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游戏直播新规整治,行业现有格局或重新划分

2022-04-22

游戏直播,迎来新一轮监管。
 

4月1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6个方面对游戏直播作出规范要求,包括严禁传播违规游戏、加强对游戏直播内容播出管理、加强游戏主播行为规范引导、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境、督促网络直播平台建立并实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严格履行分类报审报备制度。
 
有游戏产业分析师认为,《通知》有助于规范游戏直播行业,促其步入正轨,游戏直播行业现有格局或将重新划分。
 
 
规范主播行为
 
中国游戏直播业自2014年萌芽,随后跑步迈入爆发期。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18年中国游戏直播市场规模达到153亿元,拥有2.6亿用户,2020年中国游戏直播市场规模达343亿元,游戏直播用户规模达3.55亿人。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游戏直播业内也乱象频出。部分游戏主播“开挂”直播,为牟利违背游戏规则、扰乱游戏秩序;亦有主播出口成脏、借游戏打擦边球、做软色情生意。比如去年第十届DOTA2国际邀请赛(TI10)相关直播节目里,女嘉宾做出舔瓶盖、蹭抱枕等软色情动作,带动广泛舆论谴责。
 
因此,《通知》中也对游戏主播自身行为提出种种要求。如要求加强游戏主播行为规范引导,各平台应引导主播与用户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合理消费,共同维护文明健康的网络视听生态环境。网络主播应坚持健康的格调品味,自觉摈弃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自觉抵制有损网络文明、有悖网络道德、有害网络和谐的行为。
 
游戏直播“防沉迷”
 
在中国网民中,未成年人早已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统计,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4.9%,早在2020年,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其中未成年网民规模就达1.83亿,已占总人数五分之一。
 
网络世界形形色色,近年来网络犯罪事件屡见不鲜,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非理性消费等问题也日渐凸显。甚至有不少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服务在直播、网游等领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早教、幼教平台,也包括直播和网游。
 

据媒体的调查数据显示,近70%的受访家长反映其孩子经常,甚至总是在直播、视频等平台上观看游戏直播内容,仅不到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从未看过游戏直播。此外,部分未成年人每日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直播上,有六成受访家长称自己孩子平均每天看1至3小时的游戏直播,而超过3小时的也有18%。

有近八成受访家长称孩子曾给游戏主播打赏,其中经常甚至总是给主播打赏的占比分别为32.6%、18.8%。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未成年孩子每月打赏金额超过500元,每月打赏 1500元以上的占比也将近10%。

有超过60%受访家长认为未成年人自控能力不足,容易沉迷直播,还有将近35%的家长认为可能是受游戏防沉迷政策的影响,孩子们转移精力到观看游戏直播上,以解“游戏瘾”。

2018年以来,游戏行业的未成年人保护监管力度空前,近期还下发了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此次对游戏直播的规范,很大程度上是对未保工作进行进一步完善。
 
电竞赛事版权相关
 
此次《通知》的发布还带来了一些变化。首先是游戏相关内容的监管不止于直播,《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了网络影视综和短视频,而以UGC内容为主的游戏相关视频,管控也会收紧。
 
同时,“严格履行分类报审报备制度”是此次《通知》更需解读的新内容。
 
随着电竞赛事的关注度飙升,相关版权正在成为游戏直播近两年来重要的竞争场域。版权费用的逐年提高成为常态。而随着新规推出赛事审批,或将对平台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随着监管引入,未来的赛事版权交易在具体执行上,可能存在审批与购买的先后问题,如果先审批后购买,新增的工作流程会加大平台在版权争夺时的议价难度;先购买后审批,则平台需要承担较大风险。
 
应该认为,平台能否获得头部赛事的直播相关权益,对头部主播意味着他们能够直播和制作更具关注度的赛事内容,并作为解说面向更多受众,这会成为吸引主播的一种重要引流能力。对于中腰部主播来说,这些相对集中在主流游戏的内容,吸引力或许相对没那么强。
 
综合来说,此次内容监管的新规对各级主播来说,有着内容之外的更多影响。
 
比如对于头部主播来说,视频平台在项目审批和现金流等方面的优势,或许会在原有的推广能力之外形成新的吸引力;而对于各平台上的广大中腰部主播,基于原有内容的生存空间存在一定的压缩,如果回归主流游戏,一定程度上或许会放大游戏直播平台的版权优势。
 
结语
 
整体上,游戏和直播两个行业的“合规”都是大趋势,而主播们面对新的行业环境,进行内容的自我审查和调整势在必行。在这种环境下,平台如何配合新的主播需求匹配不同的玩法,放大自有优势,或许将是下一阶段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游戏直播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830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北京

甲方 · 行业性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