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一个腰部账号,活成了人文博主梦想中的样子
-
原创 昨天
今年5月,奢侈品牌Bottega Veneta携手诗人余秀华,在苏州河畔发起了「一场诗意的对话」,在苏州河畔,用一万多册诗集风风光光办了场艺术展,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的大型精神氮泵了。

▼ 扫码查看项目详情

不过,也有很多网友觉得——会去打卡领书的人,大部分都不是会真正读诗的人。
这些讨论折射出了人文博主的共同困境:

账号的受众,到底应该定位成“附庸风雅”的人,还是真正热爱诗歌的小众群体?
也许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我觉得@PoemsForyou 提供了一种我喜欢的解法,让它成为人文领域难以忽视的存在。
1
PoemsForYou,
一个靠收录诗歌起家的人文艺术账号
实际上这并不是笔者第一次在数英提到「PoemsForYou 为你写诗」,也算是一步步见证了它从起号走向腰部的整个历程。
最开始呢,PoemsForYou 还只是一个简单的诗歌收集账号,作为文案人的诗歌数据库躺在我的微博关注列表里,没灵感的时候扒拉两下看看的那种。

整理,是PoemsForYou 的拿手好戏。
它会更新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品作为日常内容输出,并用颇具巧思的方式对诗歌进行分类。将某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品制作成精致的卡片展示给大家,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韩东的一首《在玄武湖划船》,用划船表达孤单的心境。

熊轲用一首《妄想症》,完成梅雨天里对自我的缉拿归案。

PoemsForYou 不止会发布单独的小诗,也会根据某些时间节点,在诗歌的汪洋里,打捞出符合当下的诗歌主题,用具有氛围感的图案设计,表达对时光的敬意。
七月已至,关于七月的诗早就罗列整齐,如约出现在七月初的微博内容里,成为了PoemsForYou 和读者之间的某种默契。

夏天与秋天的床、滚烫的泪、蓝色的地中海......诗歌里不仅有诗人们古往今来对七月的无限遐想,更也为文案人对于七月,提供充满生命力的意象联想。
在节气日常之外,也能从账号中找寻到PoemsForYou 对于时下热点概念的阐述。
例如前段时间,“老派的约会”又火了起来。翻开小红书或者抖音,你能看到大量对老牌约会的描述,充满年轻人对纯粹爱情的美好向往。

那么到底什么叫“老派约会”呢?PoemsForYou 翻出了这一概念的出处,娓娓道来。
“请爱我。这样的邀请暗示着拒绝,喃喃着屈辱。”

不,宝贝,我们今天不接吻。在家门口,我们不想放开对方。但我们今晚因为相爱而懂得狡猾,老派的。
老派的爱,是手牵手走过九十三个红绿灯,是关掉手机,只看进彼此的眼睛。
除了热点,你也可以看到账号对某本书、某个作者单纯的欣赏。
“猫鱼”原为上海话,是一种漏网的、用以喂猫的小鱼。随着猫粮的出现,它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
陈冲以“猫鱼”为名,描写那些微小与浩大的瞬间,而PoemsForYou 察觉到了这些充满回忆的文字,将那段母辈与父辈的人生画卷,向读者缓缓展开。

只要仔细体会你就会发现,PoemsForYou 的这种整理是有智慧的,是有层次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区别于对诗歌内容的简单整合,账号更像个精通诗词歌赋的朋友,顺着自己的思维脉络,结合当下的热点,尽可能多的为读者提供诗歌更多延展的可能性,专注于真正有内涵、有价值的深度内容。
为了让读者在翻阅时更加便捷,PoemsForYou 还每隔一段时间奉上按时间线整理的文案素材,人性化满满。

2
出诗集、搞文创、开书店,
论诗歌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品牌的
做新媒体账号,算是常规操作,但当我再一次关注到它时,PoemsForYou 竟然已经开始出诗集了。
一个靠诗歌整合起家的互联网账号,怎么出诗集?内容是啥?如何出版呢?
答:不是某一个诗人的经典作品整合、不是对某一类诗人群体的简单评价,而是征集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身份职业的文字爱好者们的原创诗歌,将散落在世界角落里星星点点的诗意,凝聚成文字的力量。
二月三十号
晴转小雨
爱很饱满
时间很拥挤

作为首本原创诗集,《花和喷雾》收录在与你写诗平台上投稿的原创诗。他们充满原生力量和生活真实感的字句,让诗意如同渗入沙粒中的海水,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除此之外还有《我与世界长久地坐着》《日落不可描述》......在这之后,第四本原创诗集也正在企划之中。
PoemsForYou 充分运用自身文化账号的自媒体优势,整理出版了这些灵魂诗集。他们或许不是什么大师之作,但却透着由普通人书写的动人之处。
除了自己出诗集,他们还跟别人合作,给别人出诗集。
23年9月,PoemsForYou 与诗人焦野绿合作,出版诗集《一天中我清醒三次》。

诗集收录了焦野绿对生活与爱奇迹的体悟和洞察,希望用绿色的文字与读者同在,鼓励人们遵循自己独一无二的生长规律,对生活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像诗集的封面一样,充满绿色的力量。
除了诗集之外,PoemsForYou 还准备了绿色的pvc周边手袋,诚意满满。

而对于那些自己出了新诗集但却宣传无门的诗人老师们,PoemsForYou 也为他们提供温室,培育出最适合诗歌生长的土壤。
比如PoemsForYou 从23年开始在微博发起#诗人走进泡芙云#话题,不定期邀请诗人老师带着他们的诗集作品在PoemsForYou 的实体书店里开分享会。
“我曾经写下的那些诗,安放着我们日常生活无法消化的那一小部分笨拙的生命。”
在#诗人走进泡芙云#的第一期,PoemsForYou 邀请到了张定浩分享他的诗集《山中》,并为他定制新的原创视频企划,诚意满满。
在他的诗里,我们找到了那份笨拙但踏实的灵魂质地,就像温柔给读者写to签的诗人老师一样,真诚、坚定。
无独有偶,青年诗人梵范也在她的首本个人诗文集《还有上百件事不值一提》上市之时,在泡芙云书店开了一场分享会暨签售会,和读者一起围读分享那些她2018年至今陆陆续续写下的诗歌,分享那些冷热交替的不值一提的事。

出诗集,出文字爱好者自己的原创诗集;
搞分享会,分享那些小众的优秀诗人老师们的动人作品。
我们可以从PoemsForYou 对于诗歌内容的偏向上,窥探其背后的传播逻辑脉络——
从一首诗到一本书,从分享到出版,PoemsForYou 更愿意用自己的一些微薄力量,让那些真正闪着才华和诗意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3
泡芙云书店,
一个账号在线下生长出的力量
翻开PoemsForYou 的品牌手册我们可以看到,挖掘优质原创诗人和诗歌作品,帮助更多诗歌作品走进大众视野是它们的初衷。

关于泡芙云书店,这里笔者也想要好好云一云。
当你觉得一个诗歌账号能做的,也就止步于此的时候,PoemsForYou 用行动告诉你:
还不够。于是,它们开了书店。
作为首个线下诗歌书店,PoemsForYou 将其起名为「泡芙云书店」。
来自官方对于书店名的解释:泡芙云如同栖息在都市的云朵,我们用诗集填满整个空间,将诗句洒满每个角落。
定调诗歌主题,以蓝白为空间设计主色调,泡芙云书店主打文艺、松弛。


作为从线上一路发展而来的实体书店,「泡芙云书店」中间经历过一次转型和重生。
最初「泡芙云书店」将书店地址定在绍兴路,会定期举办诗歌展览、诗人分享会以及地下诗歌市集。后来经过店铺调整和升级,PoemsForYou 将书店重新定位为「泡芙云诗歌空间」,以展览的形式呈现书店,融合诗歌和艺术等自然场景,给人们沉浸式的诗意体验。

除了在内容上专营中外诗集之外,「泡芙云书店」定期举办诗歌展览、诗人分享会......
去年7月,泡芙云书店在线下举办地下诗歌市集快闪。他们把书从被选择的客体行列中摘取出来,让书籍成为空间的主体,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空间之书」。

近三百本书的推荐语布满整个空间,泡芙云书店为每本书写推荐语,将它们带到读者面前。

另外泡芙云书店还在地下举办趣味十足的诗歌市集——点上一杯饮品,找个小角落阅读,在诗歌冰箱上玩拼贴诗,和诗人气囊合影留念......逛一逛文创小摊,诗歌小快闪鲜活又有趣。



九月,泡芙云书店为青年诗人梵范举办诗歌个展。
“后来受了感情的打击,反而不敢再直视雪景了,说洁白其实只是一种虚妄,但是打破了就得抱歉。”
梵范的诗清冽,蓝色的诗歌展览主题色,也像她的诗一样“冷”,又不失生活的那种“热”。


不仅如此,他们还搞文创。
打开PoemsForYou 为你写诗的官方小红书账号,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精致巧妙的文创设计。
一切都围绕着诗歌展开。
一本可以撕的诗集日历,侧边做成了可裁切的设计。正面是诗句中文,背面是诗句原文。诗集囊括七国语言,共同讲述诗人们关于爱的解读。

用诗歌做主题的魔方,一面照亮「爱」,一面窥见「自我」。
一面是主题图案搭配其余五面复古怀旧风的配色,用诗句唤醒隐匿在内心的温柔和力量。

如果说以往PoemsForYou 媒体账号的粉丝们是因为诗歌在互联网相遇,那么「泡芙云书店」则为粉丝们提供了更加宽阔的交流空间,成为诗歌爱好者们的精神宝地。
4
写在最后
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问题:
即你的受众到底是附庸风雅的人,还是真正热爱诗歌的人。
PoemsForYou 给出的答案显然是后者。
从PoemsForYou 到「泡芙云书店」,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自媒体账号,一直保持初心,不断成长,将诗歌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最后我们用诗歌空间里对泰戈尔这首诗作为文章的结尾,并祝PoemsForYou 越来越好。
世界从不因向你供献而困窘。人们从诗人的词句中,摘取自己心爱的意义;然而,所有诗句的意义最终都指向你。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数英DIGITALING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