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认识他,因为一个马桶……

2022-07-05

初识Henry(夏永尧),是因为一次联系借展的经历,当时我在策一个展叫人生列车,里边有一节车厢空间是在讲述醉酒状态的人生,我计划在这个空间放置一个马桶装置,恰好看见了笑果文化出品的《HUMOR·HUMAN “喜剧演员眼里的世界》特展。 



其中有一件很重要的展品,是李诞亲自设计的装置——《抽脸卫生间》。

        

李诞说:“我想做一个马桶,把我们平时的那些谐音梗、烂梗各种垃圾都抽掉,还有我的脸,也抽掉,我们脱口秀演员,就是要在台上不要脸,有自嘲精神才行”。
喜剧展的总策展人正是Henry(夏永尧),经过一番沟通后,确认这个装置已经不具备借展条件了,此事只好作罢。
之后的2年,我搬来了上海定居,大家也逐渐熟悉起来,疫情原因,我手上的项目大部分停滞了,紧接着原宇宙、NFT的概念如洪水猛兽一般扑面而来,许多展览和活动都搬到了线上,线下展览的存在感降似乎到了最低,每当和henry交流对行业的看法,他却总能表达出一种豁达、平和,还有一份悲悯之下的乐观,我认为这种状态对于当下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是珍贵的。
今年2月,我萌生想法,做一个策展相关的系列采访,他一口答应下来,支持我做第一期采访的嘉宾,作为第一期的访问,我尽可能的把策展的前世、今生、未来的话题都涉及到,采访录音用了4个小时,信息量是很足的,Henry的观点启发性也很强,非常庆幸第一期就邀请了他,开了个好头,让我有信心计划不定期更新这个系列,如果你也有关于策展的思考,有些不吐不快话,也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在文章底部添加我的微信,与我探讨,也许会由此诞生新一期的采访选题。

Henry(夏永尧)|策展人/青年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演员



以下内容是我采访Henry的对话实录

1,姜来:如何理解“策展人”这个title?

Henry: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觉得策展人像是一个厨师长,挑选食材——艺术家作品,写好菜单——规划策展前言,决定烹饪手法——展示每件作品的方式,根据场合需要成盘——设计整体展示思路,让大家来餐厅吃饭。装逼一点说策展人也像是一个擦窗工,把玻璃擦干净了,让你看的更清楚。策展人有自己的思想领域,有时候和艺术家的界限也很模糊,你说杜尚是策划了一个叫《泉》的艺术事件,还是制作了一个签了名的小便池?说实话不好那么硬分的。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与他的作品——《泉》

2姜来:如何理解这段文字关于策展人(curator)这个词的起源?

“揆诸历史,「curator」的源义其实颇为单纯。在古英语里它的含义是「助理牧师;副牧师」,职责是在主牧师布道时打理祭坛、布置灯台、发放祷文。中世纪欧洲人的业余时间几乎悉数奉献给了教堂,「curator」后来也成为「策展」的不二人选”,此段文字出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867557/)


Henry: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和神话、传说、宗教是无法剥离的,所以神职人员完全就是策展人的一种吧。过去的不少画家都在为宗教活动画图,神职人员理所当然成为宗教活动的“策展”人选,不过那个时候的“策展人”对作品的决策权更大。

艺术展本身和教廷也很像,理念混合、输出、到人。但放在现在意味稍有不同,它更像是一种样品展示。就像我小时候觉得时装秀没有意义,就是一堆漂亮姑娘走来走去,小时候也不懂服装就看姑娘去了,也不看衣服,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展示方式 ,很像工厂打样,要认可了小样,才会认可后续的经济价值,以及跟随而来的名和利,也有点像样板房,策展是精神灵魂层面的样板房。

3,姜来从传统博物馆体系常设展的策展人到独立策展人,再到现在所谓的“泛策展人时代”涌现出遍地的商业策展人、再展望到未来元宇宙时代的策展人,你认为这份职业有哪些变与不变?

Henry:我觉得,历史作为一个点,现在作为一个点,两个点连成一根线,出去的射线所指的方向是未来,这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当然这里边有很多的变量,但是我觉得整体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文艺复兴之前崇尚写实的、古典的油画、复兴之后开始出现印象派、抽象派再到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波谱艺术再到后来的草间弥生、村上隆以及近年来火爆的kaws、空山基等等这些是一个艺术发展的历程,这个历程中艺术的基本面从原本的高额买单变成低额买单了,大白话就是:艺术开始跑量了!从前是美第奇家族才能买艺术品,现在一个公司白领2个月工资就可以买空山基了,最大的变化就是进入艺术门槛变低了。

(文艺复兴幕后推手:美第奇家族)

从艺术降低了门槛这个点再往元宇宙看,我认为主要就是介质变化了,可以是无限大的,然而在现实里,我们首先要调动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到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才能看展,这个位置的空间有多大,观众需要花多长时间走完这个空间,策展人是可以预估的。在一定的时间内观众能走完全部内容,这个是我们在物理空间里策展的思路,但是到虚拟空间里策展逻辑完全不一样了,你能否看完整个内容完全取决于 我的展能抓取多少你的时间。

元宇宙博物馆

拿我之前做的喜剧展举例,里边都是一些喜剧演员搞笑的梗,把这些梗艺术化、作品化,仅此而已,信息量也就这么回事。哪怕再大的展,我最近刚看了蓬皮杜收藏的建筑艺术展,从头到尾把巴黎建筑史梳理了一遍,信息量巨大,但是它所传达的信息也是有天花板的,它的天花板就类似一本工具书可能包含的信息量,再怎么大的信息量,还是基于空间和时间的,基于人的眼睛、基于统一观感、信息量再大也有天花板,元宇宙的信息量是没有天花板的,元宇宙不基于时间和空间,虚拟世界没有物理性的行动成本,你至少不用坐车去看,你只需要按一下按钮就够了,所以对于主观能动性来说,比如本来去艺术展能动性要10分,元宇宙有1分就够了。

西岸美术馆“巴黎建筑(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特展

如今一台电脑就可以把大英博物馆放进去,那么理论上元宇宙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呈现在你眼前,只是愿意给和不愿意给的区别,这个时候策展人就起到很重要的角色,我要甄别哪些信息是一定要在你眼前呈现的,我们的工作要第一步考虑信息的优先级,而不是考虑怎么样讲一个故事做一个动线规划,做信息分类、做优先级划分 ,基于优先级再去策这个展,这就需要一些数据辅助,相当于数据分析师,有主观个性的数据分析师,有自己审美的服务于艺术本身的数据分析师,虽然有些矛盾,但这大概就是元宇宙时代的策展人。


4姜来:我有位亲戚在责备他的孩子整日沉迷虚幻游戏世界的时候,孩子反驳道:游戏是我的真实世界,我在里边感到无比真实,你们所谓的真实世界,是我的虚幻,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如今的虚拟世界发展的如此迅猛在这种趋势下,是否会存在一个零界点,突破这个零界点以后,未来线上看展的人甚至会超过线下的人数,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Henry:首先要有那么一个人把虚拟世界真的变成了世界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里有一个社会共识,这个共识是:“我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能接受它就是这个形态的,且这个虚拟形态也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去谈在这个里面策展、看电影以及其他的一切。

思维成熟的人能够知道现代科学并不是一个没有错的东西,现代科学是一个有漏洞的,千疮百孔的学说,基于现代科学有人说人的脑子是一个信息的合集,一切微电流都可以变成数字,这些数字都是可以上传虚拟空间的,人好像一个优盘似的,这一整套前提,我内心是不认可的。
有一本书叫做《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或者电影《黑客帝国》的红蓝药丸都是在讨论这样的事情,我认为虚拟和现实都无法绝对控制另一方的,你至少有生老病死,在我们有生之年看到虚拟能够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我听过最多的就是这游戏做的跟真的一样,的确虚拟世界往真里做可以把材质做的和真的一模一样,但是虚拟世界只要还是基于现实去追求无限接近真实这个思路,虚拟就永远不可能碾压现实,因为这个虚拟是基于现实去做的。

5,姜来:下面这个问题当个番外篇,有个小说的情节是一位企业家死后将自己的意识数字化传导给了一个智能AI,于是这个AI机器人代替他管理公司,在董事局拥有一票否决权,他的儿子决定要谋杀这个“AI爹”,我的问题是——“虚拟超越现实的零界点”,有没有可能发生在智能机器人像《西部世界》里的Dolores一样意识觉醒了的时刻?甚至像小说里的机器人拥有了合法社会身份的这个时刻?

Henry:在我看来,仿生人 一旦“高仿” 的一模一样, 一定会梦见电子羊。他们就是人或者说是一种智慧体,他们就是现实的,是材质不同的“人类”,就像刘慈欣的书里说的,人类是碳基生物,为什么不能接受有硅基生物?为什么生物不能是离子态的、分子态的、原子态的,只要是它是有智慧的,人类已经造出很多生物了,家养的狗、短腿的猫、圈养的猪都是被人为配种造出来的。这个问题和策展有什么关系?

硅基生物

姜来:有一些关系,假设以后要全面转型到虚拟空间里去策展,我们现在基于物理空间策展钻研的这些东西很多用不上了

Henry:我认为没有任何经历是无用的。

6,姜来:你是否认同,万物皆可用“策展”的格式重新输出一遍?

Henry:这不需要我认同,我们所有人一直以来都正在做这件事不是吗?古代人把听说来的神话写成巨著传阅出去,当代人的朋友圈就是线上的瀑布流展览,太阳系里的行星是永恒的艺术陈列……

7,姜来:如果放开了想,不受任何限制的话你最想策的展是什么?

Henry:就现在的整个基调下我什么展都不会策,时间是策展最大的阻碍,但放开了想,要是超越时间,要是真的能在多维空间里做个展览,那大概才是我最想策的展。

8,姜来:从策展的专业角度,这5年内有没有你非常认可的展?如果有,你认可的理由是什么?

Henry:非常认可的是在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维也纳分离派的展——《维也纳现代之路》,日本人策的展中规中矩到无可挑剔。

(Henry从日本带回的《维也纳现代之路》观展手册封面)

9姜来:中规中矩是有点贬义的一个词,为什么又无可挑剔呢?

Henry:一个东西到极致了就是无敌的,所有的动线非常规整,所有细节都列出来,优先级划分的很好,按照时间线策的展,从克林姆特时期到席勒到维也纳分离派后期的发展,如果我是一个学生我过去3个小时可以看完这个展,包括一边听讲解一边看的话,基本上当年的这段历史就不用看别的书了,我认为这是博物馆展览伟大的意义

这个展的真迹和仿制品都做的非常好、节奏也好,很稳的好,无可挑剔,另外一个能相媲美的展是,我在15年前在上海博物馆看的《从提香到戈雅》,当时我在国立美术馆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当年我还是小朋友的时候在《从提香到戈雅》展览里,沉浸其中不停的吸收知识,这点非常很重要,包括 最近看的《巴黎建筑展 》要不是放假小孩子多很吵、有些装逼的人 一直在说话以外这个展也不错,但不是无可挑剔。

《"从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馆藏艺术珍品展》海报

10,姜来:看这个展需要依赖语音导览讲解么?

Henry:这个展的语音导览和文字是一样的,在我看来听觉更容易被接受,所谓的“闻道”嘛

11,姜来:可否分享一下策展(比如《脱口秀演员眼里的世界》)创作到落地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

Henry:这个展是我截止到现在做的唯一和传统艺术完全没关系的展,好玩的是,他们一直怂恿我去说脱口秀

姜来:说了吗?

Henry:没说,就开幕式的时候在台上说了一段,不算脱口秀,就是加了点小幽默(笑)

Henry的脱口秀“首秀”

姜来:冷了吗?

Henry:感谢李诞和史炎给面子笑了一下,好玩的是认识了一群脱口秀演员,他们当时也都在上升期,当时也就李诞大家都认识,因为要去墨尔本办展所以去了趟澳洲,后来澳洲经历了疫情、大火,所以也没做成,算是一起出国旅游了,后来国内疫情爆发,广州、深圳计划做的也没做,只做了一站上海。

姜来:那现在还想做这个展吗?

Henry:还好吧,单纯从一个策展人角度我ok了,但从一个生意人角度 ,不做巡展血亏!也不能怪疫情,天时,只有地利、人和没有用。

小故事就是当时给思文和程路做了一个《黑白一室户》的空间,说他们是一黑一白,家里什么都一样,但是就是分开睡、分开住,展之后的一年他们离婚了

《黑白一室户》空间

姜来:这个空间是为了表达两个内心是颠倒的人吗?或者在同一空间生活在不同时间段里的人?

Henry:只是从艺术再创作的角度做了一个颠倒,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互补,但其实他们不是,是不契合,

互动方式:这是一个需要分男女才能进入的房间,被截然不同的黑白两部分组成,每一个参观这个房间的人,可以拿起与房间颜色相反的笔,在上面随意吐槽你的伴侣,随着时间推移,黑白两个部分变得越来越相像。


当时我们和笑果文化的基本上每个人,除了现在像徐志胜这波的新人,当时那一批人,都多多少少聊了内心世界,发现这两个人内心世界不一样,这个《黑白一室户》做出来,思文和程路都挺喜欢的,我一看他们都很喜欢,我心说:“完蛋了”!

姜来:这事情很艺术啊!

Henry:从旁观视角来看,挺行为艺术那么回事,但反过来想艺术和生活是同一回事,各种情绪与认知直接造成接下去的一系列“无中生有”的出现,大概都是交杂着痛苦的,我们做了一个起始点,他们做了一个结局。

12,姜来:你是否有非常想做但是没有做成的策展计划?

Henry:不要责任感、不要文化输出、不要赚钱、和经济价值无关和策展人这个title无关、没有对得起对不起自己的,就是玩儿的话,就很想做一个沉浸式体验的“威廉古堡”(灵感取自周杰伦的歌曲——《威廉古堡》),而且我觉得做出来应该有人去的。

姜来:所以这个想法,你是不是已经张罗过一些事了?

Henry: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我们是准备去找周杰伦的,已经联系的上周杰伦的经纪人了,后来也因为疫情都不了了之了,当年我只要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想做这件事情,现在不行了。

姜来:为什么当年可以,现在不行?

Henry:现在不认可无端的娱乐了。

13,姜来:你是否希望自己做的展爆红?换句话说是极度被大众认可、追捧,你认为一个展能够爆红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Henry:没人会拒绝大乐透中奖,很多人说想要小众,就想要有一部分人认可就很开心了,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只想要这样,我不同意,比如一个展有5亿人看,懂你的人可能只有,100万人,但是如果只有100人来看呢?,展览是一种基于人感受的创作,总是希望更多的人能认同,前边说到牧师助理(curator这个词在古英语中的释义),肯定是希望更多人相信耶稣、更多人的人认同这个价值观,否则干这个事情干嘛,应该有被更多人认可的欲望,我想毛姆笔下的高更也是有这个欲望的,再不济,毛姆也是有这个欲望的。

姜来:那不是还有像鲍勃迪伦那样诺贝尔颁奖都不去领的么。

A:鲍勃迪伦还需要诺贝尔奖吗?

14,姜来:2022年有什么愿望?

A:我想种一棵树。

15,姜来:请推荐近期给你启发最大的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或者任何别人能看的到的一部作品。

A:我觉得这种推荐比较片面,没必要,每一本书 、每一部电影、就是再烂的电影都有启发,看你现阶段想看的就好了。




本文作者
姜 来
独立策展人/活动策划人
Slogan:用特展的方式,寻找批判精神的当代意义
2021年,与纽约视觉艺术家孙小画联合发起“行走的行李箱”公共艺术计划,用“行李”的概念,与公众探讨在后疫情时代美好生活的必备元素。
2020年,与畓榃湿地研究所联合出品“野生”影像艺术展,旨在引发思考“野生动物”与“人类小众群体”间的微妙共性,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的多样性以及呼吁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2019年,获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全国百强文创IP奖项。
2018年,在海南文化地标骑楼老街重磅推出海南首个沉浸式创意展《夜市·人生》,集合特展/光影秀/环境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用1500平米的老街空间创造了一次时光倒流的梦幻人生之旅,旨在带领观众重新发现自我生命的“源动力”。
主要策展作品:
2021 公共艺术项目“行走的行李箱”艺术装置
2021 “望闻问切”疗愈式体验馆
2020 “人生列车”沉浸式创意展
2020 MINI星球袖珍艺术展
2020  “野生”影像展
2018  海南首个原创ip沉浸式创意展——“夜市人生”

王 嘉
手机:138  1193  8281
邮箱:wangjia@topexpo.cc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创特展汇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展览展示 马桶 夏永尧

1291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