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出圈的网红菜市场,正靠精致的烟火气玩进年轻社交圈

原创 2021-12-09


北京三源里、上海乌中市集、苏州双塔市集……无论是行业讨论还是社交媒体网红打卡,近年来菜市场话题始终保持着高关注度。菜市场有着明显的经济属性,作为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又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与其他商业业态相比,菜市场更能体现政府形象,常被作为民生工程平台,以促进城市发展,展示城市形象。


作为最具烟火气的商业场所,菜市场历史悠久,从全球到中国很多城市开始把菜市场打造成城市地标,各种“网红菜市场”纷纷涌现,成为社区商业和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这一现象令我们不得不深思菜市场出圈背后的驱动因素和菜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网红,驱动菜市场出圈的四个因素


1)菜市场是人类最古老的商业形式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的菜市场发源于5000年前的埃及,那时,尼罗河沿岸布满了贩卖农产品的小贩。在中国,有组织的集市大约出现在殷朝。西方国家现代菜市场的雏形大约从12世纪开始出现,如伦敦的 Borough Market。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商业形式之一,菜市场是人们生活安稳的象征,是一座城市商业活力的最初代表。


▲中国第一家菜市场诞生于1864年的上海。1864年,英国商人汉璧礼与一位法国神甫拉波尔德里经批准,在洋泾浜边空地上搭了几个大棚,命名“中央菜场”。在中国菜市场历史上,最有名的是19世纪后期建成的上海“三角地”菜市场。北京也在20世纪初有了自己的菜市场——东单菜市场,它是全北京资格最老的菜市场。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多的菜市场在各个城市出现,很长时间内菜市场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打卡”点。


2)菜市场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灵魂,是在地文化的体现


“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各地风格迥异的饮食习惯,如按地域区分的八大菜系,使得中国的菜市场也极具特色。美食家陈晓卿说过,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是去看它的菜市场。随着季节变迁和地域变换,菜市场的食材也随之变化,这些变化展现着当地市民的生活面貌,折射出城市的特点,体现了国家或者地区的风土人情。菜市场既是中国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在地文化的重要体现。


3)菜市场迎来升级改造,变身以生鲜为核心的“社区综合体”


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菜市场也迎来了一轮大规模升级改造。以更年轻化的设计风格,改变原本脏乱差的环境体验;在生鲜售卖之外引入特色小吃店、咖啡店等餐饮业态,干洗、理发、健身等服务业态,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丰富的购物体验;不少菜市场还延长营业时间,开始全天候运营。这些菜市场不再是单一的生鲜零售商业场所,而是围绕自身发展出特色商业,变身“社区综合体”。


4)菜市场提供社交空间,链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人有一种看他人行为活动的愿望,这是公共空间之所以被需求的心理基础。菜市场用一种商业行为构建社区空间,建立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结。如今菜市场仍是不少中老年消费群体最高频的消费场所,在菜市场购买他们的一日三餐和社交体验。不少习惯网购的年轻人,也开始怀念菜市场的人间烟火,去菜市场打卡成为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菜市场作为公众交流的商业空间,承载了一部分社交功能,链接了社区居民间的情感。



城市更新热潮之下,选择改造菜市场的关键动机


在生鲜这件事上,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网购、生鲜超市、仓储会员店……城市更新热潮之下,更有故事的历史街区、老厂房等都是炙手可热的改造载体,为什么还要选择改造菜市场呢?


1)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核心区菜市场自带浓厚商业氛围


菜市场通常位于大型居民区,交通便利人员密集。那些城市核心区的菜市场更是坐拥寸金寸土的城市黄金商业地段,对于希望进入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商业开发商,不失为一种好选择,特别是打造城市更新类地标项目。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利好以及核心区域浓厚的商业氛围,都是菜市场难能可贵的商业资源。


2)高频消费且黏性极强,具有一批忠实社群用户


菜市场相比超市社交属性更浓,人情味、烟火气使得在菜市场消费具有更加深厚的情感触达。菜市场满足一日三餐所需,新鲜又是第一要义,因此菜市场消费刚需且高频,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社群用户。


3)菜市场内涵外延拓展,突围同质化社区商业


人们追求更便利的生活体验,从发达国家到我国的一线城市,新型社区已经将菜市场等社区商业场所与生活方式业态创新融合,打造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社交链接。这些菜市场特色鲜明,不再是单纯的生鲜零售商业空间,而是围绕社区和居民的特点发展出风格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的社区商业。


▲2014年10月开幕的鹿特丹Markthal市集屡屡被媒体选为全世界最漂亮市集,吸引超过百万观光客。是全球首例将市场与住宅相结合的建筑,也是荷兰第一个有顶盖的食品市场,并配备了大型停车场配套。完整的历史故事、整洁的场地和地道的食物,在全球同质化的商业中充分体现出差异化与个性化。


4)市场容量大,菜市场仍是最重要的生鲜消费载体


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菜市场零售规模逾3万亿元,占据生鲜购物56%的市场份额。生鲜电商、超市渠道无法撼动菜市场的地位,其在社区中拥有稳固的用户基础。艾瑞预计到2025 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将增至6.8万亿元。菜市场消费高频、人群丰富,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菜市场,为美好生活提案、做可持续更新


全国一二线城市着力推动菜市场升级改造,网红菜市场不断涌现,但打卡热潮后生意惨淡的菜市场仍屡见不鲜。纵观成功范例,会发现菜市场的本质仍是日常生活而非网红颜值,商户的经营体验、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周边居民的社交体验缺一不可,丰富的场景、数字化改造、公共艺术和文化的介入、品牌孵化、健康环保饮食概念的推广等都有可能成为未来菜市场的附加值。


1)挖掘社区属地文化,打造体验型社区第三空间


越来越多的菜市场意识到仅靠生鲜买卖已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开始突破单一生鲜买卖功能,向社区商业中心转变,将菜市场打造成社区版第三空间,成为社区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最古老的商业形式之一,千百年来的发展地域文化早已融入菜市场中,成为一代代居民的精神情感寄托。在未来菜市场的改造中,挖掘属地文化特色,寻找菜场与城市、与社区的关系,尝试将更多文化元素、公众美育功能融入到菜市场的改造中。如引进文创、美术馆等文化艺术业态以及科技、亲子互动等公共教育业态,在售卖食材之外为顾客解读食物背后的故事,打造更有体验感的社区第三空间。


▲上海乌中市集,周边的街区聚集了大量海内外精英人群和本地居民,周边小资买手店和日用杂货铺毗邻而居,与乌中市集共同构成了烟火气与小资文艺气息融合的社群生态。吸引了奢侈品品牌PRADA作为宣传活动的快闪地,成为今年的绝对网红菜市场。


2)超越菜市场,成为更年轻化的社区商业新形态


随着工作生活习惯改变、外卖兴起,年轻人正远离厨房,菜市场越来越成为老年人的专属。菜市场要想吸引年轻人重返,必须超越菜市场本身,如引入新业态、增加商户,引进早餐店、咖啡馆、创意餐厅甚至户外运动店等,为不同年龄的人群提供分时段的便民服务,比如健身、洗衣、理发、日间照料等等,让菜市场的服务内容涵盖更广泛的消费群。近年来上海等城市大力提倡“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社区居民能够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完成养老育幼、一日三餐、买菜购物、咖啡茶饮、洗衣理发、文化体育、医疗服务、社群社交等一系列需求。这些社区功能都可以移植到菜市场中,让菜市场超越菜市场,让那些不做饭的年轻人也有理由逛菜市场。


3)客群突围,健康消费与新中产阶级


纵观国外的知名菜市场,与国内显著差别之一就是消费客群更丰富。国外不少菜市场倡导健康消费理念,主打环保、有机食品,吸引中产阶段前往消费。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国内消费群体对于环保、健康的关注度也空前提高,愿意为此承担溢价的消费者逐渐增多。未来的菜市场还应该在客群上突围,打造更为健康环保的菜市场,吸引新中产消费人群,引领新的消费趋势。


▲Borough Market地处伦敦中心,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市场,至今仍然吸引着无数的居民和游客。周末,来自附近和国外的70多名,有机农场主和手工商贩会涌向这里,使它成为地方和季节性美食的聚集地。在市场中,可以买到意想不到的食物,如埃塞俄比亚香料、巴尔干糕点或西班牙橄榄油。


4)菜市场既是包容的空间载体也是商业内容


年轻化大潮下最潮流的那批消费者开始回归街区他们认为街区更能体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街区中占据有力位置的菜市场迎来新的机遇菜市场能屈能伸的品牌容纳度让其有机会容纳更多新鲜的品牌、内容,引入更年轻化、多样化、前卫化、创意化的品牌和主理人,多业态复合发展,拓展消费体验场景为菜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尝鲜机会。


未来的菜市场逐渐成长为一个个独立的品牌,不仅是重要的社区消费场所,还有机会成为城市名片,变身新的旅游景点,成为城市的地标。作为独立品牌,未来菜市场甚至可以进驻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


5)利用商业做可持续更新


菜市场通过升级改造,靠美好设计出圈,吸引一批年轻人前往打卡,但往往很难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消费,改造后的菜市场依然会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部分菜市场在改造时更多考虑社会功能或是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经营问题和经济效益。因此菜市场的更新将是一个长期的行为,环境更宜人、业态更丰富的菜市场,还需要长期的运营不断探索实验,对社区营建、对品牌再孵化、对人群再链接,实现可持续更新。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RET睿意德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网红菜市场 灯光设计 创意设计

2411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