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2

分享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大展

原创 2021-12-10





01   展览前言

     庆,三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红色革命文化之都。这里是古巴渝文化的发祥之地,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更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矢志不渝、竭诚纾难的抗战中心。从邹容的《革命军》,到“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红岩精神,再到舍小家、顾大家的三峡工程百万移民,都与重庆这座城文化品格的形成息息相关。

     生长于这种文化品格中的四川美术学院,在八十余年的艺术教育和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贴近生活、记录时代、歌颂人民,推出了大型群雕《收租院》、毛主席纪念堂坐像、群雕《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纪念碑》、油画《父亲》等将艺术与党、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精品,用艺术高歌时代之音,咏叹民族伟业。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迈向第二个百年伟大征程的今天,重庆面临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光荣任务。四川美术学院需要承担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重任,需要继承前辈文化品格,延续历史责任,用属于新时代的艺术形式,表现新时代的精神,呈现共产党的百年伟业,奏响新时代的黄钟大吕。

     本次实验艺术大展承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探索尝试用“实验艺术”的崭新艺术形式,来窥斑见豹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业与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本次展览通过四个板块,从历史与当下推进。第一部分“导言”以“巨变”为主题,通过“与历史同行”、“生活史三部曲”,引导观众步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辉煌变迁的百年长卷;第二部分“百年初心”,从“秦时明月”回望中国共产党承继的深厚历史文化,到1919“五四”新青年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1921年南湖红船巨轮启航,到1945年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使命;第三部分“以人民为中心”,追忆无数革命者、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审视百年来个体家族史变迁,凸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英雄这一宏大主题;第四部分“新时代”,从重庆渝中区鲁祖庙石灰市菜市为人们提供富足生活的劳动者视角展开的影像叙事,到艺术家们发动广安革新村居民们营造“初心廊桥”,从由建筑垃圾堆放地转化为社区食物花园,呈现生态文明的生态艺术项目,到新丝绸之路上亚洲与欧洲再次相遇等等……。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正在创造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贡献力量。

     这是一场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的艺术大练兵,也是一场艺术家回顾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奋斗历史,开启新的百年征程的艺术实验。

     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伟业千年计,百年正当时!

     奋斗不停,艺术不止!





02   开幕致辞

重庆美术馆书记、常务副馆长 邓建强  

      这次由重庆美术馆和重庆市美协、四川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实验艺术作品展览,我认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个展览的主题是非常鲜明的,用这种实验艺术的形式,在重庆美术馆做这样一个反映党史,反映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的这个展览,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展览的很多作品,它的主题性非常鲜明和突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很多作品都有互动性,作为美术馆的观众来讲,他们可以和很多作品发生非常亲密的互动,可以参与其中。我认为通过这个展览,我们的观众可以受到党史方面的教育,意义非常重大。

      作为重庆美术馆来讲,举办实验艺术展览,实际上也是我们的职能职责,因为重庆美术馆是一个公益性、公共性的美术馆,我们将来也会推出更多实验艺术展览,特别是和观众有互动形式的的展览,我认为这是重庆美术馆需要探索的非常重要的展览的路径之一。这个展览将在重庆美术馆展出到12月12日结束,在展期内,欢迎观众与这些作品产生有意思的、有意义的探索和互动。

     我认为实验艺术这种形式,实际上是艺术和科技的密切结合,是建设智慧城市,让艺术进入社会,让艺术进入生活,科技和艺术相结合的典范。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我觉得今后重庆美术馆还要做更多的探索,也会与包括四川美术学院在内的专业艺术院校、艺术机构,特别是当代艺术机构合作,与策展人一起,共同推出具有科技和艺术相结合含量的一些展览,使我们从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受益,为艺术和科技的融合,为艺术走向家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魏东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实验,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学院教学和学科建设范畴。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秉持学校八十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怀着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用实验艺术的方式开展了一次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集体实践,向建党百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此次展览极具开创性,据我了解,这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实验艺术主题美术创作和集中展示,展览主题和思想性十分鲜明,材料和手段丰富多样,充分运用了新媒体形式和新视觉经验,综合科技手段呈现和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官体验,将给广大观众带来传统艺术媒介所不具备的独特视角和全新感受。可以说,这个展览也是重庆美术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为重庆美术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谌雪洋、陈昱辰、陈厚吕、陈彦君、邓川、丁为、冯梦然、付小籍、龚震、胡滔、胡晓林、胡力文、黄渝真、江松、金达芾、蒋卓辰、贾航涛、刘阳、李川、廖铮、李丽潞、李波、李承桂、李明星、李雨珊、龙渝、李韵秋、刘云希、李洲洲、刘洋、李盛鲜、鲁婷婷、牟昱桥、宁佳伟、牛琦玮、彭麒宇、彭彦乔、单韬光、孙奥、史书颖、苏雅、孙雨嫣、唐勇、唐溶、唐思尧、王时宏、王静、王梓翊、万文琪 、王皖玓、谢玉环、向雪、肖游、杨光影、阎小骏、袁西凤、周波、张海超、赵炫宇、张增增、张露丹、张玉利、张翔、张小涛、周杨小晓、靳立鹏、郑菁、曾途、张罗娜、朱献帆、张珍珠、朱俊杰、赵鹏






03   展览作品


01


《 光芒 》

作者:周波、龚震、朱俊杰、赵鹏

类别:影像

尺寸:1600×1000cm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根据百年党史发展历程制作影像秀。


02



《 逐梦——飞向太空 》

作者:李川、张海超、邓川、胡滔、唐溶、赵炫宇、阎小骏、李丽潞、孙奥、王时宏

类别:沉浸式交互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立足当下,以数字光影互动装置描绘国家引领的科技航天未来。历来,航天深空探索代表着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技水平,作品以光影宇宙隧道置梦未来与深空的时光互动。作品以亚克力灯光图绘悬于空中,地面的启动装置与宇宙深空仿真交互动画联动,以动静态立体、虚拟动画错视空间营造科技与想象力驱动的中国航天未来。


03


《 绵延不绝 》

作者:黄渝真、彭麒宇、王静、袁西凤

类别: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以具有“家”的含义的中国传统材料瓦片为主要元素,通过瓦片拼贴组成地面流淌的河流。河流由小变大,形成绵延不绝的蔓延之势。闪烁的红光好似生命的希望,在不断蔓延中变得强大。


04






《 与历史同行 》

作者:张增增

类别:装置

尺寸:488×244cm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以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场景,用铁板激光切割成剪影,喷以红色立于平面之上。人群中隔一分钟喷一次烟雾,由烟雾形成数字“1912-2012”,以此象征党的历史进程一直伴随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05


《 生活史三部曲之1956/1997/2021 》

作者:陈厚吕、付小籍、胡力文、贾航涛、江松、蒋卓辰、李波、李承桂、李明星、李雨珊、龙渝、彭彦乔、史书颖、唐溶、唐思尧、王梓翊、谢玉环、杨光影、张露丹、张玉利

类别: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由四川美术学院跨媒体工作室同学和老师集体创作。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位在1956年,即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经济建设五年计划时期,通过向老一辈求证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呈现旧时普通农民家庭“堂屋”的日常记忆;第二部分聚焦到1997年,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各种家俱和电器进入日常生活,人民生活大踏步奔向小康;第三部分为2021年,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民间留言转化成弹幕影像,用追求幸福、进步的灯箱装置,呈现走向富强的时代步伐。三个部分形成既微观又宏观的生活变化史,奏响砥砺奋进、风华正茂的时代乐章。


06




《春风吹又生》

作者:张翔

类别:灯光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试图用一组灯光程控装置的明暗变化来表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象征意味,凸显中国共产党革命人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07



《 百年幕墙 》

作者:万文琪 李韵秋 苏雅 冯梦然

类别:互动装置

尺寸:三面翻灯箱,300×100×80cm;灯带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该作品是交互感应投影与三面翻灯箱结合的艺术装置。作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体部分,居中挂墙,由三面翻互动灯箱构成,长度为3米,高度为1米。灯箱图案内容包括:黑白色调的中国共产党英烈群像、鲜艳彩色基调的城市建设图景和跟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关的词句。第二部分是互动投影。参观者靠近感应区域,便会展示投影画面。该作品试图以科技化的呈现,融合互动感应的展陈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貌,使参观者能够沉浸式地感受到自己与中国共产党心连心,共命运。


08


《历史车轮》

作者:胡晓林

类别:机械装置

尺寸:360×270×300cm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以计里鼓车为原型,通过影像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重要时刻。击鼓者代表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一次次鼓声代表人民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坚实步伐,影像则代表着百年印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歇,寓意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征程永不止步。


09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作者:张小涛

类别:数字艺术

尺寸:85×60 cm

年份:2021年


10


《 光 》

作者:向雪、谌雪洋

类别:装置

尺寸:400×11×250cm

年份:2021年

说明:将旧报纸打碎,压实成一块块的砖,再将其组建成一面文化之墙。在砖体表面压出“新青年”文字暗纹。墙体安装鲁迅先生语录的灯光字——“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作品意味着新青年的觉醒意识像光一样代代相传,明示后人。


11

《风帆》

作者:刘云希

类别:装置

尺寸:297×192cm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用红船剪影象征红船精神,由此铭记中国革命的源头。风动墙和风动片作旗帜状,意为扬帆起航。在风扇群的驱动下,红船精神将乘风而起,代代相传。


12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作者:单韬光

类别:氰版印像

尺寸:150 ×100cm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以古长城烽火台遗迹为主要表现对象,用传统摄影氰版印像技法和版画纸手工印制,突出材料和工艺语言质感。其名《秦时明月汉时关》,取自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名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作品画面试图歌颂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表达诗人抵抗外侮、保家卫国的决心。


13




《顶梁柱》

作者:唐勇、陈昱辰

类别: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职业功能各不相同,人民各司其职,努力奉献,才有了美丽的城市家园。装置用led屏做成砖墙的顶梁柱形式,屏幕上的文字由普通大众的职业组成,水泥建筑体和城市剪影的灯光变化象征着城市运转。led屏上的千千万万的职业是力量的象征,在流光灯带的流淌下不停的给城市输入五彩缤纷的能量血液。观看装置时,装置因观看者的位置产生不同变化,由此引发观众对历史发展、城市更新与个体奉献之间的思考。


14



《 氵》

作者:陈彦君

类别: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 氵》作品名称取自我的家族成员姓名的共同特点,即姓名里字的偏旁都是“ 氵”,例如:洪渊深。墙面由反复书写家族成员姓名而形成一个黑色空间,突出老影像、旧照片的原生魅力。

    《 氵》尝试探讨对个体和集体、记忆、命运、死亡和永恒的主题,向观众传达“我”视角下的家族故事,呈现家族记忆,激发观众重构自己的家族记忆,探索家族与自我、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


15



《隔离带》

作者:肖游

类别:影像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0年

说明:疫情爆发后日常生活进入一种混乱、失序的状态。个体家庭内部和社区社会的抗疫现场筑起的不同隔离带是对疫情生活的良性转换和修复。我希望展现出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疫情的必胜决心。


16


《Glove》

作者:刘阳

类别:摄影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19年

说明: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作为老式工业中的基本消耗品,手套在完成保护和操作任务后,被扔在半废弃的厂房里。有的最近才被使用过,有的应该丢弃多年。它们曾触摸机器、接触污垢,也曾感受温度,体会时间,它们见证着生产与发展,诉说历史,也在展望明天。


17


《 红岩之光 》

作者:周杨小晓、李洲洲、丁为

类别:陶瓷灯光艺术装置

尺寸:150×150×30cm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以小说红岩为创作灵感,用1600个薄胎陶瓷灯柱及数千朵陶瓷光荣花来礼赞革命峥嵘岁月,表现红岩历史精神的光辉。结合led灯光完成时长约1分30秒的动画,演绎无数花朵绽放,向为伟大革命胜利牺牲的先辈们致敬。


18



《愈园计划》

作者:靳立鹏

类别:生态艺术项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愈园既是对疫情的回应,更是对地球上无数生灵正在遭受苦难的体认与转译。项目尝试促进人类思维、身心、环境、社会、文化、教育与艺术再生的力量。在愈园的创造转化过程中,艺术家将原有砖石等建筑垃圾、社区的生厨余和废弃的艺术材料进行就地转化,以最大限度减少“碳足迹”和对环境的影响,并建立新的循环,最终将人类世的垃圾场转化为探讨未来永续的实验空间。通过效法自然智慧与植入系统思维,它正在成为一个融合生态食物生产、能源与雨水收集、社区堆肥、养蜂、种子图书馆、乡土植物档案、生态美育与生态艺术疗愈等主题,链接校园内外与城乡社区的长期修复项目。


19



《 广安革新村——初心廊 》项目

作者:曾途、金达芾、廖铮、张罗娜、朱献帆、牛琦玮、张珍珠、孙雨嫣

类别:公共空间营造项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19年

说明:纵横城乡的高速交通网格,覆跨田野村落,缩短了城乡的空间距离,亦为千万古老乡村带来巨大的桥下灰空间。将灰空间焕发新意,发挥其在地社群功能,助力城乡文旅互动,使之成为对外展示交流、城乡社群融合、产业生态创新的乡村公共空间,是极具普遍意义的创新实践。

     广安市革新村也有数千平米的桥下灰空间。党支部、村政府与艺术机构、高校、社会组织响应由重庆艺术家们发起的“复归”艺术共建行动倡议,将党建活动与艺术共建相结合,干部群众与艺术家们一起,集合智慧与勤力扩展“桥”之新义——桥上通城乡,桥下合城乡,要使得:桥上江山日新,桥下人民和美。是为此廊之初心。


20


《 基石 》

作者:刘大羊(刘洋)

类别: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将图书馆各类学科书籍曾使用过的目录标签堆积成一个正方体,喻意中国共产党为学习型政党,人民群众也通过学习知识成为了建设国家的基石。中国正由贫转富,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



《 新丝绸之路的出口瓷 》

作者:牟昱桥

类别: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运用最新技术手段,从科技成果、美丽风光、人文风貌等不同角度,将国家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图像进行数字化转译,通过大数据软件进行电脑绘画,并利用激光转印技术将绘画呈现在古老的青花瓷之上,从艺术的角度展现出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所焕发的耀眼光芒。


22


《 西城市民志 》

作者:鲁婷婷

类别:摄影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作品以在中国西部城市游历的方式记录市民生活。其中包含了普通民众的娱乐、智慧、情感以及生活方式,从细节中展示了城市发展中百姓的真实日常。


23



《 有点像拉威尔的晨 》

作者:宁佳伟

类别:影像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我有幸被重庆石灰市菜市场邀请做一件实验影像作品。建党100周年之际,习总书记曾经在会议强调要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新时代的网红模范市场石灰市市场无疑展示了国际化的有序集市的新面貌。

     一天早晨我悄悄潜入市场,发现它就像拉威尔早晨的序曲,井然有序的拉开了帷幕。


24


《 一针一线 》

作者:郑菁

类别:综合材料(T恤、135色线、针 )

尺寸:90×90cm

年份:2019年-2020年

说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

       ……一句句诗词古句,充分说明针线活自古就被渗透进了传统文化里,代代传承至今。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到衣服被褥,小到鞋袜帽子,都是在商店里买现成的,破衣破袜早已不穿,缝缝补补的活计没有了。生活的富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在此背景,我选择刺绣,一针一线,从一而终。以此学习先辈精益求精、勤劳朴实、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传承千百年的一针一线。


25



《 黄桷坪杂路志 》

作者:李盛鲜

类别:图片摄影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建党百年,“十四五”正逢开局。黄桷坪作为建国最早的工业区,经新中国现代化发展荣景,今日成为工业文化遗产。《黄桷坪杂路志》旨在以个人所感知的黄桷坪街景为内容,通过图片摄影再处理,全景式记录黄桷坪历史转变的图景。

     我因求学来到黄桷坪并在此渡过了四年。离开半年再到黄桷坪却看到高楼被绿布裹起,陡然间一股震撼感袭来。让人不禁发问:十年后的黄桷坪会是什么样子?于是,我将今时今日的黄桷坪放进书里,以观黄桷坪之历史变革,熟悉的街道亦或未曾涉足之地,经典之景亦或熙攘人声,尽在其中。

     十年之后,当人们再度翻开《黄桷坪杂路志》,也许会有人如我一般感叹历史之浩大无声。


26


《 溪山行旅 》

作者:王皖玓

类别:图片摄影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说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需要这样的时刻:虽司空见惯,更应驻足观看。习以为常的村庄,用相机重新观看时,光圈、快门是物理尺度的留存,而我们相处的时间,是精神性的衍生,便有了新鲜的感受。巫溪数日,拍摄了为党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女性。

     巫溪山险,溪水清澈碧绿,峭壁层峦,云雾环绕于远山。这是她们日复一日生活之地,李树花开,漫山纯白,这是她们年复一年双手所筑之果。巫溪脱贫攻坚一线女性的“美”,与日常熟悉打磨出的“美”不太一样。它没有工业化,不来自于修图软件的精细磨皮与液化,不来自于矫揉造作的姿态,而来自人意天光中的自然而然,来自于可居可游间的朴素生活。在所居之间,在真实之刻,她们与环境共同构筑起了现代乡村的日常之“美”。


川、唐勇、李川

:汪佳卿、黄温玉

海报设计:谢文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实验艺术大展 四川美术学院 展览作品

2548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