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全球顶级电音节 Tomorrowland 如何落地上海?核心团队独家对谈

原创 昨天

如果要把“Tomorrowland有魔力”落到可感的细节,常被提到的有三件事。

第一,它是音乐节中“奇幻沉浸体验”的代表。在相当于50个足球场的草地上,Tomorrowland把公园改造成一个真正的童话世界:数百位知名DJ在16个充满想象力的巨型舞台轮番登场。以2024年为例,主舞台高36米、宽160米,屏幕有1600m² ,其中包含1054盏灯、43个喷泉。夜幕降临,灯光秀与烟花接力,音乐、视觉与叙事织成一体。

第二,这里更像一座现实中的“地球村”乌托邦。来自200多个国家、不同种族与肤色的人在同一片魔幻空间里相聚,以音乐为共同语言,把对“多样性与团结”的庆祝推到极致。这里人人平等、彼此友爱——陌生人也会聊天、击掌、拥抱、互相称赞;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们挥舞着国旗,在同一节拍里跳舞,在同一片夜空下看烟花,把快乐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三,这是一个庞大的现场,但关乎体验的所有细节都做得很好。16座巨型舞台通过精细的声场分区与指向控制,彼此几乎不串音;工作人员会背着收集框把你手里的空酒瓶接走,因为知道要从跳舞的人群中挤出去扔瓶子会有点扫兴;到达机场的第一时间,你就会被前来迎接的工作人员的热情感染;现场餐饮品质也非常好,供应来自世界各地的街头小吃以及比利时特色菜。在那里,所有事情都是让你开心的。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特别想听听这三位去过Tomorrowland超过10次的核心人物怎么说:

对你个人而言,Tomorrowland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

应书岭Tomorrowland改变了我很多,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我有过一段非常难过的时期,可能持续了半年,那段时间我经历了很多事,是这么一个地方把我“捞出来”了,让我卸下了所有的情绪负担,整个人好了起来。

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几乎每一个提到Tomorrowland的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特别的故事,它往往会带来某种改变。Tomorrowland不只是一个音乐节,它还能把人带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创造力与能量之中,当心里承受着一些很深的悲伤时,去到Tomorrowland往往就能释放出来。

对我来说,Tomorrowland就是每年最重要的假期。大家都知道,7月份Dino要去Tomorrowland,那一周手机关机,肯定找不到我。在那边,我把不开心、不愉快全都放下,带着满格的电量回来,告诉自己世界还是美好的。

在那里,几天的交流和沟通全都是开心的。就像你和家人一起去迪士尼,一定聊的都是快乐的事,在那样的环境里根本吵不起来。Tomorrowland就像是音乐节里的爱马仕,是独一档的,真正把文化体验融入音乐节中。

我常说,Tomorrowland不需要解释——踏进那个“乐园”的一瞬间,你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对的产品,是一个好的作品。我第一次去是2015年,当时立刻决定第二年要再来,就这样一直到现在。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亲自来看一看。


刘宪庭我去过11次Tomorrowland。最让我难忘的其实是两个时刻:第一个是刚走进Tomorrowland的那一瞬间,满眼都是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和他们的国旗。

那一刻我仿佛走进了一款电子游戏——我从没见过这么多国旗。第二个是当你离开Tomorrowland,重新回到现实世界,才真正意识到过去三天有多么神奇。这就像一个梦的开头和结尾——你直到离开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身处一个梦里。

每个人来到Tomorrowland的理由都不一样:有人是为了尽情玩乐,有人是为了听音乐。但当你离开时,带走的是一种“我属于这个整体”的记忆。此后,只要遇到另一个去过Tomorrowland的人,只要听到“Tomorrowland”这个名字,那种频率、那种团结感就会立刻被唤起。

从技术和专业角度看,我觉得Tomorrowland的团队——不管是做市场还是做制作——每个人都像艺术家,他们花大量心力在细节上。举个例子,在Tomorrowland,连垃圾桶都是精心设计的,漂亮得不像是个垃圾桶。我后来发现,哪怕是在后台、只有员工能看到的地方,他们也会花时间设计美观的指示牌。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心思在“没人看的地方”,他们回答说:“员工也需要被美好的事物包围。”


Bruno当你看到来自全世界的人挥舞着各自国家的国旗,那个场景让人触动。有个女孩说:“哪个世界更疯狂?是在Tomorrowland的这3天,还是其余的362天?”在Tomorrowland的那3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感受的人们可以一起庆祝生命;可在其余的362天,人们却常常彼此不愿交谈、难以联合,又各自回到自己的小格子里。

所以,疯狂的不是Tomorrowland,现实世界才是“疯狂”的。Tomorrowland展示了世界本该有的样子:人们彼此喜欢、彼此交谈。哪怕你一个人来Tomorrowland,也会交到朋友——别人会问你来自哪里、你的故事是什么。这太美妙了。

我很难说那种让大家真切地融为一体的独特氛围从何而来——这种感觉不是你把舞美、舞台、DJ装进集装箱运来就能复制的——那是一种你期待并为之努力、当它真的发生时甚至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的东西。它既关乎大的舞台与结构,也关乎微小的细节。我们可以给你看很多照片和视频,但真正的感觉只有亲自来到Tomorrowland才能体会。

如果我能送自己一份礼物,我还真的希望可以再以第一次的心情体验一次Tomorrowland,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感受。

Tomorrowland已经走过21年:比利时本部之外有巴西站,也有阿尔卑斯山的冬季版本。据比利时年报登记网站披露,其背后的WEAREONE.world在2024年实现了约1.4亿欧元营收。这样一个成熟的全球化品牌,此番选择落地中国,却把合作对象定在了没有办过音乐节,但把电竞与线下娱乐做成规模的英雄电竞与INS新乐园。

为什么是他们?Bruno的答案是理念与热情同频:“每个细节都从观众体验出发,不把它仅当一门生意。”

在第一次会议后,Tomorrowland发来一份包含37个问题的清单,需要在两天时间内逐项作答,应书岭把电竞业务线、INS新乐园音乐线甚至游戏设计团队全部拉入协作:“就像高手过招,有的问题看似很小,实际在试你的品位。”

一来一回,信任就这么建立起来。


合作是如何开始的?

Bruno每年在比利时你都能看到很多中国观众与国旗,他们远道而来和我们一起庆祝。我们已经把Tomorrowland带到了巴西、法国,也希望把它带到亚洲。

但对我们来说,把事情做好比做得快更重要。这个项目团队已经筹备了一年多,找到合适的场地、合适的伙伴至关重要。我们和很多人见面、交谈、彼此了解——某个时刻你会把自己的“孩子”托付出去,这需要建立信任。我们希望做的是一个20~30年的长期规划,构筑Tomorrowland品牌,并始终坚守它的价值观与DNA。

中国有很多非常专业的娱乐公司,我们与其中不少都聊过。我们团队的Philip负责这个项目,他跟我说:“Bruno,我找到了一个团队——Hero Esports。”我的第一反应是问:“他们做过音乐节吗?” 答案是没有。但Felipe说:“你和他们聊聊就知道了——价值观、热情与我们一致,而且他们懂如何把体验做得好。”

在今年3月法国的Tomorrowland Winter,我们真正连上了线。一开始总是谈理性的要素:地点、档期、艺人、预算;当我们有时间聊到情感与理念的时候,我立刻意识到他们真正理解我们的主题与要传达的东西——我们有着相同的DNA、一样的热情。

这里你也能看到:每个细节都围绕观众体验来思考——观众想要什么?这正是我们在Tomorrowland最在意的。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人们同样怀着热情做这件事,不是把它当作一门生意,而是发自内心地去投入。

今天是我第一次来INS新乐园 ,我还没在活动时段看过它的“全开”状态,但从他们的介绍能听出来:无论是票务体系、不同店铺与动线的串联,还是让人彼此相遇与连接的设计,都下了功夫。Tomorrowland 也一直在做这样的连接——不同舞台、来自不同国家与背景的人们,我们希望他们相互遇见与连接。没想到隔着几千公里,能在这里找到同样的DNA,让我很惊喜。

21年前我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来到中国办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获得如此大的关注。这真的让人兴奋。


应书岭无论做游戏、电竞还是INS新乐园,我们都是文化公司,一定是文化在商业之前的,我们相信把文化做好,商业自然会来。跟Tomorrowland这样的公司交流,我们一直在谈热爱、谈文化价值观。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想到一个问题时,大家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甚至都不用说,一个眼神就知道。举个做游戏的例子:比如《黑神话:悟空》里的金箍棒,我们都知道应该是圆的,如果有人做成方的,团队里一大半人直觉就会觉得不对。对于同一张图片、同一个视频,大家在审美和价值观上的感受是一致的,这非常关键。

当我们提出把“纸”作为中国站主题,对方立刻就明白了。Tomorrowland的很多舞台元素本来就和书、图书馆有关,而“纸”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这个主题瞬间就把我们连在一起,这是我们想要的,也正好契合他们的文化脉络。这种文化共鸣很重要。

如果换成一个普通公司,不是做内容或IP的,可能要聊半天甚至吵半天。但我们都是做文化的公司,底层是信任——对能力的信任、对理解的信任、对审美的信任。这让很多事情顺利了很多,不会出现“我要放一个很贵的东西”而对方说“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的争执。我们不是甲方和导演的博弈,而是彼此理解、都想做出伟大作品的伙伴。大家的出发点都是正向的,这才是合作的基础。

第一次会议后,对方给了我们一份37个问题的清单,需要两天时间来反馈。我们把电竞业务线、INS新乐园音乐线,甚至游戏设计团队都拉进来一起作答。

大问题反而容易。比如“如何搞定大型线下活动报批”,对落地来说是大问题,但对彼此信任的人来说是小问题。还有些问题很细节,就像是“高手过招”——看似小,其实在试你的品位。比如一个小小的灯,他们会问:你们公司有哪些供应商?和世界上哪些灯厂合作过?他们也会问:你的灯怎么做?屏幕用哪家的?视频一般会设置哪些程序?这就像是画画的人问你“用哪支笔”,如果你能回答出某一个具体的型号并说出背后的理由,他们就会心里认定你了,虽然这一切沟通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其实那就是“考核”。

他们在某些方面要求真的很高,比如他们对大厅的承重有很高的要求,你会发现根本没有那样的条件,最后只能自己去搭。虽然一开始会觉得“又多了500公斤负担,怎么办”,但交流后会觉得又学到东西了,这个过程本身其实是一种幸福。

多数音乐节止步于阵容与舞台,Tomorrowland则把音乐节做成一部每年更新的奇幻长篇:每届一个主题,主舞台与叙事随之重构;更进一步,它会以小说与漫画把世界观写“厚”——有角色、有地点、有母题,形成可持续运转的IP。这一步是很多音乐节难以做到的。

以2025年主题 “Orbyz” 为例:故事设定在一个完全由冰构成的魔法宇宙,揭示一个长期隐居在巨型冰盖之下的族群。冰层与冰川融化后,原住社区浮出地表,他们的能量源自独特的红色晶体与岩石。主角Tybla在冰下城Nymbuz追查矿井爆炸与失踪事件,并与来自地表的游牧者携手揭开真相。官方通过超过300页的长篇小说 《The Odes of Orbyz》 与约60页的漫画,把这个世界具体而微地呈现出来。

人们更熟悉的是Tomorrowland宏大的露天场景,但它同样拥有标志性的室内舞台——Freedom舞台:舞台、四壁乃至穹顶大面积覆盖LED与灯阵,形成近似360度包围的沉浸视觉;可动LED天幕可在观众头顶不断变换形态。观演方式包括地面舞池与多层看台,更像一座“黑盒剧场里的巨型俱乐部”。

这一次,上海站同样将在室内场地呈现。它会只是一个 “Freedom的技术变体” 吗?答案是:不止于此。Tomorrowland 的“策展式叙事”会被完整保留,同时叠加中国语境的主题 “纸上幻境”:从材质与触感到传播语言与现场路径,“纸”的元素将贯穿整场体验。百威也将作为合作伙伴加入其中,他们同时也是Tomorrowland的全球合作伙伴之一。

Tomorrowland一向以超现实、沉浸式让人惊艳,而这次上海是室内场馆。这会不会构成限制?

Bruno我们常常谈起那种 “Tomorrowland的感觉”——那个独特的瞬间,会让人觉得“这就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这个瞬间并不是由舞台大小决定的,而是叙事、音乐、人与人相聚等许多元素共同融合,创造出一种人们真正走到一起的团结感。这正是我们希望11月时上海带来的体验。

室内对我们来说不是“限制”,我们反而喜欢推动边界。如何把Tomorrowland的全部要素装进一场室内奇观,做成一场“完整的沉浸式体验”——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创新。

我们会带来与Freedom舞台有某些相似的体验强度,但不会是简单的“技术变体”,而是一次完整的叙事化升级。我们希望在视觉奇观之外,更强调“讲故事”——把Tomorrowland的叙事与世界观真正带进室内。


刘宪庭虽然Tomorrowland有多个舞台,其中也包括室内舞台,但这次上海这套演出是为室内、为这座城市量身定制的——从预约登记、获取更新、购票、入场到走进舞台,我们希望观众经历的是一个整体的叙事流程。这就是我们想带到中国的东西:一套高度强调精神性、呈现方式、叙事与视觉的一体化体验。

整个概念都是以“纸”为核心。你会在每一个创意环节看到它:从材质和触感的体验,到我们所有的营销传播。而且,当观众真正走进场馆、开始体验的那一刻起,“纸”元素也会在各处不断出现。

The Magic of Tomorrowland · 室内幻境

效果图


甚至在每组 DJ 演出之间,我们还会加入“特别表演”,舞台灯光会随着整晚演出不断进化,让整个夜晚像一个完整的整体表演。

在中国的“体验生意”版图里,他是少见的跨界型操盘手,而且在每条赛道都有硬成绩:

在游戏领域,他创立英雄互娱(Hero Entertainment),作为《黑神话:悟空》的早期投资方/联合出品方之一,这部游戏发售三天销量超1000万份,在2024年被业界最有声誉的Golden Joystick评得最高奖项“Ultimate Game of the Year”,被多家英文主流媒体视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里程碑。

在电竞赛道,他联合创办英雄电竞,作为亚洲头部电子竞技公司,英雄电竞参与承办了杭州亚运会电竞比赛项目、国际奥林匹克电竞周等全球范围内数千场赛事;2023年,沙特主权基金PIF以2.65亿美元入股英雄电竞。他更大的愿景是从不同角度推广电子竞技走向全球,所以卸下了CEO的职务,专任董事会执行主席,把更多精力投入行业推动相关的国际事务,现为全球电子竞技联合会副主席。

转向线下,他在上海复兴公园旁打造INS新乐园,通过汇聚不同风格的夜店实现规模化,采用“通票通游模式”降低参与门槛,吸引年轻人,成为潮流地标。

从游戏、电竞到线下综合场景,再到引入顶级音乐节IP,版图看似分散,却被他反复提到的一个参照系串起:迪士尼——做一个以内容与审美为核心、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体验世界”。


为什么会想要把Tomorrowland引进到中国?

应书岭过去10到20年,中国的体验经济、娱乐与音乐产业持续增长——需求端的跃升是我们敢做的底气。INS新乐园开业三年,用户规模连续两年同比增长300%+;我们每周都能在园区看到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对潮流与音乐文化有真热爱。与此同时,中国的电音节还处在良莠不齐的状态,所以我们希望把真正高标准的体验带进来,并与中国文化深度结合。

我们自己就是Tomorrowland的深度用户,也会去EDC、Ultra等,但最深刻的印象、最特别的还是Tomorrowland。10年前我们在Tomorrowland可能只看到一面中国国旗,2024年已经能看到几十面——用户已在那儿。

当合作机会出现,我觉得太棒了。我们有游戏与电竞的内容与组织力,是时候为这一代年轻人造一座他们真正热爱的“游乐园”了。

你身份很多,要忙的事情也非常多,在Tomorrowland落地上海这个项目上,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应书岭还是产品,尤其是审美。审美最重要,其他都还好,我们必须要站在那些伟大艺术家的肩膀上。

你做游戏、电竞、商业地产、音乐节,这些看似领域不同,但给人感觉像拼图一样,背后有一个系统。你要构建的更大的世界是什么?

应书岭我和王嘉尔聊过,他很想证明中国人能做出被世界认可的东西,我们也是一样。不知不觉间,拼图走到了这一天。

迪士尼有电影,我们有游戏;迪士尼有ESPN,我们有英雄电竞;迪士尼有乐园,我们有INS新乐园。其实最初做INS新乐园时,没有想那么多。但当我们真正开始建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真的好想为年轻人做一个游乐园,一个由中国人做的、不土味的、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乐园,而且要让全世界看到它。

有人说电影是人类的第八艺术,游戏是第九艺术。我把迪士尼乐园看作“第八代乐园”,希望INS新乐园成为“第九代乐园”:基于数字世界,围绕这一代年轻人的兴趣来搭建。我们的目标是,不仅在中国,还要在全球复制。就像我们能让100多个国家的人玩我们的游戏、看我们的电竞比赛一样,我们也有信心让他们来体验INS新乐园。

编辑 、采访 、撰文|Suki Tang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视觉|riscal、小迪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Tatler的朋友们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核心团队访谈 沉浸式文化体验合作 全球顶级电音节

109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
Tatler的朋友们

Tatler的朋友们

上海

总包方 · 广告/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