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人体蜈蚣”雕塑拆除,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边界在哪?

原创 前天

近日,云南丽江“荒野之国”艺术园内“人体蜈蚣”“三面女孩”等雕塑,被指造型诡异,让人产生不适。

面对批评声,“荒野之国”艺术园迅速回应,并快速拆除有争议的雕塑,称得上从善如流。

对于创作者来说,设计、打造“另类”的雕塑,属于创作自由。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审美,也有不同的艺术表达,这种权利应予尊重。


景区已对部分有争议的艺术作品进行了拆除。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而具体到“人体蜈蚣”“三面女孩”等雕塑,之所以引发舆论质疑,就在于这类雕塑从工作室走向了公众场合。它们不是放置在艺术家的私人空间,也不是安放在供专业人士研讨的学术场所,而是置身于带有商业性质的主题公园。也就是说,它们面向的是大众,就应该接受大众的指指点点。从这个角度看,“人体蜈蚣”“三面女孩”等雕塑引发争议,并不让人意外。

拆除涉事雕塑,与其说迫于舆论压力,不如说基于商业考量。据报道,该艺术园是当地一处较有人气的拍照打卡地,“偶尔举办市集等活动,颇受大家欢迎”。如果因为个别雕塑而陷入争议漩涡,乃至影响人气,实属得不偿失,拆除或移走争议雕塑,乃及时止损。

其实,此事并非孤例。表面看,这是一次艺术创作与公众接受度的冲突,实际上则让人进一步深思,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界限究竟在哪里?

荒野之国艺术园致歉声明。图片来源:@荒野之国

艺术创作确应享有自由。艺术家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但是,艺术作品一旦进入公共空间,就难免被热议。要知道,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不在于曲高和寡,而在于能否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结。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固然应该保持艺术个性,但是,只有与公众期待形成良性互动,与公共审美达成共识,才能更大程度得到商业回馈。

这也提醒相关景区,向公众推出艺术作品,既要尊重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要顾及大众的审美需要,尽量在两者中寻求平衡。

“荒野之国”事件引发热议,不是坏事。通过广泛讨论,进一步凝聚共识,有助于实现多赢。对于艺术家和景区来说,从创作前的预期管理,到展示时的空间规划,再到争议后的耐心阐释,每一步都考虑周全,将减少争议。而对于公众来说,应理性表达个人好恶,而不宜一味吐槽。总而言之,大家一起培育可容纳分歧、又能促成对话的公共审美生态,将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原发于人民网观点频道,题为《人民热评: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界限究竟在哪里?》。

责编|赵春晓、徐玉涵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人民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丽江荒野之国雕塑争议 公共空间艺术边界 人体蜈蚣雕塑拆除事件

192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