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讲座回顾|东方设计从地平线到天际线——“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文化讲堂

原创 2023-04-18


_

2023年4月11日-12日,【东方设计——从地平线到天际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文化讲堂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水岸山居会议室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研创处、教务处、设计艺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东方设计研究院承办,旨在建立具有本土问题意识且兼备全球视野的原创性“东方设计”学科体系,完成东方设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结合当下与未来国家发展的需求,从梳理“东方设计”的概念、对象、范畴入手,通过考察东方设计与东方生活的关系,探索其本体论的核心思想及方法论的研究路径,进而在创新层面、教育层面、价值层面深入探究“东方设计”的深层智慧和确立“东方设计”的全球定位。


此次论坛邀请了19位在东方设计相关领域富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研究涉及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建筑学等学科领域。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杭间、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课题负责人吴海燕分别发表了开幕致辞与主旨演讲。论坛开幕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教授主持,中国美术学院黄倩副教授、姚之洁副教授、王侃老师担任学术主持。本次论坛流程包括开幕致辞、主题演讲和互动提问组成,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线下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教师、中国美院的各院系学生的参与。在线观看人数达5.51万,获得各大院校、机关、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开幕致辞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教授致辞


许江教授以《伐柯不远,笾豆有践》为题,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解读《国风·伐柯》《大雅·召旻》《孔子家语·致思》《典论》《论语·述尔》中东方的器物之道,阐述了东方设计学理论和内涵的端倪。许江院长认为以中国乡土、中国文脉为特征的生活艺术研究和梳理集成的东方设计学是必要且有趣的,是充满了深刻意蕴和内涵的,也是和中国人血脉紧紧相连的。通过对“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的研究文本进行要点总结,指出东方设计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构对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致辞


高世名院长从东方的文化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乐制器之道、日用之道以及创作中独特的精神和境界等方面提炼出了技、道、劳、作、体、物、知、行中的东方之道。这不仅给东方设计学的未来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指明了方向。他认为在新时代,做到让百姓日用而知既是中国美术学院一贯倡导的民学精神,更是今天WEB3.0时代的开源精神。因此东方设计学一定是一个扎根当代,回馈民众生活的开放学科体系,也是中国独有的道器观、心物观、体用观、知行观、群我观所形成的共享全球的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杭间教授致辞


杭间教授从东西方艺术的比对、自我的文化认同、生活价值的认同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研究几方面出发对本次课题进行概述。他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呈现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现代价值,东方美学的研究对应西方美学的研究,就像当年清末时期国学的产生对应对于西学对中国的影响,这是对于中国自主之学的映照和觉醒之后的产物。“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课题的开展明确了东方设计学是一种自觉意义上的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一种对传统的生活美学价值的弘扬,也是一种面对西方文化融通所展开的生活价值的选择。



论坛开幕主持人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



论坛议程:

2023年4月11日(周二)

9:00-11:30


【A本体论】学术主持人:

黄倩(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副教授)


《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综述》

吴海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课题负责人

《技艺与道谛:光从东方来》

闻中: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本体论负责人

《东方设计的文化基因》

李立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13:30-15:00


《从设计东方学到东方设计学》

何振纪: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副教授

《东方设计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朱海辰: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副教授


15:00-16:30


【B价值论】学术主持人:

姚之洁(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副教授)


《浑厚华滋我民族——从黄宾虹和潘天寿的美术史写作看东方艺术之价值》

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 /“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价值论负责

《从诗经到八景——古典美学价值关照下的建筑设计实践》

王晖: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UAD计算性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18:00-20:30


《穿越中英叠嶂(Through hilly lands in China and England)》

马修.普利斯特曼(Matthew Priestman):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伦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外聘评审员

《东方设计之于中国时尚独立设计师的全球化价值》

陶音: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传统设计授权策略》

 金时范(Si-Bum Kim):韩国安东大学教授 / 韩国地域文化学会主席 / 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城市审议委员

《设计的未来》

高鹏: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



2023年4月12日(周三)

9:00-11:30


【C方法论/创新论/教育论】学术主持人:

王侃(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教师)


《东方设计的方法论——系统观》

俞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 南特设计联合学院院长 /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 “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方法论负责人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产业》

应放天:浙江大学教授/教育部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主任/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领域)院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定制之都评审召集人

《智造思辨:东方智慧的返本开新》

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创新论执行负责人

《中国造物方式现代转译创新的超文化视角》

张明: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13:30-16:30


《再东方主义——中国设计的主体性与现代性》

向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现代视野下的“国潮”热》

梁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东方设计教育的历史之维和当代之思》

陈永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天寿纪念馆馆长/“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教育论负责人

《东方设计的传统价值,兼谈设计学科应对调整中的相关问题》

夏燕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教授



课题负责人演讲



吴海燕:

《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综述》


吴海燕教授是“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课题总负责人,她从九个方面对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进行了综述。“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是源于东方设计的本体,围绕东方富饶地质资源、东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优势与特色包括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学理、价值、思想与精神的凝练。她认为东方发展设计的原则是本源——人与自然、本位——人与人、本质——人与物、本义——人与社会。总结指出东方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绿色、智能、全球网络、个性分享、和谐协调。回溯我们从农耕时代道到工业时代乃至互联网时代,展望东方设计学应海纳吞吐并与时俱进,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系统进行创新创意。




主题演讲

A本体论

“东方设计与理论建构”由东方设计之渊、东方设计之脉、东方设计之物三部分内容组成,专注于东方设计理论基本概念、思想根源的哲学追问;在学术范畴和历史维度上对东方设计进行梳理,以概括和升华出更具普遍意义和价值的东方设计学理论。




闻中

《技艺与道谛:光从东方来》


闻中教授是本次“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本体论负责人。他指出在哲学史上,本体论这一概念最初来自于西方的二元论哲学。我们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东方设计学理论组对本体论的思考,并不同于以希腊柏拉图哲学为代表而开启出来的这种西学传统。我们所说的本体论,非形而上意义上的观念建构;我们恰恰是要打破把观念世界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的二元论结构,要回归到“人生的现场”,建立起学问的中轴。它取决于心灵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深度的适切性与在场感。本体云云,恰如清初大儒黄宗羲在《明儒学案.自序》中所云:“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 即我们的本体,正是在我们的人生行动当中缔造出来的。


我们需要了解古典的技艺与现代设计的一致性究竟是什么,在日益流变的人生岁时当中,我们需要理解古代设计、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的本质精神,为此,我们需要向庄周这类古典哲人求教“生命与技艺”之道谛,寻找切身、具身(embody)的入道、悟道与证道的经验,引发意识现象学:心斋、坐忘、悬解、见独之体证。而我们认为东方设计学应该有三重本体,指向了本源意义上的生活、人文与语言。若概而言之,即三重本体里面存在着:一种安住于人间的生活大道;一种得之于天启的文化哲学;一种传诸于久远的语言符号。


最后,我们可以从近代德国思想家,譬如温克尔曼、莱辛与尼采等为探究德国民族的价值共同体而取法于古典希腊,建立起他们的文化精神为例,获取我们今日的启示。今年是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这长长的时间里面,我们学校一直有着区别于单一的理性启蒙的抱负——即德先生与赛先生启蒙之外的另一种启蒙,那就是开启于王国维与蔡元培先生的美学启蒙。而今日之世,我们更当念兹在兹,为艺术战,以收获一种“宅兹中国”的人生中道境界,就艺术而得以“阐旧邦以辅新命”。




李立新

《东方设计的文化基因》


李立新教授提出生命史为设计史提供了新的理论创新。基因支持着设计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设计的家族、形态、生长、消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生活、环境和文化的互相依赖,演绎着设计的繁衍、演变和发展等重要进化过程,设计的特色、地域、风格、文化与创新等一切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因此,设计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文化性(根本属性)。东方设计是一个整体,有西亚、中国和印度三大设计中心,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这三个地区积聚而形成各自特色,其中,中国设计不仅在物质也在文化思想上带着基因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方设计体系是可信的,而这个体系结构要有新的设计语言和新的设计价值观,构建起设计上的新话语,现在的体系构建还只是一种理想,总之,我们等待东方设计的出场。




何振纪

《从设计东方学到东方设计学》


20世纪上半叶,东西方的学者们陆续参与到了所谓“东方学”的研究当中,本土学者的加入为今天的东方研究出现极大的转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东方学”这个名词也随着当代的新发展而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包括“东方研究”“亚洲研究”以及“中国研究”等。从而展现出了东方研究在语境上的多重性与相对性,这一趋势也反映出了日益脱离西方过去对东方研究的非客观性。我们在适应当前学术研究发展的同时,重新研究东方需要不断摒除主观刻板印象。而有关东方设计学的探讨便展现出了中国在当代设计研究领域作为关键角色的意义所在,并由此成为一股能够推动当前设计学研究取得突破与进步不容忽视的力量。




朱海辰

《东方设计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朱海辰教授是本次“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本体论的专家之一。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设计事业有过几次重大转折。第一次是晚晴民国,潮流当然是“向西方学习”。第二次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内涵转变为“构建主体性”,文化艺术事业特别强调民族性。20世纪80年代发生第三次转折,再次倾向于“向西方学习”。我这一代人成长于第三次转折时代,曾经相信一元主义的全球化,其中包括设计的全球化。参与东方设计学工作后,我的观念认识逐渐发生了转变,对中国设计事业的发展基础、历史叙述、未来方向,都有了新的看法。我认为,从21世纪10年代开始,中国设计事业再次转向“构建主体性”,也就是第四次转折。当下,西方主导的殖民主义全球化加速瓦解,非西方的区域性文明获得重建主体性的机遇。东方设计学的提出与建设,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它是当前中国设计事业重大转折的标志性成果。





B价值论

“东方生活与设计观念”专注于东方设计观念与方法的来源与建构,从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切入,探讨东方生活的“适、美、度”等现实问题,提出当代东方设计的观念、智慧、美学与方法论。




杨振宇

《浑厚华滋我民族——从黄宾虹和潘天寿的美术史写作看东方艺术之价值》


杨振宇教授是本次“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价值论负责人。他通过对黄宾虹和潘天寿等大家对于东方艺术的理解来解析东方艺术的价值。以梁启超“文化发展形式类似”的观点明确价值论中东西方对话结构的形成——从东方看西方,从西方看东方。总结得出黄宾虹建立东方艺术的价值的理念。通过画学的梳理,建立起了直取宋元浑厚华滋的艺术取向和价值观,潘天寿则通过吾国固有之画学的发扬与《中国绘画史》的写作,建立起了宋元以来中国绘画“文学化”的诗性传统。




王晖

《从诗经到八景——古典美学价值关照下的建筑设计实践》


王晖教授认为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高度亲和的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殷商时代对世界的敬畏、恐惧的心理,自西周以来被怡情于自然、陶然于田园的情感所取代,成为中国艺术与哲学的精神底蕴。而成熟于两宋的八景文化建立了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结构化认知,深刻影响了泛东亚地区的自然关照方式,也为当代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原点。基于《诗经》描绘的田园意象和当地的“八景”,笔者在嵩县三馆的设计中将地域文化拆解为自然、传统与现实三个维度,寻求最大公约数。这种方法论努力针对现实问题采用适宜的应对策略,回应人们对于延续文化传统与纪念性价值的期待,并映照出潜藏在吾乡吾民内心深处的原风景。




马修·普利斯特曼

(Matthew Priestman)

《穿越中英叠嶂

(Through hilly lands in China and England)》


马修·普利斯特曼教授通过作为英国人的西方视角对东方山水人文的概念作出个人的理解,在项目实践中贯彻对于中国东方山水人文的理解并运用到西方建筑设计中。东方山水人文强调的体验感是一种气韵生动的思想,是人与空间关系的流动。人在整个景当中与山水空间的流动,最后形成人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的运动线,最终形成对空间设计的理解。这种东方文化的关系被他真正运用在了设计当中,且真正体会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人与山水的空间关系。




陶音

《东方设计之于中国时尚独立设计师的全球化价值》


陶音老师就时尚设计及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谈东方设计的实践内容。以国际化背景的东方独立设计师;基于东方设计的国际化教学探索;面向中国产业问题的开放式课题研究和面向全球视野的东方设计传播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不同国际国内以及校友品牌的介绍,明确中国新青年设计师所形成的学习过去、观察当下、思考未来的价值思维。并以代际沟通为线索,表明青年设计师与老一代设计师之间的不同,但相同的点是对东方文化背后的抽象思考和对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达。总结强调东方文化影响下中国设计师品牌的独特性、东方文化背景的设计人才对品牌全球化的重要性、东方文化研究成为中国产业发展和品牌基因的需求、东方文化魅力对于全球设计多元发展的贡献。




金时范

(Si-Bum Kim)

《中国传统设计授权策略》


金时范教授就如何授权遗产的知识产权进行论述。通过阐述落地的案例,表明作为东方学,如何传播和交流以及其中关于授权的方法和技巧。设计授权策略是文化的自我认同之后的输出与自我保护。利用这些授权业务,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遗产设计开发更多的项目,如果没有任何配套的法律政策就无法保障整个项目的成功。




高鹏

《设计的未来》


高鹏教授从艺术和科学的本质来探讨思考设计的未来可能性。艺术和科学从本质上都是探寻真理和秩序,洞察宇宙和人心的奥秘,而设计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重要手段。关于未来设计的新领域,高鹏教授从探索太空的未来设计、关于元宇宙的未来设计、基于元宇宙的虚拟人、元宇宙的NFT、人工智能以及基于东方而产生的未来设计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作为价值论最后一位讲者,将东方性文化概念代入到未来思考里面,东方性以融合的方式存在和升华,这也是东方设计学正在思考的问题,不仅面对过去和当下,也要面对未来。





C方法论、创新论、教育论

创新论:“东方智造与创新驱动”以创新设计实践研究为主轴,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的设计观念和方法,探索新经济、新产业、新动能等发展驱动机制中东方设计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提炼具有当代东方精神,启示未来东方设计发展的创新思想和方法,构建开放式的“东方设计创新平台”。


教育论:“东方设计与教育战略”由历史和观念、现状和问题、思路和方法、战略和规划四个递进部分组成,旨在研究东方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在设计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体现、贯彻和实施,并从国家文化传承和设计战略的角度,提出东方设计教育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


价值论:“全球语境与东方价值”关注东方思想在国际设计案例中的表现,探讨东方设计学在国际语境下的特色和价值,阐释东方设计为世界设计做出的重要贡献,展望东方与西方设计文化相望互通、相异共存的愿景。




俞坚 

《东方设计的方法论——系统观》


俞坚教授是本次“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方法论负责人,他的演讲全面阐释了东方设计的方法论—系统观的建构。这种面向生活世界的系统观,是表现在生活与人、社会、造物、自然之间互相交织的四维视野,最终体现出系统关联的设计价值观、智慧观、美学观。因此,东方设计的四维三观的系统观,勾勒出我们对东方设计方法论研究的一个整体视野。通过对中国传统设计系统视野、世界当代设计系统趋势、面向未来的东方设计学系统建构三个层面的分析,提出东方设计和谐融汇的设计价值观、善营智造的设计智慧观与和合美善的设计美学观,由此引出东方设计面向未来的“生活织造、地方营造、文创智造、自然融造”四种策略。




应放天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产业》


应放天教授通过他和他的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来阐述如何来探索东方设计的先进姿态。首先,通过探索生态设计的合作模式,创办世界生态设计大会,获得国际上的话语权。其次,广州被评选上全球定制之都,充分定位推动精准的设计、精准的制造以及精准的销售。最后,关于开放设计教育进行了探索国际设计教育的合作模式,创办湾区设计开放大学,充分推动国内外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最终整合设计、技术、商业、用户及文化,守望独创、道德、情感与美学的温度力量提升产业与生命的价值。




成朝晖

《智造思辨:东方智慧的返本开新》


成朝晖教授是本次“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创新论负责人,她分别从东方智造智慧本源、东方智造时代语境以及东方智造创新驱动三方面进行阐述东方智慧的返本开新。东方智造是重新审视源于东方文化,进行智慧地设计与造物实践,引领智造新时代设计行业的新发展,并使设计创造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天人合一的东方整体观、循环往复的思维系统观、雅俗并济的东方审美观三方面的智性启示的基础上,中国美术学院的团队一直以东方智慧作为一个核心的基础,践行着我们的设计与创造。智造的思辨是我们借以返本开新的核心思想,通过活化创新和协同创新来构建全域创新的一种东方智造实践。




张明

《中国造物方式现代转译创新的超文化视角》


张明教授分别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过去到未来,我们现在东方设计教育怎么应对以及超文化视角下的设计新路径,对新路径的影响三方面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译的超文化视角。面对视觉同质化、文化僵化理解以及新中式的滥用等现状,提出以跨文化视角,用空间造境的思维来造物、用节制的创新以及通过高品质的设计水准吸引特定圈层用户。




向勇

《再东方主义——中国设计的主体性与现代性》


向勇教授围绕再东方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所推进的美好⽣活阐述中国设计的主体性和现代性。他指出中国设计的主体性是强调中国的立场,以中国文化的立场来彰显中华文化的内在文化基因,通过提炼去展示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东方设计应注重强调以人为主体的功能性,去集中体现中华美学的精神,中和为美、心物一元、天人合一。




梁梅

《现代视野下的“国潮”热》


“国潮”是近几年国内消费市场的流行潮流,是中国传统与当下时尚理念结合所创造的流行风格,深受90后、00后年轻人的青睐。从设计角度看,“国潮”风格的创意对传统进行了颇具趣味性的诠释,表现方式更国际化、时尚化。“国潮”热的出现是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意味着国人的消费理念已经从物质层面上的追求,上升到文化和审美的追求上。在“国潮”热中,一些设计现象也需要我们反思和警惕,如对传统腐朽生活方式的迷恋、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生搬硬造、把传统文化符号庸俗化等。在大力倡导现代设计观念的当代设计领域,某些所谓的“国潮”设计在形式和观念上都是一种倒退。现代设计既反映了社会经济现实,也体现了一种文化抱负,其所包含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伦理价值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表达了对发展和进步的憧憬和向往,因此,现代设计成为了一种永久的时尚。




陈永怡

《东方设计教育的历史之维和当代之思》


陈永怡教授是“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教育论的负责人。她代表课题组分别从研究思路、历史之维和当代之思介绍了教育论的研究路径。她指出,“东方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必须深入到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实践中,从而构建以中国文化和语言符号为基准的设计教育体系。首先是强调生生之美、道器相济,加大设置东方审美通识课程、传统基础工艺课程等,强化学生对东方文化艺术观念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是建立以东方设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融会贯通、条修叶贯。以东方人的生命为中心、生活方式为基础、生活需求为导向,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田野相贯通、历史与当代相衔接、艺术与科技相融汇、本土与国际相观照的阶梯状课程体系,促进不同知识点循序渐进地叠加和互动。再次是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式上,倡导东方式的知行合一,以实操推动创造性行为贯通;开物成务,以思辨挖掘生活的深层价值观;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导向的跨界评价体系;敏而好学,主动激发自主研究意识。最后是“利民为本”,要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推动东方设计教学载体和方法创新;“有容乃大”,要在国际化语境中发展东方设计教育本土特色,构建当代东方设计教育的新内容。




夏燕靖

《东方设计的传统价值,兼谈设计学科应对调整中的相关问题》


夏燕靖教授从东方设计新认识的视角,阐述东⽅设计思维在国际化视阈下的价值体现,依此明晰东⽅设计教育⽬标的传承与创新,汲取构造东方文化(中国文化为主体)的精髓,将东方设计作为具有中国设计话语及形态化体系进行建构,尤其是在新学科目录调整的背景下,进一步将东方设计的特色作为设计学科的名片加以打造,凸显交叉学科构建的方针。为此,提出针对东方设计关联域的重点课题研究:其一,东方设计具有东方文化和东方传统艺术精神的融合体现,需要突破“文化圈层”,持续挖掘和弘扬;其二,东方设计具有独特的生活美学与自主设计的样态,东方设计离不开传统价值,包括东方哲学、东方文化学、东方社会学和区域历史学,自然也包括审美、技艺、时尚等多重历史与现实因素,关键是在传承中形成新的拓展;其三,东方设计具有面向未来的“世界性”发展空间,并构成东方设计的典型性特征,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设计资源的认识的态度,需要自省内修,并在回归于东方文化认识基础的同时,接受向外发展的文化信念,做到循环往复于东方与世界之间;其四,东方设计的“中国主题”具有鲜明的社会认知度,是中国走向世界设计舞台的桥梁。



交流互动


本论坛在演讲结束时,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针对现场师生踊跃的提问,与会专家们就东方设计的内驱动力、东方哲学与造物观念、东方设计的国际化和未来性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结合相关设计案例,进一步阐释了东方设计学的本体问题和价值取向,强调了东方文化基因的存在性和重要性,同时,提出了立足东方文化本源的更为深远的设计思考与展望,为东方设计在当代语境和国际舞台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极具启迪意义的真知灼见。





在当代全球化的冲击和人工智能的挑战下,厚积薄发的中国设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持续寻求新的转型发展之道;在实践中,地缘语言和东方智慧的价值不断得到印证和凸显,令我们更加坚定地以东方设计的立场去拥抱世界,走向未来。两天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东方设计”这一时代命题深思熟虑,各抒己见,深入浅出,勾勒出当代东方设计的学理轮廓、实践路径和价值愿景,为中国美术学院乃至全国东方设计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当今中国从事设计行业及文化产业的人士提供了思想的启示和行动的指南,同时,也为树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设计的国际话语权贡献了扎实的国美力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东方设计”如初开之花,为中国设计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的春色,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期待“东方设计”硕果累累的秋实。


线上直播回放



编辑 :林书米

责编 :郭   星 林书米

审核 :成朝晖 王   昕

投稿邮箱 :sjnews@caa.edu.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设计艺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东方设计 艺术学院

1212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