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466岁豫园“上新”了!豫园文创首发暨夜游豫园正式启幕
-
原创 09-10



飞檐斗拱间藏尽方寸天地,文脉典藏里沉淀人文厚度。享有“东南名园冠”美誉的豫园,既是凝固历史的城市记忆,又是持续生长的文化符号。8月8日晚,“豫享山林·玲珑有礼”豫园文创首发暨夜游豫园正式启幕。466岁的江南古典园林里,光影与诗意交织,一场关于“最上海”城市文脉的守正创新实践正焕发新彩。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王亚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社长胡明华,黄浦区副区长沈丹娜,新西兰驻上海总领事鲍晓笛、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部领事欧珞伊,以及市、区相关委办局的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仪式上,豫园管理处主任陆妍雁介绍了项目整体情况,分享了豫园在推动城市文脉焕新、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激活夜间消费动能、提升上海文化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上海市文化产业促进会秘书长、东方网文创中心主任陶寅琰,作为“豫见好礼”文创团队负责人,讲述了如何通过“传统元素+现代转化”的创新路径,让豫园的文化基因真正融入日常。“豫享山林”光影秀的总策划法国设计师Alex介绍了此次夜游项目的设计理念与独特亮点。
夜游新篇
光影为笔,园林为卷,绘就如梦诗境
“豫享山林”夜游项目由豫园团队历时一年多打造,这场跨媒体沉浸式文化夜游,聚焦豫园“小而精,精而雅”的特色,以“豫享山林”为主题,巧妙融合光影技术与园林艺术,运用灯光点亮、动态投影与Mapping show等形式,生动展现豫园的历史底蕴、建筑风格与景致意境,营造自然、情感与哲思交织的东方美学空间,让游客体验一场“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的文化之旅。
日游可观园林景,夜游可观博物展。此次夜游选取馆藏书画精品,以数字技术赋能文物活化利用,书画墨韵随光影流淌,探索当代语境下江南雅韵与海派文脉的创新表达,让历史文化成为可感、可知、可参与的鲜活体验。如果说白天的豫园是“经典模式”,夜晚则是不可错过的“隐藏彩蛋”。豫园在活态传承文化的同时,以“文化味”点燃城市烟火气,以“夜动力”撬动文旅商新“夜”态,不断拓展夜间经济的更多可能。

文创好礼
IP破圈,方寸之间,转译深厚文脉

仪式现场,豫园文创品牌“豫见好礼”也揭开面纱。承载豫园深厚文脉的创意好物,成为豫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提升IP影响力的新支点。豫园文创团队从标志性园景、文化符号及园史典故中萃取灵感,融合园林美学、非遗技艺与数字创意,结合江南文化、海派元素及现代潮流,推出“城市遇山林”“园林遇吉意”“曲径遇转机”三大系列产品,在方寸之间融汇传统美学、吉祥文化与自然哲思,将流淌四个多世纪的中式浪漫植入当代生活场景,将豫园的深厚文脉“转译”为可亲可感的文化新表达。
文旅商联动
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探索融合新路

2024年豫园游客接待量突破27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外国游客数量占比接近1/4,成为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重要目的地。作为上海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豫园正探索深度融合“传统与创新”“保护与转化”“传承与消费”的文旅发展新路径。从景观“美化”到深度挖掘文化价值并实现“转化”,此次豫园“上新”,不仅是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提振夜间经济、激发文化消费活力的一次创新尝试,也为区域打造“高能级文旅、高品质体验”,为更好助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供了鲜活载体。
资料:黄浦最上海
编辑:青予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乐游上海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