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风语筑元宇宙数字艺术馆“云厅”正式上线,开创国内元宇宙艺术新生态

原创 2022-07-21


7月21日,A股上市公司风语筑打造的元宇宙数字艺术“云厅Meta Art Station”(以下称“云厅MAS”)正式上线百度元宇宙平台“希壤”,并同步召开艺术内测会,邀请建筑师、开发者、艺术家及策展人等详细探讨云厅内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与玩法。此外,云厅的希壤大世界首展预告发布。展览将邀请到众多知名艺术家在元宇宙中进行艺术尝试,并与年轻力量进行融合碰撞。




虚拟建筑

郑重落成



此前,风语筑发起百万奖金全球招标活动,征集该虚拟建筑的设计方案,并邀请到10位初评推荐团(青山周平、庄子玉、范蓓蕾、尤洋、邓圆也、Anna Andronova、秦建新、周渐佳、武子杨、黄淞浩)和10位终评BOSS团(吴志强、帕特里克·舒马赫、马岩松、邵忠、马杰、段志云、李翔宁、田霏宇、袁烽、宋婷)倾力加盟,开展方案的推荐和评选工作。



最终SEED秦琛工作室从600多个设计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设计师将展品与玩家视为同等质量的两个因素,让观察方式在聚焦和发散的转换中连续。同时用纸带的正反面类比玩家与展品,并模拟两种空间体验,形成内外嵌套的三维连续空间。运动的形态给人以深邃的神秘感,环境光线穿越交叠的平面而下,在逐渐产生的垂直感中可以感觉到一种缓慢的空间转移。



由于建筑的漂浮特性,建筑下方的地面还需考虑观众的体验感。于是,地面部分让玩家在进入建筑前产生一种空间预热的潜意识,形式与上方的建筑也形成连续与对应的关系。



如今,云厅MAS正式在希壤大世界上线,并成为国内首个元宇宙世界中专注元宇宙艺术实践的永续试验场。



突破想象

云厅



“云厅”既喻指云状的虚拟建筑形态,也暗含了云端的科技张力。而云厅的英文Meta Art Station则更明确地表达了其对元宇宙艺术生态未来发展的乐观期许。云厅将成为元宇宙艺术的枢纽站点,在元宇宙中呈现有价值的⽂化活动与事件,推动元宇宙生态的优化发展。



l 艺术内测会


云厅上线当日,雷电所主理人黄淞浩主持了面向公众的元宇宙艺术内测会。云厅代理执行馆长吕凝珏、SEED设计合伙人、云厅建筑师秦琛、风语筑元宇宙技术负责人曾子光、雷电所策展人杜歆晨、以及艺术家代表们共同就云厅内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与玩法展开深入探讨。管理者、开发者、建筑师、策展人和艺术家们从各自专业领域视角出发,为后续云厅的元宇宙艺术创作提出创设性的思考与建议。


此次内测会的主要目的是为关注元宇宙、关注云厅的艺术家们提供尽可能全面的背景信息和技术支持,让他们在之后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内测会中探讨的全新交互体验形式将结合艺术家的作品,将首展打造成一场交互游戏体验与空间艺术体验共融的元宇宙艺术展。



l 首展“迪魔斯|Demos”


作为元宇宙时代的文化基建,“云厅”首展将推出“迪魔斯|Demos”项⽬,为那些未来的、即将发生的展览做出准备和预演,为展览立下愿景。同时,Demo作为“⺠众”的词根,亦想直面艺术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多元性问题。


元宇宙将会扩大还是压缩我们的文化生产空间,至今尚无定论。所以,它更像是一块新的斗争之地,需要一次互联网游行与盛会——这正是“Demos”的另一衍生意义。


展览邀请6位知名艺术家(管怀宾、胡介鸣、刘建华、隋建国、谢明炫、张海超)将其标志性的艺术语言带入元宇宙世界,并结合云厅MAS的互动机制串联作品,展现其有别于物理世界的全新属性。






这次展览的主题与方式是崭新的,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尝试与实验,当然也希望能在过往的作品上有所新的延长,所以在形式上选择了充气的、无重力状态的太湖石在虚拟空间中浮游,它们大小不一,游离在不同的空间轨道,翻腾升降,渐渐地失去细节成为混沌的石体,再度反转成原先的太湖石状,在空间、在人群上方运行。”

——管怀宾



管怀宾


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现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博士学位)。现居中国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在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中,管怀宾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感知方式,解构并溶入到自身的语言系统和作品构架之中;将中国古典造园美学融入其空间装置形态,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另类气质,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在空间营造的过程中所显现浓郁的人文情怀与意境旨向;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广泛的延伸与拓展。他多次参加越后妻有三年展、神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上海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



“《记忆湖》是在虚拟的公共空间中打造一个景观湖泊的构想。景观湖泊由一个互动装置构成,利用广场地势的起伏,以大量来自实时抓取的网络信息为立面体呈现象征水波符号的曲面。观众可进入“湖泊”漫步其中,从“湖泊”边缘的“浅水区域”向湖泊中间的“深水区域”漫步观赏记忆景观。这个方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思维方面我们生活在实体的物质空间中,如何面对非物质性的虚拟空间,如何真正进入到这个由像素构成的感知世界;在虚拟世界中,我们镜像了自己的物质世界,用物理的基本逻辑来塑造非物质世界必定会带来各种谜团,这是需要慢慢解开的。因此,这件作品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艺术。”

——胡介鸣


胡介鸣


胡介鸣是当今中国数字媒体和录像装置的先驱艺术家之一。胡介鸣有着对其他学科的偏好, 往往将那些不相干的领域杂糅其中。胡介鸣的尝试来自对内部生理的关注之表达,转换了生 理图表、手势、建筑空间、身份和五线谱到视觉经验杂糅的综合体验中。胡介鸣的艺术创作驻足于时间、时空、历史、记忆的交替更迭,利用众多的媒介,不论摄影、录像或数字互动技术,持续提出他的观点和质疑的主题。让观者置身于过去的、不确切的某 一个时空中,个人记忆中的图像被唤起,形成个体的文本。



“《天外之物》延续了作品《渠道——之形》中从天而降大小不一的雨滴造型,形体从自然的形态中抽离出来,安静与动感并存,与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迹象》及个人艺术语言相关。本次基于虚拟的再次创作与呈现,原本单纯抽象的水滴作为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变为划破物理与虚空的天外之物,链接大众的新型线上生活经验,体会艺术带来的轻松、愉悦之感。《天外之物》中的水滴亦是一种传送装置,观众可以踏入其中,体验被缓缓升至空中的悬置感,并希望观众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思考透过虚拟化身和屏幕视角所带来的时空感。”

——刘建华



刘建华


1962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市。1989年雕塑专业毕业后,他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工作。2008年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理念进行创作,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的个人语言体系,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起先多以陶瓷作为媒介,通过陶瓷坚硬与脆弱并存的特性隐喻现代人对物质的迷恋与不安,揭示出现代社会特有的精神特征。随着创作的深入,艺术家近年已逐渐转向综合媒材的利用与试验。艺术家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




“《云中花园·木星》以虚拟形式,在元宇宙里,呈现了一个地外星体的形象。在元宇宙中,观者可以用鼠标或者手指(移动端)放大与缩小自己与作品的距离,观察屏幕中展示主体的表面肌理从人的手纹,到放大后作品表面呈现的无数3角面。3D数字的体积正是由无数的三角面组织结构而成。当观者再进一步拉近自己与作品的距离,甚至穿壁而过,进入作品的内部空间,就会发现内部的纹理展现这个作品实际是由艺术家的手指捏握而成。只有从作品内部才能看出当时捏握的痕迹,而外部视角所看到的作品,实际是观者所在空间的翻转后的视觉呈现。”

——隋建国


隋建国


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为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隋建国在自己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度理解和认识。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多次参加国际艺术群展。


“《这里没有空间》是一篇使用希壤开发工具编写的元宇宙可玩论文(Playable essay)。受元小说(Metafiction)及元游戏(Metagame)启发,艺术家以希壤内的交互机制与视觉呈现作为论文媒介,尝试解构元宇宙中用户化身与虚拟空间之间的关系。在距离,尺度,大小都并不再客观存在的元宇宙中,“空间”完全可以从后现代建筑师们企图打破却无法真正打破的笛卡尔坐标系与欧几里得式空间中解放出来。平面与立面不再有区分,也没有真正的墙体区分空间的内与外。但如果这样,空间的边界将变得难以感知。而元宇宙中的负空间,垃圾空间(Junkspace)等等又将是什么样子呢?这些来源于人心理感知的空间形式,与虚拟剧场建筑理论中的Hypersurface和Liquid Architecture, 游戏学中的的魔法圈(Magic Circle),以及元宇宙的运行时环境(runtime environment)一起构建了虚拟空间的存在。“这里没有空间”将让玩家一一体验这些虚与实、内与外的边界。以此尝试定义元宇宙里的“空间”,同时也是在探索元宇宙中“元“的边界。”

——谢明炫(Vrch Studio)


谢明炫(Vrch Studio)


谢明炫是一名赛博建筑师,独立开发者,数字艺术家及虚拟空间研究者。致力于运用混合现实技术去重组、重建和重现建筑空间,以探索后人类、后数字语境下建筑学作为整体艺术的新形式。相关作品以数字艺术、实验剧场及独立游戏为主。曾参与组建Hyperbation Art Duo,获得过Digital Earth Fellowship研究资助。此前任职于UNStudio、Sheppard Robson等知名建筑事务所,参与设计了多个文化地标项目。现为元宇宙空间工作室Vrch Studio创始人。



“《Hello Wave》是以空间场域实时数据为驱动源的沉浸式数字交互“活系统”,通过不同维度数据感知、反馈技术模块的叠加融合产生持续迭代进化系统形态。该系统描绘了后计算机时代社会智能化需求扩张的异域,一个虚构情境的互动空间。观众进入“系统”场域即成为被采集、处理、传输的数据,场域内不存在人的绝对主体性,观众的行为无论移动或静止、抗拒或沉迷,都会被系统所吞噬,成为它的一部分。


此系统版本基于元宇宙虚拟维度进行构建,以在线虚拟平台为数据场域,数字虚拟化身为数据驱动源,搭建起类web3.0新型拟态环境。系统通过线上场域内算法构建拟态网格仿生体并赋予其自运行行为模式,形成网络传播学意义上的拟态环境对其生物学词源的反向拟仿,用户虚拟化身登录访问系统环境过程将对拟态网格体运动形成干预。通过此新型“拟态”机制对元宇宙网络空间底层运行逻辑进行解构。”

——张海超


张海超


新媒体艺术家。1987年生于重庆,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于法国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科技艺术工作室负责人。其艺术创作始于对人与非人、物质与非物质、系统与生命对立关系的质疑,关注技术意识背景下中心认知的地缘拓展。探索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XR扩展现实探测数字与物理空间狭口亚稳定地带,基于游戏交互框架实现有限解放的超现实数字空间,以及分布式网络形态为原型的物理空间数据驱动自运行系统研发。


l 实验艺术教学基地


此外,云厅还联合了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艺术跨媒介研究中心以及天津美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等各⼤院校,成立“在元宇宙的⽥野上——实验艺术教学基地”。未来,云厅将结合各大院校的具体课程,为青年学子提供学术交流以及艺术创作展示的平台支持,以期探索元宇宙时代的内容形态、推动青年在元宇宙新浪潮中的成长与发展。


云厅MAS作为首个“国产“元宇宙平台入驻的数字艺术馆,期望以“独立性、艺术性、开放性、实验性”的姿态为国内元宇宙艺术内容生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通过开放策展、开创模式、开拓实验的方式,积极面向社会艺术团体与独立策展人,探索艺术、科技、建筑等展览主题和领域模式,期待与高校、线下美术馆、品牌方和媒体等机构展开深入的全面合作。


元宇宙时代已来,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




策划 | 风语筑品牌部

监制 | Ticky小树

文字 | yaochi

编辑 | 17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风语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公司新闻 风语筑 元宇宙数字艺术馆 云厅

1788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