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前有所稽,后有所鉴——北京市方志馆
-
2022-11-14
北京方志馆一层是个挑高的空间,正面墙上是一副巨大的錾铜北京浮雕。借鉴了中国古代旧志舆图的设计形式,以“山、水、城、线”为四个主要元素,展现了北京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积淀。
展馆二层,是《北京地情展》,入口的地方设计的很不错,馆内灯光配合幕墙的色彩,一下就抓住我们的眼球。
透明玻璃后面是整整一面墙的《北京地方志》,各个年代、各个版本,很震撼。
【地情】: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人口状况、名胜古迹、大事记、人物记等都属于地情资料。
地情展一共分为七个单元,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地介绍了关于北京的知识。如果您热爱这座城市、想深入了解这座城市,非常推荐来这里看看。
第一单元:自然环境
第二单元:城市变迁
北京建城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西周初年,有燕、蓟两个封国,秦汉后为北方重镇。
辽升幽州为南京。金改中都,开启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元初于中都东北另建新城,称大都。
明代始称北京,经几次改扩建,最终形成凸字形形制。清至民国北京城变化不大。
1949年后,伴随城市发展,首都北京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逐步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馆内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并且所有设施都是完好可操作的,维护得不错。
第三单元:建置沿革
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始于周初,武王封建天下,燕、蓟为封国,这是北京最早的两个行政建置。秦完成统一大业后,于全国推行郡县制。
自秦至唐,北京为蓟县,但作为北方重镇,历代的郡、国、都督府、总管府等上级建置始终以北京为治所地。
正因如此,晋至五代、慕容儁、安禄山、刘守光都曾以北京为都,建立以燕为名的割据政权。辽代升幽州为陪都,号南京。金代正式定都于此,改称中都。
由金至今,除短暂时期外,始终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作为都城北京的地方行政建置主要设府县两级,职级高于其他府县。
第四单元:人口
北京地区是华夏民族发源地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70多万年前的“北京人”。北京地区官方的人口统计始于秦汉, 其统计制度一直延至清末不改。统计数字主要为人丁数,不是人口的实数。
现代意义的人口统计始于清末。民国以后人口统计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外籍人士和流动人口也大量增加,成为北京人口的组成部分。
第五单元:经济建设
约1万年前,北京地区出现了畜牧业。约7000至6500年前,出现了种植业。约4000年前,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聚落。战国时期,蓟城已有冶铸、纺织和商业。
据《契丹国志》记载,辽南京“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元、明、清时期,手工业作坊发达,商业繁荣。清末出现了近代早期工业,民国期间,连年的战乱使经济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北京经济向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六单元:文化事业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这里人文荟萃、专业技术人员众多,科技、教育和各项文化事业发达,文化活动频繁,文化交流活跃。
全国最高等教育学府、最权威研究机构与艺术团体都设在北京。很多著名的学界泰斗、科技精英、艺术宗师都在北京进行过广泛的活动。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处于引领全国文化发展的前沿。
第七单元:方志编修
最后提一句,方志馆的电梯很美很用心。
喜欢的请转发谢谢!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投稿 | 定制素材 | 设计公司招聘 | 设计师合作交流
联系VX:19943386649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若恶意侵权将追究其法律任.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展示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