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新书推荐 | 《设计的课》——二十余年十二讲,讲座精选筑课堂

2023-05-08


《设计的课——苏丹艺术设计十二讲》


讲座是另一种形式的课,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单向的,由站在台上的演讲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成,像是一种灌输。但是从教多年的我却以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讲座在一个人的教育生涯中都是不可替代的课。它的作用有两面性,对外在于输出和传播,对内则是自省。一方面是对于听众,另一方面是对于自己。这两个面构成了自我修正和知识生产及输出的机制。礼堂、报告厅里的讲座和教室里的课堂共筑了一种独特的教育人生。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讲座的作用更是巨大的,它往往是对既有知识体系的一次次重整。它的陌生感可能会令一些人不适,但是它能清空你积食的肠胃,让你生机勃勃地去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因此跨越文化地理的讲座效果常常会更好,它会自然而然地造成知识或观点之间的反差,会引发巨大的反响和深刻的反思。回想一下过去,我觉得自己学生期间在觉悟方面的闪光记忆与外来学者的讲座有关,他们振聋发聩的话语和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之间的差别,在于新鲜感和突然性。它们如同意大利版浓缩咖啡和卡布奇诺的差异,也像是酱香型白酒和啤酒之间的区别,在烈度和口感上都具有强大的压迫感。一场好的讲座就是一次奋力的撞钟,铿锵浑厚、清扬激越。


2020年,苏丹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讲座


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我是如此迷恋讲座,也在不断追求讲座的质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虽然艺术与设计涉及广泛,形态多样,但是其核心概念总是在“何为艺术”、“何为设计”、“何为艺术与设计之间的桥梁”之间徘徊。在教育和实践方面,则反复拷问“知识”和“逻辑”,“计划”与“行动”,“思维”与“身体”这些问题。我通过一次次讲座去厘清困惑。


部分讲座和参加论坛的海报


好的讲座需要连续性、层次感,这是营造语言力量的结构性思维。而更好的讲座还需要跳跃感,这种跳跃感能使表达长出翅膀,飞跃非语言表达的困境。此外,准备过程中的论据收集是非常关键的,不仅要贴切还要数量可观,令人信服。演讲是建立在不断行走的经历之上的。行走和讲述犹如旋转的磨和碾碎颗粒后形成的粉末,知识在身体的运动和行进中吸纳,思想在稳定的形态和关系中形成并输出。因此在讲座中我喜欢使用自己亲自获得的一手资料,它们蕴含着现场认知的具体性和深度,体现机制和结果的关系。它还有唯一性,讲座中绝大多数图片都由自己亲手拍摄,我熟悉各种角色的每一句对话。


手写讲座提纲


空间、环境,历史、当代艺术,逻辑、身体,设计、劳动,是这些讲座中闪烁迷离的概念,它们组成了本书的内容。同时这些概念在表述中都是成对出现的,它们相互比对、相互衬托,形成知识生产中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这些讲座,会让你满血复活,重新成为一个真实的、客观的、智慧的设计人。讲座内容的丰富性和专注性之间的平衡对于自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若打个比喻的话,讲座就像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具有某种标志性,而课堂中的言说质量则是在不断重复中提升。 


艺术和设计领域的讲座也特别注重形式,讲座的形式和内容难解难分。问题、思路、语言、图像都是形式的一个组成要素,支撑着表面形式的是见识和思考能力。它还包括空间现场的形式,演讲人的着装、语气和手势。2003年在印度孟买参加 IFI 世界室内设计师大会,开幕式上有一位身着印度传统服装的女性哲学家,她的演讲让我大开眼界。无论语言的抑扬顿挫还是举手投足都有极强烈的表现魅力,千余人的会场被她牢牢掌控着,最后全体起立向她鼓掌致意,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身在现场的我被这种古典风范的演讲深深折服了,我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古希腊的一种优雅的传统,这种遗世独立的风采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依然释放着迷人的光辉。另一次令我振奋不已的演讲是几年前在上海的一次设计论坛上,同场的一位女性嘉宾—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的新任院长伊娃·弗兰奇·吉拉贝尔(Eva Franch I Gilabert),她的演讲如同飓风一般疾速猛烈,滚滚而来。与此同时,其身后的图像播放也不断闪变,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瞬息万变和与之匹配的创造雄心。在中国,朱青生先生的演讲风范是我最欣赏的,他雄辩的能力令人钦佩,缜密的叙述和激昂的宣言都是在脱稿中一气呵成,一些灵感在连续的陈辞中闪闪发光又一闪而过,留下无数悬念和惊叹。在演讲的道路上这些都是学界的榜样,是我努力效仿的对象,虽然自己现在还在这条路上慢慢腾腾行进。


2013年,苏丹和朱青生参加“第三期皮草月谈——形态与意识


像我这样热爱大庭广众之下演讲的人,对听众的勾勒和对空间的想象是每一次讲座前必要的思忖。每一次讲座的对象不尽相同,不同的群体关注的问题差异很大,探讨的深度也不同。每一次讲座前我都会去找主办方了解听众的组成,以便在内容上取舍,表达时拿捏力道,取得最佳成效。除了内容和听众,演讲的场所也非常重要,但凡场所都有其精神。对场所精神保持尊重乃至敬畏是必要的,这是对演讲者素质更加全面的要求。如果被场所精神压制,那就是一个失败的开始。反之,如果在讲座现场它和讲演者发生相互作用,那就会相得益彰,使演讲更显精彩。我有几次记忆深刻的演讲场合,一次是2010年首尔的奥林匹克设计大会,那一次同台演讲的嘉宾还有来自日本的原研哉先生,演讲是在金寿根设计的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体育场中举行的,台下听众黑压压一大片,远远超出了我的预判;另一次演讲是2013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会场选在了俄罗斯国家杜马的议会大厅,装饰威严的演讲台令人敬重。空间的规模、听众人数对讲座上演讲状态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每一个演讲者都不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外在的环境是一个塑造讲座整体品质的潜在因素。


2010年,苏丹在首尔设计奥林匹克大会上发言


每一次讲座前的思考是痛苦的,更是令人兴奋异常的。无疑它已经成为我梳理思想的一种方式,而那些讲座也成为生命中的一次次波澜不惊的绽放。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内外四处演讲是我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俨然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瞬间。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地演讲是生命燃放的过程,它们如焰火,风流云散;似探照的明灯,既在指引又在找寻。


2021年11月,在清华,景观形态研究结课汇报


把鲜活生动的讲座转化成书本知识也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因为在纸本的叙述里,演讲者语气没有了,情绪的写照就失去了;在场感没了,场所精神就无从谈起,讲座的整体性就缺失了一个重要方面;还有就是现场氛围,主持人的表达水平,观众们的热烈掌声都是一个讲座中交流活态的表征。若在现场,这些都是非语言表达的方式,对于信息、情感传递有重要的作用。而在修辞方面,口头和书面差别巨大,很多时候一些生动精湛的现场表达转化成书面文字后会显得破碎、错乱,讲座中的照本宣科则会显得教条呆板。因此本书的整理成册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转译工作,是从口头汉语到书面汉语的“跟头把式”过程。耗时两年在两位学生骆佳、刘朔的协助下尽心尽力而为,力争获得最好的效果。此外,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讲座的现场感,本书在图片的选择和获取授权方面亦付出巨大的努力,面对各方慷慨的支持,本人不胜感激!


苏丹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设计的课》部分手稿


目  录


新书预览







图文来源  |  编辑转载自 四面空间 公众号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张雪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设计的课》 讲座精选

1279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