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许子东教授带你发现“身边艺术” - 凤凰艺术

2023-10-29



  


“身边艺术”

‍‍

  


2023年10月29日,“身边艺术”当代艺术系列展览,在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的APSMUSEUM开幕。此次展览由欣稚锋艺术机构和陆家嘴中心L+MALL联合主办,汪斌担任出品人,许子东教授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展出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丹尼尔·阿尔轩、安藤美夜、刘建华、刘韡等海内外名家和新锐的艺术作品。


以下是“凤凰艺术”特邀撰稿人于奇赫为我们带来的展评报道。




2023年10月还未过去,中国当代艺术还未进入“上海时间”,申城大大小小的展览在这几天接二连三地开幕,让喜欢艺术的人应接不暇。在这些展览中,有中国登上世界舞台的“大牌”艺术家,有正在成长的中国年轻艺术家,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艺术家。这番景象预示着当代艺术的再度繁荣,只是在中国经济仍处于下行周期的语境中。


还记得2020年,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心L+MALL的 APSMUSEUM,以“空间领导者”作为开馆展的主题。如今,这座紧邻金融中心的非营利艺术空间,关心艺术的价值而不是价格,仍旧按照空间创始人汪斌的初心运行:“让好的艺术作品在个人身上产生作用”。



10月29日,“身边艺术”当代艺术系列展览在 APSMUSEUM 开幕,由许子东教授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展出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刘建华刘韡等海内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也展出了童义欣张如怡张祎桐啾小组等新锐艺术家的作品。这个系列的展览分为上下两期,将持续至2024年6月




进入空间后的第一件作品,是高伟刚《门》


这个镀金的、由不锈钢勾勒而成的房间门,悬置在半空中,也将空间分为了室内与室外。高伟刚善于将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实物,转化为一个可视但失去功能的三维空间,以一种幽默的态度表达他对世界的理解。




▲ 高伟刚,《门》,不锈钢、黄金,218 × 80 × 30 厘米,2016


《门》的后面营造的是一个客厅的场景:墙壁上悬挂着玛丽·安·斯特兰德尔(Mary Ann Strandell)三张3D透镜立体画,地毯上是 Objective Collection OBJ+ 设计的 Bordo 咖啡桌两把 Aria 亚克力扶手椅,艺术团体“啾小组”参加2018年上海双年展的《小区项目》被制作为一个茶几的形式,而在观者看来很像是房地产售楼处的展示沙盘。


▲ 左:玛丽·安·斯特兰德尔,《樱桃》,3D 透镜立体画,81.28 × 81.28 厘米,2010-2017

中:玛丽·安·斯特兰德尔,《中转空间 /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I》,3D 透镜立体画,106.68 × 116.84 厘米,2019

右:玛丽·安·斯特兰德尔,《幽灵般的旋梯》,3D 透镜立体画,106.68 × 81.28 厘米,2013-2017

▲Aria亚克力扶手椅,Objective Collection OBJ+设计,亚克力,73.9 × 81 × 81.6 厘米,2020

▲Bordo 咖啡桌,Objective Collection OBJ+设计,大理石,47.5 × 34 厘米,2020

▲ 啾小组,《小区项目》,综合材料装置,尺寸可变,2020


左侧,张如怡《一株—47》如盆栽般安置在那里,继续往前走是童义欣的两件“石化海”系列作品,似乎像是外卖的食物过了期。啾小组的另一座作品《玉液之冠洗手液》放置在边上,让空间看起来像一个厨房。


▲ 张如怡,《一株—47》,混凝土、色粉、瓷砖、木板、金属,58 × 30 × 20 厘米,2021

▲ 童义欣,《石化海:黑与红》,风干粘土、环氧树脂、乙烯软管、颜料,18 × 12 × 8 厘米,2021
童义欣《石化海:一坨》,环氧树脂、颜料、纸,23 × 17 × 9 厘米,2021

▲ 啾小组,《玉液之冠洗手液》,酒瓶、电子元件、金属、酒精搓手液,11.6 × 8 × 26.5 厘米,2020


往左转,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爱意》发出的暖光,吸引人的注意,这位被称为创造自然的“科技诗人”,仿佛邀请观众进入了他创造的光影交织的“卧室”。


▲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爱意》,冰碛岩粉颜色玻璃(淡绿)、颜色玻璃(透明)、不锈钢、黑漆、LED 系统,直径 75 厘米,2019


在“卧室”对面是两幅架上作品,很像是两个窗户:左侧是日本艺术家安藤美夜(Miya Ando)《云 十月 2.2.7》,铝塑板上的白色墨水和颜料营造出了一种月亮光穿过薄雾的景象;而吴冠德的布面油画《行云》以树枝、石头、种子等拾获物取代画笔,并呈现时序更迭与空间变化。


▲左:安藤美夜,《云 十月 2.2.7》,水墨、铝塑板,61 × 61 厘米,2018
右:吴冠德,《行云》,布面油画,72.5 × 116.5 厘米,2018


在角落中,一个独立的空间放置了艺术家张祎桐的五件作品:用绿色塑料饮料瓶做的高脚杯、里面有镀金戒指的透明香皂放在镀金肥皂架子上、一串用肥皂做的项链、在白色咖啡杯底部放置奶嘴的茶杯,以及两个用可口可乐玻璃瓶做的烛台。这件艺术作品在理论上,都可以使用并发挥功能。 


▲ 张祎桐,《“人—物”之物 No.1》,黄铜、陶瓷、奶嘴,20 × 20 × 30 厘米,2019
▲ 张祎桐,《“人—物”之物 No.2、No.3》,银,7.7 × 4 × 26.3 厘米、7.2 × 3.9 × 26 厘米,2020
▲张祎桐,《皂珠项链》,香皂、泡沫、棉线,37 × 3.5 × 1.6 厘米,2018
▲ 张祎桐,《“人—物”之物 No.4》,925 银、塑料瓶,高 11.2 × 直径 7.3 厘米,2019


在日常生活中,总需要一些装东西的物件,于是展览中就出现了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被侵蚀过的日默瓦公文箱》刘建华两件用玻璃瓶制作的“可延续的梯形风景”系列,以及刘韡设计的路易威登 ARTYCAPUCINES 手袋


▲ 丹尼尔·阿尔轩,《被侵蚀过的日默瓦公文箱》,石膏、玻璃、日默瓦铝制公文箱,48 × 42 × 23 厘米

▲ 左:刘建华,《可延续的梯形风景——锤》,玻璃器皿、瓷、日常用品,高 43 × 直径 21.5 厘米,2003

右 ;刘建华,《可延续的梯形风景——鞋》,玻璃器皿、瓷、日常用品,高 32.4 × 直径 18 厘米,2003

▲ 刘韡,《路易威登 ARTYCAPUCINES 手袋》,皮革、金属、黑色有机玻璃,31 × 20 × 11 厘米,2020


在展览的结尾处,吕洪樑的油画作《我心温柔》《老椅子上的百合花》,又让人们再度找回一种熟悉的视觉经验。


▲ 吕洪樑,《我心温柔》,布面油画,60 × 100 厘米,2015


▲ 吕洪樑,《老椅子上的百合花》,布面油画,90 × 120 厘米,2013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前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子东


许子东教授因为《锵锵三人行》《圆桌派》《见字如面》等节目被网民熟知,是网络时代大众认知度最高的学者之一。同时,许子东教授在抖音上十分活跃,他说:“我更愿意将做抖音当成写散文、杂文,很多作家除了正式的著作以外还有一些零星的感受、一些只言片语,这就很适合放在抖音上。”


▲ 策展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前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子东


许子东教授对于当代艺术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在观看吕洪樑的作品时,也结合了他对于文学的研究:“据说,他每天早上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画画,如果过了这个时间,他就不画了。所以他对于细节的追求,让我想起了荷兰的画家维米尔,他在画房间里静物的时候,对于光线的要求就很高。所以,我觉得当代艺术完全可以有古典的追求。”


▲ Johannes Vermeer, Woman with a Water Jug, 1660-1662,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 吕洪樑,《我心温柔》,布面油画,60 × 100 厘米,2015


“我对另一幅《我心温柔》更感兴趣,因为整个展览是一个室内的展览,但是这幅作品里面有窗,把窗外的东西跟室内的东西做对比,就很有趣。画面中靠着窗的地方放了一盆花,室外是一些风景,也有一些树,但不太清楚。”许子东教授慢慢地说道。


张爱玲讲过一段很有哲学意味的话,她跟她的一个好朋友炎樱,在小说《小团圆》里边说,窗台上的花看来比外面的游行队伍还要大,主人公九莉就说,对,我也这么觉得。那么,窗台上的花,跟外面群众游行怎么能相提并论呢?窗台是个人的小资情调,而外面是群众运动。可是,她偏要说窗台上的花比那个游行队伍还要大,为什么?”


“这也很简单,从视角的角度,窗台在前面,那么花比较大,外面的人被挡住了,看不见。所以,一面旗子跟一块手帕都掉在地上,你能说哪一个意义更大吗?所以,这个涉及到艺术跟人生的关系,也牵涉到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所以,吕洪樑在画画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我心温柔》中的室内跟室外的对比,完全可以上升展览的主题:没有室外,哪有室内?但室内跟室外一样重要,身边跟世界它是相辅相成的。”许子东教授说道。


▲ 许子东教授在香港的书房,图源:许子东



何为“身边艺术”许子东教授在展览序言中阐释道:“‘身边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除了非写实、反浪漫、轻叙事等当代艺术的基本特点外,也较少畸形、荒诞和抽象的美学效果。讲究具象细节、材料肌理及并置手法,并非一定在展厅观看,亦可置于家中、客厅、走廊等空间。他们不叙说传奇,却安静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不似阳光般炫目,却分分钟参与了我们的家庭伦理。艺术品与现实生活的微妙界限被严重挑战,从时代角度看,这是平面化碎碎念的后现代主义潮流;从中国社会语境看,这也是从宏大叙事走向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背景变化。


▲“身边艺术”展厅空间

▲“身边艺术”开幕式嘉宾合影


不仅仅是宏大叙事走向日常生活,过去的“高大上”也走向了日常。“啾小组”的作品《玉液之冠洗手液》使用了53度飞天茅台的视觉风格,而这实际上是一瓶洗手液;原本酒瓶品牌的名称位置,则借用广告语的表述更改为“洗洗财健康”


茅台是一款高端白酒,在中国具有金融属性;人们饮用茅台的场景,从某种意义来说具有仪式性,因此,茅台可以算做日常生活,也可以算作非日常生活。《玉液之冠洗手液》创作于2020年,充满了解构与讽刺的意味。而茅台与蒙牛在2022年推出了茅台冰淇淋、与瑞幸咖啡在2023年推出了酱香拿铁,都可以看到拥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不断地与大众发生接触


▲ 啾小组,《玉液之冠洗手液》,酒瓶、电子元件、金属、酒精搓手液,11.6 × 8 × 26.5 厘米,2020


“布达佩斯学派”代表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日常生活》一书认为,文明社会中,日常生活是人们平时的、习惯的、传统的生活,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人伦行为等是日常生活最突出的生活现场和文化图景。“身边艺术”营造家庭生活氛围,试图将艺术引入到人伦行为的角度中讨论


展览中,高伟刚、张祎桐、丹尼尔·阿尔轩与刘韡的作品都是在一个日常生活中寻常物的框架内部进行重构与改造,他们把日常生活当做研究对象来对待;而将物转化为一种符号,不仅涉及到一种人类的生存状况(例如张祎桐用绿色饮料瓶制作的高脚杯),还涉及到一人类的生存现实(高伟刚制作的门无法遮挡任何空间),以及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


▲“身边艺术”展厅空间



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时间问题,也是当代艺术所关注的,当代艺术理论家高名潞表示,在过去二十年,几乎所有当代艺术理论都离不开对当代时间(temporality)的论证,因为它试图为当代性(contemporaneity)找到一个类似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意大利哲学家乔治·阿甘本(Giorgio Agamben)表示:“每种文化首先都是一种特殊的时间体验,如果不改变这种体验,就不可能有新的文化。因此,真正的革命其最初任务绝不仅仅是‘改变世界’,而是终究要 ‘改变时间’。” 而在展览中,观众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家对于时间的改变


张如怡对自己工作室中枯萎的仙人掌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一系列的拍摄、计算纸网格定位、雕塑行为。因此,此次展览中的仙人掌是一种凝固的状态,指向了不朽与永恒。在谈到展览主题的理解时,张如怡也说到:“‘身边艺术’对我来说,可能是一种距离,可近可远。它既是人和人之间,也是人和材料之间,以及人在城市环境的变迁。”


▲ 艺术家张如怡


童义欣的两件“石化海”系列作品同样采取的是一种凝固时间的策略,李棋表示:“这些雕塑为我们的目光赋予了近乎上帝的视角,这不仅因为它们凝固不朽的一切都尽在股掌之间,也更因为它们抹除了时间的线性,将相去数亿年的事物藏在了同一个瞬间


▲ 艺术家童义欣及作品《石化海:黑与红》


安藤美夜吴冠德也都是试图扑捉一种瞬息万变的事物,并且以定格的方式进行表现,这也是一种对于时间的截流。这两幅作品向人类对时间的体验发问:如果那些似水流年可以被留存,那么人们是否会珍视,是否每一次都能够心绪激荡?


▲ 艺术家安藤美夜
▲ 艺术家吴冠德


张祎桐的作品试图揭示现代性的内在矛盾:皂珠项链在数次使用后消失不见,而只有快速使用透明香皂才会获得其中的戒指。后现代文化似乎经常把时间和空间重新联系在一起,而艺术家的作品则干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时间常识


▲艺术家张祎桐及作品《皂珠项链》
▲ 丹尼尔·阿尔轩,《被侵蚀过的日默瓦公文箱》,石膏、玻璃、日默瓦铝制公文箱,48 × 42 × 23 厘米


在谈到丹尼尔·阿尔轩的作品时,许子东教授说道:“ 前面一个是腐烂的,后面一个是好的,强调的是一种并置这两个箱子的并置是什么?浅一点说,消费主义有腐化的东西,这个就解构大众文化。深一点讲,箱子代表着工业社会,代表现代性;而现代性的前途可能非常危险,这个就是一个现代主义的观点了。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化大众的东西为精英的东西,而这种方法就是更加大众化,也就是‘身边艺术’



展览信息

身边艺术 Ⅰ

策展人:许子东

助理策展人:王捷

出品人:汪斌

开幕:2023.10.29

展期:2023.10.29 - 2024.01.28

地点:APSMUSEUM,上海陆家嘴中心L+MALL三楼301

联合主办:欣稚锋艺术机构、陆家嘴中心L+MALL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撰文/于奇赫 编辑/代睿 责编/索菲 )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707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