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1.5亿利润与12亿负债,祥源文旅为何景区造血,债务“起飞”?

原创 今天

华夏时报记者 张蓓 见习记者 陈炳衡 北京报道

景区资源与低空经济双轮驱动,浙江祥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600576)(下称:祥源文旅)在三季度交出营收净利双增的业绩答卷。祥源文旅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35.11%;归母净利润6462.6万元,同比增长27.33%。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94.89%,达到3.29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收8.44亿元,同比增幅35.29%,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41.8%。

记者根据财报数据计算,公司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率为54.73%,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1.08%,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祥源文旅2025年三季报显示,有息负债为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1.91%。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4.91%,主要因有息负债规模扩大导致利息支出增加。

10月29日,研究文旅行业的银行从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祥源文旅在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但营收成长性仍需观察。能否形成长期收益,要看在后续的行业竞争内是否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一评价反映了市场对祥源文旅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新投入与财务健康的关注。

低空经济开辟文旅体验新维度

10月30日,祥源文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传统景区运营基础上,祥源文旅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成立祥源通航子公司,与亿航智能、沃飞长空等企业合作,在广东丹霞山、安徽齐云山等地开展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低空游览项目,并实现相关收入。这一创新举措与全国低空文旅发展趋势相契合,敦煌近期推出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计划建设五个飞行营地,构建“空中走廊+地面体验”的立体旅游网络;云南、广东等地也相继出台政策,支持低空观光、无人机表演等新业态。

公司以“战略合作—场景验证—产业投资”三步走策略布局低空赛道,公司正积极推进eVTOL的OC取证相关工作。截至目前,祥源通航已先后在广东丹霞山、安徽齐云山、合肥花世界、四川汶川县等地开展低空飞行。

新时代文旅研究院院长、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吴若山认为:“文旅IP本质是文化价值的具象化表达,也是激活科技赋能文旅发展的‘催化剂’。二者结合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科技手段解构文化基因,将其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可传播的体验产品。”祥源文旅的低空旅游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通过“高空视角”重塑游客体验,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独特的旅游产品。

在场景重构层面,公司依托低空飞行技术打破物理空间边界,构建虚实融合的立体体验场域,使游客在虚拟与现实交织中完成文化探索。这些创新实践与吴若山提出的“通过光影特效、空间定位技术实现多人交互,延伸消费场景与时长”的建议不谋而合。从消费者特征来看,低空旅游作为新兴业态,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他们追求个性化、刺激的旅游体验,低空旅游所带来的高空俯瞰视角恰好契合了他们的消费心理。

政策赋能与产业生态构建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作为其代表领域,正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释放增长潜力。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测,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低空文旅则通过“云端视角”激活消费潜力。

记者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了解到,近期发布的《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培育低空消费新业态,包括发放低空旅游消费券、推动景区建设飞行营地等,这些政策为祥源文旅的低空业务提供了基础设施与市场推广保障。

吴若山进一步阐述道:“基于内容和案例启示,要通过‘文旅IP+科技’融合发展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建议当下聚焦内容、场景与运营这三个维度。”在内容创新层面,祥源文旅突破传统观光模式,将静态IP转化为可参与的沉浸式故事。

例如在丹霞山项目中,通过角色扮演、互动剧情设计,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文化体验的共创者,实现客单价与情感黏性的双重提升。这种创新实践印证了吴若山提出的“通过科技重构文化叙事”的发展路径。

此外,低空经济对文旅产业的赋能已超越单一观光功能,向全产业链延伸。吴若山向记者强调,低空旅游是“多产业复合型经济形态”,涉及装备制造、运营服务、教育培训等环节。例如,宁波成立低空经济文旅产业联盟,整合技术研发与场景运营;深圳将无人机驾驶员纳入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强化人才储备。祥源文旅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探索“售、训、修、托”一体化模式,正是对产业链闭环的尝试。

现金流与债务:扩张中的挑战

尽管在新业务布局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祥源文旅的财务结构仍需密切关注。截至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率为54.73%,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1.08%,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祥源文旅2025年三季报显示,有息负债为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1.91%,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4.91%,主要因有息负债规模扩大导致利息支出增加。

祥源文旅对记者表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超过35%的营收增长和41%的净利润增长,其中旅游行业板块,尤其是旅游景区业务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增长引擎。莽山五指峰景区、安徽齐云山旅游度假区、四川碧峰峡景区、广东丹霞山景区等项目同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轻资产模式持续扩大业务规模,自2025年6月以来陆续托管安徽齐云山、四川碧峰峡、合肥花世界、河北白石山、广西大瑶山等多个项目,加速公司部分项目管理运营一体化的同时,也实现了运营能力的对外输出。

在运营提效层面,祥源文旅借助大数据与AI实现管理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公司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完善数智文旅中台,实现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沉淀,通过实时监测游客行为、预测客流趋势,动态调配资源、优化服务动线。

据公司财报显示,通过数智化赋能和成本管控措施,前三季度毛利率达51.65%,同比提升2.6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9.52%,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增94.89%,至3.29亿元,反映主营业务造血能力显著增强。然而,融资规模的大幅扩张带来的利息支出增加,以及资产负债率的持续上升,都凸显了上述银行从业人士所提示的“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祥源文旅近几年的发展可谓“大刀阔斧”与“麻烦不断”并存。在“并购扩张”方面,公司自2022年战略转型后便加速“跑马圈地”,累计投入超过8亿元用于收购旅游资产。这包括将湖南大湘西、安徽齐云山、雅安碧峰峡等地的多项资产注入公司,并在2024年以3.07亿元拿下了湖南郴州莽山景区实控权,意图构建“大湘西、大黄山、大南岭”三大旅游目的地体系。然而,激进的并购也带来了商誉受损的风险,例如在收购莽山景区时,因收购成本高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预计将形成核心商誉,公司也坦言,若未来经营未达预期,将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影响当期损益。

另一方面,公司及其实控人俞发祥还因信息披露违规遭到立案调查并处罚。2024年,证监会查明,俞发祥在2022年指示祥源文旅以支付资产收购意向金和保证金的形式,套出资金提供给其控制的关联方使用,累计发生额高达4.1亿元,占公司当期净资产的15.15%。这些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祥源文旅未按规定及时披露,也未在相应定期报告中披露。因此,公司被责令改正、警告并处200万元罚款,实控人俞发祥被处以300万元罚款,多名时任高管也一并被罚。此外,上交所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给予了通报批评。

与此同时,公司高管层也出现震荡。总裁孙东洋于2025年6月14日公告因工作调动不再担任总裁及非独立董事职务。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来,祥源文旅多名高管发生变动,同期离任的还包括副总裁虞卫宁等人。这一系列事件为祥源文旅的快速扩张蒙上了一层阴影,其未来的整合成效与合规经营能力面临考验。

结合上述银行从业人士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分析,祥源文旅需要在创新业务拓展与财务健康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将成为考验管理层战略定力和运营智慧的重要课题。业内专家强调,文旅行业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企业往往需要在市场机遇与财务风险之间做出谨慎权衡。

在“十五五”新质生产力政策驱动下,公司若能持续优化财务结构,深化低空文旅的场景融合与技术应用,有望在万亿级文旅市场中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然而,债务压力与行业同质化风险仍是其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本期编辑:李云鹏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华夏时报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祥源文旅财务分析 低空经济文旅应用 文旅企业并购扩张

69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