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首部暗夜星空保护地方性法规获批!星空旅游或将迎来大发展?

2022-10-21

你有多久没去过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河的地方了?你或许更想不到,暗夜也是需要保护的。


近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审查批准,这是我国出台的首部暗夜星空保护地方性法规,属于新兴领域立法和特色精细立法,是国内首创。


该《条例》共22条,将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主要包括立法目的和依据、区域划定、适用范围、设施管理、部门职责、法律责任、罚则等内容。《条例》将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环境区域划分为暗夜保护核心区和暗夜保护缓冲区,重点是保护夜间光学观测环境。重点是保护夜间光学观测环境,并没有“一刀切”地限制保护区域内的正常生产生活。


根据《条例》,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环境暗夜保护核心区内,严格控制光源种类和亮度,所有户外固定夜间照明设施的照射方向应当低于水平线向下30度,禁止规划建设对当地天文观测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禁止开展影响天文观测环境的活动。在冷湖天文观测环境暗夜保护缓冲区内,所有户外固定夜间照明设施的照射方向应当控制在水平线以下。


为何出台法规?

曾为国内最好的观星地 但观星条件不如十年前


从生态环境而言,黑夜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部分。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生命生活在这颗星球自转、公转带来的四季更迭和昼夜交替之中,但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大多数城市已经无法在夜晚用肉眼观测到银河——灯光形成的“人工白昼”所制造的光污染,影响了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多种生物正常作息节律,正演变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者。



有天文摄影师表示,海西几乎拥有国内最好的观星条件,但随着冷湖逐渐成为网红景点,大量路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现在冷湖的观星条件不如十年前。


留住冷湖的暗夜,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星空的喜爱,更可以保留其成为世界顶级天文台选址地的潜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的出台,意味着青海暗夜保护走上法治轨道,也将为其他星空保护地区提供借鉴。


积极的探索

我国已有5个暗夜星空保护地 但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暗夜保护,即保护“黑暗的夜晚”。江西省天文学会成员、暗夜保护倡导者和星空旅行推动者刘浩表示,暗夜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通俗来讲,是改善当前过度的照明现状,减少不必要的光污染,给动植物留下赖以生存的夜间环境,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暗夜保护的重点在于防治光污染。刘浩认为,一方面,光污染破坏了昼夜模式,影响生物生存繁衍,也增加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光污染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增加疾病风险,影响人体健康。


▲2016年亚欧大陆光污染地图


此外,光污染对天文研究和星空文化有巨大影响,许多天文台被迫迁址。好在,我国已重视起暗夜保护。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于2018年发布《暗夜星空保护地和项目标准》,各地也开始建立多种暗夜星空保护地,包括暗夜保护区、暗夜公园、暗夜主题公园、暗夜社区等。


2019年5月,《杭州市区城市照明总体规划(修编)》中首次提出了“黑天空”概念,明确杭州将设置9类“黑天空”区域。


2019年9月,《成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17-2025)》出台,提出划定“暗夜保护区”,“在保证基础照明的前提下,尽量弱化灯光对环境影响”,科学地规范各个不同功能区的照明。


2021年9月,深圳发布实施《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提出将建设大鹏星空公园,打造深圳市暗夜保护示范区。


▲《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暗夜保护一类及二类控制区范围示意图


郊野的暗夜保护地也在同步推进。2016年6月,西藏的阿里和那曲正式成为首批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目前,中国已有5个暗夜星空保护地,分别位于西藏阿里、那曲,江苏野鹿荡,山西晋城洪谷,江西上饶葛源。


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创始人马连义表示,我国的暗夜星空保护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没有专家和专职工作人员,都是相关科技工作者兼职、爱好者推动。”


专家谈《条例》规定

不影响正常照明,也不存在“人和暗夜争地”


针对“核心区内所有户外固定夜间照明设施的照射方向应当低于水平线向下30度”,马连义表示,“根据《国际暗夜协会》提倡的有关规定,30度的角度非常合适,不会影响正常的照明需要,也不存在‘人和暗夜争地’的情况。”


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暗夜顾问委员会委员王豁也认为,条例的主要出发点是光学天文观测,但设定30度的角度,意味着当地并没有“一刀切”地限制保护区域内的正常生产生活。



近年来,生态保护领域的“小快灵”立法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业内人士表示:“该条例不光有利于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对保护当地雅丹地貌、促进星空旅游和暗夜保护相结合都有重要意义。”


星空未来

单纯依靠保护,不如推动星空旅游


业内人士认为,单纯依靠保护,不如推动星空旅游,让地方从暗夜保护中得到效益和甜头,使得星空成为可持续资源。据介绍,中国绿发会在受邀参加“新西兰国际星光大会和国际暗夜协会2019年年会”时,参会人员发现暗夜保护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来访的旅客带来的大量消费成为当地社区的经济支柱。



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星空旅游报告》,中国星空旅游目前处于快速成长的萌芽期,星空主题认知度提升、星空旅游目的地蓬勃发展、暗夜观念认可度越来越高。另外,据数据统计显示在微博、小红书检索“星空摄影”话题,阅读量分别达到1.3亿和4181.5万。各个平台上均有大量的“星空摄影”推荐地、攻略帖。


“观星热”的爆火不是偶然,而是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自然的向往。在疫情暴发之前,天文旅游的概念就已经在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严重且夜空能见度不足的城市地区。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夜空产生了更大的兴趣,部分原因是对于许多被困在家里或几乎无法接触户外的人来说,天空提供了唯一无限的空间感。“观星”是一项极易接触到自然的活动,尤其是“后花园观星”,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抬头仰望星辰。随着旅行的复苏,人们仍在寻找与社会保持距离的目的地和体验,例如天文旅游,目的是在繁忙的生活中追寻一份自然。夜观星空,使“久在樊笼里”的人们,“忽得返自然”。


除了主观原因,“观星”的客观门槛降低,也是“星空游”热门的原因之一。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观星、拍星门槛降低了,小型双筒望远镜、手机、支架就足以满足人们观星的需求。各大自媒体平台均有不少天文爱好者开设了相关账号,初学者获取学习资料更方便了,上手也更快了。同时各大观星App的研发与出现也成了人们观星路上的强大助力。



观星热既承载着人们的情怀,也在悄悄“点亮”着星空经济。天文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观星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对星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观星人”的出现,催生出了观星景点、观星酒店,以及房车基地、露营基地等配套。有些地方还以“星空”为IP,结合当地文化,打造特色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星空经济下的特色旅游项目,尤其是星空露营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目前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许多地区已推出不同类型的星空营地,各地充分挖掘夜游观星特色,将露营场景延伸至夜间,为游客提供夜观满天星斗的场所,同时还提供BBQ、户外帐篷、观星望远镜、星空幕布电影等个性化服务,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观星需求,带动着“天文旅游”的经济收入悄然增长。


对于星空旅游开发,有三位摄影师认为不必照搬一般景区的模式。“星空旅游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旅游,而是一种生态旅游。”他们认为,开发星空旅游,首先要有意识上的转变。星空旅游是一个“娇气”的事,不是设施越多越好。“比如珠峰大本营,虽然游客很多,但实行一定的封闭管理,没有加装更多的灯光设施,保护了原有的观测条件。”


“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星空寄托着我们美好又浪漫的幻想,传达着我们对回归自然的呼唤。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观星,“星空经济”正在悄然崛起,我们期待能有更多机会回归淳朴自然、欣赏灿烂星河。


版权声明:本文由城市光网整合,图文素材来源于红网、成都商报、人民网-青海频道及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疑问请联系小编~~

END



本文编辑 | cxf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城市光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星空旅游

1210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