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9.1神剧,成人R级!这部苹果出品的美剧,将乔布斯极简美学贯彻到极致!

原创 2022-04-25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将工作与生活一分为二,你会同意吗?

在日常生活中,你完全不会起工作时的一切,包括工作内容、你的同事、你在公司做的任何事……

而实现这些,仅需要一个小手术,就能告别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这一巨大难题。


这笔看似对打工人稳赚不赔的买卖,被Apple TV搬上荧幕。

近期大热的美剧《人生切割术》,被称为职场版《黑镜》,由口碑超好的《博物馆奇妙夜》导演Ben Stiller执导。
 

第一季刚刚收官,观众们就将它一举送上9.1高分。


不过本剧被豆瓣归为“职场惊悚剧”类目,可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这项分离工作与生活的小手术,究竟会带来一场美梦还是一场噩梦呢?


在高潮迭起、悬疑不断的剧情之外,《人生切割术》的场景、配色和片头cg动画也都可圈可点!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看看这精妙的制作。
 

致敬乔布斯的布景设计

剧中冷峻肃穆的场景画面完美烘托了悬疑氛围,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绝佳的表演舞台。

大量极简对称的几何构图,为这个被大雪覆盖的小镇,平添了几分美感


剧中最重要的场景是卢蒙办公大楼,在这里,有一群经历着记忆分割手术的员工们正在上班。

卢蒙公司的取景地是大有来头的贝尔实验,诞生过多项改变人类历史的专利,走出过数十位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堪称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得主。


选择如此声名显赫的场所拍摄,当然是看中它满满的科技感与设计感,符合记忆分离手术的科幻基调。

从卫星图像中观测,这里的周边环境原本长这样:


在剧中,却调整成了这样:


两侧湖泊改为对称设计,不止为了美感好看,更是服务于本剧分离大脑的设定,用对称设计来暗示分离的意象,以说明分离手术的影响在剧中人的生活里无处不在。
 

就连公司大楼外巨大空旷的停车场也是这一手法。


在室内也运用到了许多对称美学,来凸显这个连接了经历手术的员工们,拥有两个记忆的地方。


在公司之外,他们便会丧失掉工作的记忆,脑海里保留的仅有开车到公司停车场,和开车从停车场离开的片段。

在公司的安排下,没有人能在这里碰到同事,即使碰到也不认识,哪怕他们今天在公司互相协作完成了任务,但公司之外的他们也仍缺失与对方有关的回忆。


APPLE TV选择贝尔实验室为取景地,被认为是苹果为致敬乔布斯而夹带的“私货”。

这环形设计的Apple Park是不是和卢蒙有几分神似?


内部设置也几乎完美复刻了乔布斯曾多次表达过的对公司环境的偏执设想。


他曾想把工厂的墙壁全都涂成纯白色,被人诟病为“对乔布斯来说,多白都不过分。”


卢蒙的公司内景正是这样一望无际的纯白。无限回环的白色走廊如同恐怖的莫比乌斯环,限制记忆分离后的员工们大脑皮层活跃。

▲苹果工厂旧照

乔布斯也曾要求将器械喷涂为丰富的彩色,甚至闹出过喷涂后的精密仪器宕机的笑话,被称为[Steve’s folly](史蒂夫的愚作)。

▲卢蒙公司内部的自动售货机

卢蒙公司中这些多彩的小玩意儿,跟苹果手机的配色也很搭调。


而仔细看看工位上摆放的老式主机电脑,明晃晃致敬苹果1984年推出的麦金塔电脑。

▲酷似卢蒙公司办公电脑的麦金塔电脑

这台电脑在2020年曾因B站科技博主何同学火爆网络,掀起一波复古热潮。作为深度果粉的他试用了采购回来的麦金塔电脑,想知道这台来自八十年代的电脑还能做些什么?

▲何同学采购的麦金塔电脑

卢蒙极简的空间设计中潜藏着复古与未来的对撞。与其说卢蒙体现了苹果的美学风格,不如说这几乎就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苹果。

 
配色,别有用心!

《人生切割术》其实借standard Red Green Blue(标准三原色)给我们玩了个障眼法。

▲从左至右依次为Mark S、Dylan G、Irving B、Helly R

表面来看,sRGB对应的是在公司被称为Mark S,Helly R,Dylan G,Irving B的数据四人组。


实际上,剧中画面对红、绿、蓝三色的运用别有深意。

红色对应着公司外的生活,真正的现实生活,

蓝色对应着公司中对外界一无所知的人格,也就是虚幻的现实,

而绿色代表着记忆混合的状态。


因此,办公空间中,只有蓝绿两色点缀在无穷无尽的白色上,而红色等暖色似乎极少强烈地出现在这里。

▲Irving B与感情甚好的同事

灰蓝色的文件柜,蓝色的OK绷,蓝色的门禁卡,直指虚幻的现实。


本季中第一抹抢眼的红色是由公司的反叛出逃员工带来的,因手术后遗症,他身着红衣倒在了加油站前。


第二次出现强烈的红色,则是在一本被上级遗落在公司角落的书籍封面上。


这本书在众人间偷偷传阅,启迪经历手术残害的员工们的心智,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工作的意义,追寻人何以为人。


第三次则是Mark前妻留给他的蜡烛,这代表着公司外的主人公情感最为丰富强烈的记忆。

 
不过,哪怕不谈延伸含义,也能从一帧帧性冷淡高级审美的剧照截图中,体会到剧组美术设计满满的诚意和用心。

 
有人说,这优雅的蓝绿配色如同油画,让人想起美国现代画家爱德华·霍普的画作。

▲《chair car》,1965,爱德华·霍普

有人说,这极简的现代主义建筑、单调重复的办公环境、极具视觉冲击的布置和对科幻、人类文明的探索,一定借鉴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美学风格。

▲库布里克执导影片《2001太空漫游》,1968

众所周知,库布里克在音效设计上注重少即是多,他会剥去层层声音,找到唯一需要的那个。

而Less but better也正是苹果的美学理念之一。
 
▲卓别林执导并出演的《摩登时代》中的羊群蒙太奇,比喻工厂中的工人

▲《人生切割术》中卢蒙公司内部有人专职饲养羊,揭开了一幅资本异化的阴暗画卷


酷炫CG动画打底!


片头动画可以说集《人生切割术》的核心概念之大成,简直噱头满满!


经历了记忆分割手术的主人公Mark是动画的主角,西装革履是他工作中的状态,睡眼惺忪则象征他生活中的状态。


动画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动态捕捉和HDR技术去呈现人物状态,颗粒度极高,无限逼近真实。

当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消弭,对这场酷炫的视觉盛宴,很难不产生一些关之己身的思索。


动画中通过这两种状态的切换,来体现记忆分离员工的普遍境况,在生活分裂为两半的困境中不断挣扎。

但,又何尝不是打工人的日常?


动画创作者oliver latta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构造了一个看似完全科幻的空间。


他熟练运用着他擅长操纵的人体,形象地说明了记忆分离后神秘的大脑。

在他以往作品常见的猎奇之风不减,因此动画场景格外具有冲击力,让人遐思无穷。
 

睡衣Mark手中牵着一束西装Mark,仿佛是他攥着的一把气球,命运随他掌控。而此时的西装Mark悠然走过,他并不认识自己。
 

西装Mark走进公司电梯,却发现进入了黑洞一般的无限空间。

因为走进公司的那一刻,外界的Mark记忆就停止了,他来到了不属于自己的八小时。


在工位上感到疲累,抬头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下一秒就会被西装人淹没……

而无数个打工人从咖啡杯中逃逸而出,仿佛正叙说着当下依赖咖啡因才能确保有精力工作的无奈现实。


如同无限复制的四格工位上坐着相差无几的员工,竟然被吸尘器一把吸走,搅拌,榨成沥青一样的黑色黏稠物质。

片头动画优秀的艺术表达中,透露的是无尽的冰冷。


洁白的雪地里铺陈着一大片黑色的沥青,当中站着密密麻麻的无数个小人。

即使在这种境况下,他们也没有相互靠近,而是各自为战,如同日益原子化的社会状态。

沥青最终堆叠出一个求救的姿态,与真实的Mark互相拉锯。这倒是像每天早上听到闹铃响起,不愿起床的自己。


动画中的比喻讽刺了在卢蒙的工作就是一场出卖自我八小时的贩售。

尽管我们尚不清楚,走进公司的是Mark的肉身,还是仅仅只有他的精神。

毕竟我们看到,睡衣Mark端坐在西装Mark的大脑中,指挥着他的行动。


毫无疑问,《人生切割术》是一部成功的剧作。

剧情上,在灯光永远明亮的卢蒙大楼里,完成了一次技术与资本合谋对人的物化和剥削的模拟实验。

画面上,苹果最极致的美学风格,也得到了彰显。


但更重要的是,这部剧重新唤醒了我们去思考,如何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

对于这个将持续一生的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简简单单的一刀切并不能带来永久的快乐,没有人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打怪升级。

细思恐极,如果这是未来的996模式,你能接受吗?

-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4534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