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品牌需要方法论,本质是需要捷径和确定性

原创 2022-10-29

「编辑寄语」

大家好!欢迎来到数英奖(DAwards)“与时代对话”——当代营销创意问答会。

营销创意行业,是一个与时代前沿紧密关联的行业。作为行业从业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问时代,回答时代。一个好问题引人自省,引导探索;一个好答案引发深思、引领前进。

我们邀请了百位行业人物向时代提问,并写下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
有的着眼于微观实践,捕捉从业者内心需求,解决专业困惑;
有的立足于宏观生态,梳理经济增长困境,探讨行业生态链关系;
有的放远于文化创意产业,思考新时代、新市场、新使命......

这些问题与答案均被统一汇聚在2022数英奖内容专题——《当代营销创意问答会》中,我们将以系列话题的形式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所有行业从业者。透过这些思考,希望行业的过去、今天、未来都会有更清晰的面貌。

「当代营销创意问答07」

—— 关键词:品牌 ——

依托于数字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商业模式,品牌的生长周期如今已经可以缩减到三个月。如此惊人的速度让人不禁发出疑问:
“过速生长的品牌能得上「品牌」吗?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从0到1可以压缩到三个月,从1到N是否也能提速?”
“传统品牌认知和打法是否依旧适用,新的标准和方法论又在哪里?”
以上,是新消费时代到来后被议论得最多的话题,也是中国品牌崛起之路上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些有关「品牌」的困惑,我们不妨从此次对话中寻找答案。

品牌建设需要方法论
本质上是需要捷径和确定性
这种捷径和确定性真的存在吗?

分享人
将意咨询创始人&赞意GGN合伙人
梁将军

答∶不是品牌需要方法论,是咨询公司需要方法论,也就是学习品牌的人需要方法论
品牌只要达成经营结果,实现最终生意目的就好,本质上不需要方法论。但我们在学习品牌的过程中,因为体系很复杂,没有抓手就学不会,所以才需要方法论辅助。佛家打坐修禅,就有方法论,比如观呼吸、参念头、打机锋、藏密的观想等等。但这些佛家讲叫“方便法门”,意思是帮你行方便、帮你上手的,你不能把这些方法当成悟道本身。
我们在学习品牌的时候,需要借方法论上手,但最终要挣脱方法论。
那些学不明白的人,用方法论套用不同的客户,才会把客户做死。而学明白的人,最终不会看方法论,而是基于客户事实,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逻辑有点像开车,你学车的时候,教练可能会教你“一踩二挂三转向”一类的口诀或方法。但当你真正开车上路的时候,一定不会盯着这些口诀,它们会变成你身体的自然反应。
咨询或广告公司之所以需要方法论,是因为咨询公司和广告公司核心的资产是人才的idea能力或策略能力。这种能力浮动性很大,你很难保质保量一直这么做。因为人是有状态起伏的,就像运动员一样,他一定有自己的巅峰期和波谷期。而且,人是流动的,一家公司如果想永续经营,既要重视人才,但又不能完全依附人才。所以,你需要沉淀出自己的“硬资产”。
做消费品或者做实体的企业,资产可能是自己的工厂、品牌经营模式、管理制度、用户体量等等。但咨询公司或者广告公司没有实体资产,真正的资产就是你的思想和方法。我们的前辈麦肯锡是行业里第一个做方法论的,他们在咨询领域,沉淀了很多方法论,比如怎么开会、怎么问问题、怎么诊断客户问题、怎么做PPT等等。这些方法论加上麦肯锡的人才,成就了今天的麦肯锡。
在广告业和品牌咨询业,我们还是弟弟,应该向行业里的大哥去学习,打造自己的方法论,沉淀自己的公司资产。
传播环境在进化
广告人的认知跟着进化了吗?
分享人
无形广告 创始人 董标
起因:美国一所动物园的标语“Extinction is forever. Endangered means we still have time.”(灭绝才是永恒,充满危机则意味着我们还有时间)
媒介的变化以“天”为单位,从微博、微信、朋友圈、短视频、直播,不过短短几年之间,但我们的认知模式和处理方式,往往停留在十年之前。
与过去的博弈:
传统创意洞察 VS 互动的创意吸引;
一条TVC的力量 VS 短视频的力量;
单向的传播 VS 多元的传播;
精良的制作 VS 原生的更真实的内容;
曾经(传统):单向的传播,“枪弹论”击中消费者,消费者就买单。
品牌传播相对单纯的。品牌非常正式地发起比稿邀请,然后找来各种国际大4A广告公司提方案,方案里都是清一色的 big idea 以及延展出来的各种创意物料玩法。品牌可以和广告公司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来打磨方案、精心制作传播物料,然后投放出街,最后 review 一下整个 Campaign 达到了多少个亿的曝光。(摘录自:我们做 Campaign 的思路该变一变了!)
今天:介环境越来越复杂,媒介在分化(传统媒介、社会化媒介、短视频平台)。
创意载体越来越多样:之前的 big idea 变成今天需要考虑的多个维度的玩法的idea、跨界的idea、销售的idea。
创意的形式越来越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内容,还有今天的互动内容,KOL的原生内容。
用户划分越来越无序:XYZ世代,按年龄划分,按消费能力划分,按兴趣划分,按圈层划分。
问题:济下行,品牌投入的预算越来越低。单个campaign的预算越来越低,又要做创意,又要做物料,又要买媒体预算越来越低,KPI却越来越高。
矛盾的思考:
传播环境的进化,广告人跟着进化了吗?
用户对广告接触习惯的进化,甲方的思维进化了吗?
启示:故事-认知的革命,《人类简史》带来的启示
突发的变革,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物种有非常快的适应能力--当然,这之中一定会有错误,有误差——"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认知革命,让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缺乏准备,就会产生一切问题。

“大约在100万年前,虽然人类已经有了容量较大的大脑和锋利的石器,却还是得一直相心害怕肉食动物的威胁。这一点对于了解人类历史和心理学至关紧要,长久以来,智人一直只是稳定位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直到最近才有改变。在先前长达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会猎杀小动物,采集种种能得到的食物,但同时也会遭到较大型肉食动物猎杀。一直要到40万年前,有人种才开始固定追捕大型猎物,而要到10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才一跃而居干食物链顶端。

这场从中段到顶端的大跳跃,造成的影响翻天爱地。其他在金字塔顶端的动物(例如狮子,鲨鱼)得要花上好川百万年的时间,才终于通过演化站上顶峰。因此生态系统有时间发展出种种制衡,避免狮子和鲨鱼造成太大的破坏。随着狮子越来越强壮,演化也让瞪羚越跑越快,面狗越来越懂合作,巫牛脾气越来越差,相较之下,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就连人类自己也不知所措。在过去,居于食物链顶端的肉食动物总是威风凉凉,需气十足,数百万年的统治,让它们充满自信。但相比之下,智人就像是个香蕉共和国的独裁者。我们在不久之前,还是大草原上的小可怜,整天充满恐惧和焦虑,但这也让人类更加残酷和危险。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灾难,不论是生灵涂炭的战话是生态遭逢的浩劫,其实都是源自这场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摘自《人类简史》)

认知的进化:要求快速,更要求平衡。媒介环境的变化,让所有行业相关的人士,无论是广告人还是甲方的市场营销人员,我们就像在一条认知的高速赛道上面奔跑的人。
方法论重点参考:我们做Campaign的思路该变一变了!
快速: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一样,今天的"媒介革命"一样如火如荼。
● 快速认知:快速了解新生事物的特征和习性。
原因:信息大爆炸,媒介进化速度只会以指数级的速度扩张。如果把地球历史浓缩成24小时,人类文明只出现在最后三秒。如果把所有的科技成果归类,80%以上出现在20世纪以后。而进化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结论:媒介/广告/传播环境的变化,导致广告性质的变化。除了原始的告知功能和传统广告精良的制作,更需要今天贴近主力消费用户的真实的期待,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
● 进化速度的变快,导致我们习惯一种生态的时间越来越短(例如:数字时代对中老年人的不友好),如果不能快速认知,就会面临淘汰
- 从 big idea,向带有互动维度思考的多维idea进化。
- 从品牌传播,变为达人传播/口碑传播/用户自传播。
- 从机械的划分用户,面向用户,变为真的与用户玩在一起。不是告诉他们怎么玩,而是跟他们一起玩。
反面教材如果只是用传统广告“分发”的模式,就会出现很多传统品牌在抖音上面投硬广的尴尬形式。
● 快速反应:根据快速认知,选择吻合当下传播环境的有效手段
原因:以往传统广告需要的周期长,因此准备时间,创作时间,调整时间相对充足。但今天,以互动传播为例,如果结合热点,一个热点的持续时间可能不过几天,一个话题上线互动的黄金时间不过1-3天。
结论:创意的快速反应:适当弱化对传统广告 big idea 的执念,而以更实际的 campaignidea / communicationidea 甚至玩法 idea,为一个项目赋能,服务的快速反应:________

比如一个新品上市的 Campaign,传统的做法是基于新品独特卖点,结合目标TA的洞察,从而导出一个传播的 big idea。但现实是这个新品并不能提炼出一个独特卖点,它能讲的点,别的意品都有了,你也很难判定打哪个卖点好:另一方面,目标TA也不止一群人,后台数据预测会告诉你:“Z世代”“新锐白领”“精致妈妈”“轻奢熟女”人群的TGI指数都很高,都有可能是这个新品的目标用户,每个人群的需求点,洞察都不一样,你到底要找谁,作为支撑你推导出一个 big idea 的洞察呢?

这种情况,在中小品牌/新消费品牌群体中,比比皆是:预算不多(100-200万左右)产品没有差异化卖点,想要集中预算做一波Campaign推一下上市的新品,目标是ROI至少为1。
针对这种类型的Campaign诉求,比起要一个传播主张做 big idea,还不如基于“人群-卖点-场景”的策略矩阵,想一系列SmallIDEA,结合不同人群,匹配对应的产品卖点+消费场景,产出一系列有代入感的内容(知视频、图文、直播等),然后将这些内容都投放出去做测试,用实际效果看哪类内容最有效,然后加大投放力度。(摘录自:我们做Campaign的思路该变一变了!)
反面教材:许多品牌,几十年如一日的推出鸡汤式的,模仿的,站在品牌向高屋建瓴的传播大项目,其实在用户心中,是很造作的,用户漠不关心。
● 快速迭代:在新生态,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原因:老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电影《启示》(梅尔吉普森)的结尾,原始部落的刀光剑影纷争还未结束,就迎来了欧洲人的商船,面对更先进的武器,只好躲进树林。还有《三体》的“降维打击”。如果不能自我选代,那么就会终结在这一代。
结论:认知,反应过后,就会采取更迭的手段。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用传统广告的方式,解决短视频平台的问题;不用自卖自夸的方式,解决小红书的种草;不用形式上的整合营销传播,解决所谓的用户闭环(而是从真正的用户生态入手)。
反面教材:部分品牌用传统方式在新媒介平台传播,只解决了传播层面的问题,但真下的用户的心智链路,实效的部分,效果其微。
平衡:甲方乙方,共同升级
1、甲方的认知升级
● campaign 的真正目的:越是“迷茫”,越要清晰
认知误区:在传播的时候,做好品牌传播,也要做到流量大,转化好。
认知进化:就像那个不可兼得的“帅,有才,有钱”的玩笑一样。
传播活动,也并非永远完美。在传播中,品牌创意优先,还是曝光为主,还是转化为主。有限的预算,应当服务于更加单纯和更加集中的目标。创意棒/流量高/转化好是完美的状态,而不是现实状态。三者之间,需要有所偏重,甚至有所取舍。不是说只顾其中一样,而是把最重点的东西,放在其中的一样。让另外的维度水到渠成的形成。
● 小预算,大效果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则是与campaign重要程度相吻合的预算投入。
认知误区:预算不够,那就像一个爆的话题,即可。
认知进化:爆款话题,往往不带有品牌的痕迹,或者说一些非常成熟的大品牌,才会拥有这种专属的权利。但其实我们看到的火爆话题,往往都有着强大的媒介推手和充足的炒热的媒介费用。
如果说之前传统广告很少出现四两拨千斤的案例,那么在今天,用户追求绝对真实的内容创作平台上,四两拨千斤的事情就更鲜有发生。话题热度,是锦上添花的数字,而在这之前,首先要有满足基本传播的要求。(否则媒介平台也不会推荐)
● 品效合一,不是把品牌转播和转化混为一谈。
认知误区:品牌传播,只要内容有趣,用户就会参与。
认知进化:让用户能够积极参与的互动内容,往往需要品牌信息的巨大让步,用户非常聪明,除非你已经是耐克,可口可乐等等能够让用户有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品牌。否则用户不会自发性的传播带有大量品牌信息的内容。所谓的品效合一,就是在传播规划时,适量让渡品牌信息,给用户以创作的空间。
既不是完全牺牲品牌信息的哗众取宠,也不是带有明显品牌信息的硬广强拉用户参与。这需要甲方营销人员非常了解自己的品牌特征和用户属性。让品牌的出现比重,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同时不违反用户的预期。
2、乙方的认知升级
● 拆解campaign,双重维度理解campaign
认知误区:容易执念于 big idea,执念于以品牌为核心的单向传播,将内容与形式割裂,内容大于形式,表象大于实在。
认知进化:要求创意者/策划者不止保持idea的输出,更要在 idea 的基础上融合进去用户维度,不仅考虑用户能理解,更要思考用户能保持观赏,产生兴趣,产生互动。这要求创作者本身从思考上规避单向传播的表达,而更多地考虑玩法创意的影响因素。所谓的营销闭环,不仅仅是各种触点机械的联系在一起,而是按照用户的生态,有机的整合。
● 技能进化,修炼成多变孔的插座"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认知误区:brief下好,文案写好,设计做好(传统作业模式)
认知进化:“从主观原因来看,这种传统做Campaign的模式只解决传播层面的问题,但随着媒体生态的改变,其解决传播层面的问题都会成问题,再加上客观上,品牌投入的预算越来越低,但背负的KPI却增加的诉求。”
事实上,并非每一个brief都需要一套完整的所谓360度传播,这或许是刻板印象。媒介即信息,方式,有时候也是创意本身。或许只是一波话题的推广,一次直播,一个挑战赛,一个线下的事件。应该基于预算,斟酌真下可行的,科学的传播方式,而非一味的按同一个标准进行广告行为。
● 专业的快速反应(见上面部分)
快速认知(对媒介环境):快速了解新生事物的特征和习性
快速反应(对行业的变化)根据快速认知,选择吻合当下传播环境的有效手段
快速选代(对组织的修正)在新生态,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附:与甲方的沟通,各退一步,也各进一步。
所谓各退一步,是都能认清现实,尊重客观,无论是预算铺排还是效果预期。
所谓各进一步,是都能根据传播环境的变化而进化,不是想当然,而是真正的理解当下的传播语境。
代理更熟知甲方的品牌状况,包括品牌核心用户的状况。双方更熟知,更了解各种媒介的状如:创作者,更熟悉媒介或电商;媒介,更熟悉况,制定最适合品牌的方案、品牌形象与转化链等等。
(双方进化)专业的市场认知,专业的媒介使用,专业的策略执行--才能有更专业的传播作品
(双方权衡)合理的预算,合理的沟通,合理的期待--才能产生更加合理的传播影响力。
关于“品牌”
你有哪些问题和观点呢?
欢迎扫描二维码
进入《当代营销创意百问百答》
留下你的思考吧~

下期预告:「当代营销创意问答08」预算锐减的时代,甲乙方如何突破困境?


这就是数英:
这里聚合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优秀营销人才,共同探讨创意进化、品牌增长、商业力量与企业间合作;这里聚合国际与本土一流广告代理商发布即时动态、分享优质案例、进行人才招聘;这里聚合业界资深作者,以全面视角洞悉行业生态,创作有价值的内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数英DIGITALING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当代营销 创意问答会

998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