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转发】博物馆“汇聚一堂”带来什么新花样——第九届“博博会”侧记

2022-09-04


9月1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汇聚了全国645家企业及博物馆参展。他们带来了什么新花样?记者徜徉于熙熙攘攘的展厅中,寻找着答案。

凭细节创新脱颖而出

文具、杯具、卧具、玩具,吃的、喝的、用的、听的、看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博物馆的各种文创早已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九届博博会的展厅里,琳琅满目的博物馆文创引人驻足。

文创产品是博物馆连接观众的重要方式,也历来是博博会的展示重点。作为国内博物馆文创的佼佼者,上海博物馆再次展示了诸多优秀创意。“每一件文创产品都要有与众不同的亮点。”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主任冯炜说。其貌不扬的青铜升,萌化成方头方脑的“小升”,挂在杯沿的是袋泡茶,飘在奶泡上的是咖啡,印在易拉罐上的是啤酒;同样是印有老虎的布袋,上博的老虎尾巴是立体的,高高地翘着,二维的画面秒变三维;都是以瓷枕为原型的文创,上博的谐音为“睡睡平安”,将参观者发展成了消费者……

将心比心拥抱观众,细节的创新往往成了脱颖而出的“秘笈”。文具是博物馆文创的重要门类,橡皮、尺子、笔五花八门。仅在展厅里,记者看到的就有近二十种,印象最深的是宁波博物馆的“建筑直尺”,以网红打卡地宁波博物馆外形剪影为造型,材质是铜喷漆的。一把塑料尺子孩子用不了多久就断了或边缘磨损,这种情况可能不少家长都遇到过。而这把宁博的直尺,是铜的,绝对耐用。仅这一点点用心,使得它成为宁博人心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创产品”。

用硬核技术守护文物

文物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保护难题被攻破。

土遗址类博物馆,尤其是位于南方的博物馆,几乎都面临着土层中含水量高的问题。不用玻璃罩起来,怕风吹雨淋损伤文物;罩起来,玻璃上又很快布满雾气,失去展示的意义。在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土遗址模拟现场。一个密闭的玻璃箱内,加湿气不断喷着水雾。箱内的仪器显示,湿度为85%。玻璃箱的正面由两块玻璃拼成,左边贴着“普通玻璃”的那块,早已被雾气蒙住,完全看不到箱内的情况;而右侧贴着“电加热玻璃”的则清澈透亮,没有一点雾气。记者伸手一摸,果然玻璃是温热的。仪器显示为28摄氏度。南玻工程玻璃事业部经理张蕊介绍,这个箱子模拟的是良渚遗址的老虎岭遗址公园。那里综合运用了多种科技手段,电加热玻璃可以满足封闭环境高温保护的要求。

智慧安防系统、环境监测系统、3D数据采集、多功能考古发掘集成平台……要不是时时看到“博物馆”“文博”等字样,记者几乎一度以为走进了某高科技展示会。

透光摄影、多光谱成像、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三维病害模型……这是故宫博物院在古画修复前进行的非侵入分析检测技术。正是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的“问诊”,探查到了大量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病情”,从而使修复人员可以用最为细致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

有了科技的加持,文物保护有如添翼,越来越多的文物得以“祛病延年”。

以数字手段活化历史

展会上,一位“穿戴”着若干设备的参观者正在翩翩起舞,而大屏幕上的古装虚拟人物也跟着做出同样的舞姿。这就是虚拟数字人技术。7月份,国家博物馆首个虚拟数字人“艾雯雯”通过短视频正式和观众见面。艾雯雯甫一亮相,就引发了文博爱好者的关注。短视频中,青春靓丽的艾雯雯从校园来到国博,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展览部门、藏品库房、展厅,逐步进入工作角色。其实艾雯雯只不过是凡拓数创虚拟数字人产品中的代表。记者在现场看到,他们中间还有英俊潇洒的虚拟博物官班固、活泼可爱的文物守护数字人凡菲菲,以及虚拟主播、AI手语翻译官等若干种产品。通过面部实时动态捕捉等技术,可以达到人工无感介入,一个个“活生生”的数字人带你穿越时空。

展会现场,裸眼3D技术毫无悬念地吸引了观众。历史上,开封城曾多次经历黄河水患,数座开封古城被深埋地下,形成了“城摞城”“墙摞墙”“马道摞马道”的奇观。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的《微梦大梁门》,针对开封大梁门文化遗址,通过六面8K高清LED屏组合,形成全沉浸虚拟环境,720度空间包裹,再现“城摞城”的奇观。虽然展会现场展示的只是这个项目的微缩版,但足以惊艳观众。

数字化赋予了文物新的活力,一段段历史也因此在人们心中“活”了起来。

(转载自光明日报)

 THE END 


中国博物馆协会  CMA


微信ID:ChineseMuseums

官方网站:www.chinamuseum.org.cn

投稿邮箱:boxiewangzhan@sina.com

期待您的支持和关注!



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

http://www.tywhjt.com.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博物馆协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博物馆 博博会

1175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