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日本先锋媒体艺术团体Dumb Type,池田亮司和高谷史郎都加入其中

原创 2021-12-03


在之前一篇介绍坂本龙一与他的视听装置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他的长期合作伙伴——视觉艺术家高谷史郎。


高谷史郎同时是日本多媒体艺术团体"Dumb Type"的一员。这个团队的成员来自视觉艺术、视频、计算机编程、音乐和舞蹈等各个领域,池田亮司也在其中。


今天的文章就聚焦 Dumb Type,来看看他们如何创造一个实验剧场,以创新性的视觉语言和哲学来表达对“后人类”的看法,延展身体与技术之间的新关系。






Dumb Type 1984 年由大约 15 名由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的学生组成。由于成员来自各个领域,他们一直保持开放式的创作风格,参与每部新作品的成员名单都在不断变化。古桥悌二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作为一个松散的、无边界的艺术团体,Dumb Type 采用完全跨学科的方法,现场表演和多媒体装置交织在一起,一种新的戏剧形式正在形成。



Dumb Type 这一名字本身就暗示着某种批判精神,在英语中 dumb 意味着“静音”或“愚蠢”,古桥悌二认为1980 年代达到顶峰经济泡沫的日本成为一个日益肤浅的社会,致力于媒体、消费主义和技术,每个人都被信息淹没,却缺乏自我意识,欲望与绝望并存。


Dumb Type 把这种对社会的高度敏感性转化为了尖锐的艺术作品。


1990 年的作品"pH"是 Dumb Type 的首批作品之一。pH 的名字来自化学中的酸碱值。



两个计算机驱动的横梁持续地在房间内来回移动,将图像投射到下面的表演者身上。表演者不得不跳过较低的横梁或躺在地板上,因为它像一台巨大的扫描仪一样,从他们身上掠过。



这件作品反映了我们如何不断受到媒体图像的轰炸,技术又是如何持续监视我们。



同作品"pH"的取名方式一样,1994 年的作品"S/N"源自声学术语,意思是“信号/噪声”。在声学中,信噪比会影响信息传输的质量。



作品创作者、同时也是Dumb Type 核心成员的古桥悌二在 S/N 中宣布自己为 HIV 阳性,并在标签上显示“男性”、“日本人”、“同性恋”、“HIV +”等字样。



舞台屏幕涌现讽刺性的台词:“我梦见失去我的性别”、“我梦见失去我的国籍”、“我梦见失去我的血”。



古桥悌二最终于 1995 年死于 HIV 相关的并发症。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恋人”。这件作品以四面墙的投影图像为特色:可以看到赤身裸体的男人和女人站着、走着。他们做出拥抱的姿势,逐渐消失。



在古桥悌二去世后,高谷史郎和池田亮司加入 Dumb Type, 其独特的愿景得以延续,继续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年轻艺术家。


高谷史郎执导的作品"OR" 用先进的技术将身体、图像、视频、声音和灯光结合在一起,呈现生与死之间的“灰色幽默”。



另一执导作品"memorandum"(备忘录)结合多媒体、舞蹈和支离破碎的叙事,探索「回忆」这一朦胧的概念。



一个光秃秃的舞台被一堵无法穿透但半透明的墙一分为二,屏幕上投射出一连串的图像。在一系列白噪声和视觉闪光中,表演者的手势成为剪影。表演者以缓慢的步伐穿越被声音和欲望困扰的“记忆森林”。



这两部作品都由池田亮司负责音乐部分。由于当时的录像技术,留存的视频画质均不高。







直到 2000 年代初期 Dumb Type 都一直非常活跃,但后来却慢慢消声灭迹,淡出视野。


2018 年 Dumb Type 过往的作品首次在法国梅斯蓬皮杜中心为展出,而后又在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展出。


©️ Dumb Type 展出装置


去年推出的"2020"是 Dumb Type 时隔 18 年的第一部新作。在对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各种现象进行反复观察和探索后,这部作品被创作出来。它引导观众对世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2020"的最后的部分,舞台上三个硕大的屏幕不断涌现词语,表演者蜷缩在地上,背对观众。而后平躺,从观众的视线来看,表演者似乎在望着这些闪动的词语。台词吐露心声:与“悲伤”靠得很近,然而“困难”更近。



这部作品仍带有 Dumb Type 式的诗意与缄默。


对技术的诡辩、对人际关系变化的觉察是 Dumb Type 早期作品的关键主题,在古桥悌二去世后,团队的关注点转向创造新的技术和形式美学。


但不变的是其融合数字设备、音乐和表演的实验性现场表演和装置作品。在 Rhizomatiks(2006 年由真锅大度创立)这批新一代的媒体艺术团队中 ,我们仍能看到其美学的传承。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参考资料:

http://dumbtype.com/works/

https://www.mot-art-museum.jp/en/exhibitions/dumb-type-actions-reflections/

https://www.centrepompidou-metz.fr/en/dumb-type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OF COURSE想当然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4120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