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数字中国规划出炉,如何做数字世界的头号玩家?
-
2023-03-01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而近日科技界三大活动的举办或许可以看出2023年数字化建设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技术。

5G加速、现实+、开放网络
移动通信让数字化万物更便捷
2月27日至3月2日,2023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巴塞罗那举办。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的展览会之一,今年大会主题为“时不我待”,其中5G加速、现实+、开放网络、金融科技、数字化万物等是本次大会的焦点。MWC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家参展企业参展参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中兴、OPPO、小米等中国企业带着最新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亮相。

华为展台,TWS耳机与智能手表合二为一,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智能手表与TWS耳机的使用需求,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此次参加MWC 2023,中兴通讯展出业界最小的Mini5GC、业内唯一内置算力NodeEngine方案的无线基站、面向园区的光网络接入,以及视频、TSN等多形态行业网关等创新产品,并展出影音娱乐、智慧家庭、商务出行、行业应用四大场景多款消费电子新品,并带来全球首款AI技术裸眼3D平板。

裸眼3D平板nubia Pad 3D是中兴此次MWC展会上的一大亮点,由中兴与裸眼3D技术研发公司Leia Inc.联合开发,搭载Leia独创的3D光场显示技术,实现AI人脸追踪,做到实现3D显示的视觉观感效果,而且前后摄像头均可拍摄3D画面效果,将2D照片转换称3D的照片效果。
中国移动将把元宇宙比特景观首度“搬进”巴塞罗那会展中心,“星际广场”、“星座·M”、比特数智人等将带领全球参展嘉宾奔赴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奇妙之旅。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以“数智人”方式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演讲,这一形式综合运用人脸建模、表情迁移、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能够仿真人类的外貌、行为,未来甚至能够实现思想的“数字复刻”。

紫光展锐携手中国联通重磅发布两款新品:联通5GCPEVN009和联通雁飞模组VN200。此前,紫光展锐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终端公司在中国移动信息港新通话实验室,率先完成了5G新通话端到端DC基本能力验证,成为全球首个完成DataChannel实验室网络验证的芯片厂商。
芯片巨头联发科展出旗下卫星通信平台,发布全球首个5GNRNTN卫星网路功能的移动通信芯片,非地面网络(NTN)解决方案可为智能手机等设备提供双向卫星通信支持。
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产品线总裁何波面向全球发布下一代ICT能源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构建极简、绿色、智能的低碳网络。


荣耀展示了Magic5系列鹰眼相机,搭载超维传感器主摄,通过升级8核全像素对焦,实现硬件级主体检测,确保用户抓拍时对焦准确,可实现毫秒级事件响应。得益于鹰眼精彩抓拍功能,即使用户按下快门的动作没有那么迅速也依然可以输出想要拍摄的精彩瞬间,比如跳跃、玩飞盘的最高点。此外,用户捕捉人物表情的清晰度、高速动作的精准度也在MagicMoment算法的加持下得到提升。

除了抓拍功能,荣耀Magic5系列基于高感光5000万像素广角主摄及超大传感器与超大光圈的组合,配置8P光学镜头及超级抗炫光镀膜技术,实现高通透低反光,提升夜拍效果。
小米现场展示的无线AR眼镜探索版,采用无线连接方案,使用时需要与手机联动,并实现“视网膜级”显示,即PPD(角分辨率)接近人眼感觉不到颗粒感的60(小米无线AR眼镜的PPD为58);支持完整的大屏应用生态以及丰富互联互通场景;整机仅重126g。


据悉,小米无线AR眼镜搭载了伯宇科技自主研发的数控电致变色镜片,传统光致变色技术根据紫外线的强度调节透光率,需要大约数分钟才能够从清晰状态变成有色,且无法主动控制。
相比之下数控电致变色镜片可以在几秒钟内快速响应,全球掌握电致变色工艺的公司在十家以内。日前,伯宇科技刚刚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创新工场、创东方东立为主要投资机构。
深圳传音Tecno现场发布旗下首款折叠智能手机,展出耳机系列、系列笔记本电脑、家用摄像头等数字产品生态布局。让手机后盖换色的ChameleonColoringTechnology变色龙着色技术成为人气爆点之一。该技术可以随心改变手机后盖颜色,改变一次颜色只需0.03秒,用户可通过软件手动调节背板反射层控制换色,从1600种颜色中选择心仪色彩,使之反射出不同颜色;此外还能根据电池状态、音乐或通知自动更改。变色操作最多可进行200万次,假设一天中换色100次,所需电量相当于观看5分钟视频。

除了顶尖企业集中展示,2023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还将围绕全球行业发展的趋势开展研讨——
例如,针对5G加速,将围绕《真正的 5G 成功案例》、《准备好通话 6G 了吗?》、《每个人都有 5G 的未来吗?》《5G:通过现代化获利》、《迈向未来的量子飞跃》、《频谱:打造 6G 未来》、《专用网络是否被过度炒作?》等带来5G之上、6G、量子计算等话题展开讨论。
针对“现实+”思辨沉浸式技术如何彻底转变客户体验,以《有什么不能连接的吗?》、《沉浸式技术如何改变世界?》、《XR、AI和5G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超越移动连接所有人和一切》、《玩家一,你准备好了吗?》等为主题的分享将阐述,未来五年的客户体验将如何发生彻底转变,以及元宇宙的更多潜力如何激发?沉浸式体验和5G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生活与工作,从服装消费到观看电影,商业模式开始走向正轨,良好的体验也能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AI新基建、AIGC
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大爆发
ChatGPT的问世让人工智能成为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话题,也让行业重新对AI的技术应用场景产生期待。2月25日-26日,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GAIDC)在上海举办——

商汤科技、百度、Unity等行业巨头趁着东风带来了人工智能最新研发成果;METAVR头戴设备、unity万人同屏互动元宇宙空间、幻身科技的VR轻版势能台、风语筑AIGC沉浸式互动空间、易维视桌面型光场裸眼3D/XR虚实交互系统等展示了元宇宙的热门产品和技术;微软小冰、英伟达、喜马拉雅、蜜度等企业等也都带来了当前“网红”AIGC产品体验,不仅有文本生成、图像生成,还有音乐生成和数字人生成,AI可以是诗人、画家、作曲家,甚至可以是服装设计师。
商汤大装置SenseCoreAI在大会上举行云上线仪式,将着力打造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持续布局全国性算力网络,开启AI普惠的黄金时代。现阶段,AI技术难以大规模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横跨在众多AI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将AI技术赋能百业”化解AI应用落地中的“长尾应用”问题。Sensecore是利用庞大数据库资源以及强大的算力处理,实现算法、算力和平台的集合,对各个不同场景输出相对应的算法模型,降低定制化的人工成本,打造通用化AI模型。截止2022年6月30日,商汤科技通过SenseCore生产的商用模型数量累计达到了49000多个,相比2021增长了40%。
百度飞桨在现场设置了文心一格展区和飞桨AIStudio集市,并对文心大模型ERNIE-ViLG2.0进行技术解读。该模型是全球首个知识增强的AI绘画大模型,也是目前全球参数规模最大的AI绘画大模型,在语义可控性、图像清晰度、中国文化理解等方面表现突出,并打造了AI艺术与创意辅助平台“文心一格”。

2月7日,百度智能云宣布“文心一言”将通过百度智能云对外提供服务。百度官宣将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在3月推出对标ChatGPTde的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有400多家媒体、互联网、金融、保险、汽车、企业软件等行业企业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成为生态合作伙伴。
除了百度,英伟达展示了在语言生成3D图像方面的最新技术,只需要在文本框中输入描述性的话语,如“站在一堆枫糖饼上的白色兔子”,模型就会及时生成一个对应的3D模型,并且用户可以通过随时调整关键词而不断修饰模型。这一技术先通过文本识别人工智能提取用户话语中的关键词转化为对应的二维图片,再基于图片生成3D的图像。
Unity+AI展示了在汽车、数字人、元宇宙等领域的成熟解决方案;同时也在AIGC这一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阐述了3D技术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即将为全行业带来的生产力革命。此前,Unity已经通过AI技术大幅度简化了3D资产的生产流程:比如由AI赋能的Ziva工具集,可以让虚拟人的脸部创作周期从原来的数周降低为单次按钮点击;美术辅助工具WorldGeneration,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生成地形,并实时模拟出真实的光影效果;而借助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RestAR则实现了在移动设备中对产品进行高质量的3D扫描和渲染。

喜马拉雅智能实验室在大会互动体验区展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声音转换(Voice Conversion)技术来实现的AI变声,可以实现任意发音人的音色定制,极大程度保留原始音色的特点,目前已有30余种音色供使用,并研发小说、新闻、亲子、广告、评书、商财、科普、历史、娱乐、情感、社科、助手12种风格,只需提供5分钟语料,就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模型建设,实现超快速音色定制。此前,喜马拉雅推出了“喜韵音坊”AI音频制作平台,原本需要人工3-5天完成朗读的文本,利用喜韵音坊的AI能力,10秒就可以完成,效率大大提升。

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携电影《流浪地球2》外骨骼机器人及新产品在现场展示。傲鲨智能自主研发了上肢、腰部、下肢、全身等多款外骨骼机器人。其中,BES-HV腰部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最大助力可达30kg,综合减负60%以上,最大助行速度达7.5km/h。目前,傲鲨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汽车、航空、电力、矿山、银行、建筑等场景中落地。

上海易维视科技展出了非接触沉浸式光场裸眼3D/XR智能产品用于互动体验。这一6DoF裸眼3D/XR动态虚实交互系统集成了业界领先的光场裸眼3D技术、6自由度的空间交互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人眼追踪技术,面向各类元宇宙应用场景提供功能强大、方便易用的软件开发环境(SDK),让XR/元宇宙数字3D世界可被感知和交互,可广泛应用于教育、视觉健康、游戏娱乐等领域。

揽睿星舟针对AIGC推出了从资源到算法再到推理优化的全流程Fast Diffusion解决方案,可以做到单次推理价格低至0.0008元/次,让Stable Diffusion模型不再“费钱”。
此外,大会还发布了人工智能教科书《人工智能:现代方法(第4版)》、《中国智能计算产业链生态图谱》等一批重磅知识成果;专业开发者社区CSDN发布《2023年度人工智能产业全景图》,对最近一年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并以“AI+产业”、“通用技术”、“传感器”、“平台/云/数据”、“AI 芯片”五大板块为划分依据,直观地展示了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各个板块最为主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精准传达出人工智能产业的现行框架,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把握产业发展的脉络。

XR/AR/MR
元宇宙载体硬件升级势在必行
《经济学人》最近在《2023年世界展望》(The World Ahead 2023 year-end)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再次提出了关于元宇宙潜力的问题。毫无疑问,元宇宙和XR设备是未来几年值得关注的重要趋势。那么在今年,元宇宙的进展到底会有多大?

2月24日,由陀螺科技主办的FBEC未来商业生态链接大会在深圳举办,作为垂直聚焦整个XR行业的大会活动,集聚了华为、爱奇艺、unity、ROKID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2023及未来XR行业的发展做了交流和预测。
VR陀螺总经理兼主编案山子对2023年的XR产业做出十大预测。在她看来,XR整体产业波动不大,产业链发展趋势明显,2023年AR将领跑元宇宙赛道。“2023年,AR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滑到千元级,并且进一步拉动产品销量。2022年在技术上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产品应用和场景的垂直化,例如针对骑行、游泳场景的AR眼镜。我认为,在目前的阶段AR消费端产品专攻精场景比泛场景更加能够打开市场。”
华为VR/AR产品线总裁李腾跃认为未来XR产业三大趋势,包括VR+VST(虚拟工作室技术),VR将向MR、高清、自然交互、佩戴舒适、轻薄化的方向发展;AR技术蓬勃发展,以多形态、多技术的方向共同演进;XR产业标准和产业联盟蓬勃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加速产业和生态发展。

HTC企业发展全球副总裁汪丛青围绕元宇宙的概念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数字化展开,他表示目前舆论对元宇宙有很深的误解,而在他看来,元宇宙就是3D版的互联网,用AI来支撑,用XR设备和它互动。
近期MR的相关研究逐渐变多,MR融合了VR与AR技术,同时在AR的基础做了升级,高通中国区VR/AR负责人郭鹏认为MR在接下来两三年内有很大的机会,并分享了高通关于MR的解决方案,包括低时延、交互性、环境理解、视场角。
这一想法与爱奇艺·奇遇VR副总裁王恺不谋而合,他认为目前行业正处在智能手机+VR的阶段,相信从智能手机到移动互联网,需要从二维到三维,交互式驱动计算平台迁移,MR将会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钉钉副总裁&硬件生态总经理林锋对混合办公未来的三大关键趋势做了阐述,包括场景3D化、虚实协作、XR低代码。

中兴通讯XR产品总经理周琴芬以宏观环境下政府对元宇宙的考量维度开题,重点聚焦于元宇宙基础设施网络分析,对于未来XR平台的技术特点,她指出,空间计算、实时云渲染、沉浸式协作将是XR平台的三驾马车。
从政府侧来看,她认为政府对于元宇宙的积极看好基于三大主要维度,分别为知识获取方式变迁推动的交互手段变革、生活方式转变催生的三维场景需求以及产业数字化发展对于资产数字化表现形式的客观要求。

数字中国建设驱动文化数字化纵深发展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
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新产品、新技术、新体验,数字中国建设驱动下,文化数字化将迎来纵深发展。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THE END -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科技融合汇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