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SPARK·761-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照明设计
-
原创 08-19

SPARK • 761 — Beijing Digital Economy Computing Power Center
SPARK·761-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
光启数字未来——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的“生命力”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 18 号北广科技园区。算力中心的建成,为整条街道乃至整个区域带来了显著的冲击与变化。其立面设计散发出浓厚的工业感与科技感,宛如来自未来的产物,与周边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设计并未刻意追求夸张的造型,而是通过框架化的设计语言,将内部的管道与设备直接呈现于外立面之上,传递出一种直观而强烈的科技力量。

本项目的灯光设计,打破传统照明的功能边界,以 “光即数据,光即算力” 为核心逻辑,将建筑与室内空间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可进化的 “数字生命体”。深度融合科技前沿与人文关怀,通过多维度的设计语言构建了一个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数字空间。

本次灯光设计范围涵盖建筑、景观及室内区域。灯光色温以 3500K 为基调,营造出一种介于冷冽科技感与温润人文感之间的“平衡态光效”。夜幕降临时,建筑的体量在视觉上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建筑空间交汇处以光的形式显现。闪烁的点点星光构筑出数字化的建筑语言,而立面点光与景观地面网格逻辑的点光相呼应,共同塑造出一个虚拟的空间感受。

与此同时,建筑智能体的实时语言在此则通过未知的图像形式通过发光的柔性屏可视传递给外界。


算力中心的外立面还将永久展示美国创作者 Amy Karle 的作品《流息脉动》,在这个作品中,创作者将北京数字经济转化成一个集体智能的灯塔。作品融合了实时的环境变化、建筑数据和人类心跳,揭示出在无形却至关重要的转化中隐匿的数据流动。



点光源的安装节点示意
步入室内,灯光则是懂你的 “智能伙伴”。
室内灯光设计遵循 “场景自适应 + 人机协同” 原则,针对数据机房、展示区、科技隧道、办公区、算力剧场等不同功能模块,构建差异化的智能光环境。
进入一层算力展厅,在巨大的展示屏幕上播放实时数据相关的一系列动态内容,与此同时在天花位置布置轨道射灯以满足多种展示需求的灯光展示效果。

算力展厅的“科技隧道”,将融合数字艺术以矩阵式的发光源塑造空间里的艺术氛围。满天星光的灯光设计可通过智能的控制方式,呈现出明暗、灵动的呼吸变化。

而天花中这款灯具的设计也是和精装设计、灯具厂家反复沟通多次打样实验,最终才以表面发光均匀的方形发光体形式融入到空间中,成为科技艺术的一部分。

灯具展示

灯具尺寸示意
接着是“展示食材”的区域,开敞的空间,透明玻璃盒子里的适配区、展示机房以及旁边的ECC等空间,通过明亮的灯光效果,向外展示真正处于运行的实际状态,而不再是那种只能远观、毫无实际运作的“死盒子”。

展示机房东侧的算力剧场是整个算力中心的心脏。作为一个多功能厅,算力剧场将作为日后酒仙桥论坛的主基地,科技行业的尖端技术和人员将在此交流对话的场所,灯光结合空间设计以极简的照明方式满足空间明亮的灯光效果。结合天花造型和裸顶的状态,布置轨道灯照明,也为后期空间的使用需要提供了可灵活调整的灯光照明逻辑。

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灯光从未止步于照明 —— 它是千亿数据的具象化流动,是智能算法的可视化呼吸,是建筑与数字世界对话的唯一语言。以 “智能化” 为骨、“科技感” 为韵,将建筑从 “算力容器” 升华为 “数字文明的具象表达”。在这里,每一束光的流动都是数据的脉搏,每一次明暗的切换都是智能的呼吸 —— 它不仅照亮了物理空间,更勾勒出数字经济时代 “人与技术共生” 的未来图景。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SPARK·761-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照明设计
设计范围:建筑及室内照明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18号
项目功能:办公工业建筑
项目面积:17,223㎡
设计时间:12/2023-07/2025
照明总设计师:胡芳
照明设计: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团队:李亚辉、马赞堡、赵娴、杨登攀、向俊、伍良泉、冉娇阳、刘御宇、熊轲、张新磊、田程科、陈艺红
业主单位:北电数智
建筑设计:llLab. | 叙向建筑设计
文案:马赞堡
摄影:©韩金波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灯光帮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