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在地、在线、在场:博物馆数字化创新的三重维度

原创 2022-05-20

童祁 腾讯研究院数字内容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从1977年开始,每年的5月18日被国际博物馆协会定为国际博物馆日,以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和文化事业。自1992年起,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会设立主题。

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国际博物馆协会认为,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三个视角,可以将世界变得更美好。[1]这既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愿景,也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什么是博物馆的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力量呢?官方认为,博物馆已成为促进新技术发展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创新游乐场;数字创新可以使博物馆更容易访问和参与,帮助观众理解复杂和微妙的概念。

在世界范围内,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浪潮持续推动博物馆的数字化变革。特别是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整体环境下:这既是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也是我们时代的大势所趋。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媒介对于文化的再现,都已经被技术深入改变了。

博物馆成为数字技术的试验田,更是主要的应用场景,形成在地(物理空间)、在线(网络空间)、在场(虚实融合空间)三重维度的数字化创新环境。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以及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也对博物馆的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展陈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过全息呈现、数字孪生、超高清、多传感器融合、AR、VR等新体验技术,连结虚拟/现实、在地/在线,营造一种在场式的数字文化体验,这是博物馆数字化的范式转变,也为迈向元宇宙提供一种文化坐标。

在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空间

博物馆是什么?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官方定义——博物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对公众开放的永久性公共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而获取、保护、研究、传播和展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证据。

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我国备案博物馆达5788家,跃居世界第三位,90%以上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超过10亿人次。[2]可以说,博物馆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

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历史传承、文化普及、公众认知、爱国教育等方面。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安德森认为,博物馆在确定国家地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在现代大众旅游迅速发展之后,博物馆变成一个新的朝圣之地,是让国家意识和爱国教育具体化和维持下去的最佳方式。

博物馆通过对藏品的展示来再现/传播历史和文化,同时树立某种文化权威。作为具备文化权威的文化机构,博物馆成为推动和展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空间,这种融合也让博物馆和各种展览的类型更加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博物馆陈列中,观众通过图片、文物展示、展览视频来接收获取信息。现在的展览内容以及形式则与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密不可分,被广泛应用于游戏、影视等视觉影像虚拟互动的VR、AR等技术,目前成为博物馆改善用户观展体验的有力尝试。

当下世界各国都在热衷打造沉浸式博物馆,比如2011年成立的新加坡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现在是新加坡的文化地标之一,游客进入博物馆,即置身于围绕着自然、城市、公园、科学等主题打造而成的互动艺术装置里。

正因为当代博物馆充分运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把陈列、图文和声、光、电、多媒体演示和数字表现等形式结合,作为新技术的试验场,动捕、声控、光控、触摸、体感、LED、投影、灯光等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和提升。

以去年国际博物馆日获得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的“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 为例,除了文字、实物、影像等展现形式,设计团队还加入了场景还原、三维动画、AR感应、趣味小游戏、气味感知等互动体验,借助86块电子互动装置,给观众提供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的展览。[4]

吴文化博物馆的270°沉浸式影院

游客可以通过触屏互动来认识传统的文字、书画、食物、衣饰,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板认识历史脉络和风云变幻。这种沉浸式交互设备,成为当下博物馆的潮流。游客与这些硬件设备互动的时候,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传统的观展方式,会在很长时间内与AR、VR这些新的技术方式共存,并在其影响下发生持续改变。但如何拓展AR、VR等在博物馆中的实践,更好地生产内容,而不仅仅是作为特殊影像或者游戏装置,还需要更多探索。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博物馆不仅是存续、展演和教育,也可以给游客带来更新鲜的数字体验,反过来促进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历史发展和当代演变,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在展览空间和互动过程中得到连接。

在线:技术迭代与数字资产

数字时代,博物馆除了在物理空间内通过种种软硬件设备提升沉浸式参观体验,还要打造在线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线上浏览需求。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方式,同时作为一种物质基础,正在影响文化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逻辑,形成在线的平台化文化生态。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数字化基调,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战略,在顶层设计中奠定成型。在世界范围内,谷歌正在不断抢夺数字文化的线上话语权,通过全球性的在线展览平台Google Arts and Culture,获得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型文化的推广权和选择权。

疫情期间,国内线上展览的规模和数量屡创新高。在线展览并不是简单的将展品罗列,背后有一系列的数字内容技术作为工具链和底座,并且随着技术的迭代不断更新。早期的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在精度、导览上都有明显缺陷。而目前的虚拟展览,则致力于打造文物和博物馆空间的数字孪生,进一步提高场景的逼真性,通过VR和AR支持身临其境的可视化。

线上线下的展陈方式和交互经验也是截然不同的。在线下的传统展陈当中,观众因为距离的限制只能看到文物的有限面貌,而将文物进行3D扫描、数字建模之后,观众可以在线上随意从各个角度观察文物的细节。比如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线上虚拟展览,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或Oculus的VR设备,探索馆内珍稀藏品。[5]

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线上虚拟展览,图片来源:英国国家美术馆官方微博

这个虚拟展览是英国国家美术馆与谷歌投资的matterport合作,先用3D相机采集线下实体场景数据,再通过云端AI还原粗模以及合并全景图,完成对博物馆空间的3D扫描,生成VR视频。这是基于WebGL也就是浏览器平台的数字孪生路线。每张全景图有三维空间坐标以及方向,所以全景图之间的切换更加自然、更具有空间漫游感,比如上图中的圆点,点击就可以瞬时切换。游戏引擎可以提供另外一种建模路径,3D 渲染能力更强,也能提供更好的实时交互体验。

在国内,故宫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先行者和佼佼者。故宫前院长单霁翔曾在2018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述故宫博物院是如何成为“网红”,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吸引年轻人的关注。[6]故宫的数字化道路始于两千年,最初只是简单的网站搭建,深度应用不足。2019年故宫与腾讯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数字化+云化+AI化”。2020年,“数字故宫”小程序上线,依托于微信庞大的用户体量和腾讯的技术化能力,推动故宫的数字化采集、修复,以及以故宫为IP的数字创意文化产业链的发展。

数字孪生、云端渲染、程序建模、AI等在游戏中应用并且深度发展的技术,快速拓展到数字文博领域,并且沉淀出蔚为可观的数字文化资产。所谓数字文化资产,按照学界定义,是指对可移动或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进行的摄影、摄像、电子扫描、3D建模等形态的数字化开发及其数据化处理所形成的数字格式资源。[7]正如前文提到的拍照建模形成的数字资源。无论是WebGL还是游戏引擎等作为技术工具和平台,已经深度融入到文化资产的打造过程中。

通过数字技术扫描,将文物转变为数字资产,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内容再生产,技术、文化、创意在这一过程中密不可分。 同时,区块链技术与数字内容结合,成为探索数字艺术品的线上化交易和展示的新模式。也就是目前广泛流行的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比如敦煌研究院借力NFT进行文化推广,在2021年9月与腾讯携手发行了9999枚带有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的全景数字卡片。 [8]有了NFT,经过采集的所有3D模型都可以被标记。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经过数字技术采集的文化资产的版权如何归属?商业公司能否对其深度开发和使用?如何充分调动数字资产的潜力,可能关系着文化和经济的未来格局。

在场:迈向复合技术/文化元宇宙

在博物馆内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都带来了比传统媒体技术更新鲜、更沉浸、更模糊虚拟与现实界限的体验,而这些正在成为数字社会的主导技术化体验,建构一种新的个体与所生活世界的想像。

这一转变,被冠以元宇宙之名。

2021年10月28日,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改名为Meta的那一刻,关于元宇宙(Metaverse)连绵不绝的探讨和设想,变成了全球科技公司的战略布局,也成为可以被切身感受到的技术和产业大变革。扎克伯格认为下一代的平台将更具沉浸感,这种可以置身其中的具身化的互联网就是元宇宙。

在场感被视为元宇宙的决定性因素。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认为,元宇宙涉及的传感、边缘计算、感知交互、全息影像、仿真引擎、空间声场、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等技术,把我们从在线的时代,推向一个重新在场的时代,也就是空间与时间、主体与客体、本我与他我实时同步的状态。[9]

任何单一技术都无法独立推动元宇宙的发展。现在已经没有独立于其他技术进行生产、消费、运转的单一技术领域。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认为可以将元宇宙视为一种未来新技术、新应用的可能集成方式,是对未来人机交互、人人交互想象的合集。[10]

或许可以将上述对于元宇宙的观点理解为,元宇宙是一个复合技术体系,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和方向,关乎虚实融合,关乎沉浸体验,关乎我们对待自己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关于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正如传播学教授Carolyn Marvin所言,大众对于新的科技的反应,总是更多显示这个时代的文化风潮(cultural zeitgeist),而不仅仅是科技本身[11]。

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由来已久。虚拟技术嵌入日常生活,特别是文化场域,也会对被嵌入的文化产生影响。文化体验朝着通感化、沉浸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在澳大利亚学者西蒙佩尼看来,从20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虚拟空间”的概念及其与各式各样技术之间的关系被整合进对话中,生产出大量的媒体理论,“虚拟现实的幽灵潜入了文化想像”[12]。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成为文化产业的热门词汇。

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上世纪90年代,科幻作品《雪崩》提出元宇宙的构想,电子游戏中的3D技术展露头脚,开始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从这个层面上说,元宇宙不仅是技术复合体,同时是数字时代的文化逻辑。就像是技术哲学家唐·伊德所指出的,当代技术所实现的本质性的复合文化的模式。[13]

数字文博显然成为文化元宇宙一个典型的垂直应用场景。博物馆成为仿真世界和虚拟增强最好的试验场。在虚实共生的趋势下,把在地、在线的数字探索结合起来,打造在场的博物馆数字体验,建构一种元宇宙的文化体验。在数字内容产业搭建的文化场景中,慢慢去摸索、应用、完善元宇宙的技术发展,同时建构数字场景的文化想象。

今年3月26日,中国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应与时俱进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元宇宙,探索博物馆领域元宇宙建设标准规范,在相关主题的国际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

目前关于元宇宙尚无明确的定义和方向,但不同的科技公司都在复合技术体系的指引下,努力构建多元的复合文化。比如通过引擎系统的数字孪生能力,对文化场景进行数字复原。腾讯整合多项业务和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游戏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和文化内容创意形式,使“北京中轴线”实现数字化展示。通过激光扫描、照片重建技术,可以一比一还原文物的细节;通过程序建模技术,重建中轴线上的植物资源。这些技术努力,都是为了打破时间和空间、主体和客体的限制,打造文化体验的在场感。

虚实融合为世界提供一个理解当代中国的技术路径,也为世界讲述一个既源远流长又日新月异的中国故事。元宇宙的在场,用一种新的方式打开传统,也用一种变化的路径通向未来,我们满怀乐观,拭目以待。 

“数字中轴”打造的数字资产和互动体验

文化科技:数字创新与

传统活化作为一体两面

如果传统的链条在现代崩裂,被视为死物仅放诸于博物馆,某种程度上造就传统和经验的“贬值”。这是通过技术的创新转化,让文化活起来的根本原因,毕竟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与民族生存息息相关的产物。在技术媒体的中介下,如何重构对传统和经验的体验,才是我们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根本原因。

博物馆恰巧置于文化、科技、旅游、发展、治理等等不同面向的中心点,既把复杂的面向整合,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展现更多技术的张力。从这个层面说,博物馆的力量,数字化的创新,不仅涉及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升级,也关乎技术对文化的再现与推动。或者说,文化成为人与技术不可分割的表征。

通过博物馆的数字化创新,可以看出文化空间、内容产业成为数字技术发展、应用、创新转化的重要试验场。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前提下,从科技促进文化发展,到文化滋养科技发展,文化与科技作为双重引擎,深度融合,互启共生。如何在此基础上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则是我们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参考国际博物馆协会官网,https://icom.museum/en/our-actions/events/international-museum-day/

[2]人民网,2022年3月11日,李群代表: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现中华文化时代风采,http://m.people.cn/n4/0/2022/0311/c32-15478323_2.html

[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05,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江南时报,2022年4月13日,吴文化博物馆:聚宝吴中 讲述“最江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957747250746962&wfr=spider&for=pc

[5]参考英国国家美术馆官网,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visiting/virtual-tours/sainsbury-wing-vr-tour

[6]中国新闻网,2018年11月8日,故宫掌门人单霁翔乌镇讲述故宫“网红”之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572916237258715&wfr=spider&for=pc

[7]魏鹏举、魏西笑,2022,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的版权挑战与应对,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8]腾讯网,2021年9月8日,守护千年敦煌,腾讯执子NFT,

https://new.qq.com/omn/20210908/20210908A01WNK00.html

[9]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1月19日,腾讯司晓:从线下到线上,我们为何仍然需要“在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347893613277430&wfr=spid

er&for=pc

[10]澎湃,2022年5月3日,马晓轶:元宇宙的潜力清晰,但质变要在2030年,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7918270

[11]Carolyn Marvin. 1988. When Old Technologies Were New: Thinking About Electric Communica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西蒙・佩尼,2017,渴望虚拟空间:1990年代媒体艺术的技术想像(段似膺 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4(3)。

[13]唐・伊德,2012, 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韩连庆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62.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博物馆力量 热门话题 数字技术 数字文化体验

2131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