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新锐力量】陈丁丁:探索服装设计的情感化表达

原创 2022-04-02

栏目简介

2020年是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清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联合发起“中意青年创新创业年”,并联合举办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为了更好地激发青年创新者的热情、交流创新经验,我们推出《新锐力量》栏目,将要采访100名活跃在设计创新领域的青年人,并附上编辑评语,分享给广大读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编者语


在海外丰富的求学经历使陈丁丁的创作更关注于传统、现代与未来这三者间的关系。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服装市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于这位年轻的服装设计师来说,她抱着不退的热情探索着想尝试的一切。简约、重构、东方美学是她作品的特点,相信通过文中那些浪漫的作品图片,你能感受到她外露的情感。(胡心玥)





设计师简介



陈丁丁

服装设计师、在读博士、高校教师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博士在读,本硕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期间赴polimoda时尚学院研修学习。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曾获得多项设计大赛奖项,如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入围奖、第25届真维斯服装设计大赛东部赛区金奖、总决赛铜奖等。作品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作品参与多位艺人杂志拍摄,指导学生比赛获奖二十余项。


Q1 

在海外的留学生活中,最令你难忘的经历是?

A:

最令我难忘的经历是在办中意设计师联合发布会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在国外办发布会,很多条件不如国内方便,还好有很多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包括在polimoda时尚学院的老师提供一些帮助,才使得发布会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也使我得到了历练。同时,我很庆幸、很感恩我有两位导师李正教授和崔荣荣教授对我专业上的引导与帮助。

意大利发布会作品

Q2 

最喜欢的艺术家(绘画音乐电影等广泛范围)是谁?你认为他/她最迷人的特质是?

A:

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她是一个长着独特一字眉的极具魅力的优秀女画家,其作品多以自画像的形式出现。除了作品带来的极强的视觉震撼外,她更代表着一种力量,她像一个顽强的女斗士一样与命运抗衡。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通过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故事,赋予作品灵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强的决心。无论是作品还是她代表的女性主义人格魅力都深深吸引着我。身处安逸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感恩生活。好的艺术作品是富有情感,并且直达内心深处的,设计也同样。设计是感性与理性的合体,缺一不可,我们做设计时不仅要注重服装的结构和工艺,更要关注这个时代的文化价值和设计师的情感表露。

弗里达与她的作品


Q3 

当设计投入市场时,设计师本人难免会做出必要的取舍。你怎样看待商业性和所谓设计初衷的关系?你是如何试图平衡二者的呢?

A:
“艺术是我,设计是我们”是读硕士期间我的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的话,也是我想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回复。我们作为设计师,我们所设计服务的对象是消费者,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思维来进行艺术设计,而是需要在品牌调性的基础上考察消费者需求以进行设计创作,如对所需产品使用的舒适度和美观度的考虑等。
个人创作或者比赛作品一般都会注入个人主观思维多一些。在进行商业合作时候,还是要根据服务客户所需产品进行设计,创作出适合品牌需求和消费者认可的实用产品。

Q4 

请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你的作品特质。

A:

简约、重构、东方美学。

中国国际时装周发布作品


Q5 

新常态下纺织企业正经历着巨大变革,在你看来,传统如何在当代进行创新的演绎?

A:

传统、现代、未来这三者并不冲突。传统服饰至今都是经典,无法逾越。我们所需要传承创新的是将传统的优良工艺以及款式应用到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设计手法进行创新发展,如解构重组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更具趣味性,充满无限可能性。此外,还有面料上的创新应用和工艺上的创新都赋予传统服饰新的活力。


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Q6 

设计师和教师是你的双重身份。请谈谈你如何理解这两个角色间的相互作用力。

A:

教师的指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设计师身份则将我在这个行业不断累积的经验结合理论教授给学生。设计实践的积累会更好助力教学;而对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接触新一代年轻人了解到他们的喜好和想法,对于我自身的创作革新也是第一手资料。

Q7 

从设计学科的宏观视野来看,你认为服装设计专业近五年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A:

未来服装市场将会是不断淘汰、去粗取精的过程。在过去,任何人好像都可以从事服装行业,导致大多数人提到服装设计专业时经常会被说门槛低,然而不专业导致服装劣质产品泛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对服装品质感、服装文化价值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愈加强烈,所以未来服装市场将会大换血。

此外,服装设计学科也会越来越细分,更有针对性地培养未来设计人才。除了越来越细分的专业之外,未来的跨学科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是发展趋势,社会的迅速发展也同样要求着设计人才的不断成长与多元发展。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局限在本专业领域内,跨学科的学习使设计人才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Q8

如果方便的话,能否透露下近期正在进行的创作?

A:

目前可能以学术科研为主,有一些想做的内容还没成形,也希望自己能够多用点心,不急于求成。有进一步的发展也会及时与大家分享。

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作品发布


Q9

有哪些后疫情时代的习惯对你的设计思路产生了影响,为什么

A:

新冠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甚至价值取向。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新的定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关心健康,关怀社会。因此,衣食住行作为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在发生着改变,或者说受到了影响。作为服装设计师,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对于我个人而言,以下几点是我近期在设计中思考的:服装的功能性与舒适性、材料的健康与可持续性、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方式。


Q10

在今天的语境下畅想未来,有什么想对你专业的学子们说的话吗?

A:

敢与创造,热情不退;
不忘初心,保持纯粹;
平常心态,尽力而为;
爱护身体,劳逸结合。





资料来源 | 陈丁丁

采访 | 胡心玥

排版编辑 | 毕文立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陈丁丁

3095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