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1
分享
- 展陈设计界最具影响力的9位设计师
-
原创 今天
提到国内的设计领军人物,我们会想到建筑领域的王澍,马岩松,崔愷等,室内设计领域有:只做新中式的梁建国,东方美学现代化的琚宾,追求光影与材质共生的唐忠汉,跨界设计闻名于世的戴昆,样板房设计之王的梁志天等等。可谓是数不胜数,众星云集.
但是在展陈设计界比较有影响力的设计师确不是很多,今天小编根据自己的微薄的见识,盘点展陈界比较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批评,更正,补充.

1:集美:邵战赢
2:正野:徐征野
3:直径叙事:李德庚
4:协调亚洲:迪尔曼·图蒙
5:飞来飞去:飞苹果
6:翡梧:胡海杰
7:重庆一册:麦子
8:惊雷文化:郝惊雷
9:金展桥:李长海(排名不分先后)
1:集美邵战赢
邵战赢: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第八事业部负责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展览展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
提到邵总小编在10几年前就久仰其名,可谓是文博界领军人物,其设计以“文化为核、科技为翼、体验为本”,既尊重历史文脉,又拥抱现代技术,通过空间、视觉与叙事的多元整合,其作品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吸引力,而屡获各种设计奖。
代表作品:
辛亥革命纪念馆
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齐文化博物馆
海南南海博物馆“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
广州南粤先贤馆
上海博物馆东馆书画馆
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
海南省博物馆南溟泛舸”项目
中国陶瓷琉璃馆
陕西考古博物馆




2:正野:徐征野
徐征野: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创新思维,在博物馆设计领域树立了标杆。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韧性,更通过国际化叙事与科技手段,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当代活化。他的实践与教育成果,对中国文博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设计理念:
倡导“大艺术、大设计”理念,强调博物馆设计需融合艺术、空间景观、多媒体、灯光等多学科,注重观众体验与文化叙事的结合。提出县级博物馆应通过“故事性展陈”激发乡土自信,反对单纯陈列文物,主张以“文化社群化”增强互动性
头衔:
中国当代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展示设计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指委委员,同时担任浙江省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副会长、杭州正野博展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及杭州正野装饰设计公司董事长。他还在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等八所高校兼任教授、研究员及研究生导师

行业贡献:
教学与人才培养:
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学院“五色光软装”高研班导师,讲授《博物馆空间的文化设计逻辑》等课程,强调设计师需具备综合素养与文化使命感。
提出“设计中的中国文化属性”命题,引导学员从历史脉络(先秦至明清)中提炼传统艺术精髓,推动中国设计基因的当代转化。
行业推动:
呼吁培养专业博物馆设计团队,吸纳人类学、博物馆学、工程等多领域人才,以“课题式挑战”提升团队协作水平。倡导博物馆评论家群体的发展,助力县级博物馆质量提升。
代表作品:
1997年:南京市博物馆《六朝风采》专题陈列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
1999年: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风雷》专题陈列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同年设计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浙江馆获世博会金奖;
2001年:法门寺博物馆《东方神韵》《大唐风采》专题陈列再获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
2004年: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设计获浙江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金奖;
2007年:陕西汉阳陵博物院陈列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群:以佛教文化与报恩精神为主线,结合遗址保护与艺术展陈,展现南京佛教的国际交流地位。
中国木雕博物馆(东阳):以“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为定位,系统展示中国木雕历史、工艺及大师作品,凸显东阳“木雕之乡”的文化底蕴。
良渚博物院:以“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主题,通过“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大展厅还原良渚古国风貌,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安吉睡眠博物馆:探索博物馆的社区化与无边界形态,关注现代生活与文化的关联性。

3:直径叙事:李德庚
李德庚以“直径叙事”为实践载体,将学术理论转化为空间叙事创新,其作品跨越博物馆、展览、城市规划等领域,成为当代设计转型的标志性人物。从清华大学教授到策展人,再到企业家,他以多重身份推动设计与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重塑了公众对空间体验的认知。
头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研究者、策展人、设计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2013-2018)
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硕士(2001-2003)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士(1992-1996)

核心理念:主张“策展作为文化内容与设计结合的创作工具”,强调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空间中的应用,探索“当代策展叙事设计”与“空间视觉设计”的融合。

代表著作:
《没有展品的博物馆》(2021)探讨博物馆的叙事性与公共性
《流动的博物馆》(2020)提出博物馆应从静态展陈转向动态文化传播
《字体传奇——影响世界的Helvetica》(译著,2013)梳理经典字体设计史
代表作品: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2015-2017):以历史叙事重构展陈逻辑,获业界高度评价
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2013-2019):整合城市文化空间与公共艺术
珠海金山博物馆(2019-2021):以“万化同源”主题呈现珠江口历史时空
4:协调亚洲:迪尔曼·图蒙
迪尔曼·图蒙,德国建筑师,2009年在上海成立协调亚洲设计公司,是一家屡获殊荣的展览及建筑设计事务所,专注于为博物馆、展览、零售、餐饮酒店等项目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深度的空间环境。

设计理念将热情注入设计:Tilman Thürmer的座右铭是“如果不能在设计中注满热情,那么索性就不要开始”。他强调设计应超越形式,成为连接人与文化的桥梁。领先一步的思考:公司秉承这一理念,提供从品牌咨询、概念设计到实施监理的全方位服务,确保项目从理念到落地的完整性。
代表作品:
上海玻璃博物馆系列:项目获红点设计奖、德国标志性设计奖,推动上海玻璃博物馆成为国际知名文化地标。
上海电影博物馆:以“技术赋能艺术”为理念,不仅是中国电影百年史的立体教科书,更是公众体验电影魅力、探索行业未来的创新平台。
上海汽车博物馆;
中国秦山核电科技馆;
南宁博物馆

行业地位:
作品多次荣获红点设计奖、德国标志性设计奖、香港设计师协会亚洲设计大奖等,确立了公司在设计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协调亚洲多次入选AD100中国最具影响力建筑与设计精英榜单,Tilman Thürmer本人也被视为推动中德设计交流的关键人物。

5:飞来飞去:飞苹果
原名:Alexander Brandt 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971年6月16日(德国慕尼黑)职业:新媒体艺术家、展览设计师、Xenario飞来飞去创始人。
设计理念:
故事驱动”的沉浸式体验
主张以哲学问题串联展览内容,如上海天文馆通过“家园”“宇宙”“征程”三大展厅,引导观众从科学探索走向哲学思考。
强调空间、媒体、互动与故事的结合,打破传统展陈的“单向输出”模式,如利用纯黑空间营造宇宙感,通过光影装置模拟天体运动。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擅长运用VR、动态投影、互动装置等技术,如上海天文馆的“时空之网”和“黑洞”互动展项,将抽象科学理论可视化。
早期艺术作品如《亲密电视》《挠痒》等,通过行为学实验探讨人类互动与情绪反应,奠定其互动设计基因。
新乌托邦主义”探索
提出个人化的乌托邦理念,主张通过设计激发观众独立思考,如在天文馆中引导观众“丢下迷信”,直面宇宙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

行业影响力:
教学与人才培养: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讲授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实践课程。
推动设计行业标准化,制定展馆设计流程与协作模式,提升中国团队的国际竞争力。
行业推动:通过上海天文馆等项目证明中国本土团队的设计实力,打破“外国主导大型展馆”的偏见。
倡导“无边界博物馆”理念,将文化空间转化为城市活力节点,如参与社区化展馆设计。

代表作品:
上海天文馆:以“我们在哪?我们从哪来?我们往哪里去?”为核心叙事,结合沉浸式空间、原创展项(85%为团队原创)与互动科技,成为全球天文科普标杆。
上海博物馆东馆概念设计:国际征集第一名
微软中心展示馆:设计互动式科技体验空间,展示企业创新形象。
中国动漫博物馆:以动态叙事展现动漫文化发展史。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
6:翡梧:胡海杰
空间体验设计师、策展人、VAVE Studio(翡梧创意设计)联合创始人。长期深耕设计领域,兼具内容策划与技术创新.2015年及2021年分别设立上海、深圳子公司,主导中国及亚太地区业务.
设计理念:
胡海杰团队提出“叙事空间”设计逻辑,以内容策划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技术模糊虚拟与现实边界,打造沉浸式体验。强调混合场域(Hybrid Field)的应用,利用VR、动态投影等技术打破传统展陈限制.主张“线上+线下”的无边界体验,推动展览从单向输出转向观众情绪与五感的全方位释放。
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将故事转化为空间载体”,通过情境、情节与情绪的表达,激发观众对文化内核的共鸣
代表作品:
科兴企业展厅:以“五大剧场”串联企业故事,通过光影与场景设计引导观众情绪起伏。
芳林城市体验馆:以“寻找幸福”为主题,结合自然装置与互动技术,探索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苏州博物馆装置《立春·发生》:通过虚拟视觉与编程,抽象化呈现自然节气与“熵减”哲学。
阿里巴巴、腾讯、宝马、三星等企业展厅设计




7:重庆一册:麦子
麦子原名黄勇,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高级室内建筑师、重庆一册博展设计-设计总监、作品获得三次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两次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
早年也是正野系出身,坊间流传在很早之前和金展桥的李长海,黑曜石的韩萌,了梵文博的熊霄号称江南四大才子。俱是徐征野手下最猛的得力干将。后面各自都出来成立了现在的公司,在行业也是大名鼎鼎,称霸一方。
代表作品:
1:陕西历史博物馆
2: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
3: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4: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黄帝陵中华始祖堂
5:浙江自然博物院(“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专题展览,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 品奖)
6:中国水乡文化博物馆



8:惊雷文化:郝惊雷
郝惊雷:工艺美术师、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惊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兼任海南海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多家企业高管。他深耕展陈设计领域二十余年,以“传统与现代融合、技术与艺术结合”为核心理念,主持设计百余座博物馆、纪念馆及主题展馆,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被誉为“中国展陈设计领域跨界创新的引领者”。

设计理念:
破界·融合:打破传统展陈的线性叙事与空间界限,倡导以“碎片化、互动性、沉浸式”体验重构文化传播。
技术赋能艺术:将电子、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入设计,如武隆喀斯特博物馆通过光影互动让观众“触摸”地质演变。

行业影响:
理论创新:在《中国文物报》发表《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多维叙事》《数字时代的展陈革命》等文章,推动行业观念更新。提出“展陈设计是跨文化艺术思想的结晶”,强调电子、影像、虚拟体验的融合。
标准制定:参与编制《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一体化规范》,担任中国展览艺术及展示技术创意大赛长期评委。

荣誉奖项
国际荣誉:2024年获美国AIIDA国际创新设计大奖
“TOP10国际影响力知名设计师”
武隆喀斯特博物馆项目入选“全球最具创新力文化空间”
多次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奖、浙江省精品工程奖
2014年被《中国青年》评为“年度封面人物”。
代表作品:
1.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奖
2.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奖
3.宁波博物馆 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奖
4.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获浙江省精品工程奖
5.钱学森图书馆 获上海市精品奖
6.临汾帝尧景区国祖殿 设博会华鼎奖授予陈列博物馆空间类金奖
7.临汾市博物馆内部总体设计获首届中国展览艺术与展示技术创意大赛金展奖
8.临汾市博物馆“红色金融展”获山西省首届(2019年度)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推介 精品奖
9.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三星堆之眼”获2019年度四川省十佳文博短视频
9:金展桥:李长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创立浙江金展桥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多次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省级精品奖项。尤擅长考古遗址类博物馆设计施工。
代表作品:
勿忘“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
内蒙古博物院
中国湿地博物馆
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中国财税博物馆
洛阳武周明堂文化展
中国儒学馆
淮安民防馆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杭州工艺美术馆多项特展
贾湖遗址博物馆
仰韶文化遗址博物馆


- THE END - 对于这些大师,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展示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