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只有峨眉山》停演!8亿投资大制作为何惨败?
-
原创 08-11
近日,峨眉山A(000888.SZ)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相比营收、游客人次的下滑,更值得关注的事件是《只有峨眉山》停演的消息。

公告显示,《只有峨眉山》自6月15日起暂停演出。这个总投资8亿元,2019年8月开业,由著名导演王潮歌担纲制作的大型文旅演艺项目,仅运营了短短6年。
停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亏损严重。投资8亿元的项目,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540万元,这点钱大概连借款利息都不够付,更遑论巨额的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演员及工作人员工资等。财报披露,2024年,该演艺项目亏损1.23亿元,2023年亏损2.3亿元。

如此巨额的亏损,终于使峨眉山A撑不住了,忍痛放弃这一曾经寄予厚望的项目。

品质十分出色的文旅演艺
近两年文旅项目关停、破产的消息频出,业界已经见怪不怪了,例如大庸古城等。但是,《只有峨眉山》不一样。许多失败的文旅项目本身就是政绩冲动的产物,没有经过严格论证,做出来的产品也粗俗滥制,产品形态和体验严重落后于时代需求。而《只有峨眉山》不同,知酷文旅亲身体验过该项目,这是个十分出色的精品旅游演艺。

《只有峨眉山》由王潮歌担任总导演,王潮歌富有才华且勤奋过人,曾创作出《只有河南》《又见平遥》《印象刘三姐》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旅游演艺产品。王潮歌的项目从来不是批量复制,而是每个作品都创意十足、特色鲜明。关于王潮歌的艺术风格,可参与知酷文旅此前文章(只有红楼梦,曲高和寡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峨眉山》还是王潮歌“只有”系列的开山之作,《只有河南》《只有红楼梦》都在峨眉山项目之后。王潮歌的作品有“印象系列”“又见系列”“只有系列”,每个系列都是对前一系列的完全颠覆,体验感大幅升级。

同时,《只有峨眉山》背靠峨眉山景区一年600多万客流量。“观光型景区+演艺”的模式,早已得到验证,许多景区甚至不止一部旅游演艺,例如丽江玉龙雪山的《印象丽江》和《丽江千古情》,杭州西湖的《最忆是杭州》和《宋城千古情》,张家界武陵源的《魅力湘西》和《张家界千古情》等。而《只有峨眉山》当地没有同等体量的竞争对手。
既有大导演保证项目品质,又是“只有”系列的开山之作,“旅游+演艺”这种模式也早已被市场验证成功。想必当初峨眉山投资开发该项目时,一定是信心十足,致力于将该项目打造成划时代的文旅佳作。

好项目放错了位置
那么,为什么《只有峨眉山》会失败?还败得如此惨烈。
在知酷文旅看来,该项目的失败十分令人惋惜且痛心。这不是产品品质的失败,而是产品定位出现了偏差。简单说,项目是好项目,可惜放错了位置。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需要向没看过《只有峨眉山》的读者解释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项目。
王潮歌踏足旅游演艺自与张艺谋、樊跃合作的《印象刘三姐》起,三位导演开发了多个印象系列项目。“印象”系列是游客在露天剧场,观看演员在实景山水中演出,融演出于美景。后续的“又见”系列,是取消了固定的观众席,游客以行进式的方式辗转不同的演出空间,边走边看,全方位沉浸在演出之中,典型如《又见平遥》。“只有”系列的野心更大,直接造了一座“戏剧幻城”,容纳多个剧场、多个演出,其主剧目就相当于此前的“只有”项目,此外还有小型演出、情景剧、光影秀等。戏剧幻城本身就是一座美轮美奂的景区,又是多部大小演出的集合体。

《只有峨眉山》演出也不同于一般旅游演艺。常规的文旅演艺通常带有浓浓的“晚会风”,大红大绿的舞台灯光,浓艳华丽的“传统服装”,似曾相识的舞蹈动作,再加入一些夺人眼球的杂耍特技,以及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和稀薄到可以忽略的剧情。
王潮歌导演的作品,从来都是不落俗套,其追求通过意境、氛围和演员充满张力的表演去浸润观众,去传递一种真实的感动。其灯光、音乐和服化道的运用,服务于剧情和多姿多彩的角色情感,意境和氛围塑造十分准确并且有感染力。她的作品,不会给观众一种看晚会的感觉,而是走进真实的人物内心。

《只有峨眉山》的主题围绕着峨眉山上来来往往的众生,用一个又一个的演出,着力刻画了一大批丰满的人物形象,有虔诚的僧侣、寻求解脱的青年女游客、山上村里艰苦生活的寡妇、峨眉山上一代又一代的挑夫,甚至峨眉山上飘着的云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样的创作好不好?当然好。但是,这样的作品有欣赏门槛,它需要观众沉浸在导演营造的氛围和故事中去,与人物饱满的内心情感产生共振,需要观众带着艺术眼光去欣赏导演绞尽脑汁创造的视觉创意景观,或许景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华丽”,但情、景、人物和故事主题高度统一,氛围感染力很强。
这样的作品,适合有一定品位和文化素养的游客,例如大学生、都市白领、城市新中产以及旅游见识相对丰富的游客。然而,现在年轻客群、都市白领、城市新中产等早就不爱爬山了,爬得又累,体验又单一,尤其是亲子家庭,孩子对山岳景区更是不感兴趣。

所以,峨眉山主要的客群主要是进香客群、中老年客群、旅游团客。这批游客大部分对旅游演艺无感,少部分愿意看的,也是被旅游团带去,主要需求是看热闹,类似于看联欢晚会的心态,要的是一个舞台华丽、歌舞欢乐、特效突出。国内各大观光景区的旅游演艺也大体是这个路子,例如张家界的《魅力湘西》《张家界千古情》,九寨沟的《九寨千古情》,贵州黄果树的《屯堡长歌》,登封少林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这样的演艺产品,峨眉山本地也有。当地大木偶剧院于2010年推出的《圣象峨眉》,投资近8000万元,仅为《只有峨眉山》的十分之一,所在位置也远不如《只有峨眉山》优越,座位数800多个,约为《只有峨眉山》容纳量的一半。

《圣象峨眉》剧照
如今《只有峨眉山》停演了,《圣象峨眉》反而市场表现一直很坚挺。原因无外乎《圣象峨眉》更适合旅游团客的需求。相反,如果是有品位、有见识的年轻散客,自掏腰包花钱看《圣象峨眉》,大概率会毫无感觉,甚至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发“避雷贴”。

《只有峨眉山》失败的教训
《只有峨眉山》适合放在哪些地方?其实可以参考《只有河南》和《又见平遥》。
《只有河南》是“只有”系列最成功的项目,原因是它位于河南省会郑州,项目周边2小时车程内有近3000万常住人口,这还仅是常住人口,只算游客,郑州2024年接待1.7亿游客人次。

《只有河南》剧照
峨眉山呢,每年只有600多万游客人次,从客源基础上就不能比。而且《只有河南》辐射的客群中包含大量大学生、城市白领、亲子家庭客群,这些更适合消费《只有河南》这类项目,《只有河南》附近有大量的休闲旅游项目,如郑州海昌海洋乐园、郑州华强方特、郑州绿博园、湿地公园、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这是一片休闲旅游聚集地,众项目合力引流。而《只有峨眉山》,只能吸引峨眉山观光客群中的一小部分。
王潮歌的《又见平遥》也很成功,原因是平遥古城也是以年轻客群、休闲客群为主,比较青睐这类有创意、有特色的文旅演出。王潮歌的《又见五台山》同在山西,经营却十分惨淡,原因和《只有峨眉山》一样,五台山以进香客群、中老年客群和团客为主,对《又见五台山》此类演艺没有需求。

《又见五台山》剧照
《只有峨眉山》失败了,该项目立项之时,想必各方都信心满满,要搞出一个划时代的文旅演艺产品。然而却收获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文旅演艺,市场为王。游客不管你是不是大牌导演,不管你是不是高品质、好创意。再好的导演、再好的作品,选的位置不对,客群定位不对,依然要遭遇惨败。

《只有峨眉山》剧照
对于《只有峨眉山》的失败,知酷文旅感到惋惜和痛心。这个项目不同于大庸古城那些政绩冲动型的项目,《只有峨眉山》是真的想认认真真地做好,而且各方都非常敬业和努力。如今项目失败了,希望各方不要过度批评和指责它。当事后诸葛亮很容易,给文旅项目挑毛病很容易,但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谁又能未卜先知呢?更有意义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从别人的失败中摸索出市场变化的方向,为后续文旅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王薪宇
编辑|小知知
图片来源|相关企业官网、摄图网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知酷文旅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