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北交所成立,文化企业迎来重大利好?可惜并不是!

2021-09-30



北京证券交易所横空出世引起了各界极大关注。文化产业领域对北交所也充满了期待,不过,北交所更看重企业的“硬”实力,初期是向“专精特新”类的企业倾斜,并不直接利好于文化企业。但毫无疑问的是,文化产业从业者需要密切关注证券市场的各种调整,理解北交所设立的前因后果,分析“专精特新”政策的特点,了解上市对企业发展的利弊,这样才能为将来各类交易所出台利好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 | 奥特慢(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 曹雨蒙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056字 |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交所成立,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9月3日,北交所宣告注册成立,它和上交所、深交所一样,都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但上交所、深交所都是会员制法人单位,是由证券公司依法自愿设立的、旨在提供证券集中交易服务的非营利法人,而北交所则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其官网所述)

△上交所、深交所都是会员制法人 截图自上交所官网

新成立一家国家级交易所,对提升市场融资水平自然是一件好事。那么对文化产业来说,北交所的设立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在北交所宣告成立近一个月之际,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综合多方面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北交所的成立为中小企业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上市融资途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大好事。仅就北交所近期发布的相关文件来看,北交所更看重企业的“硬”实力:包括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技术储备,以及健康的市场份额、经营数据,而这些并不是文化企业的长项。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至少在短期内文化企业并不是北交所政策倾斜照顾的重点。不过,北交所的成立对文化企业是一个提醒:企业最终还是要关注合理的商业模式与核心的营收数据。

下文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北交所概况


从9月3日起的二十多天里,北交所在各方的鼎力配合下,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布局推进各类工作,很快就搭建好了工作平台。但北交所能实行这样的速度,和新三板有着密切关系。

北交所和新三板密不可分

北交所是在新三板的基础上设立,二者一宗同源。

△从新三板官网上的这个表述,也能看出北交所与新三板的密切联系 截图自新三板官网

北交所定位于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首批挂牌单位是从新三板精选层平移产生。在官方叙述中,北交所希望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北交所要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二是北交所要与新三板现有创新层、基础层坚持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维护市场结构平衡。

新三板2014年设立后,由于融资能力没达到预期等原因,进行了多次比较大的调整,分层制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被分为三层: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

精选层作为新三板上市企业中少数“特优生”,获得了直通北交所的资格。后续,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将可以通过申请,以注册制的形式实现在北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9月20日前,新三板共有挂牌企业7261家,其中精选层66家、创新层1247家、基础层5948家

北交所对投资者的要求适中

投资股票蕴含着较高收益,相应地就具有较高风险。一般来说,交易市场应维持一种良好的生态,既要服务好企业,使之能更便捷地获得融资,也要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当市场的交易风险变大时,交易所就要采取一些对冲风险的措施,提高投资者门槛就是其中之一。

北交所对自然人投资者要求的门槛,目前是和科创板持平,还算比较有利于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入场交易。


“专精特新”公司获益

北交所第一批上市企业由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而精选层的这些公司普遍都有一个标签: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公司是工信部在落实高层指示精神过程中,主要针对工业企业划定的评价标准,简单讲就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截图自工信部官网文件,工信部对专精特新做出了官方解释

很明显,“专精特新”指标的推出,和我国近几年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有直接关系。面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过程中设置的障碍,必须要有底线思维,要大力解决各种“卡脖子”问题(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这已经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从2018年开始,工信部发文正式提出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迄今已经评选出了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从这些指标就可以看出来,目前的专精特新和文化产业关联并不大,这些指标不是为大多数文化类企业而准备的

不过后续满足条件的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可以申请转板至北交所挂牌上市,在这一千多家创新层名单中,有不少属于文化产业领域的企业,未来哪些文产领域企业能首批挂牌北交所,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也将持续关注。


对文化产业的启示

 
新成立了一家国家级交易所对产业界来说是一件重磅事件,然而短期内文化产业并不能快速受益,这可能会让文产从业者有些小小的失落,但是如果文产人能因此而深入思考,可能对未来长久的发展更有好处。

上市有必要吗

上市与否并不是衡量企业发展状况的关键所在,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最为重要,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就始终没有上市。不过,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上市的好处非常明显。

首先,上市之后企业可以使用的融资手段更多,融资更容易。资金对企业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经营过企业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其次,上市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在人们普遍的认知里,上市公司的名望是要大于非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的口碑对其在市场竞争获得优势很有帮助。

△上市公司一般会将股票代码标于网站页面上,以示身份

最后,企业上市的过程中,能逐步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各种不规范的作法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的帮助下,会得到极大改善。而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能使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获利。

但是,就像硬币有正反面一样,上市也是有代价或风险的。

首先就是钱的代价。以登陆新三板为例,企业从开始接受上市辅导一直到顺利挂牌需要有各种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成本不菲,200万元以上是很正常的价码。

其次是一些政策性的风险。以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熟悉的某家市级重点新闻网站为例,当他们启动新三板上市的工作后,发现上市最大的困难竟然在于各种政策的制约。比如,上市需要引入多元化的股东,引入新股东就需要对资产进行评估以便估值,当他们拿着会计师事务所给出的资产评估报告给国资管理部门汇报时直接被否决:当初成立这家网站时,国资投入巨大,说好的保证国资保值升值,怎么会越来越少?经办人则很委屈:当初的钱很大一部分用于自建机房、购买服务器等,这些都有折旧啊,不可能保值增值。仅此一件事,就耗费了他们很多精力,最终还是请相关领导出面协调才得以解决。

还有就是一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可能会面临冲击。企业上市后,不在保密范围之内的事项都必须公开披露,而采购这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公司,未必都乐意这些企业将自己的相关数据公开;对一些快速发展中的企业来说,也并不是每一项业务都完全合法合规、无懈可击,而一旦所有业务都必须信息公开披露,则一些不那么合规的业务会被迫放弃,营收也会受到影响。

上市后就一劳永逸了吗

上市并不能确保公司的发展持续顺风顺水。企业希望上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实现以较低的成本募资。一旦这个目标不能实现,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上市反而成了鸡肋或者是一个负担。这一点在新三板企业中曾经尤为明显,大量的退市企业就是例证。

△股票流动性差,融资能力弱,始终是新三板上市企业最大的无奈,也有为数众多的公司选择了退板

企业从新三板退市,无外乎几种情况:被收购后不适合保持上市地位、谋求在主板或港股上市因此先退市、达不到新三板的存续要求、自己主动要求退市。

前三种情况都比较容易理解,或者是有了更大的追求、或者是达不到标准因而退市,那些主动退市的企业又是为了什么? 

在一个时期内,企业登陆新三板,其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往往有比较丰厚的奖励,有的是直接现金奖励,有的是综合了现金、税收、土地支持等奖励,这些奖励所得就和企业的上市付出等同甚至超出不少,因此上市近似于没有直接代价。

在很多区域,省市区三级政府都会对上市企业进行奖励。上图中河南部分地市在2018年时对成功登陆新三板的公司进行奖励,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算是中规中矩

不过一旦企业上市成功,每年都需要有不菲的额外支出来保持上市地位,包括各种审计、法务费用,以及增加一些必要岗位而带来的成本。如果上市之后没有带来融资等好处,这些费用就相当于平白增加的成本。

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就曾对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吐槽:当初市政府催着企业上市,描述的上市前景很美好,有奖励、不用企业额外掏钱、政府还表彰企业,咱觉得名利双收就高高兴兴配合上市了。谁知道上市之后一分钱没融到,每年却要额外付出一大笔钱,做业务还束手束脚,股东们意见很大,要求尽快转板或退市。

健康的经营模式最重要

由于文化包含范围广,还有众多的事业类、公益性文化单位,强调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因此连带着文化产业范畴内的经济效益也没有被足够重视。

对文产领域的企业来说,并不一定都要追求大而强,都要以进入文化企业30强为目标,小而美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能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一片健康的森林里既要有参天大树,也要有灌木以及草类、蕨类植物,健康的文化产业生态也需要有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企业。

北交所的成立以及出台的上市标准,对那些有雄心希望做大做强的文化企业传递了一个信号:不管再怎么扶持,象征着健康发展的关键性经营指标不会打折。

经营企业就要追求持续的盈利,而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有合适的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过硬,目标用户明确,市场空间稳定且处于良性竞争之内。这一点对大大小小的各类文化企业来说都适用。

推动文化产业的“专精特新”政策早日落地

在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看来,北交所成立也让文产人意识到,精准化的产业政策有多重要。 

工信部2018年开始推出专精特新,全国范围内已有上千家公司入围,各级政府给出了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这些企业享受到了产业政策带来的好处,得以实现较快速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对强调创意的很多文化企业来说,应更积极地参与到产业扶持政策的论证之中,毕竟业界人士最了解市场情况

虽然文旅行业内也有不少扶持政策,但文化产业领域内并没有类似“专精特新”这样针对性极强、全国统一、持续性强的扶持政策。比较相关的就是数字文化产业以及文化科技融合的相关政策内容。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行业特点,所以类似“专精特新”这样明确的扶持政策还需要政府、企业、资本市场、研究机构等多方面持续协调推动。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有理由相信,专门针对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专精特新”政策应该就在路上了。

结语

 
北交所的设立,对证券、金融乃至整个经济领域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在北交所正式鸣锣开市之后,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成功挂牌交易,它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在北京设立北交所,广大文产人还是有所期待的,尽管北交所现有的政策并不单独利好文产领域,但上交所有科创板,深交所有创业板,在各方努力推动之下,或许未来北交所能推出扶持文化产业的交易板块。


 话题互动 
您对北京交易所成立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597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