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AI与视觉文明互鉴——南京大学美育创新训练营(第二期)招募启事

原创 2023-11-17

01. 招募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中,由人工智能技术主导的“新视像”是当下文化交流中最生机勃勃且引人瞩目的要素。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新视像”在人类“视觉拓展”方面的潜力,进而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视觉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以及,反观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涵育自身“创造美”的能力,南京大学美育工程团队联合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将于11月10日—12月10日举办第二期“南京大学美育创新训练营”。
一、招募对象
南京大学各专业全日制本科生(一、二、三年级)和研究生(一、二年级)。招募人数为30名
二、入选条件:
1.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中华文化,对“跨文化交流”具有浓厚兴趣;
2.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能较快习得软件使用的方法;
3.热爱艺术,有一定的艺术理论和中西艺术史的知识储备;
4.能够抽出每周不少于8小时的时间用于训练营的学习。
5.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愿意抽出一定时间从事“校园美育”主题的公共服务。
三、训练内容
入选营员将在训练营中学到:
1.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特定艺术流派、艺术家之间的关联探讨和比较路径;
2.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文明互鉴”的方法和格局建构;
3.当下最新版本的人工智能视觉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人工智能艺术家”的训练方法;
4.艺术策展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四、成果认定
所有参与营员完成“艺术理论学习-AI技术学习-AI艺术创作实践-AI艺术策展”全过程训练,即获得由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颁发的证书。
五、报名信息
请有意参加的同学于10月31日前将投递简历至zuoye_nju@163.com并命名邮件主题为“姓名+第二期工作坊报名”

02. 附录一:南京大学美育创新训练营(第一期)展览简介
AI与中国古典艺术的气韵再生
——南京大学美育创新实践展

本次展览基于南京大学美育工程建设团队与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AI美育的探索实践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在人工智能技术环境下,人们如何拥有领会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丰富内涵以及生成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工程,进而达成审美思想层面上的新领悟。所有作品素材都是经过训练的、具有中华美学精神的人工智能艺术家“创作”出来的。同时,我们采用了基于数据库的文化模块设计以及数字互动功能的设计,通过视觉与体感交互的方式,构建一个虚拟与现实相连的中华山水的审美世界。
展览回顾:
AI与中华美学气韵再生——南京大学新媒体美育创新实践展


1「三生万物:数字何以成“三”」
展示数字艺术世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实现“技术宇宙”与“文化宇宙”的交融过程,展示“原作”、“咒语”、“不成功的作品”和“成功作品”的神奇转化,感受人工智能创作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意象。

2「气韵再生:数字何以为“美”」
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再创造经典艺术作品中的潜力,呈现AI模型的再生性创作过程,本地化部署人工智能图像生成软件,预设现代地标性景区图像的处理数据,体验一键生成数字山水画名家笔下山河湖海的过程,感悟不同山水画名家的作品特点和美学意境,感受经典艺术的永恒魅力。

3「丹青墨语:数字何以赋“生”」
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复原的黄公望数字人形象,接入数字人交流平台进行语音和动态训练,利用热门的人工智能语言Python,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CNN进行推理机的训练,打破了时间的限制,提供更全面且立体地黄公望形象IP,实现观众与黄公望的跨时空交流。

4「笑傲江湖:数字何以“逍遥”」
采用游戏引擎 Unity 制作,以“数字沈周”绘制的山水画作为主题,使用多通道的 Shader 渲染技术,扫描由观众现场创作设计的二维图像,利用实时生成物体模型将其呈现至画面中,观众亲手绘制的扁舟会在“大师”的山水画中遨游,体验虚拟与现实实时交互的巧妙感,感受数字化艺术的魅力和创造性转化的力量。

5「审美书页:数字何以“感应”」
将电子屏幕和新媒体艺术创作工具相结合,利用隔空交互的方式,通过挥动手臂的速度和幅度来控制画面切换的状态,结合凌空手势缩放的功能,自由切换屏幕上的学生制作的山水画作素材,结合leap motion技术和Touch Designer 技术,打造隔空交互的全新感官体验,提供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作的参考,探索美学的多样性和互动的可能性,感受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创作的魅力和创新。

6「指尖灵犀:数字何以“婉转”」
通过声画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装置,对AI绘画的本质——进行视觉化表达,以“数字仇英”所创作的中国古典山水画为基础,引入动态粒子引擎和音画互动技术,通过拨动激光琴弦触发画面中的实时粒子变化效果,实现科技与古典美学的交融,将点和面的交替变化效果进行呈现,借用“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象,展示中国美学的魅力和深远的审美趣味,感受古典艺术与科技的交融。

7「艺道启才:数字何以“教诲”」(即“沈周教诲”)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中国古典美学的壁垒,创新地呈现AIGC技术的创造力,更加准确、生动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艺术的魅力,通过“数字沈周”的演讲,深入了解中国美学基本概念,“气韵生动”“神”“妙”“逸品”,通过科技引领,开启中华美学的新时代,感悟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和独到之处。

8「幻境之纱:数字何以“交融”」(原名“纱幕走道”)
通过数字投影与纱幕的交织,将自然界的景象和情感意象融入其中,这轻盈透明的纱幕不仅仅是一块画布,更像是一扇连接现实与梦幻的窗口,犹如清晨的薄雾,让流水的涟漪与山峦的轮廓在其中流转,仿佛时间与自然在虚幻之境交汇,花瓣飘落如梦境,结合巧妙的光影变化,每片花瓣好似星光闪烁般翩然而下,勾勒出生命之美与短暂的真谛,竹叶轻轻飘零,宛如岁月的轻叹,仿佛时间在这虚幻中静静流淌,让观众不禁陷入对自然与生命的深思。

9「羽迹回归:数字何以“惊叹”」(原名“飞鸟归林”)
采用具有微弱震动感应功能的鸟笼,只需轻轻地晃动它,传感器就会捕捉到震动信号,这一微弱震动信息通过电线,输入并解码为数字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脑,电脑接受指令后,驱动相应的灯光特效,生成各种跃动的光影,千变万化的灯光画面就汇成一场视觉盛宴,这一设计巧妙而玄妙,令无情的机器也显出柔情似水的一面。

10「茶韵悠然:数字何以“悠哉”」(原名“茶趣人生”)
采用具有微弱震动感应功能的茶杯,当茶水倒入茶杯或者轻摇茶杯时,会被传感器捕捉到震动信息,这一信号通过电缆,输入并解码为数字指令传输至控制电脑,电脑根据指令驱动显示屏,生成各种流动的画面背景,利用先进的感应技术感知茶语中的韵律,在视觉艺术与科技之间架起一座微妙的桥梁,通过再现茶作倒入与摇晃中蕴含的韵律感,唤起观众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浪漫想象。

11「青韵绘世:数字何以造“景”」(原名“山水长卷”)
以黄公望和沈周的经典山水画为灵感,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再创作,还原他们笔下湖光山色的雅致气韵,黄公望的长卷与动态生物模拟技术相融合,增添渔火、沙鸥和扁舟等中国美学元素,从巨型屏幕中感受到一帧一帧的数字水画生动流转,仿佛置身于长卷之中,既有动态长卷中流动的自然景观,又有静态长卷中凝固的画面,这种巧妙地新手法,让观众在数字艺术的呈现中,领略到沈周和黄公望的艺术魅力,并体验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

03. 附录二:社会关注
2023年7月10日至13日,第七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在这场国际盛会上,本次展览作为中国特色文旅的代表受邀参展,面向国际舞台展示了南京大学师生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美育成果。
该项目还获得美国“设计界奥斯卡”——2023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银奖。



活动回顾:
南京大学美育教学实践成果亮相第七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
本次展览引发社会极大关注,新华网进行专题报道。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南京投石科技公司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活动

674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