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当一家会展集团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
原创 今天

前天(11月14日,礼拜五)晚上,八点多钟,我一位好友给我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这家“会展集团”居然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我没有打开文章,但看到文章的摘要说,“根据企查查显示,司法案件达30多件”。

我的朋友问我:“这是哪一家会展集团?”
我如实回答:还真不知道是哪家,第一次听到。
昨天11月15日,周六,又有朋友来问我是哪家会展集团,还有一个朋友主动告诉我,这家会展集团主要做工程搭建和主场,也做主办业务。
被这家公司牵连的企业肯定痛苦万分。
我个人一向对应收款这个事非常坚持,甚至有点执着。
我们自己是个小主办,好处是没什么应收款,也会很快把供应商的账款结清。
我多次跟做会展服务公司、MICE企业的老总和负责人说过,千万要注意应收款,应收款会把公司拖得无法活下去。

有了应收款,过年过春节的时候,最难受了。算账算下来,赚到钱了,想分钱想分绩效,却是拿不出现金来。
这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如鲠在喉,天天一觉醒来,谁谁谁欠我多少钱,谁谁谁欠我多少万,我往外付还得照常付钱。这种焦虑和痛苦是难以形容的。
但反过来说,我们小公司真的有能力向甲方明确提出,必须按照合同付款,否则我们就不接这个单子吗?
下面是三个案例。
案例1
我们会展BEN公众号今年7月7日曾发布过一篇文章,提到某大央企下属公司在2025年6月12日发出的招标通知,要求投标人为招标方垫付不少于20万元、时间不少于3个月的资金,并需提供加盖公章的资金垫付承诺函。
点击链接:最近两个会议招标中标,很不寻常

这还是央企的下属公司呢,央企都这样要求,其他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车企也经常向供应商压款,给车企做活动、做会展服务的会展公司活动公司,有几个能在半年内顺利结到全款呢?

案例2
今年我们公司有一家客户,是很大的会展中心,说要通过他们的第三方公司和我们签合同,做一年的推广传播服务,金额还可以。
但第三方公司设定的付款条件非常苛刻。我们考虑了之后后,最终没有签这个合同,因为看对方发来的合同文字,感觉如果签了,活儿都干完了,对方不验收,结款就遥遥无期了,所以最终我们没签。
案例3
一家知名会展科技公司的老总,有一天晚上跟我说,第二天一定要让律师发律师函,发给一家非常牛叉的中字头行业协会。
他们公司为这个大协会(当然是大主办方,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提供了服务,但对方找各种理由拖欠付款。
一般来说,像这么一个大主办方,没人敢得罪,但这个会展科技公司的老总就跟我说,这个客户我不要了,我也要发律师函。
过了一个礼拜,他跟我说,律师函发出去之后效果很好,主办方很忌惮这个律师函,就把这十几万款项结了。
客户丢了就丢了,但至少第一,钱拿回来了;第二,心情也顺畅了一些。
现在行情不好,确实非常难。
接单子吧,有应收款;不接单子吧,没活儿。
两难,我也说不上来到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来源:“会展BEN”公众号
本文作者:会展BEN许锋(锋哥)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会展BEN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