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十天建成一座抗疫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
-
2021-11-09
建筑博物馆(中国建筑科技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原位于建筑博物馆一楼临展展厅,现搬至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馆并进行全新升级。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成为中国抗疫“风暴眼”的武汉,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战胜疫情的关键之举。党中央果断决策,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迅速部署,国企民企挺身而出,承载着人民希望的生命方舟——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开建。
“中国速度”举世瞩目,“两山”医院成为武汉乃至中国战疫胜利的坚强支点和全球抗疫的鲜活案例,向人民传递抗疫必胜的坚定信心。
一帧帧光影、一幅幅影像、一件件实物,让我们重返那段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的火雷岁月,那些无畏逆行的身影,为人民铭记,被历史定格。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聚焦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极速建成全过程。用“英雄之城、关键之举、逆行之师、磅礴之力、希望之光”五个篇章全面展现抗疫期间,四万多名建设者听党召唤、不畏艰险、团结奋斗、使命必达,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上创造出的中国奇迹。
2020年1月23日10时起,面对肆虐的疫情,武汉按下暂停键,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1000多万武汉人民奋勇战疫,共同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从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到2020年4月26日武汉市所有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三个多月的昼与夜,是光明与黑暗的战斗。
武汉市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建设者……千千万万个平凡英雄挺身而出,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希望,广大市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汇集起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建设专门的传染病医院迫在眉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疫情形势,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保卫英雄的城市,不负英雄的人民,四万名勇士,舍身忘我,无畏逆行,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如山重托。
鏖战火神山:2020年1月23日下午,武汉市城建局紧急召开专题会议,武汉将参照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一座专门医院——火神山医院,1月24日进场施工。
决战雷神山:2020年1月25日,武汉市防疫指挥部举行调度会,决定在火神山医院之外,半个月之内再建一座雷神山医院,1月26日进场施工。
“两山”医院开工后,中建集团党组第一时间向全系统发出动员令,11家子企业7000余名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昼夜兼程驰援武汉。中建三局12家单位尽锐出战。
急如星火,力比雷霆。磅礴伟力,奔腾不息。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舍生忘死与疫魔较量。十天,巍巍火神,拔地而起。十二天,雷神之山,驱魔战疫。中国速度震撼世界。生命方舟创造奇迹。
钢铁洪流、滴水不漏、火力全开、争分夺秒、科技支撑、举世瞩目,除了图片影像,在展陈设计上还特意将两山医院建成后的病房实景搬进了展厅。
筑起长城,又上火线。维保英雄,白衣战士。同披战甲,共击疫魔。走过大雪纷飞,迎来樱花吐蕊。长夜终去,黎明来临。江城复苏,荆楚回春。
2020年2月2日、6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火线交付,旋即投入高效运转,成为武汉抗疫的坚强支点。
2020年4月15日,两座医院正式休舱闭院。稳定运行的两个多月期间,两座医院累计治愈出院患者分别达2961人、1941人。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听党召唤、不畏艰险、团结奋斗、使命必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铸就的“火雷精神”,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生动实践,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两山”医院建设是一段英勇奋斗的历程,是一曲气壮山河的战歌。从寒雪纷飞到樱花盛开,它的背后是逾4万名建设者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的奋斗与奉献;是1000多万武汉人民奋勇战疫的共同记忆;是十四亿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团结一心共同写就的战疫日记。(作者:李丹雪 史云汉)
编辑:杨亚鹏 刘安琪
审核:冯朝晖
复审:崔 波
本文刊登于2021年11月9日
《中国文物报》第5版
投稿邮箱:
wwbbowuguan@163.com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