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2025日本世博会】开幕!中国馆令人惊叹!网友:还记得这个阴间吉祥物吗?
-
原创 04-18


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
已于4月13日在大阪梦洲岛开幕
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

本届世博会吉祥物
曾一度被广大网友嫌弃的“细胞生物”
也出现在现场
并且一度成为打卡焦点


整体设计·世博会园区
除此之外
这次世博会最大的亮点
就是这个“超级大圆环”


这座被吉尼斯世界纪录
认证为“世界最大木造建筑”
的环形大屋顶
它由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
环长2公里,最高处达20米
用了2.7万立方米的木材




场馆设计·日本馆

日本馆外景
日本馆内部设计
日本馆的主题为“生命之间”,建筑采用圆形结构,游客可在三个区域内绕行,体验日本美学中的“循环”概念。展馆由无数木板组成,主要采用交叉层压木材(CLT),设计便于在世博会结束后拆卸并在日本各地重复使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场馆设计·中国馆

中国馆外景
中国馆以“中华书简”为主题,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外观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书简长卷,融合了竹子、汉字和书卷等元素,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文化精髓。展馆内部空间象征文明从过去到未来的演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中国馆模型展示

场馆设计·美国馆

美国馆的主题是“美国精神的体现,庆祝创新、开放和全球文化交流”。建筑由两座三角形结构组成,中间夹有一个细长的室外空间,中央立方体似乎悬浮于地面之上。大型LED屏幕将展示美国地标、国家公园等标志性图像,体现美国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
其中设计团队表示,展馆的材料,包括钢材、张拉织物和暖通空调管道,将从东京奥运会拆除的结构中获取,并计划在 2025 年世博会结束后再次储存以供将来使用。



场馆设计·新加坡馆

以“梦想之球(The Dream Sphere)”命名,新加坡馆诠释了国家的创新精神与可持续理念。展馆外观为球形结构,由超过17,000块回收铝制圆盘覆盖,寓意新加坡作为“世界地图上的小红点”。为庆祝建国60周年,馆体更点缀了60个象征梦想的红色圆盘,收集自新加坡各社群与社区,展现全民参与的未来愿景。
馆内分为三层,邀请本地艺术家Ashley Yeo、Jerrold Chong、Melissa Tan及Zul Mahmod参与创作,通过科技与艺术交融的多媒体与装置艺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而Shiok! Café则带来海南鸡饭、沙爹、叻沙等地道新加坡美食,让人身心都能感受家乡的味道。

新加坡馆图源:稷下先生

场馆设计·法国馆


法国馆的设计以“光之旅”为主题,立方体结构包含一条从地面到屋顶花园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外观采用现代化的立体结构,象征法国的创新精神。展馆内部通过光影效果,展示法国在艺术、科技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体现法国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
法国馆的建筑灵感源自城市广场,开放包容的空间布局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此交流对话。展馆采用低碳建筑理念,结合光伏发电与自然通风系统,呈现法式优雅与可持续精神。



场馆设计·其它
捷克馆(Apropos Architects)
螺旋木构:玻璃幕墙包裹的盘旋坡道,致敬捷克玻璃工艺。

巴林馆(Lina Ghotmeh)
航海诗篇:破碎木结构呼应传统阿拉伯商船。
材料对话:铝饰细节融合日本木作技艺。

瑞士馆(Manuel Herz Architekten)
自然共生:轻质球体结构覆可回收塑料膜。
零废弃:展后材料转为家具,创"历届最小生态足迹"。

沙特馆(Foster + Partners)
村落重构:棱角体块集群+植物庭院。

荷兰馆(RAU Architects) 水能象征:波纹立面隐喻清洁能源。

英国馆(Woo Architects) 可逆网格:快速拆装设计,支持异地重建。

意大利馆(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
三重空间:剧院/理想城/意式花园。
文艺复兴色谱:内饰还原名画色调。

科威特馆(LAVA)
翼状屋顶:象征著名中东待客之道。
互动叙事:展现社会历史脉络。

澳大利亚馆(Buchan)
桉树果造型:曲线木构喻示生态多样性。

大阪世博会将于10月13日闭幕
想去看的同学们可以开始计划咯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美术志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