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2025 I Light Singapore携17件装置点亮城市地标
-
原创 07-07
自2010年起,“I Light Singapore”灯光节每年都会在新加坡盛大举行。节日期间,新加坡与国际艺术家携手,带来众多独具创意的灯光艺术装置。这些作品在设计上别出心裁,采用节能照明和环保材料,既展现艺术之美,又传递可持续理念,鼓励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习惯。
除了灯光装置展,灯光节还通过一系列配套活动,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活力,让市民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感受城市的蓬勃生机。
今年,灯光节以“To Gather”(相聚)为主题,又恰逢新加坡60周年庆典。届时,20位艺术家精心创作的17件全新灯光艺术装置将惊艳登场,它们分布在滨海湾、新加坡河、莱佛士坊及南岸海滩等地。夜幕下,这些装置与城市地标相互映衬,光影交织,为城市披上一层梦幻的艺术外衣,让市民与游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共同感受新加坡的独特魅力与节日氛围。

1
Take a walk through the meadow with me
(与我漫步草甸)
在新加坡职总大厦旁的草坪上,新加坡艺术家梅根·谭(Megan Tan)与陈绍轩(Tan Shao Xuan)携手打造的装置作品《与我漫步草甸》静静伫立。
该作品宛如一座奇幻的动态花园,由300朵发光花朵精心构筑而成。令人称奇的是,每一朵花都取材于废弃的亚克力废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当游客缓缓靠近,花朵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同步绽放出绚丽的光影,与此同时,悠扬的音乐随之奏响,为游客带来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感官盛宴。
不仅如此,活动现场还设有手工工作坊。游客们可以参与其中,利用装置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发挥自己的创意,亲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挂件,从而更深刻地领略可持续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




2
THE GUARDIANS
(守护者)
在莱佛士坊公园,澳大利亚艺术家马修·阿伯林(Matthew Aberline)携手艺术工作室The Beautiful And Useful Studio,共同打造了装置作品《守护者》(The Guardians)。
该作品以环保可回收材料制成缤纷充气花卉装置,构建出一个沉浸式的奇幻空间,成为游客相聚共赏的互动艺术天地。这些色彩鲜艳的充气装置,灵感源于凉亭、温室与鸟笼,专为呈现新加坡本土动植物风貌而设计。初看作品,满眼是植物、花卉与鸟类的灵动姿态,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然而,当人们停下脚步细细端详,便会惊喜地发现,其中两件装置里暗藏惊喜——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和一只活泼机灵的猴子正隐匿在斑斓光影之中。
《守护者》借助这些独特的“守护者”意象,营造出一个公共聚汇的场域。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喧嚣,沉浸于美与艺术交融的共生空间,感受艺术带来的无尽魅力与心灵触动。






3
Piano Walk
(钢琴步道)
滨海湾金沙活动广场呈献了澳大利亚团队Amigo & Amigo创作的《钢琴步道》(Piano Walk),将其滨海湾海滨的户外活动广场幻化为互动音乐舞台。当游客踏上巨型互动琴键,每一步足音都将与他人的步伐共同谱写出独一无二的旋律,搭配每十分钟自动流淌的悠扬原创曲目,编织成沉浸式的音乐互动体验。



4
ELEMENTARY
黑山艺术家Tonoptik创作的《Elementary》看似普通平面屏幕,实则暗藏玄机。当你在它面前走动,动作会让屏幕上的虚拟场景随之变换。该作品以海洋为灵感,将深邃海洋与抽象世界带入城市环境,把平板屏幕变为由光、深度等构成的幻象。它揭示了微小动作能引发巨大变化,装置遵循自身规则与非常规物理法则,回应人类存在却不被掌控。作品提醒我们,自然元素与力量遵循美丽神秘规律,我们能了解、参与其中,但自然本质始终独立,与人类保持着微妙又独特的联系。




5
This is Not a Screen
(这不是一个屏幕)
《这不是一块屏幕》以从电子设备回收的偏振屏幕为创作载体,凭借迷人的光学变化,引领观众深入审视一个奇妙现象:由于观看角度存在差异,绝不会有两位观众看到一模一样的画面。当你转动屏幕,全新的视觉视角便应运而生,每一块屏幕都宛如一个精心打造的窗口,呈现着经无形算法过滤筛选后的世界图景。
这件装置作品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人们对集体体验本质的思考之门。当个体接收着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共同体验与公共话语的本质悄然改变。屏幕既搭建起共享平台,又悄然塑造着独立的个体现实。它不简单评判数字生活,而是让通常隐匿的过滤过程变得清晰可见,揭示屏幕不仅改变我们所见,更重塑着我们的认知模式。




6
REVERSE WATERFALL
(逆流瀑布)
中国台湾「有用主张UxU Studio」团队在UOB大厦前广场外墙展出《Reverse Waterfall,逆流瀑布》大型艺术装置,28m高的逆流光瀑极为吸睛。它于光影交错中,重新解构我们对自然、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此装置如光之宣言,矗立于城市与水岸间,引发人们思考:我们眼中的“自然”是真实还是人为幻象?当自然被人工复写,又该如何连接土地、气候与未来?它不仅是形式上的逆转,更是观念的挑战,邀请我们从固有认知出发,开启信念与知觉的辩证。在光影交织的“实拟虚境”里,它以光的诗性,邀人们在夜色中驻足,开启一场由想象力主导的冒险。






7
Sign(标志)
《Sign》是一场空中舞动的火焰盛宴, 每根 “火焰” 包裹着反光铝带的竹竿构成,随光线反射而闪烁。装置设计成火焰在空中舞动的形态,营造出巨型营火的幻象,吸引人群惊叹围观。这件作品颠覆认知,邀请我们反思:毁灭如何孕育创造,终结如何为新生铺路。




8
Saulux
(柳光)
《柳光》(Saulux)揭示了我们身边无形的气流。当风吹过茂密柳树枝田,柳枝会发出2200K的温暖光芒,色温恰似自然阳光。“Saulux”之名便诉说着故事,“saule”是柳树,“lux”为光。
在人工林中心,有个防风雨的微型计算机外壳,传感器能检测微风中每根柳枝的运动,神经网络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光和声音的模式。如同自然,每个时刻的配置都独一无二。该作品既再现自然之景,又对自然变化作出回应,凸显日常中的奇妙。它诚邀众人停下脚步,以全新且美好的方式,与自然建立紧密连接,感受自然的独特魅力。




9
Bridge of 1,000 Dreams
(千梦之桥)
一千根竹竿构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梦想走廊,千根竹棍上有当地工作室创作的新加坡主题图案,承载着新加坡人的梦想和愿景,象征着集体力量对国家发展的推动。
作为新加坡设计委员会为SG60庆祝的主题“设计之国”,新加坡已经转变为一个宜居和可爱的城市——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千梦之桥提醒我们,设计一直是国家发展的核心。
从远处看,个人表情模糊成统一的光线。人们看到的不是个人的棍子,而是整个桥梁 —— 它隐喻着当个人憧憬汇集成公共可能时,社会是如何运作的。





10
Urban Oracle
城市甲骨文
《都市神谕》(URBAN ORACLE)坐落于红点设计博物馆附近的浮桥。24个发光字母悬于浮桥边缘,光芒倒映水中。木板路上设三个红色按钮,按下后,灯光如心跳般在字母间稳定脉动,触发由人工智能生成、受新加坡过去、现在与未来启发的发人深省的信息。
这是Ultravioletto对占卜的全新构想。古代朝圣者从寺庙神谕寻智慧,现代社会则转向数字系统与算法。游客能以类似方式咨询《都市神谕》,它巧妙融合文化遗产与环境要求,既借鉴古代知识,又温和指引人们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让人们在互动中感受古今智慧的交融。

11
Mozart(莫扎特)
《莫扎特》(Mozart)装置将解构的三角钢琴重组为悬浮在开放式楼梯上方的抽象白色球体。楼梯的每一级台阶成了钢琴键,踩踏时会激活光与声的联动。
它既致敬作曲家莫扎特的大胆愿景与创新精神,又通过拆解熟悉事物、打破传统束缚而意义非凡,颂扬颠覆孕育创造力。球体象征完整,解构元素却揭示功能“紊乱”。动作触发声光时,作品邀我们共谱新乐章。
我们常抗拒颠覆,可它却是生命与进步的本质。《莫扎特》提醒我们,当事物意外崩解,可勇敢行动,迈向新开始。此外,装置的音景重新诠释了莫扎特经典作品,且专为该装置量身定制,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



12
Embrace(拥抱)
受儿童纸链启发,《拥抱》(Embrace)为i Light新加坡2025打造。它以真人大小剪影构成环形装置,经人类触碰焕发生机。站在剪影间握住其手,光影涟漪在环中舞动;当所有剪影手手相牵,便化作光与声的交响乐。
作品带人回归童年,纸娃娃意象唤起用剪刀剪纸展开后相连手掌的记忆,唤醒纯粹喜悦。剪影展示迷彩图案,代表新加坡武装部队四军种,邀请军人与平民携手成环。“守护者与被守护者手拉手”的意象,体现军队力量因人民支持而倍增。装置以滨海湾为背景,在此承载国家骄傲之地,鼓励人们反思与参与,传递温暖与力量。




13
In Tandem(共舞)
《共舞》(In Tandem)通过心跳的节奏探索和谐与人际联结。当两名或更多参观者触碰其传感器时,装置会无缝同步他们的互动,创造出同步脉动的统一灯光秀。
作品诠释了 “心脏生理同步” 的科学概念 —— 当存在深层联结的个体互动时,心率活动会自发趋向共同节奏,即近距离接触孕育和谐。它揭示了人类如何无意识地与彼此同频,以及不同的生命如何在短暂瞬间共享同一脉搏。




14
Fantastic Planet
(神奇星球)
澳大利亚的Amanda Parer的《神奇星球》是一个由三个装置组成的系列——What's That、Comfort和Over——以三个发光的人形人物以不同的姿势观察周围的环境为特色。
这件《神奇星球》的灵感源自雷内・拉卢 1973 年的电影《原始星球》(La Planète Sauvage),片中巨大生物统治着生活着原始人类的世界。这些巨型雕像呼应了大卫・爱登堡对人类的警示:作为物种,我们正贪婪索取远超自身应得的资源。
Fantastic Planet: What's That

Fantastic Planet - Comfort

Fantastic Planet - Over

15
VJYourself!
(VJ 自我)
VJ 自我!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魔镜。它不仅捕捉参观者的影像,更捕捉时间本身。参与者起舞时,装置会通过重复其动作并将之重新编排成新的舞蹈序列,回以数字化的 “动态回响”。随着更多人加入,玩耍与时间被成倍转化为欢乐的混沌—— 用户可共同舞动,共创一段蒙太奇式的光影盛宴。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公共艺术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