男主接吻都要卡个BUG。如果这也能叫元宇宙,那我十几年前玩《魔兽世界》时开YY语音打副本,不也是元宇宙吗。

业界对于元宇宙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作为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平台是基本共识。普遍接受的概念是其字面定义“Meta+Verse”,意味超越现实的虚拟宇宙,不少公司已经宣布向元宇宙转型,比如Facebook就宣布5年内成为元宇宙公司,国内社交平台Soul的Slogan也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甚至现在满大街的BP名字也都拿元宇宙当定语了。

既然元宇宙算是共识,努力奔向未来当然不应被排斥,我只是怀疑,大众被区块链、VR、AI等概念反复折磨的神经,能否再次经得起这样的消耗?我们毕竟经历过太多这样雷声大雨点小、挂羊头卖狗肉,甚至打着未来的幌子收割的事情。

在强调一次,我不排斥元宇宙,任何伟大的事业,当初也许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年前,斯皮尔博格执导的《头号玩家》上映时,就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惊艳的虚拟世界:未来的人们通过头盔等外设,将自身意识与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相连接,也就是游戏“绿洲”,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甚至性刺激,都可以在游戏中体会到。

以现在的定义来看,“绿洲”这个虚拟空间完全符合元宇宙的标准,不过其时元宇宙概念还未大行其道,虚拟现实(VR)技术正处于应用的低谷,今年VR游戏平台Roblox上市时,首次将元宇宙写进招股书,450亿美元的市值带火了元宇宙概念。

登录Roblox,能够参与的依然只是由像素块构成的简陋游戏,丰富了创作自由度却限制了沉浸感,如果类比起来,除了3D、官方交易平台、创造独立游戏等元素,我感觉不出与十几年前《魔兽争霸3》编辑器,有任何本质区别,如果只以玩家角度来看,Roblox恐怕也只是元宇宙的雏形,但不得不说,Roblox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不止游戏公司,其它领域也正在逐步构建自己的元宇宙,8月20日,微软公司公布了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字节跳动收购Pico小鸟看看,希望借助其VR技术在未来构建社交元宇宙。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同领域的元宇宙构建完毕后,会不会出现一款统治级应用,打破不同领域元宇宙的壁障,建立一个大一统的虚拟世界?

即使建立起元宇宙之后,挑战也不会少。如果尽情想象,创造一个如绿洲般的元宇宙,拥有与现实独立的社会法则、经济系统甚至生存方式,势必会颠覆现实世界,而且与移动互联网应用如短视频等不同的是,一旦陷入沉浸感甚至超过现实的元宇宙,现实世界除了作为维系元宇宙存在的基础存在,恐怕没人会在乎。

现在的剧本杀,未来的元宇宙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诞生了描述虚拟世界的科幻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70年代获得雨果奖的《插电女孩》、80年代的《创》《神经漫游者》等,无一不是从各种角度描写了未来的虚拟世界,2005年上架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从零开始》,主题就是一款高度真实的虚拟游戏,至今还排在游戏小说总榜第三位。

一本90年代科幻小说《雪崩》带来的元宇宙概念,因一家公司的上市被推至风口,这事本身就很科幻,细究下来,不管是元宇宙还是虚拟空间,亦或是数字化生存,不如说是人们一直幻想的生存方式,如今终于有了实现的希望。

如果不谈花里胡哨的概念,现实中最接近元宇宙的活动,我认为要数剧本杀:一段脱离现实的剧情,与剧情有极高契合度的空间,玩家还要换上合适的服装,不管是推理本破解凶案,还是情感本体验剧情,在一场剧本杀局的几个小时中,玩家全部深度沉浸其中,我时常想,是不是现实世界实在太过无聊,剧本杀为人们提供了短暂的逃离空间。

不过剧本杀终究还是少数人的娱乐活动,互联网才是几十年来改变人类生活的核心,然而不管是游戏、视频还是电商、外卖,从根本上来说,依然没有帮助人类摆脱现实的束缚,元宇宙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登上舞台,以国内外顶尖互联网公司的布局来看,元宇宙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愈加成为强有力的社会共识。

图/天风证券

腾讯研究院认为,2020年开始的疫情,也加速了元宇宙时代的到来,许多真实场景被搬到虚拟世界中,发布会、演唱会、毕业典礼、在线教育,种种体验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转移到线上。随着线上线下的打通,人们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到虚拟世界,因而认知也逐渐转变。一种新的社会共识正在诞生——虚拟世界不是假的、无关紧要的,而是一种人类全新的存在状态。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最近接受了一场采访,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人与他分处两地,均头戴VR设备,手持动作捕捉设备,最终模拟出一场与以往不同的“面对面”采访,效果令人惊艳。扎克伯格曾表示,5年内要将Facebook变成元宇宙公司。

未来的生活将是一场游戏

改善线下生活方式和效率,提升线上内容质量和数量,是过去二十几年来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核心方向,也催生了如Google、Facebook、阿里、腾讯等一众市值庞大的互联网公司。如今,这些公司正紧锣密鼓筹划元宇宙时代的模样,虚拟的游戏空间将是承载未来生活的主要方式。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认为在有限的游戏中,玩家在封闭的空间内,是以洞悉游戏规则、提高数值,获取最终胜利为目的;而在无限的游戏中,没有胜负概念,没有开始结束,目的就是将更多的人裹挟至游戏中,不断探索游戏边界。虽然书中的“游戏”实指社会,不过当一款游戏的边界,超越如今的社会范围时,游戏即社会。

曾经我们逛BBS、博客,现在我们用微博微信,刷短视频看综艺,再时不时帮朋友砍上一刀,刷几局王者吃鸡,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部分功能,在元宇宙游戏中都能实现,而且沉浸感更强。2020年4月,游戏《堡垒之夜》邀请美国说唱歌手Travis Scott(章鱼哥),在虚拟世界中举办了一场“沉浸式”演唱会,吸引了全球数千万名观众,当巨型的章鱼哥从玩家身边走过,没有一场现实的演唱会可以比拟这种效果。

在元宇宙时代,一部分需求也将不复存在。试想,如果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都在元宇宙游戏中,精致的大房子还有什么意义?有了游戏中精致、绚丽的服饰,现实中的几衣柜衣服如何安放?在家里就能开会、与朋友面基,还用得着天天挤公交地铁上班,排队打车吗?

图/天风证券

这一天还有多远?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按照目前我国VR行业的发展规划,目前我们正处于视觉的部分沉浸向深度沉浸过度,2030年将实现完全视觉的沉浸感体验,部分重要的技术指标分别为:单眼屏幕分辨率8K、精细化虚拟化身、 渲染处理速度16K/240 FPS、眼球追踪、触觉反馈、虚拟移动等,通俗地讲就是基本能达到现实的体验。

图/安信证券

相关的融资规模也在扩大,据统计,2020 年全球 VR/AR 投融资规模达到 244 亿元,投融资并购发生 220 起,规模与数量均实现连续三年上涨。2018/2019/2020 年海外 VR/AR 投资规模分别为 108/163/223 亿元。安信证券认为,考虑到国外 VR/AR 产业领先国内 2-3 年,资本对行业的研究和理解更加深入且投融资活动更活跃,预计未来 2-3 年国内 VR/AR 初创企业将迎来一波并购热。

图/安信证券

要实现如《绿洲》般的体验,脑机接口是没法绕过的门槛。目前热度最高的,要数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最近马斯克公布了一段脑机接口的最新测试视频,其中显示一只名为“帕格”(Pager)的9岁猕猴通过内置的Neuralink设备实现了用意念操控电子游戏,不过这一技术显然面临不小的难题,除需要在大脑植入芯片让人难以接受外,对道德和伦理的挑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元宇宙中的生活是如此美好,普通人很难拒绝畅想,但就如同《失控玩家》中的台词,“这一刻是真实的,我们别错过今天”,在元宇宙时代来临之前,咱们能不能稍微真诚点面对生活和工作?也希望巨头们在产品还未成熟之时,少一些大词崇拜和概念魔方,多一些举重若轻和真心实意,千万别像王小波喜欢引用的寓言一样:大山临盆,山崩地裂,生出的却是一只耗子。

转载、合作、加入粉丝群请联系小助理
(微信号:ChinaVentureWeixi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数艺网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元宇宙 VR 沉浸式体验 观点洞察

1706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