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如飞蛾扑火,如《红色》涌入大海!
-
2022-05-22

“这是蠢动的一年,我连看红色都是黑色的了。”
陈明昊又来了。
他作为演员,曾成功演绎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著名导演王晓鹰导演的经典《红色》版本,多年来久演不衰。
这次他作为导演,运用超常的想象力,淋漓尽致地带来一个恣意潇洒、天马行空、充满诗意的《红色》实验空间。
一个更疯狂的《红色》,
正横冲向海边的白色礼堂。


一个梦想成为画家的年轻人走进大师的画室,作为助手一起为纽约四季大饭店绘制天价壁画。面对大师平涂满红色颜料的画板,他应该看到什么?
是一个“一个不错的、细腻平滑的底色层”?
是“红色”?又或者是“黑色”?
这是一个发生在1958年鲍里街222号罗斯科画室的故事。在这个空间里,语言和思想正在对抗,色彩与灵感层迭激荡,艺术与生活大胆交锋,自我与商业互相质疑。曾荣获2010年美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托尼奖”最佳话剧、最佳话剧导演等六项大奖的《红色》,由约翰·洛根编剧,再现了抽象派绘画大师罗斯科一生中最后的艺术绝唱。
从伦敦西区到百老汇,这是一支享誉世界舞台十余年、以多个版本在全球各地上演的经典绝唱。奥斯卡最佳男主埃迪·雷德梅恩,两次饰演罗斯科的阿尔弗雷德·莫利纳,都曾为红色贡献了令人心跳加速的表演高潮。如今,陈明昊将以涌动着时代性的导演风格续写经典,以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呈现充满张力和哲思的对话。阿那亚海边起伏激荡的现实空间,一场《红色》的特别首演即将发生!



罗斯科曾说:“我的一生中只害怕一件事,就是有一天,黑色会吞没红色。”当时间不可回避地席卷而过,生命被年龄围堵,艺术的颠覆一再重复:新的驱逐旧的,年轻的颠覆老的,青涩的推翻权威的……这是一个注定失落的年代,艺术家们出生、老去、又出生,一场真正的有关艺术、商业、娱乐、流行的激烈探讨,最终将讨论出什么?
戈雅说:“我们拥有艺术,使我们不致因真相毁灭。”对罗斯科而言,年轻时,艺术是一条孤独但肆无忌惮的路。满载声誉后,所谓的艺术却成为饰品,成为商品,成为攀比的标签,成为命定的注解,成为待填充的需求,成为消费主义的呼号,成为预计升值的投资,成为配合身份的人手一件。
人人都仰慕的“年轻出名又有钱”的波洛克,罗斯科却称他依旧是一个拥有不值一提技能的笨蛋。作为观众,抑或是购买了明码标价的社会文化商品的我们,在现场又会如何被罗斯科诘问呢?
“Artists should starve. Except me.” 罗斯科也曾接受过纽约四季大饭店的天价邀请,一代创作灵魂在不断的拒绝与打压年轻人中被迫承认自己的萎缩。当年轻一代已然踏入画室,曾经的艺术大师是否只能将血液溶于油彩,以此完成终归的消逝和自我的觉醒?
「后代必须驱逐前辈。尽管尊重,然而必须消灭。」

时隔多年,陈明昊以导演的身份,试图在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纷杂的时代面前,以一种解构的、实验的形式,创作一版新的《红色》。在继承国内外经典版本的精神内核之外,陈明昊也希望找到《红色》对当下问题的回应,对艺术创作的本质进行新一轮探讨。
正如罗斯科本人的作品,普通人看到只是抽象的平涂色块。而艺术的要做的在于逼人追问:看似大片的色块背后,还隐藏了什么?



陈明昊版本的《红色》,将关注更多放在了作品和当下的关系里。而剧中的年轻人“肯”,正注射了这样一剂有关“我从哪里来”的清醒。陈明昊说:“这个年轻人‘肯’,必须是这个作品的核心。罗斯科构建了一个时代的背景,而“肯”才是这个时代中变化的、涌动的力量。他要对话、思考、质疑乃至最终离开这时代中现有的权威。”
1958年是一个反叛的、无秩序的、表达强烈的年代,罗斯科在“饿死的自由”中表达着人类的基本情绪。而信息时代是个庞杂、蠢动、消费的东西,人们如潮水般追捧赞誉着罗斯科和《红色》,错位时空地现实演练着作品主题。当现在这个商业裹挟艺术、新兴的艺术创作与陈旧的思想交替的时代与1958交互,一场隐形的对话也在剧中发生。当权威改换、流行变更,艺术创作中依旧涌动的力量究竟还有什么?
回到罗斯科的作品,只有敏感的眼睛,才能读懂平涂色块里的语言与生命。



著名建筑师董功设计的海边精神建筑——阿那亚礼堂,也将在今年戏剧节期间化身白色剧场,创造一个全新的海岸戏剧空间!状似一艘海上漂流的旧船,这座纯白剧场将成为陈明昊承载沉思讨论的现实容器,一切真实的空间都可以作为《红色》的剧场,一切自然的环境都可以作为创作的母星。

棱角分明的建筑空间,撞击上质感粗砺的戏剧故事,绝无仅有的沉浸式观演体验,会带给观众怎样的心灵震撼?
陈明昊渴望在白色剧场达成一种理想化的、自由的艺术创作状态,不同领域的艺术能量将在这里融合,用文本、表演、影像、音乐共同构建一个会随着空间不断变化的《红色》。
在这个远离喧哗的应许之地,红色正肆意倾泻,历史与现代、艺术与心灵永远波澜壮阔。





对导演陈明昊而言,《红色》并不陌生。他曾出神入化地饰演了那个具有浓郁艺术家气质、神经质想法、跌宕爆发力、愁苦却克制的罗斯科。去年,陈明昊为阿那亚献上一场深夜里的《红色》环境戏剧朗读,观众挤满台上台下,所有人边喝酒边看戏。这一次,陈明昊不再亲手将红色颜料泼向白布,他从演员,转为导演。
陈明昊绝对是一个“胡作非为”的戏剧人。他是中国戏剧领域的重量级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从《暗恋桃花源》、《四世同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临川四梦》到孟京辉版《茶馆》,他的表演泡在戏里、浑身是劲,以震撼观众的表演快感,长期活跃在中国当代戏剧舞台上。他更是首位站上国际戏剧顶尖舞台、并为中国戏剧赢得赞誉的领军人物,阿维尼翁艺术总监Olivier Py赞叹他是“天才、超人”。
忘不掉去年在阿那亚凌晨三点开演、与日出同频谢幕的《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陈明昊一把火烧掉旧船,把爱情、演出、舞台全部交付给海天之幕的荒芜,一场幻梦般的偶然,给所有在场者带来无以言表、超乎自然的观剧体验。陈明昊和他总是出其不意的美丽与震撼,也将一路狂飙到《红色》,与鲜艳的颜料一起喷薄而出。




陈明昊所到之处,如同野兽横冲直撞过后的荒原。对他来说,戏剧是一切发生的起点。他从这里获取能量和火花,再用他的创造性语言与张扬的想象力,引领风暴席卷至观众席内外每个角落。这枚锐利的子弹射向《红色》的舞台,将燃起何等熊熊烈火,谜底等你前来见证。
也许就在今天,愚蠢的人类再次厌倦了自己。不如将《红色》当作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原点,设想有一天:红色只是红色,黑色只是黑色,形状只是形状,艺术只是艺术,人只是人……

《红色》
编剧:约翰·洛根
导演:陈明昊
演出时间:6.17-6.19 19:00
演出地点:白色剧场

主编 | 段小白 Krono
文案策划 | 张悦
文案 | 林奕菲
排版 | 阿反
图片来源 | 陈明昊戏剧工作室 在野照物所 晒太阳的懒猫
微博/抖音:阿那亚戏剧节

人生可以更美
中国·北戴河新区·
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APP美好上线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开启美好生活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阿那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