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演出活动 | ​1200年历史的世界遗产东寺被“数字化”,探索自然与人类的边界

原创 2021-08-02


“数字化城市”

TeamLab

TeamLab 正在进行一个名为“数字化城市”(Digitized City)的艺术项目。这是一个使用非物质数字技术将一个地方变成艺术的项目,而无需物理改变建筑物或地方。
具有悠久的时间场空间作品,其作品空间,自然中吹来的风和雨,那个地方的人们的行为受到的影响互动天地,人们自然的同时,部分作品,以及长时间的一部分。由此,作品与人与自然、自己与他人、现在与过去毫无界限地连续。

东寺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东寺创建于796年。平安迁都时,夹着平安京的正门罗城门,与西寺一起修建。日本最高的木造塔——国宝五重塔,创建至今已有1200年,是现代唯一留存下来的平安京建筑。
东寺主要建筑有南大门、金堂、讲堂、五重塔、御影堂等。虽然所有建筑物均不是创建之初的原物,但基本保持了创建时的规模,十分庞大,气势逼人。

东寺光之祭

8月6日到9月19日

8月6日到9月19日,TeamLab 的新展《东寺光之祭》如期而至。
东寺的空间,随着人们的存在以及自然的行为而变化,变成了现在和过去交叉的艺术空间。


#1

葫芦池中的浮灯

Floating Resonating Lamps in the Hyotan Pond

五重塔是东寺的象征,高约55公尺,是世界第二高,日本第一高古代木结构佛塔。被指定为日本国宝。初创时的五重塔于公元826年开始动工,约50年后才完工。此后,屡次遭遇火灾烧毁但反复重建。

现存五重塔是由德川家光捐赠,于1644年重建完成的。一般多层木塔的屋顶尺寸会越往上层会越小,形成收分的形态。但东寺五重塔每层屋顶的尺寸却几乎没有差异,这样的构造似乎成为它的一大特徵。

东寺有日本最高的木造塔五重塔和池泉回游式庭院的葫芦池。

葫芦池水面上的灯都是自主漂浮的。如果有人经过油灯附近,或者被风吹得倾斜,就会发出强烈的光辉和音色。周围的灯也一一呼应,发出光芒,发出音色,连续不断。

然后传播到周围的“相互呼应的树木”和“既自立又相互呼应的生命森林”,持续下去。人们一定会比平时更能感受到同一空间里其他人的存在,以及自然的行为。

油灯在风平浪静、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慢慢地开始明灭。


#2

讲堂无限绽放的生

Proliferating Immense Life in Toji Kodo

东寺始建于平安时代。823年,受托为国寺东寺的空海弘法大师试图传达密教的教义,将讲堂定位为中心建筑。它是作为密教的中心建筑而建造的,因此讲堂的中心成为寺庙区域的中心。

1486 年与近藤和南大门一起被烧毁。近藤只能在桃山时代和南大门进入江户时代后才能重建,但讲堂在被大火烧毁五年后以最高优先级重建。

讲堂里繁花盛开,生死轮回。如果它增长太多,它会一下子全部散开并死亡。此外,当人们接近花朵时,花朵会散落并死亡。

作品继续由计算机程序实时绘制。未播放预先录制的视频。总体而言,先前的状态不会被复制,而是会不断变化,受人们行为的影响。此刻的画面,再也见不到了。


#3

金堂的反转无差别

Reversible Rotation in Toji Kondo

平安迁都时建立的东寺金堂是其正殿。隔着平安京的正门罗城门而建的东寺和西寺。

796年东寺创建,金堂最先开始动工。此后的600多年里,它一直在都城正面保留着它的身影,但在1486年被烧毁。现在的建筑是1603年重建的。是桃山时代(16世纪后半期)的代表性建筑,融合了宋朝样式的天竺样和和式。

金堂上写着“空书”。

“空书”在作品空间中全部朝着同一个方向旋转,但作为“超主观空间”的特性,在视觉上,左旋转和右旋转在逻辑上是相同的。因此,根据意识的不同,书法可以向左转,也可以向右转。

所谓“空书”,是指teamlab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写的空间里写的书。将书法的墨迹所具有的深度、速度、力度等,通过新的解释在空间中立体地重建,通过teamlab的“超主观空间”的逻辑构造,将其二维化。书法在平面和立体之间穿梭。


#4

既自立又相互呼应的生命之森

Forest of Autonomous Resonating Life

保持高密度的光的ovoid(卵形体)是各自自主的。

ovoid在被人拨开或被风吹倒的时候,一边站起来一边改变光的颜色,发出颜色特有的音色。周围的ovoid也相继呼应,变化成同样的颜色,发出同样的音色,连续不断。

光的ovoid,在风平浪静、人们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慢慢地开始明灭。

如果光线从ovoid的深处涌进来,就意味着对面有人。人们一定会比平时更意识到在同一空间里的其他人的存在吧。


#5

自主共振生命和共振树

Autonomous Resonating Life and Resonating Trees

持续站立的光的ovoid(卵形形体)和树木闪耀着光芒。光的ovoid和树木的光各自自主,慢慢地明灭着。

光的ovoid如果被人按下或被风吹倒,就会一边站起来一边改变光的颜色,发出颜色特有的音色。周围的ovoid和树木也相继呼应,变化成同样的颜色,发出音色,变化着。

如果光线从树木深处照射进来,就意味着对面有人。人们一定会比平时更意识到在同一空间里的其他人的存在吧。


#6

浮动,产生共鸣的球体

Floating, Resonating Spheres

光的球体是各自自主的。

球体在有人敲击的时候,或者风吹过的时候,会改变颜色,发出颜色特有的音色。其周边的球体也不断地相互呼应,变化成同样的颜色,发出同样的音色。

光的球体,在风平浪静、人们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慢慢地开始明灭。


#7

具象与抽象-八岛社与五重塔的夹缝

Abstract and Concrete - Between Hachiman Shrine and the Five-Story Pagoda

该作品位于东寺建立前就坐镇的八岛社和五重塔之间。

人们进入作品中停留片刻后,新的线条的集合就会产生并扩散开来。通过这些线的集合,树木变成了平面的层。

作品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实时绘制的。并不是播放预先录制好的影像。

从整体上看,以前的状态不会被重复,而是在人们行为举止的影响下永远持续变化。现在这一瞬间的画面再也看不到了。


#8

产生共鸣的树

Resonating Trees

树木闪闪发光。树木的光各自自主,像缓慢呼吸般明灭着。

当人们经过附近时,树木的光会改变颜色,发出颜色特有的音色。那棵树的光将不断地传播到周围的树木,发出声音,持续下去。

如果光线从树木深处照射进来,就意味着对面有人。人们一定会比平时更意识到在同一空间里的其他人的存在吧。

teamLab 在东寺做的这些作品,让人迷失在自然界中,感觉到我们存在于自然与人类之间的连续无边界关系中,让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生命和死亡永恒连续性的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艺术家官网,“全球数字媒体艺术创新网络”整理编辑,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全球数字媒体艺术创新网络

视觉创意 /创新教育 /展示环境

关注我们

长按左侧二维码添加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全球数字光影艺术创新网络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数字化城市”

2265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