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专家讲座▍一山先生畅谈《对数字艺术发展的思考》
-
原创 今天


一山先生畅谈
《对数字艺术发展的思考》

近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荣幸地邀请到国内杰出的数字艺术家一山先生,于 2024 年 12 月 11 日在贡院大剧院绿厅开展了一场以《对数字艺术发展的思考》为主题的专题学术讲座。此次讲座聚焦数字艺术发展的核心议题,一山先生凭借其丰富的个人创作实践与深刻的行业洞察,深入剖析了中国数字艺术发展的现状,详细解读数字艺术创作的有效路径,为创新与突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

讲座中,一山先生回顾自己AI创作的过并进一步展望了 AI 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了对这一前沿领域发展方向及其潜在影响的独到见解。他特别提及春节期间由今日美术馆盛大推出的 AI 艺术万人大展,详尽阐述了展览的规模、内容以及在当代艺术界的重要地位,强调此次展览汇聚全球 AI 艺术家作品,彰显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潜力,是一场不容错过的艺术盛会。他鼓励每个人积极探索,亲身体验 AI 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多元应用,并分享了自己对 AI 艺术如何重塑艺术认知与欣赏方式的深度思考。






现场互动环节,一山老师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踊跃抢答,积极发表看法。促进了彼此的交流和沟通,让大家享受讲座带来的乐趣,也展现了师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一山先生通过以下关系
阐述了数字艺术蓬勃发展中的理性思考
• 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主体是艺术、客体是人民,艺术服务好人民需要助体(科技)。
• 炫酷效果与情感元素的关系。数智技术生成的作品,往往呈现具有金属感的张力、炫目的光影效果和科技的梦幻感、丰富的超大震撼场景表现等,这些不过是数字艺术的独特的语言特征,并不代表数字艺术作品的完整内涵表达,炫酷的视觉效果不等同于艺术作品、更需注重作品在观念思想和情感上的表达,尤其是对情感的深度挖掘,要有观念的高度和深度,要有情感的内涵与动人的表达,要触动人类的灵魂深处,从而真正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世界、宇宙万物的相通、相连.
• 可视化与艺术化的关系。可视化将肉眼不可见的事物进行客观图示化,艺术化在可视化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和人文、情感表达,其外在的载体是艺术的新图式、新符号等经验以外的体现。
• 赋能性与原创性的关系。赋能传统,助力其动起来、活起来,但要防止“新瓶装老酒”;艺术家需追求原创性,探索属于数智时代的艺术语言,力求做到“新瓶装新酒”。
• 数字化与产业化的关系。相比传统产业,数字艺术在转化形式上的赋能性更强、速度更快、形式更多,因此更能实现数字艺术的产业化。
• 颠覆性和迭代性关系。从中国艺术的历史长河来看,经历了古今融合、中西融合和现在的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这种经历转变不是一个颠用性的过程,而是一种迭代,在这个选代过程中,艺术形式、技术和理念发生了融合与转化。

总结
一山先生深刻剖析了数字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及这一领域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我们能够打破传统艺术创作的界限,探索出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通过学习,师生们在掌握数字艺术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跨学科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未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它将为艺术创作和科技应用带来新的灵感和动力。
— —END— —
— —川影设计与美术学院出品— —
文案 | 金顺
图片 | 王凯毅、周健康、张然
排版 | 杨馨
编辑 | 皮瑞茹
统筹 | 梁琛
责审 | 江金阳、任樱
终审 | 李靖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川影设美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