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成为“策展人”,也永远挤不进上层社会|优越、虚荣与中产幻觉
-
原创 昨天
在美术馆与艺术行业的体系中,“策展人”始终处于一个模糊却傲慢的位置。他们自诩为艺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却常常筑起比艺术本身更高的理解壁垒;他们宣称在为观众服务,却又在言语与叙事中隐藏着对外行的轻蔑。
在一个机构内部,“策展人”既是展览的导演,又是制度的执行者。他们在展览方案里表达理想主义,在预算表格上练习现实主义。他们必须向上汇报,向下管理,向外解释,向内怀疑;他们在一次次布展深夜里自我感动,在一次次撤展凌晨后无声麻木。
他们最擅长用艺术为自己镀金,用高深晦涩的词语包装不安,用悲悯的面孔掩饰虚荣。
“策展人”的世界看似充满理念、批判与诗意,实则是由无数文件、合同、领导指令与不安的自尊心拼接而成的“临时舞台”。

在《博物馆的诞生》[英] 托尼· 本尼特提出:
“美术馆的空间、观众的观看方式、陈列与秩序的逻辑,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治理仪式’,与宗教空间中人的服从与仰视结构相似。“
接下来会用两个部分来全面剖析“策展人”:
第一部分是如何成为“策展人”(干货,千万要对齐目标)
第二部分是对“一部分策展人”(扎心,千万别对号入座)的社会心理进行一些观察后的总结。
如何成为策展人
策展人的核心职责,通常包括:
1、展览策划与叙事构建
选择主题、艺术家与作品,撰写策展概念与文本,形成清晰的叙事逻辑,通过空间设计与动线规划呈现给观众。
2、艺术家与作品协调
与艺术家、画廊或藏家沟通借展、运输、布展、撤展及版权使用,确保作品安全与展览质量。
3、学术研究与内容生产
组织前期研究、撰写导览、画册、作品介绍、媒体稿件,或策划讲座、对谈,将学术内涵拓展给不同圈层。
4、预算与项目管理
在有限预算框架内统筹方案,协调馆内展陈、运营、媒体、公教等部门,完成展览如期开幕与运行。
5、观众体验设计
从布展、视觉、文本、互动体验多维度,关注观众如何进入、理解、停留、离开展览。
对策展人的工作要求,远超外界对“艺术从业者”的想象:
1、宽广而深入的知识结构
艺术史、当代理论、社会学、哲学、设计、建筑、科技、传媒跨学科能力。
2、逻辑与叙事构建能力
将碎片化作品与信息编织成整体概念和体验。
3、审美判断与空间感知
感知作品、灯光、动线、注解的关系。
4、跨部门沟通与项目管理能力
统筹艺术家、美术馆、外部供应商与管理层。
5、公众与社会敏感度
平衡“让人看懂”与“让人想看”。
值得强调的是,“策展人”并非只能由纯艺术教育背景的人胜任:任何具备综合性创造力,打破单一学科边界,用多维度知识构建展览世界观的,都可以胜任。
学文学者,擅长叙事与语言转译;
学社会学与哲学者,敏感于议题与结构;
学管理与传媒者,善于统筹与放大影响;
学设计与建筑者,天生拥有空间思维,对展陈和观众体验有更好的预判。
“策展人”的社会心理:
优越、虚荣与中产阶级的幻觉
“策展人”是当代城市中产阶级的典型样本。他们精通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运作方式,通过专业知识与当代艺术话语,积累与同阶层或更高阶层沟通的筹码。然而,这种优越感常夹带着深刻的虚荣与不安。
也正如布尔迪厄在《区分》中指出,中产阶级通过艺术与文化品味区隔自己与其他社会阶层,以证明“我不是他们”,却又难以向上进入真正掌握资本与权力的顶层。

“策展人”正是如此:
对上,没有制度性权力,只能依附于馆长、行政管理层或赞助资本,在一次次“领导临时修改方案”的挫败中失落;
对下,保持“我比你懂艺术”的优越感,构筑专业壁垒以维持尊严;
对外,在公众面前扮演“文化中介者”,翻译晦涩作品,但这种悲悯更多是施舍性质,维系着“我理解艺术、你需要我来解释”的权力关系。
对内:在无力改变世界的沮丧中,培养一种“悲悯”,但这种悲悯更多是对自己生活局限的投射。

从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看,职业身份不仅是工作角色,更是社会表演。“策展人”的“专业优越感”正是表演的一部分:不断向外界证明知识、审美与文化位置,以掩盖在系统权力结构中“无权”的本质。
总结一下
“策展人”不能追求纯粹的学术理想,而是被预算、领导意志、政治立场与公众情绪层层裹挟的项目管理;
“策展人”也不能提供彻底的公共服务,他们需要运用符号与叙事,制造“值得参观”的意义,以维系美术馆存在合理性。
于是,他们在自豪与挫败之间,生成一种带着悲剧性的社会心理:
他们的优越感,建立在对自身无力的防御上;
他们的悲悯,建立在对社会冷漠的伪装中;
他们的职业存在,永远需要证明——
证明艺术有用,证明自己有用,证明他们高人一等(却又被现实无情地踩在脚下)。
🙏
最后,祝福每一个艺术行业的打工人
最终都能够被艺术救赎

-开间美术馆,在永恒的开幕前夜-
OPEN MUSEUM
forever in pre-opening eve
特别鸣谢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开间美术馆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