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从春节文化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02-15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新”的追求、求新求变的进取精神。春节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清晰展现,成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鲜活见证。春节所代表的除旧迎新、追求变化、求新求变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辉煌文明、历经磨难却愈发壮大的精神源泉。春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 郑任钊(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时光
来源 | 光明日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们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凝聚着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理念,寄托着中国人的情感与追求。春节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鲜活见证,它从上古一路走来,伴随中华民族穿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深深融入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春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中都可以得到清晰展现。


春节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人们一年丰收之后的庆祝活动,甲骨文中“年”就是人背负禾粟的象形字,本义即农作物的收获。在先民庆祝丰收和祈求丰收的活动之中,形成了岁末祭祀先祖神祇的腊祭。《隋书·礼仪志》记载“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说明腊祭蕴含除旧迎新之意。腊祭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说“伊耆氏始为蜡”。伊耆氏为上古帝王,或说为尧,或说为神农氏。腊祭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成为一个盛大节日。《礼记·杂记下》记载孔子弟子子贡看到的腊祭场面是“一国之人皆若狂”,可见当时节日气氛之浓厚。


汉武帝以前,历代岁首所在月份各不相同,夏以寅月,商以丑月,周以子月,秦以亥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颁布太初历,确定用夏正,即以夏历正月朔日(初一)为岁首。自此以后的两千多年里,除了几次短暂的变更,汉武帝确立的岁首一直延续下来。


历史上,岁首又被称为元日、元朔、元辰、元旦、正旦、正朔、新正、岁日等。汉代《四民月令》记载正旦之日要“躬率妻孥,絜祀祖祢”,子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还要“谒贺”师长亲朋。我们看到,后世过年的习俗在两千多年前大体都已形成。


辛亥革命之后改用公历,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改称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少已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源头更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其中祭祀祖先、迎新祈福等传统习俗及其精神内核亦是一直绵延不绝。



春节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节日,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新”的不懈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求新求变的进取精神。孜孜不懈地追求变化、追求发展、追求进步,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辉煌文明、历经磨难却愈发壮大的精神源泉。


《礼记·月令》讲:“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中国古人以自然秩序为人间秩序的源头和规范,人间的生产生活、政治活动都要因循四时节律。元日是一年之始,元日的前一天则是一岁之终,被称为“除日”或“除夕”。“除”即去除之意,去除的不仅是旧的一年,还意味着灾祸疫病的驱除,各种旧秽的扫除。


“改岁宜新”,是说人们要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履端元日,正始之初”,人们企盼新的一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年岁更替之际,中国人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有“应转悟前非”“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的自我反省,更有“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的自我勉励。无论老少,都期许新年当有新作为。


新春“万物资始”,要“惟新政理”。《周礼》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孙诒让解释说:“正月正岁,岁时更始,将以除旧布新,明布治县(悬)法,皆所以新王事也。”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借咏元日,抒发除旧立新的意象。


“春节”的名称其实也是在传统之上的创新。“春节”之称古代早已有之,《后汉书·杨震传》载“冬无宿雪,春节未雨”,但这里指的是立春。今天的“春节”是给旧称赋予了合理的新内涵。从遥远的腊祭到今天的春节,从桃符到春联,从压胜钱到压岁钱,还有腊八、小年、除夕、守岁、破五、元宵等年俗的逐渐形成,春节一直在与时俱进。时至今日,网上拜年等新的过年方式不断涌现,春节文化还在不断推陈出新。



岁首在古代又称“正朔”,正即正月,朔即初一。古代正朔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史记》说:“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自汉武帝确定夏正以后,后世虽然不轻易改正朔,但颁布历法仍然是王朝统治的象征。“大一统”除了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也体现在礼乐等方方面面。


“大一统”观念的确立也与正月紧密相关。“大一统”一词出自《春秋公羊传》,其认为《春秋》首书“元年春王正月”就是为了推重一统。于是一年之始被赋予了独特意义,成为维系“大一统”的“政教之始”:“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


自汉代起,历代皆在元日举行盛大的元日朝会。四方来贺,万邦来朝,“齐八荒于蕃服兮,咸稽首以来王”,充分展现了国家的统一、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除夕之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的“合家欢”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最重视的过年方式,也使得我们早就将个人、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安定繁荣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自然的血缘亲情之爱推广扩大至国家之爱,最终发展为心怀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追求团结统一,不断加深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早在《汉书》中,就有匈奴单于来会正旦朝贺的记载。《新唐书》记突厥可汗遣使“朝正月,献方物”,并称“今新岁献月,愿以万寿献天子”。后来宋辽、宋金三百年间互遣贺正旦使,更是使春节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道桥梁。


历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多仿建有元日朝会的制度。历史上靺鞨人“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党项人“岁时往来,以相劳问,少长相坐,以齿不以爵,献寿拜舞”。时至今日,各民族在长期的互动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年俗多种多样,但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天南海北的人们汇聚成一个整体。虽年俗多种多样,但其精神内核却趋向一致,都蕴含着注重亲情、不忘本源的道德情感,爱国爱家、祈望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祈福禳灾、向往和美康乐的生活理想。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



春节是阖家团圆、欢乐祥和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既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礼记》说正月是一个“天地和同”的时节,“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特别强调“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反对在正月发动战争。


春节是平安幸福的节日,反映了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礼记·郊特牲》记载了上古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诗经·生民》也点明祭祀祖先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以兴嗣岁”,即兴旺来年。可见祈求天人和谐、五谷丰登,从上古时代起就是新年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年丰穰,世泰平”,成为每位中国人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愿景。


春节是祥和欢乐的节日。《礼记·月令》说:“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礼记·杂记下》中,孔子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解释了年末过节的意义,即忙碌了一年,需要放松开心一下,并将之上升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共欢新故岁”“相守夜欢哗”“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从古至今,祥和欢乐是春节不变的主题。


时至今日,春节的意义不仅限于中国,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将春节确立为法定节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随着春节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546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