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上海音乐学院与玉佛寺、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盲童学校在上音歌剧院三楼多功能厅共同举行携手共育藏族视障学子德庆玉珍座谈会。院党委书记徐旭,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卫,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刚、党委副书记王玉、副校长卓丽环,盲童学校副校长韩玉萍,以及上音党办、宣传部、统战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座谈会。会议由徐卫主持。
小玉珍在座谈会上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并深深表达了感恩之情和发奋努力的决心。
声歌系于丽红教授、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邹谊和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张宇,分别介绍了玉珍在声乐专业、乐理等基础课程以及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吴静芳、上音教务处副处长邵巍巍、市盲童学校副校长韩玉萍介绍了三方协商为玉珍量身定做的培养方案。觉醒法师也满怀激动地感谢一路来关心帮助玉珍的各级领导老师,希望玉珍珍惜继续学习的机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徐旭代表上音党政领导班子向关心支持小玉珍同学健康成长的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玉佛寺、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盲童学校,以及给予小玉珍同学温暖的师生们和各界爱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德庆玉珍出生于甘肃藏区玛曲县一个牧民家庭。由于先天性疾病,双目失明,但她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被当地媒体称为“藏北草原上最美丽的百灵鸟”。2010年,玉佛寺赴西藏盲童学校进行慈善扶贫时,发现她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经过多方努力,将她接到上海市盲校就读初中。2014年9月,在上海音乐学院党委的关心下,小玉珍进入上海音乐学院,跟随声歌系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于丽红进修声乐。于丽红教授像“妈妈导师”那样帮助她学习声乐,并摸索出独特的教学方式,即真正手把手“摸索”。几年如一日,每周小玉珍都从盲校赶到上音上课。教学楼小琴房里,于丽红老师一边请学生弹琴伴奏,一边抚着小玉珍的小手,贴在自己身上各个部位,让其感受运气发声。在不改变玉珍歌声的原生态和民族风的基础上,于丽红老师用专业技法、按歌手标准,让她接受一系列音乐肌肉训练,扩大音域。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玉珍的个性从腼腆到放开,逐渐学会科学用嗓。从学习到生活,上音统战部牵头组织了一支师生爱心团队,关心帮助小玉珍饮食起居方方面面。学姐们陪伴左右,与小玉珍度过每一个“音乐周末”。在于丽红教授的悉心教导下,小玉珍在声乐演唱上日渐成熟,并多次登台演出,深受观众喜爱。小玉珍的音乐梦想故事还获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今年7月,小玉珍结束四年学习,从上音附中毕业。9月,考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幼儿学前教育学科。为了继续给玉珍提供更个性化的声乐指导、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上海音乐学院携手各方,就玉珍的联合培养达成初步共识,将采用三方同心同向、协同育人的培养方式,为德庆玉珍的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提供特殊帮助及广阔平台。结合玉珍的学习基础和先天条件,在其原有专业学习的范畴内,本着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进行课程排课,商定个人定制版“课程计划”。此外,结合专业老师的建议和学生本人的意愿,安排一定的选修课程或旁听课程,提高玉珍的音乐基础素质,同时提升她在上音的学习体验度。
小玉珍和上音之间有着特殊情缘。上海音乐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创了中国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先河。1956年,贺绿汀老院长开始主持组建民族班,先后培养出才旦卓玛、何纪光等一批卓越的音乐表演人才。时至今日,民族班所培养的逾千名优秀少数民族毕业生,依旧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文艺舞台上,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文化,做出卓著的贡献。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院长廖昌永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递交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音乐人才培养问题》的提案,聚焦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我们也真心期待,在各方的持续关心关怀下,共同帮助小玉珍成为最优秀的少数民族专业音乐人才。期待小玉珍同学以老一辈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老师为榜样,热爱祖国和人民,志存高远,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于丽红老师茶马古道上的非遗音乐,传承传播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成为藏族人民的骄傲,更努力成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一面旗帜。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努力,一定能梦想成真,一定能为弘扬民族文化、唱响民族大团结之歌做出贡献。”徐旭在座谈会上说。
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此次座谈会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精神的生动体现,小玉珍的故事不仅是成长励志的典范,更是多校合作共同开展民族工作的典范。上音从20世纪中叶起,就开创中国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先河,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文化做出贡献,上音将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

供稿:统战部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