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魔性手势舞,2022年最火的短视频模仿样本!

原创 2022-12-11

第3728期文化产业评论



手势舞作为短视频平台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已经风靡很多年,这当然离不开手势舞本身独特的传播属性、情感属性以及流量属性。如今手势舞也从最初的娱乐功能到如今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搭配更加细分的场景。


作者 周可欣(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Tsamina mina eh eh,Waka Waka eh eh,Tsamina mina zangalewa,This time for Africa……”伴随着哇卡哇卡的音乐,双手合十,然后伸手、翻手,最后再来一个手指的“排山倒海”。这就是最近在短视频平台很火的世界杯手势舞。



这首《Wakawaka》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主题曲,因歌曲经典耐听,今年借着卡塔尔世界杯开幕之际的东风,Wakawaka手势舞在短视频平台爆红,相关话题的播放量达到了29亿。



其实这并不是手势舞第一次在抖音形成刷屏之势。早在2018年,手势舞就成为抖音平台上最受欢迎的舞蹈类别。《学猫叫》《少年》《孤勇者》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神曲背后都带来了一波手势舞的热潮。看上去简简单单的手势舞为什么能持续火热这么久,未来它的发展又将如何呢?



为何手势舞经久不衰


手势舞,顾名思义,就是伴随着音乐节奏利用手部的变化完成动作。手势舞登上短视频的舞台并没有明确的起源时间,似乎是一夜之间风靡平台,但是发展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舞蹈赛道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垂类。在抖音发布《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十大舞蹈类别里面,手势舞已经成为年度最受欢迎的舞蹈。



当然这少不了一些优秀的模仿样本引领,也是在这一年,短视频平台涌现出一些手势舞达人。2018年,乌克兰的舞者Aleks Kost凭借手势舞元素搭配神曲《98K》创造出独特的“吃鸡”手势舞,伴随着子弹上膛装栓开枪的声音,Aleks Kost的手部来回变化,动作干脆利落,精准卡点,极强的沉浸感和视觉感让其斩获260万的点赞,引发无数网友模仿。


△来源:抖音@Aleks Kost


除此之外,手势舞视频本身的传播属性、情感属性以及流量属性让其在短视频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自带meme基因的手势舞


短视频的时长大多为15秒。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人眼球,手势舞短视频用动感洗脑的音乐和简单易学的动作给出了答案。和观赏性和审美性都较强的专业舞蹈相比,手势舞主要以手指、手掌以及手臂的变动为主,双手比心、手臂交叉、比OK、打响指等等,简单好学易模仿。


同时手势舞的动作和音乐具有较强的适配性,当唱到“牵手夏夜里”就是两只手合在一起,当唱到“不仅仅是喜欢”的时候就做一个爱心动作。如此有直译性的舞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比较友好,因此具备了可以大量复制的“基因”。




除了动作之外,神曲的辅助作用也不可以忽视。在一些视频盘点的2022年最火手势舞中,可以听到不少熟悉的背景音乐,《少年》《孤勇者》《芒种》等等都是曾经火极一时的歌曲。哲学教授弗朗西斯·沃尔夫认为,人们对于节律的快感,来自于我们的本能反应。熟悉的音乐一响,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抓住了用户的注意力,让人不自觉地动起来。


易模仿、抓眼球、全民度高,手势舞的视频文本所具备的这些特征奠定了其在短视频平台生存的基础。


能够表情达意的手势舞


手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肢体语言,在沟通交流和表达情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手势也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和情感,当我们想表达爱意时我们会做比心;当我们想要表示认可和赞扬时,我们会鼓掌;我们所熟悉的手语也是具备语言属性的。


以手作为重要表演“工具”的手势舞自然具备了表情达意的功能,因此这类短视频也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这意味着它可以与热门的话题和社会事件相结合,形成“手势舞+”的互动宇宙,满足用户情感互动的需求。相对于直接的口语表达,手势舞的情感流露得也更加含蓄和具有亲和力。


比如与世界杯开幕话题相结合的哇卡哇卡手势舞,多带着#我的世界杯DNA动了#,#世界杯编外拉拉队来了#等话题,以“世界杯”作为燃点,为热爱足球和世界杯的用户提供了一个表达激动情绪和参与的渠道。类似的还有过年期间流行的“新年手势舞”,“三二一”的手势变化中引发网友对新年的期待,国庆期间网友们争相模仿的“爱国手势舞”用手势表达着浓浓的爱国情的主题。


△来源:抖音@Sun


有流量倾斜的手势舞


因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手势舞挑战成为短视频平台刺激用户内容创作的重要方式。从2017年的《心愿便利贴》“双子座流星雨手势舞挑战”至今,每年短视频平台上都会推出诸多热门的手势舞,引发用户的模仿热潮。


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重大活动、影视剧都把手势舞纳入宣传期,比如在北京冬奥会宣传期间,官方账号先后发布了易烊千玺、程潇、唐嫣等明星跳的“一起向未来”手势舞视频,以明星效应带动网友解锁明星同款手势舞,一方面增强活动的话题度,另一方面也为手势舞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度。


△来源:抖音@北京2022年冬奥会


甚至很多明星哪怕不是在宣传期,也热衷于加入手势舞挑战。在世界杯期间,曾黎、毛晓彤、白鹿、虞书欣、蓝盈盈等都有跳过wakawaka的舞蹈,这可以吸引粉丝观看甚至是加入,为这支舞蹈注入了更多流量。


△来源:抖音@虞书欣Esther


由此可见,手势舞视频风靡的背后,既是一种兴趣爱好的表达,也有跟风模仿的潮流和平台媒介多方营销的成分。



手势舞,正在孕育着更多可能性

手势舞作为短视频平台出现较早的一类内容,兼具“长寿”属性和周期性。每一阵手势舞的热潮就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不久又会有新的手势舞视频刷屏。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手势舞视频也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


商业变现的可能性:手势舞视频是全民娱乐的一个工具,符合人们的社交和娱乐需求,同时它也成为一些视频达人增粉变现的利器。在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的诸多的“手”艺人,他(她)们的账号风格也是比较多元化的,有的凭借才艺出圈,有的凭借颜值出圈。手势舞创新、手势舞教学、手势舞展示等等不同账号的风格各有特色。


点开昵称为“Sun”的主页,《少年》《芒种》改编自各种抖音神曲的手势舞教学基本都可以在这里查到,真人出镜手势舞动作示范加上文字讲解,甜美的笑容,可爱流畅的动作,加上有动作教学,让其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600多万。这位达人凭借着简简单单的手势舞也完成在互联网第一桶“流量”的积攒,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也意味有了变现的机会。在她的主页橱窗里已经有了200多件好物,有1万多名粉丝跟着她买。



还有上面提到的自创吃鸡手势舞的乌克兰小哥,在半年内也实现了涨粉千万,目前粉丝数量已经达到1500多万。他也会跟着一些品牌的调性创作一些比较相符的手势舞,比如在帮某护肤牌进行电商节宣传时,Aleks Kost自创了一套敷面膜手势舞。


△来源:抖音@Aleks Kost


垂直发展的可能性:士弗曼认为,在流行的参与文化当中,不完整的文本就像是一个诱饵,在向用户发出邀请,期望他们能够填补文本中的空白。最初手势舞的出现是作为娱乐消遣的文本,但是随着近几年,手势舞影响力的延伸以及与用户的互动深度的加深,在短视频平台已经占据了巨大的流量池,各种各样的手势舞层出不穷,也正在被赋予更加多元的意义表达。从各大高校接力跳《热恋冰淇淋》手势舞到送给抗疫一线人员的《听我说谢谢你》手势舞,手势舞的应用场景更加更多丰富化和细分化。


△抖音@Victoria和@希希老师手势舞



结语


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曾指出一种新的媒介初入社会时往往只是一种娱乐玩意儿,常常在社会的边缘起作用,然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成为一种写实的工具。手势舞视频在平台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玩具”到“镜子”的过程,一方面人们享受着模仿手势舞带来的娱乐快感,沉浸在这种洗脑欢快的视频消费中,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焦虑,习惯用同质重复的方式弥补生活的空虚。如今,手势舞早已走出了“圈地自萌”的小圈子,走向了大众视野。虽然世界杯手势舞的热潮已经渐渐消退,但是仍然有无数新的手势舞迎风而起。


下一个引起全民跟跳的手势舞又会是什么呢?


参考

1.全媒派.《听我说谢谢你》引争议背后,手势舞短视频已经走红多年

https://mp.weixin.qq.com/s/Jvk0FUpz9yoDpgTbgjNp8g

2.抖音真正的“手”艺人!手势舞从01玩法揭秘

https://view.inews.qq.com/k/20210105A02H8Z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3.马春靓.“手势舞”——微动作里的身体政治

4.利莫·士弗曼著.余渭深,王旭,伍怡然译.米姆

5.弗朗西斯·沃尔夫著.白紫阳译.音乐如何可能?



 话题互动 
您对世界杯手势舞风靡短视频平台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短视频

3718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