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萌化了!太古里的“裸眼3D”熊猫滚滚,幕后故事大揭秘~
-
原创 2021-10-13
本文来源于:一筑一事
这个国庆,繁华的春熙路和太古里商圈突然出现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兄妹俩趴在转角处的巨幕中,一会儿在夕阳下好奇地张望,一会儿在雪山边喝冰镇“盆盆奶”,镜头切换,它们又漂浮在冰川间纳凉休憩。
这对熊猫栖息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却不时地从高空探头俯瞰城市,甚至几乎要从巨幕中跳出来,和现实世界的人们互动,笨拙又淘气。
这支栩栩如生的影像来自成都燧石行(FLINT WALK)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熊猫献礼”系列视频,它也是全球首个裸眼3D巨物化大熊猫实拍项目。
当作为“城市名片”的熊猫来到春熙路和太古里,会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电影《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曾说:“上帝给了人类一双眼睛,如果不能享受3D,那将辜负了上帝。”
与其它显示技术比,裸眼3D最为贴近人类的视觉感知习惯。
近年来,全球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新奇好玩的裸眼3D大屏。这些裸眼3D大屏应用了十分古老的「变形」技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根据透视原理,改变作品的形态,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感知和立体效果。

随着科技进步,原本靠素描阴影和线条才能构成的透视,如今交给电脑来模拟,制造出以假乱真的空间感。原本作为穹顶的画布,摇身一变成了轻薄的LED大屏。
去年,由韩国数字艺术团队D’Strict制作的巨型“大水缸”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水缸”里波涛汹涌的海浪,不断地撞击着玻璃,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幕墙而出。

走近一看,“水缸”竟是一块安装在建筑楼顶的巨大LED曲面屏。随着光线的移动和变化,屏幕也会自动调节出适合人眼观看的亮度。
传统的平面影像通过“画框”的形式将时空分为内外两个,观众像欣赏活动的绘画一样去欣赏影像。但这种画框时时刻刻在提醒观众,他们是在观看而非经历影像中的一切。
裸眼3D技术则打破了“第四堵墙”,它消解了“画框”,将影像空间的事物拉入现实,也让观众的审美体验从“震惊”升级为“沉浸”。

这次“熊猫献礼”系列视频采用了裸眼3D实拍技术。燧石行团队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拍摄。
为了尽可能保证熊猫兄妹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被拍摄,团队放弃了过多的打光和通常3到5米的绿幕搭建,后期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修复、抠图、处理阴影部分的噪点。

拍摄中搭建了1米2高的场景,为了防止熊猫摔下来,团队还在超市里买来枕头、军大衣等物品,堆成一个缓冲垫。
拍摄也要根据熊猫的日常作息来安排。熊猫每天的活动时间是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只有在刚开始的一个小时才比较听话,会喝点盆盆奶、吃点竹子,后面就过于活跃了。

大熊猫实拍现场 / 图片由燧石行提供
“我们尽量去捕捉熊猫的真实活动,引导的内容比较少,最多指引一下眼神互动,或者让它吃某一样东西,去呈现它最自然的一面。” 燧石行团队主创曾丞说。

这并不是燧石行的第一部裸眼3D作品。自去年10月1日的飞船视频走红以来,燧石行一直致力于裸眼3D创意视频的拍摄与制作。

这次“熊猫献礼”系列视频有许多特别之处:3D实拍还原了最真实的大熊猫动态,创造出极致的视觉体验。
实拍还打破了常规的影像拍摄束缚,有效地达到活跃画面、美化视觉窗口的效果;裸眼3D的呈现方式将屏幕上的大熊猫转化为来到城市中心的大熊猫,观众可以获得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经过后期处理技术,团队人为地添加了丰富的元素来配合实拍内容,使画面更加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
燧石行团队将实拍素材与不同后期结合,视频中的熊猫兄妹在冰川、雪山、城市和祥云间玩耍嬉戏,展开了一场奇妙的漫游历险。

“在山峦叠嶂的卧龙秘境之中,一对熊猫兄妹打算暂别他们的守护者,一起去外面的世界冒险。它们踏过金色草地,翻越崇山峻岭和原始丛林,体验了许多新鲜事物:
第一次踏上古老冰川,第一次闯入繁华大都市,第一次看见有着不同气息的人类……”

伴随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类渐渐远离了山川、森林、溪流和原野,成为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动物。如何重建城市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让人类与自然共生?
作为一种极其逼真的视觉呈现技术,裸眼3D实拍让空间距离缩短,熊猫兄妹果真从卧龙来到了城市腹地。它们告别了生硬刻板的照片或动画形象,身影变得生动而富有情感。它们的到来是自然与城市的一次亲密接触,也是自然生灵与人类的一次惊喜互动。

作为在地球上存活了至少800万年的“活化石”,大熊猫外形憨态可掬,性格温顺随和。它们不仅是四川的名片,更是中国的名片,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国庆期间,春熙路和太古里迎来了许多外地游客,“熊猫献礼”把大熊猫带到成都最热闹的街区,让人们在广场上就能够直观地看到熊猫,也让更多人去关注濒危动物的保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这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也是为国庆做的献礼。经过这两年的疫情,生活正在回暖,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更向上更积极的东西”,燧石行团队说。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一筑一事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