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吕舒欣/彭清如:沉浸式戏剧观众互动体验研究——以《不眠之夜》为例

04-22

内容摘要:随着技术发展与文化观念的更新,“沉浸式”展演成为演艺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沉浸式戏剧代表作品《不眠之夜》为例,运用微观社会学理论,通过“身体共同在场”“局外人屏障”“相互关注焦点”和“情感状态共享”互动四要素,分析其互动体验方式。积极的互动体验使观众产生自发维护仪式的“道德感”,部分观众的消极体验则源于“情感能量”的不足。本文进而探讨《不眠之夜》体验优化的策略:剧前建构期待情境;剧中通过技术增强,升华在场体验;剧后以社群归类,再生符号记忆。以观众体验为核心,设计唤起“情感能量”,以及把分割的“内容创作+市场营销”模式,变革为一体化的“系统体验设计”,是未来沉浸式展演继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不眠之夜》;沉浸式戏剧;观众体验;互动仪式链

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又被译为浸没式戏剧、浸入式戏剧,其理论源头可追溯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特殊场地演出(Site Specific Performance)和理查德·谢克纳于1968年提出的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 Theatre)。2003年,英国Punchdrunk剧团推出《不眠之夜》,“沉浸式戏剧”这一说法随之流行。

该艺术形式追求全新的观演体验,然而,学界并未就其给出公认的定义,不同学者根据个人经历和立场进行不同的界定。总体而言,沉浸式戏剧具备两个关键特征:一是具备制造强烈沉浸感的特殊环境,观众在此环境内参与体验;二是依靠身体参与和身心沉浸,打破传统戏剧形式中的观演关系。

▲《不眠之夜》剧照

《不眠之夜》作为沉浸式戏剧的代表作,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以其复杂的舞台设置、无台词的表演和充实的象征主题脱颖而出。现有关于沉浸式戏剧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观众接受、剧场文本、传播及商业运营等方面,对观众互动体验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以微观社会学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通过《不眠之夜》案例,深入剖析沉浸式戏剧观众体验的构建方式和潜在问题。同时,本文综合运用戏剧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多领域知识,探讨如何预测观众行为和感受,以生成更个性化的沉浸式体验。

1《不眠之夜》互动要素的构成

互动仪式,指小范围内即时即地发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1] 互动仪式链是由无数互动仪式组成的链状结构,是一组具有因果关联和反馈循环的过程。互动仪式链四要素——“身体共同在场”(bodily co-presence)、“局外人屏障”(barrier to outsiders)、“相互关注焦点”(mutual focus of attention)和“情感状态共享”(shared mood)——彼此形成反馈作用,互相强化,从而给参与者带来仪式性体验。[1]沉浸式戏剧促使观众参与到独特的互动仪式中,创造更为深刻的观演体验。

(一)在场方式:身体的聚集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身体在互动仪式中的存在十分必要。当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地点时,会激活留意对方的神经系统,乐意捕捉共享的关注点和情感连带。“仪式本质上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个地点,仪式开始。”[1]

在艺术情境中,“身体共同在场”是沉浸式戏剧的关键特征。它通过对观众身体与感官的全面营造,实现了观众身体与空间场景的高度融合,达到身体与环境的调和共鸣。相比之下,传统戏剧更注重展现叙事与表演,观众定位仍属“目击者”,与作品间保持一定距离,身体未被空间环境包裹和穿透。

《不眠之夜》通过空间环境的多维度和跨感官设计,将观众身体完全包裹、置于其中。其周旋的绵延舞台、连贯的流动空间,及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线索的巧妙运用,都迫使观众以身体代入其中,感受空间环境的变化,体会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观众可随意在空间中行走,身临其境地探索每一个角落。这种身体活动性不仅增强了控制感,也推动观众对空间的主动理解。他们逐渐体会到自己成为空间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同演员一般参与其中,达成从“目击者”到“体验者”的转换,感受到与其他存在者(空间环境、演员)的共鸣。

(二)局外人屏障:面具的区隔

互动仪式链的第二个要素是“局外人屏障”,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因而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谁被排除在外。[1]在《不眠之夜》中,观众需全程佩戴白色面具,一般分析认为,该设计是为给予观众进行沉浸探索的最大主体性,放开观众作为社会人的拘束性,使观众自如进入沉浸式戏剧的艺术“入场券”。

▲《不眠之夜》剧照

但在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白色面具不止带来独立、大胆探索的权利,同时也带来群体身份的安全感。它确立了仪式参与群体与“局外人”的区分界限,保证了群体内聚合和互动;它实现了内外分离,成就了群体身份的独立性。

同时,《不眠之夜》每个场景内的工作人员都佩戴黑色面具。黑色面具作为身份职能的标识,强调了个体功能的落实,而非群体融合。黑白两种面具的差异体现在视觉及象征含义上,使得观众可以通过“他者”视角来体察并体验自身的身份转换,扩展了观众的视觉与心理体验。

(三)关注焦点:此呼与彼应

柯林斯认为,“相互关注焦点”是互动仪式链效果良好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互动过程中,参与者发展出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相应感受到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1]在传统戏剧中,演员与观众在关注焦点上有着明确界限。观众的关注焦点是演员,观众观看着演员间的互动和对话;演员的关注焦点则是其他演员,戏剧在他们的对话中展开,演员通过动作和对白来引导观众的关注。而在沉浸式戏剧中,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存在身体乃至言语互动,他们互相成为对方的关注焦点。

在《不眠之夜》中,观众穿梭于演员之间,观看的界限被打破,自我与他人也作为景观进入观看视野,实际观众自主选择追随演员的行为,也在相互关注中被影响,体现着一个镜像空间中的观看与被观看。[2]

▲《不眠之夜》剧照

演员群体与观众相互关注,又沉浸于表演自身。在《不眠之夜》中,演员需要在指定地点完成舞蹈表演,因此,若有观众坐或站在该区域,演员会温柔地示意、牵引观众离开,再继续表演。在具有“间离性”的群体相互关注下,这一仪式得以有序完成。

(四)能量传递:情感的共鸣

“情感状态共享”是互动仪式链最关键的要素。在互动仪式中,通过视觉互动、肢体互动、言语表达和集体参与等方式,仪式参与者产生、积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它们可以形成一种“情感能量”——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有力、兴高采烈、满腔热忱的感觉。它与第三项要素“相互关注焦点”相互强化,从而引发、扩散参与者的正面情绪,实现团结、凝聚、认同等功能。[1]

在表演中,能量传递是演员最基础的能力之一。戏剧大师迈克尔·契诃夫(Michael Chekhov)认为能量是连接身体与心理的桥梁,也是一切训练和表演的基石。[3]能量的常见基本训练为,一个人隔空推另一个人,双方的肢体并无接触,但双方都必须能感受到发出和收到的推力。例如演一对男女相互爱慕,双方演员都要先调动感受到自己心中爱慕的情感,然后用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将这种能量传递给对方,由此为旁观者展现出一对情侣相处的场景,这就是表演的“真”,与假装自己爱慕对手演员,从而表演情侣戏是不同概念。以此类推,在戏中的每一刻、做的每件事,演员都须感受到此情感(做此事的能量),并将其用到戏中,这是“人在戏中”“不出戏”的必要条件。

▲《不眠之夜》剧照

此外,演员不但需要感受并运用能量,还需要放大这种能量,以被台下或镜头外的观众感受到。就舞台演员来说,演员需尽可能地放大自身的能量,从而能影响到台下坐在几十排或是坐在楼上的观众。演员的个人能量是否真能被放大至剧场内的最远座仍存争议,但肯定的是,用自身能量传达尽可能多的情感,影响尽可能多的观众,是舞台演员的表演追求之一。

而在《不眠之夜》式的沉浸式戏剧中,演员和观众几乎面对面,不存在传统舞台剧的远距离。通过视觉与肢体互动,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演员身体的温度、气息;同时,沉浸式的剧场环境设计,如细致的布景和交互道具,可模拟现实感觉,使观众与演员共同体验某些情景。故而,演员能量消耗减少,本身所须放大的能量程度降低,“情感能量”得以高效传递至观众处——这是沉浸式戏剧表演的优势。

2《不眠之夜》互动效果的差异性

(一)积极的互动体验:“道德感”的产生

“道德”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一般意义上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4]。在互动仪式中,当组成要素有效综合、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参与者将体会到群体中的归属感与团结感,并升起一种自发维护群体,防止其受到违背者的破坏与侵害的意愿和冲动——这被涂尔干称为仪式这一微观社会情境中的“道德感”。[1]

▲《不眠之夜》剧照

在近距离互动下,观众不仅能在《不眠之夜》中见到演员的肌理面孔,更能感受到其流动的情绪变化。在“一对一”的互动中,观众甚至可“触发”演员的反应,这种介入式的参与极大增加了体验的现实感和沉浸性,也为意识形态的内化奠定了基础。一旦归属感和团结感在观众中形成与加强,维护群体利益的“道德感”亦油然而生。

这种效果归因于沉浸式戏剧之形式本身。在沉浸式戏剧互动仪式中,个体的存在感及价值体现在维系团体的行为规范上,对“违背者”的忍耐和包容,也就已转化为维护群体利益的本能。正是在此,“道德感”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方式,才在仪式的微观社会情境中得以体现。

同时,观众产生互动仪式之“道德感”后,更有利于演员维持表演的“信念感”,形成正向循环。根据斯坦尼体系,“信念感”是构成演员表演技巧的关键要素之一,指的是演员能对编剧构思的所有情节、场面和事件感同身受,且相信这些虚构内容在现实中能够真实存在。如果演员缺乏这种内在的信服,其表演将是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空洞姿态,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与信赖。在积极的《不眠之夜》互动体验中,观众的“道德感”为演员表演增添真实感,演员的“信念感”又回应地强化观众的体验,双方形成的这种正反馈,达致群体内部的凝聚力与认同,进一步维持仪式的连续性。

(二)消极的互动体验:“情感能量”的不足

据互联网书影音社区“豆瓣网”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在为《不眠之夜》评分的13843名观众中,给出不甚满意评价者,占总数的6.6%(约914人)。其中,“还行/不甚满意”占5.3%(约734人),“较差”占0.8%(约111人),“很差”占0.5%(约69人)。[6]

“不是所有互动仪式都会成功,有些沉闷乃至痛苦,有些则逐渐衰退。”[1]部分观众对《不眠之夜》体验不佳,是由于观众人数过多、观众观演前期待与实际体验存在偏差等原因所导致的“情感能量”的缺失。

1. 观众数量过多导致情境幻灭与情感边缘化

沉浸式戏剧的一大特点是打破“第四堵墙”。“第四堵墙”,指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一面演员与观众之间虚构的“墙”。此概念由狄德罗首次提出于18世纪。到19世纪,随着写实主义戏剧理论和剧场实践,此概念成为剧本写作、表导演、观众观看的基本原则。“墙”的作用是将演员与观众隔开,使演员忘记观众的存在。[7]“破墙”,本意是让观众得以直接步入演员所造的戏剧情境中,实现“沉浸”的目的;但在拥挤、推搡、争先恐后的观众人群中,“墙”的消失意味着被“围堵”的演员无法保持专注,丧失了建构区别于现实的能力,自身都难入戏,更不谈为观众造梦、引观众入戏。

此外,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个体在互动中能获得或丧失“情感能量”。处于关注的焦点,从而成功确立群体成员身份的人会提高“情感能量”,而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人,则会降低“情感能量”。[1]在《不眠之夜》中,“一对一”是让观众感到自己成为关注焦点、与演员直接进行情感交流的最佳环节。在观众的观后感与观剧攻略中,很大一部分是对“一对一”体验内容与感受的回顾,更有“如何被演员邀请一对一接触”的经验分享。

但在实际体验中,观众人数较庞大,导致“一对一”互动机会较少,部分观众无法获得足够的关注和情感体验,从而感到被边缘化,难以产生积极的群体认同,这和不满意评价直接相关。由于“一对一”互动的稀缺性,又加剧了观众“围堵”演员的程度,对观剧体验也造成消极影响。

▲《不眠之夜》剧照

2. 碎片化设计引起期望落差

观众对演出内容的预期与实际体验结果之间存在差异,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整体体验的重要因素。关于观众期待与实际体验结果的关系,两位专注消费者研究的营销学学者De Rojas和Ca-marero(2006)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满意度”概念,强调当体验达到或超过消费者对消费品或服务的期望时,消费者就将满意。[8]

《不眠之夜》的体验设计强调梦境式叙事和多重路径:90余个房间,24个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完整的故事线,3小时中循环3次,有数十条观剧的路线选择,没有导演帮助厘清剧情,没有镜头帮助对焦关键场景,整个过程似“盲人摸象”,每位观众看到的都是一块块碎片。这种设计以碎片化、选择性为特征,注重体验过程的流畅度和自由度,而非全貌的理解。这在《不眠之夜》的超级粉丝处形成了一种“缺陷美”的亚文化,吸引他们不厌其烦地数十次乃至上百次走进这座麦金侬酒店,不分主(主角)次(配角)地探索每一段“不眠夜”里的人生。然而,许多观众在观剧前不了解此种碎片化叙事的设计,怀着“看懂”故事、理解完整剧情的期待步入其间,其体验满意度便大打折扣,甚至大呼“退钱”。

使沉浸式戏剧的观众对演出内容有恰当的认知和期待是提高其满意度的基础。当预期与实际体验存在较大差异时,观众会感到被误导或欺骗,产生不满,无法获取足够的正面意义和情感激发,这会显著削弱互动仪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体验因此不尽人意。

3《不眠之夜》互动体验的优化路径

(一)观剧前:活动建构期待情境

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沉浸式戏剧体验设计应致力于建立正确的观众期待,通过适当的策略,培养观众对演出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促成期待与实际体验的高度一致性——这是赋予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并提升整体仪式效果的关键所在。然而,如何引导适当的观众期待?这充满挑战,因为观众期待受文化、教育和个人经验等的影响。公共教育活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良好手段。

▲《不眠之夜》剧照

《不眠之夜》刻意采用梦幻而碎片化的叙事,这种梦境式叙事本身具有不完整性与不确定性。若观众理解、接纳乃至欣赏这一点,预期看到一个意象化的梦幻故事,就不会去寻找一个合乎逻辑的完整剧本,从而降低认知负荷,提升“情感能量”,才可能获得高度沉浸的体验。如果观众抱着必须“看懂”和“看全”全剧的期待来观看,则必定感到失望与困惑。

另外,观众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也需做考虑。在英美,《麦克白》是高中与大学必读书目之一,多数学生求学期间都会研读;不少戏剧与影视内容由其改编而来,许多出自《麦克白》的名台词和语句甚至已被融入日常用语,被广泛使用——这些都体现《麦克白》在英美文化中的普及度。相较之下,不似国外观众对《麦克白》的故事谙熟于心,国内观众在观剧之前需对剧情有所铺垫。

演出团队可在演出前组织一系列与剧情、主题相关的线上线下活动,如主题讲座、工作坊、互动式展览等,让观众提前了解剧情背景、故事情节及演出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增进他们的了解。2022年,《不眠之夜》在长沙、深圳等城市举办了特展,并举办了网络直播。但从观众反馈分析,这些活动更关注现有IP的资源开发而非改善观众体验,实际效果不佳。真正有效地引导观众期待,需从观众视角出发,理解和满足他们期待背后的需求,方能引导他们适应舞台设计,实现沉浸和认知升华。

▲《不眠之夜》展览

(二)观剧时:技术升华在场体验

“90余个房间”“24个人物”“无定向剧情”造成观众理解的困难,导致互动仪式链在部分观众处断裂。演出团队可在《不眠之夜》的演出空间——麦金侬酒店的某几个房间中,加入VR(虚拟现实)设备。透过VR头显,观众可体验不同位置的第三人称视角和不同角色的第一人称视角,360度观察整个房间空间及各个角落的细节,也可以解锁不同角色,全面理解其在故事中的作用与关系。

“在场”通常指观众对演出内容的精神或身体上的存在感。它体现为观众对剧情发展、人物感受、场景细节等的高度关注和投入。在沉浸式戏剧中,“在场”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对仪式的参与度和体验感的优劣。VR技术实现的"在场”将具有更强的实感与全能性。

在视角上,VR能够提供第一人称视角,观众可从不同角色的视角观看故事展开,既能帮观众理解故事与人物,有又异于常规视觉体验的强烈视觉沉浸,会带来更高的精神投入感。在空间上,VR空间可以实时跟随剧情展开进行构建与重塑,观众随时可以从任何位置观看或转身观察其环境,就像身处真实空间一般。这种“在场感”在 VR下得到最大限度提升,观众可自由行走、探索360度环境,随时受到故事带来的冲击。在体感上,VR更能够实现观众对环境的“介入”与“操作”,观众通过头部及手部运动就可以真实感受并操纵着所看到的虚拟世界。这种体感互动赋予了在场感更强烈的实感,提升了对环境及剧情的投入度。

为《不眠之夜》的沉浸体验增添“VR空间”,将实现多角度观看与选择性探索的同时存在,使观众不再片段式地“盲人摸象”,而成为全能的“全景观察者”,从而最大限度扩展“沉浸”的量度与维度,增强“情感能量”,提升互动仪式链的效果。

▲《不眠之夜》剧照

(三)观剧后:社群再生符号记忆

互动仪式不仅可在短期累积,那些参与了积极的互动仪式链的个体,还会形成更多寻求同类团结的趣好,并且被激发去重复互动仪式。这一情形的发生通过个体“情感能量”的生产,及代表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的创造而实现。个体“情感能量”的上升或下降取决于他们所参加的互动仪式链的强度高低。“情感能量”是短暂的。在互动仪式的巅峰,“情感能量”达到最高值,而后能量的余韵会随时间慢慢消逝。[1]

所以,《不眠之夜》互动体验的良好效果不仅来自单一的演出本身,更依赖于在仪式结束后能否建立持续的观众社群。这些社群通过反复的互动和符号资产的共享与交换,可重新激发情感体验,促进观众“情感能量”的积累和转化。

因此,《不眠之夜》应通过在演出后提供社群互动的机会,创造让观众交换和强化相关符号的际遇。观众可以在社群中分享和讨论他们的各种理解与感受,甚至重温一些令人难忘的戏剧瞬间,有的新符号被创造,有的符号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和隐喻。随着符号的不断再组织和内化,观众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从而获得“情感能量”的升级,激发再次互动的欲望,增强多次观演的动机。

4 从个案到整体:

沉浸式戏剧应专注互动满足与再生

(一)“情感能量”:观众体验设计的核心

“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链中的关键概念。互动仪式通过赋予新符号意义或重新解释现有符号,将参与者纳入新的群体认同框架,各个参与者在其中找到了代表自己成员身份的相应位置和角色。这种通过共享符号构建的群体及其所代表的“热情状态”,像电池一样储存着“情感能量”。

沉浸式戏剧力图创造一个观众可融入的完整世界。创造沉浸感和互动体验以激发和延长观众的个人情感和群体情感,最终产生高涨的“情感能量”和卓越的观演体验,应成为沉浸式戏剧观众体验设计的核心出发点。“情感能量”是驱动观众观演动机的可持续动力。

▲《不眠之夜》剧照

(二)体验序列:戏剧生产机制的变革

在传统的镜框式戏剧中,观众只作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在场者,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观察演出。而沉浸式戏剧则将“观看”转换成“体验”,拓展着参与者的知觉方式,使观众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参与和理解,产生体内的认知。相较观看,体验更为主动、深层、持续。主动参与的体验导致观众从被动接受信息变为积极探索,这正是其在价值表达与意义产出上与传统戏剧相比的重要差异所在。

而观众的戏剧体验包含期待、体验和记忆多个阶段,构成一个复杂的过程(见图1)。沉浸式戏剧的观众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体验序列"的连贯完整性。每个体验阶段的流畅度与满意度都影响整体体验效果,决定观众对欣赏体验的总体感受。因此,在设计体验过程中,艺术创作者必须把控整体流程,而非简单分割内容。只有保证各阶段的连贯性与衔接性,才能实现预期的观众体验效果——这将推动戏剧生产机制的变革。

从分割的“内容创作+市场营销”到构建完整情感体验过程的“体验设计”,意味着艺术创作的权威(导演、编剧)与管理运作的权威(制作人、市场部门)必须更加紧密合作。前者负责确立体验框架和内容构思,后者负责规划实施细节,协同推进整体流程,以适应观众需求并扩展影响力。双方的密切交织将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体验设计与运营的最优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满意度并拓展影响。

(三)艺术科技:依从技术迭代的生长

随着技术进步与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艺术与技术世界的边缘逐渐交叠,关系不断加强。在艺术表达、艺术贸易、艺术体验等方面,技术持续产生着重大影响;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正在改变艺术市场与实践。

沉浸式戏剧正是艺术与技术交叉的重要范例。其边界模糊、范围广泛,从实际剧场运作到数字技术体验,从戏剧到其他形式艺术,界限较为流畅;其中心目的在于提供极致体验,迎合观众日益多样的需求。形式的灵活性和观众体验的导向性,使其能够,也必须发挥技术带来的机遇,不断创造更新的表述形式,扩展更大的体验空间,促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以提供更丰富、更富包容性的体验选择与定制体验机会。

结语

随着沉浸式产业迅猛发展,沉浸式戏剧这一特殊形式面临如何进一步优化观众体验的挑战。高自由度的观演模式可带来强烈的沉浸感,但也带来混乱感和不确定性。通过对《不眠之夜》的微观社会学情境分析,本文揭示了观众互动体验的关键要素——“身体共同在场”“局外人屏障”“相互关注焦点”和“情感状态共享”的有机结合,使其由目击者转变为真正的体验者。然而,体验呈现出差异化效果,积极的互动体验使观众产生自发维护仪式的“道德感”,少部分观众消极的互动体验则源于“情感能量”的不足。继而本文提出观剧前的期望引导、观剧时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观剧后观众互动社群的构建三项优化对策。

沉浸式戏剧观众体验设计的核心应聚焦于“情感能量”,通过互动仪式链的关键概念,在符号意义赋予和群体认同框架构建中激发观众的热情状态,形成持续的观演动机。这也标志着戏剧观众从传统的“观看”转向更为主动、深层、持续的“体验”模式,将整体戏剧生产机制从分割的"内容创作+市场营销”重构为一体的“系统体验设计”。

未来,随着技术迭代,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将持续演进。沉浸式戏剧作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代表,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创作者提供了机遇,使其能够创造出更为丰富、更具包容性的体验选择,拓展观众的感知边界。这一趋势将引领艺术的发展方向,塑造未来更为深刻和多样的艺术体验。

参考文献:

[1] [美]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2] 杨佳铭. 镜像空间的观演体验研究——以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为例[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1(3):136-142.

[3] 何雁, 郑炬. 能量的身体, 想象的中心——浅谈迈克尔·契诃夫方法[J]. 上海戏剧, 2016(2): 39-41.

[4] 辞海.“道德”词条[EB/OL]. https://www.cihai.com.cn/baike/detail/72/5337593?q=%E9%81%93%E5%BE%B7.

[5] 罗翌铭. 论信念感对演员创造角色的重要性[J]. 戏剧之家, 2018(25): 36.

[6] 豆瓣网.《不眠之夜》评分页[EB/OL]. https://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20398014/collection.

[7] 罗成雁. 作为画框的“第四堵墙”与旁观者观看模式的确立[J]. 文化研究, 2016(4): 207-223.

[8] 权文熙. 博物馆观众体验研究[D].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 2019.

▪原载于《艺术管理(中英文)》2024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吕舒欣

上海人,同济大学管理学学士,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师从董峰教授。

在“历史与现代交汇进程中的艺术管理发展新思维”学术研讨会暨 2023 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上获优秀论文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戏剧体验与剧场创新、戏剧管理与政策互动、艺术管理学术史。

彭清如

湖南邵阳人,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师从张朝霞教授。

发表论文《“身体沉浸”下海外引进与本土自创的沉浸式戏剧比较研究》《自我民族志视域下的舞蹈影像创作研究——以“活化”良渚博物馆的艺术实验为例》。主要研究方向:表演艺术的组织与运营、舞蹈观众教育与拓展、新演艺空间的身体参与。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沉浸式戏剧 互动仪式链 观众体验 《不眠之夜》

258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