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亭网

分享
原创 2022-10-27
Esther | 编辑
今年6月,Tested带大家参观了Reality Labs的光学显示部门,让我们看到了Meta正在研发的4款VR头显原型。而在近期举行的Connect期间,Meta Reality Labs向外界展示了EMG腕带、Codec Avatar等研发项目的最新进展和上手体验效果。
据了解,Meta这是首次向媒体开放Reality Labs,除了技术讲解外,参观者也可以体验部分技术,这也许是我们离Meta前沿技术最近的一次。以下是外媒CNet参观Reality Labs后的体验感:
一,EMG腕带
EMG腕带是和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输入语言,前期可能与手机、VR手柄的操作界面有相似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和EMG腕带会互相适应。互相适应指的是人和机器一起学习,将神经接口和运动接口融合,寻找一种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及其输入方式。这不是一种新的语言,而更像是在现有的人机交互基础上的升级。扎克伯格表示:物理键盘不支持共同适应,但是智能输入法可以学习你的习惯,而EMG腕带将可以做更多。
目前,EMG腕带的准确率还不够高,无法识别快速的打字动作,但最终它将作为AR眼镜等设备的输入方式。当前,Reality Labs主要在验证EMG手环的实际效果和简易的使用方法。比如通过互相适应原理,使用者只需要细微的动作就能控制EMG手环,肉眼看起来好像手没有活动。
除了控制AR界面外,EMG手环也可以辅助行动不便的人进行输入。实际上,这项技术与一些仿生义肢所采用的技术差别不大。
扎克伯格表示:腕带是AR眼镜的关键,因为我们不想随身携带控制器,而且语音和手部跟踪还不够好。但最终他计划让这些类型的控件完全适用于AR/VR等任何设备。
在Reality Lab,Meta展示了一种连接电脑的EMG腕带,佩戴者移动手指,就可以控制卡通人物在游戏中来回滑动。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体验者的手似乎停止了移动,但仍然可以玩游戏。这是因为,EMG腕带可使用肌电图来测量微小的肌肉冲动。Reality Labs神经运动接口总监兼CTRL-Labs前首席执行官Thomas Reardon表示,基于反馈的训练过程逐渐允许佩戴者开始缩小他们的动作,最终只使用一个运动神经元。
这项演示看起来很神奇,有点像读心术,但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实际应用。Reality Labs首席科学家Michael Abrash表示:长期来看,我们希望拥有一个与处理物理世界一样自然和直观的界面,这就是EMG腕带和神经输入方案的目标。未来,Meta希望EMG腕带可以支持更多控制,大约经过5-6年可能才会广泛应用。猜测也许和Meta的AR眼镜进度一致。
此外,使用Meta腕带的人似乎很容易做出动作,但这些都是基本的滑动游戏控制,未来如何在日常AR眼镜中用于更关键的日常使用呢?根据扎克伯格的说法,目前的目标是让技术发挥作用,并通过自适应学习来最终缩小反应动作。
二,空间音频
Meta希望将空间音频技术用于AR眼镜,比如将3D音频放置在房间中,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此外空间音频可以作为AR图像的补充,让AR像是存在/固定在空间中,更令人信服。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不仅会识别声音来源,还可以识别回音的方向。实际上,Meta试图做的不仅仅是让音频看起来像是来自不同方向,而是投射音频,让它看起来像是真的来自你的物理房间空间。而未来还会使用手机摄像头来调试个人3D音频,就像是AirPods新推出的个性化空间音频功能那样,但多了逼真的空间映射效果。
据了解,Meta为了研发空间音频,曾斥资数百万美元打造消音室,这个消音室由泡沫墙做成,其中配备了数十个扬声器,来营造空间音频的声音场景,供麦克风识别。体验者表示:在部分情况下,Meta 3D音频的效果足够逼真,当我闭上眼睛时,仿佛可以通过声音感受到有人在周围走动,在我耳边说悄悄话,或是站在我身后。值得注意的是,体验者听3D音频时需要坐在固定的位置,不能移动。
另外一个体验,则是让人分辨声音来自周围的4个音响,还是来自空间音频耳机,结果体验者没能成功分辨,耳机的音效听起来就像是空间中的音响。这个耳机原型并非包耳式设计,而是与人耳有几厘米距离,就像是Index等VR头显采用的耳机设计。
空间音频的一个潜在应用场景,就是AR/全息通话,可以让你更加相信虚拟的通话者和你在同一空间中。外媒CNet表示:通过Reality Labs提供的几种音频体验,我发现该公司的空间音频比我之前体验过的其他技术要好很多,不过短时间内该技术可能还不会实际应用。
三,3D扫描
Reality Labs的研究方案不同之处在于未使用LiDAR传感器。Meta的目标是通过神经辐射场来优化移动摄像头3D扫描的结果,以适合更多种手机型号。Reality Labs的扫描过程大约几分钟,扫描结果的质量不错,可能比非专业人士用手机LiDAR扫描的3D图像效果更好,不过还是有一些肉眼可见的瑕疵。
Reality Labs还演示了一个基于VR的辐射场体验,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图像中光的图案来生成细致、逼真的3D模型,然后在Quest Pro头显中以VR形式显示并交互。体验者表示,Meta扫描了多刺的仙人掌和毛茸茸的小熊,在VR中查看这些物体的模型时,可以看到很多逼真的细节(如毛发、刺等等)。此外,这些3D模型还可以模拟实时的光影变化,与虚拟场景产生互动(比如台灯)。
简单来讲,Reality Labs希望通过移动端3D扫描来生成支持物理交互的3D模型,并将这些3D模型引入VR内容开发中。不过,目前这项技术还需要数小时计算才能生成3D模型,还不能实际应用。体验者表示,尽管3D扫描质量和3D模型融合效果还不够理想,但Reality Labs展示的技术让我们看到了更好的虚实融合的可能。
不过考虑到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可用于AR/VR的优质3D扫描和渲染方案,由于还不清楚Meta的3D扫描方案有多快、多容易使用,因此很难判断它是否在日常使用中足够有效。总之,尽管手机已经可以实现3D扫描,但其实际效果还不够理想,还没到任何人都能使用的水平。
四,Codec Avatar
在Reality Labs,外媒还体验了Meta第二代Codec Avatar,体验过程是通过逼真的虚拟化身在VR中与其他人远程交流。Meta在演示Codec Avatar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面部追踪原型,而并非使用Quest Pro,面部追踪原型的效果似乎会更好,可捕捉到快速变化的面部表情。
体验者表示:我在VR中看到了讲话人上半身虚拟化身,但画面较暗,仿佛在暗房用蜡烛打光。据悉,体验中使用了基于可调光源容积捕捉制作的3D虚拟化身,展示虚拟化身的光影对比度是重点,可能因此才将通话场景设置的较暗,这样虚拟化身的细节可以看得更清楚。另外,也可能是受到VR硬件渲染能力的限制。
图像质量方面,体验者表示:Codec Avatar看起来很逼真,我可以在很近的距离查看Avatar的嘴唇动作,以及眼神、微笑、皱眉等面部表情,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跟超逼真的PS 5游戏角色交谈。而且这种通话体验有点面对面对话的感觉,对面的人可以实时做出动态表情。
不过,Meta不认为Codec Avatar会很快在VR一体机中快速应用,一方面是因为VR一体机的算力有限,另一方面就是目前所使用的动捕技术还不适合所有人。
除了Codec Avatar二代外,还展示了精简版的逼真头像方案:Instant Codec Avatars,可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进行面部建模。移动端扫描方案需要30秒扫描,90分钟捕捉表情动作,接着还需要几小时去生成3D头像,可应用于移动设备或VR。体验者表示:Meta演示的3D Avatar看起来比我自己用手机扫描的效果还好。不过,这个精简的版本看起来比较僵硬,头部的运动不多,看起来有点像是某种半身人像动画,有点不自然,而且效果甚至还不如Meta Avatars流畅。
另外,Reality Labs还展示了全身Codec Avatar和更换虚拟服装的效果。体验者表示:Reality Labs演示的虚拟服装效果和Codec Avatar虚拟化身一样好,服装材料的褶皱、变形看起来很自然。通过Codec Avatar逼真的换装功能,也许未来Meta还可以发展某种高质量的虚拟服装商业模式和生态。
最后,Reality Labs首席科学家Michael Abrash分享了Meta对于元宇宙的未来愿景。Abrash认为,元宇宙可能会成为继互联网、PC以来最大的一次计算迭代。在Meta、苹果、谷歌、NVIDIA等巨头投资下,AR/VR、3D互联网很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毫无疑问,Meta在AR/VR、元宇宙相关技术进行大量投入,但面对经济大环境增长放缓时,Meta接下来将如何应对?能否为了长期的元宇宙目标而持续投入研发呢?这些都是未来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Reality Labs首席科学家Michael Abrash表示:我很确定在未来20年,AR/VR将成为我们互动的方式,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做事。但要实现这样的未来,实际上非常非常困难。
https://www.cnet.com/tech/computing/behind-the-doors-of-metas-top-secret-reality-labs/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广告 欺诈 淫秽 色情 侵权 骚扰、辱骂、歧视 敏感 违法 犯罪 反动、政治 其它
数艺网是一个信息获取、分享及传播的平台,我们尊重和鼓励数艺网用户创作的内容,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数艺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承诺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数艺网运营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条款原则如下:
1. 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文章、案例/项目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数艺网的同意。
2. 数艺网上可由多人参与编辑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案例/作品的认领、企业/机构的认领,所有参与编辑者均同意,相关知识产权归数艺网所有。
3. 数艺网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著作权、商标权及其它法律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含数艺网及其他原始权利人)同意,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出于发布或使用目的的改写或再发行,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4.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数艺网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数艺网有权将该内容用于数艺网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
5.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数艺网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原作者在数艺网上使用的帐号名称),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数艺网」,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6. 数艺网为用户提供「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的选项。除非获得原作者的单独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标注了「禁止转载」的内容,否则均视为侵权。
7. 在数艺网上传或发表的内容,用户应保证其为著作权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权,并且该内容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第三方提出关于著作权的异议,数艺网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删除相关的内容,且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数艺网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8.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数艺网用户相关的权利,用户同意授权数艺网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代表数艺网自身或用户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投诉、发起行政执法、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数艺网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9. 数艺网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有权根据相关证据结合《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数艺网社区管理规定对侵权信息进行处理。
侵权举报
1.处理原则
数艺网作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分享交流平台,高度重视自由表达和个人、机构正当权利的平衡。依照法律规定删除违法信息是数艺网社区的法定义务,数艺网社区亦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此项业务。
2.受理范围
受理数艺网社区内侵犯机构或个人合法权益的侵权举报,包括但不限于涉及个人隐私、造谣与诽谤、商业侵权。
a.涉及个人隐私:发布内容中直接涉及身份信息,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私人电话等详细个人隐私;
b.造谣、诽谤:发布内容中指名道姓(包括自然人和机构)的直接谩骂、侮辱、虚构中伤、恶意诽谤等;
c.商业侵权:泄露机构商业机密及其他根据保密协议不能公开讨论的内容。
3.举报条件
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如果个人或机构发现数艺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可以先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如您无法联系到作者,或无法通过与作者沟通解决问题,您可通过点击内容下方的举报按钮来向数艺网平台进行投诉。为了保证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请务必提交真实有效、完整清晰的材料,否则投诉将无法受理。您需要向数艺网提供的投诉材料包括:
a. 权利人对涉嫌侵权内容拥有商标权、著作权和/或其他依法可以行使权利的权属证明,权属证明通常是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b. 完整填写的通知书;附供下载的:侵权投诉通知书;
c. 举报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或护照;
d. 如果举报人非权利人,请举报人提供代表权利人进行举报的书面授权证明。
e. 为确保投诉材料的真实性,在侵权举报中,您还需要签署以下法律声明:
(1) 我本人为所举报内容的合法权利人;
(2) 我举报的发布在数艺网社区中的内容侵犯了本人相应的合法权益;
(3) 如果本侵权举报内容不完全属实,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并承担和赔偿数艺网因根据投诉人的通知书对相关帐号的处理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因向被投诉方赔偿而产生的损失及数艺网名誉、商誉损害等。
4.处理流程
出于网络平台的监督属性,并非所有申请都必须受理。数艺网自收到举报的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给出回复。处理期间,不提供任何电话、邮件及其他方式的查询服务。 出现数艺网已经删除或处理的内容,但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依然可以搜索到的现象,是因为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自带缓存,此类问题数艺网无权也无法处理,因此相关申请不予受理。您可以自行联系搜索引擎服务商进行处理。 此为数艺网社区唯一的官方侵权投诉渠道,暂不提供其他方式处理此业务。 用户在数艺网中的商业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由交易双方自行处理,与数艺网无关。
免责申明
1.数艺网不能对用户发表的回答或评论的正确性进行保证。
2.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数艺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数艺网不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都不作保证。
4.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数艺网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数艺网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协议修改
1.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化,或者因业务发展需要,数艺网有权对本协议的条款作出修改或变更,一旦本协议的内容发生变动,数艺网将会直接在数艺网网站上公布修改之后的协议内容,该公布行为视为数艺网已经通知用户修改内容。数艺网也可采用电子邮件或私信的传送方式,提示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项。
2.如果不同意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用户有权并应当停止使用数艺网。如果用户继续使用数艺网,则视为用户接受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
阅读并同意此认领协议方可认领案例
*认领案例的操作记录无法自行删除,请务必确保您参与该案例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